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9.3.1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九单元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我现在需要帮用户生成一份关于 “9.3 溶质的质量分数” 的教案。首先,我得确定用户的需求是什么。用户可能是一位初中化学老师,正在准备这节课的教案,需要详细的结构和内容。我要确保教案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首先,我应该回顾教材中的相关章节,确保内容准确。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基础概念,需要从定义、公式、计算方法到实际应用逐步展开。考虑到学生可能的困惑点,比如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的区分,以及公式的灵活运用,这些都需要在教案中详细说明。接下来,教案的结构很重要。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和教学反思几个部分。教学目标要明确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教学重难点需要突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应用,可能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是公式的变形和不同情况下的计算,比如稀释或浓缩问题。然后,教学过程需要设计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参与。可能需要从生活实例引入,比如糖水的甜度,让学生直观理解浓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比如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帮助学生观察颜色变化,从而引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在讲解公式时,要强调公式的意义,即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而不是溶剂质量。可能需要通过例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步骤,比如已知溶质和溶剂求质量分数,或者已知溶液质量和质量分数求溶质质量。同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避免学生出错。课堂练习部分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从基础到进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例如,基础题可以是直接代入公式的计算,而进阶题可能涉及溶液的稀释或混合,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公式。此外,联系实际的题目,比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能帮助学生理解应用场景。作业布置要适量,既有计算练习,也有思考题,比如如何改变溶液的浓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反思部分需要教师在课后总结教学效果,可能需要考虑学生的常见错误,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概念。同时,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结合讲授、实验、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小组讨论如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最后,要检查教案的逻辑是否连贯,内容是否覆盖所有知识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教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便教师在课堂上顺利实施。可能还需要准备一些备用例题或实验材料,以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以下是为初中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设计的教案模板,供参考:《9.3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意义。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浓度溶液的颜色变化,建立浓度的直观概念。通过例题分析和练习,培养逻辑推理和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公式及计算。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灵活应用(如稀释、浓缩问题)。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巩固法。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 分钟)提问:“糖水的甜度由什么决定?”“如何比较两杯糖水的浓度?”实验演示:展示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蓝色深浅不同),引导学生观察颜色与浓度的关系。引出课题:溶质的质量分数 —— 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2. 新课讲授(20 分钟)(1)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100%关键点: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质量分数是比值,无单位,常用百分数表示。(2)例题解析例 1:将 10g 食盐溶解于 90g 水中,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溶液质量 = 10g + 90g = 100g质量分数=10010 ×100%=10%例 2: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 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和水各多少克?解:溶质质量 = 50g × 6% = 3g溶剂质量 = 50g - 3g = 47g(3)实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学生活动:分组完成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 课堂练习(10 分钟)基础题:将 20g 蔗糖溶于 80g 水中,求溶质质量分数。现有 100g 质量分数为 20% 的硝酸钾溶液,其中溶质和溶剂各多少克?进阶题:若将上述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至质量分数为 10%,需加水多少克?4. 课堂小结(5 分钟)学生总结: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公式及应用。教师补充:注意事项(如单位统一、公式变形)。5. 作业布置教材习题:PXX 第 1、3、5 题。思考题:如何通过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改变溶液的浓度?五、教学反思学生是否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计算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如混淆溶液与溶剂质量)需重点强调。实验操作中需加强安全指导和规范性训练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1.知道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浓度,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2.能进行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能进行有关溶液的稀释、增浓问题的计算。学习目标课堂导入新知探究知识点1 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目的 探究有色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实验操作根据三种溶液的颜色深浅比较溶液的浓稀:最稀最浓对有颜色的溶液来说,可以根据颜色的深浅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但这种方法比较粗略,特别是无色溶液,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质的质量分数=用百分数表示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每100g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如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其含义是100g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6g。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理解①溶质的质量指的是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未溶解的不计算在内。②计算时上下质量单位要统一,不要忘记×100%,最后结果要写成百分数。③溶液具有稳定性,只要外界条件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除质量分数以外,人们有时也用体积分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例如,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就是指每100mL的医用酒精中含75mL的乙醇。配制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g 溶剂(水)质量/g 现象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9020 8010%20%全部溶解全部溶解实验结论: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的相对大小有关。溶质质量相对越多,则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20 ℃36 g100 g100 g + 36 g不对。理由如下:该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36 g136 g×100%26.5%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说法对吗?区别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 一定温度时,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 任意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表示意义 某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任一溶液的浓度大小条件 一定温度 不定温度状态 饱和状态 可饱和,可不饱和单位 g 无单位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增加 增加不变 减少 减少增加 不变 增加减少 不变 减少减小减小增大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典例1 某温度下,将20g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干,得到硝酸钾晶体4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25% B.20%C.16% D.4%B新知探究知识点2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直接套用公式或变形公式(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 g+溶解度=×100%(3)在计算中需要把体积换算成质量的,可以通过密度来计算:1.在20℃时,将4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结果有4g固体剩余,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100%= ×100% ≈ 26.5%算一算2.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50 kg16%=×24 kg=2.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4 kg150 kg=-126kg=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关系式:A×a%=(A+m溶剂)×b%(A表示浓溶液质量, a%表示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表示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m溶剂表示加入溶剂的质量)稀释方法:加溶剂。稀释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有关溶液增浓问题的计算关系式:A×a%+B=(A+B)×c%(A表示原溶液的质量,a%表示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表示加入的溶质质量,c%表示加入溶质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浓方法1:加溶质。稀释依据:增加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关系式:A×a%=(A-B)×c%(A表示原溶液的质量,a%表示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表示蒸发的溶剂的质量,c%表示蒸发溶剂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浓方法2:蒸发溶剂(无晶体析出)。稀释依据: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典例2 化学实验室现在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98%设中未知数不带单位计算过程带单位简明地写出答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50 g×98%=x×20%需要水的质量= 245 g-50 g =195 gx=245 g【分析】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关键)答:需要水的质量是195 g。1. 下列关于“10%的硝酸钾溶液”含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00 g水中溶解了10 g硝酸钾B. 100 g硝酸钾溶液中有10 g硝酸钾C. 将10 g硝酸钾溶于90 g水中所得的溶液D. 将硝酸钾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制的溶液A返回2. 无土栽培所用的某种营养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欲配制该营养液300 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 )A. 7 kg B. 21 kg C. 70 kg D. 140 kgB【点拨】配制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的营养液300 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300 kg×7%=21 kg。返回3. 常温下,