资源简介 (共36张PPT)9.1.2 溶液及其应用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及其应用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9.1.1 溶液及其应用教案用户需要的是关于 “9.1.1 溶液及其应用” 的教案。首先,我得确定这个教案的适用年级和学科。根据常见的教材结构,这可能是初中化学的内容,章节是第九单元课题一的第一部分。接下来,我需要明确教学目标,通常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然后,教学重难点也很重要。重点应该是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特征,而难点可能是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接下来是教学准备,需要列出所需的实验材料,比如蔗糖、食盐、泥土、食用油、水、烧杯、玻璃棒等,以及多媒体资源如 PPT 和动画。教学过程部分需要详细设计,通常包括导入、新课讲授、实验探究、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导入部分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冲糖水,引发学生的兴趣。新课讲授部分需要讲解溶液的定义、组成、特征,以及溶质和溶剂的区分。实验探究环节需要设计几个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比较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在讲解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动画展示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溶解的原理。巩固练习部分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课堂小结要简明扼要,回顾重点内容。作业布置可以包括课后习题和拓展思考,比如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溶液,并说明其用途。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可能希望教案结构清晰,步骤详细,适合实际教学使用。同时,要确保实验设计安全可行,符合初中化学实验的要求。可能还需要考虑时间分配,每个环节不宜过长,保持课堂节奏。另外,是否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分层教学活动?不过根据常规教案,可能暂时不需要,但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后,检查教案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是否涵盖了所有必要的知识点,并且逻辑连贯。可能还需要参考教材的具体内容,确保与教材同步。如果有遗漏的部分,比如溶液的应用实例,需要补充进去,比如生理盐水、碘酒等,让学生了解溶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关于《9.1.1 溶液及其应用》的教案设计,供参考:《9.1.1 溶液及其应用》教案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课时:1 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和基本特征。能区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了解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物质溶解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分析溶液的组成,建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溶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体会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特征。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三、教学准备实验材料:蔗糖、食盐、泥土、食用油、水、烧杯、玻璃棒、试管、药匙。多媒体资源:PPT 课件、溶解过程的微观动画。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 分钟)提问:“同学们平时喝过糖水吗?糖水是怎么形成的?”“如果将食盐、泥土、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展示图片:生理盐水、碘酒、汽水等溶液的实例,引出课题。2. 新课讲授(20 分钟)活动一:实验探究物质的溶解实验 1:蔗糖 / 食盐溶解于水,观察现象。结论:蔗糖 / 食盐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实验 2:泥土 / 食用油分散于水,观察现象。对比:悬浊液(泥土)和乳浊液(食用油)不稳定,会分层。总结:溶液的定义、组成(溶质 + 溶剂)及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活动二:微观视角分析溶解过程播放动画:展示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扩散过程。讨论: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微观状态,理解 “均一、稳定” 的本质。活动三:溶质与溶剂的判断举例: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生理盐水(NaCl 是溶质,水是溶剂)。归纳: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通常为水。3. 课堂练习(10 分钟)选择题: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 泥水 B. 牛奶 C. 碘酒 D. 蒸馏水填空题:溶液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特征是______、______。4. 溶液的应用(5 分钟)讨论:生理盐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化学反应常在溶液中进行?总结:溶液在医疗、农业、工业等领域的重要性。5. 课堂小结(5 分钟)学生复述:溶液的概念、组成、特征及应用。教师补充:强调 “均一、稳定” 是判断溶液的关键。五、作业布置基础题:教材课后习题第 1、2 题。拓展题:列举生活中常见的 5 种溶液,并说明其溶质和溶剂。六、板书设计plaintext9.1.1 溶液及其应用一、溶液1.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 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3. 特征:均一性、稳定性。二、溶液的应用- 医疗:生理盐水、碘酒- 农业:农药溶液- 工业:化学反应介质七、教学反思通过实验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效果较好。需注意学生对 “均一性” 和 “稳定性” 的实际应用举例是否准确。希望这份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调整或补充内容,请随时告知。发消息、输入 @ 选择技能或 / 选择文件8.3.1 铁的冶炼教案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1.探究几种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2.知道生活中一些物质溶解时热量变化的应用;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学习目标当我们在运动时出现了崴脚或者肌肉拉伤的情况,可以使用冰敷来处理受伤的部位,你知道冰敷时常使用的“冰袋”中是什么物质吗?课堂导入新知探究知识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氯化钠溶解时温度变化不明显;硝酸铵溶解时温度降低,说明吸收了热量;氢氧化钠溶解时温度升高,说明放出了热量。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现象 举例溶解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硝酸铵固体溶解或稀释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生石灰(与水反应)有些物质在溶解时热量变化不明显,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氯化钠固体物质溶解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微观解释物质溶解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克服分子(或离子)间的作用力,扩散到水中]吸收热量(Q吸)水合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Q放)Q吸 <Q放,溶液温度升高;Q吸 =Q放,溶液温度不变;Q吸 >Q放,溶液温度降低便携式无电冰箱、冰桶、冰杯就是利用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而起到致冷的作用。使用时,温度一般可以降到-18℃左右,5℃以下可维持6~24小时。典例1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使固体与液体接触,能观察到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的一组是( )B选项 固体 液体 A 硝酸铵 水 B 氢氧化钠 水 C 镁条 稀盐酸 D 氯化钠 水 1. [2023 青岛]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A. 食盐 B. 面粉 C. 泥沙 D. 花生油A返回【点拨】食盐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A正确。2. [2023 云南]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 )A. 食盐溶液 B. 硝酸钾溶液C. 酒精溶液 D. 蔗糖溶液C【点拨】酒精溶液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溶质为酒精,通常状况下酒精是液体。返回3. [易错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是混合物B.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C.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植物油和水混合可以形成溶液A【点拨】溶液中含有溶质和溶剂,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正确;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B错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C错误;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D错误。【点易错】溶液中的“三个一定”和“五个不一定”:(1)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一定具有均一性,一定具有稳定性。(2)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不一定是溶液,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溶质不一定只有一种,溶剂不一定是水,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返回4. 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1)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2)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_______。(3)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4)75%的酒精溶液________,________。(5)生理盐水________,________。(6)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CuSO4H2OH2O2H2OCa(OH)2H2OC2H5OHH2ONaClH2OHClH2O【点技巧】对于溶液来说,溶质和溶剂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当作溶剂;溶质的构成微粒是分子或离子。返回5. 如图所示,将5 mL液体加入装有一小粒固体的试管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如表所示。(1)Ⅰ和Ⅱ对比可知, 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的种类有关。溶剂实验编号 固体 液体 实验现象Ⅰ 碘 水 固体不消失Ⅱ 碘 汽油 固体消失Ⅲ 高锰酸钾 水 固体消失Ⅳ 高锰酸钾 汽油 固体不消失(2)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对比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3)小明同学想快速配制一瓶碘酒,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实验编号 固体 液体 实验现象Ⅰ 碘 水 固体不消失Ⅱ 碘 汽油 固体消失Ⅲ 高锰酸钾 水 固体消失Ⅳ 高锰酸钾 汽油 固体不消失Ⅰ和Ⅲ(或Ⅱ和Ⅳ)用玻璃棒搅拌(合理即可)返回6. [2024 常州调研]某科技团队设想利用物质溶解时的降温效果,打造无电力冷却系统,他们选择的这种物质可能是( )A. NH4NO3 B. NaOH C. NaCl D. MnO2A【点拨】NH4NO3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NaOH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NaCl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MnO2难溶于水,放入水中温度不变。返回7. [原创题]溶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有关溶液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A. 农业上用食盐水来选种B. 医疗上为病人注射葡萄糖溶液C. 医疗上使用的蒸馏水属于溶液D. 在溶液中物质的反应比较快C【点拨】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C错误。返回8. [2024 上海模拟]下列属于悬浊液的是( )A. 泥浆水 B. 食盐水 C. 矿泉水 D. 蒸馏水A【点拨】泥土是难溶于水的固体,因此泥浆水属于悬浊液。返回9. [2024 广西]下列家务劳动中,涉及乳化作用的是( )A. 用洗涤剂清洗衣物上的油污B. 用自来水冲洗地上的灰尘C. 用食醋清除水壶内的水垢D. 用洁厕灵除去厕所的污垢A【点拨】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A正确。返回10. [2024 苏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B. 碘酒中,碘是溶剂,酒精是溶质C. 溶液的溶质只能是一种D. 所有溶液均是无色、澄清的液体A【点拨】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B错误;溶液的溶质可以有多种,C错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D错误。返回11. [2023 辽阳]厨房里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B. 白糖 C. 植物油 D. 辣椒面B返回12. [中考·重庆]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空中的油水混合物是溶液B. 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也不会产生分层现象C. 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D. 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会溶解并形成溶液C【点拨】太空中的油水混合物不是溶液,A错误;地面上油水混合物静置后会出现分层现象,B错误;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使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形成稳定的乳浊液,不是溶液,D 错误。返回13. [2023·苏州]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B. 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C. 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D. 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B【点拨】由图可知,振荡前,汽油(无色)在碘的水溶液(黄色)上方,说明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振荡静置后,上层得到的是碘的汽油溶液,下层无色液体是水,说明汽油难溶于水,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A、C正确;由该实验无法得出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的结论,B错误;碘的水溶液为黄色,碘的汽油溶液为紫红色,说明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D正确。返回14. [2024·南京鼓楼区期末]如图所示,将液体A注入装有固体B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内右端液面升高,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A. 水和硝酸铵B. 水和氢氧化钠C. 水和氧化钙D. 稀盐酸和镁A【点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会导致U形管内左端液面上升,右端液面下降;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会导致U形管内右端液面上升;氧化钙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会导致U形管内右端液面上升;镁和稀盐酸反应放热,会导致U形管内右端液面上升。返回15. (1)往少量生石灰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 ,往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得到的混合物属于__________ (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2)稀盐酸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往其中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Ca(OH)2水悬浊液HCl水Fe+2HCl===FeCl2+H2↑FeCl2增大(3)已知5. 6 g铁与10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①稀硫酸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溶剂为__________。②恰好完全反应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H2SO4H2OFeSO4Fe+H2SO4===FeSO4+H2↑105. 4返回课堂小结吸热:硝酸铵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无明显热现象:氯化钠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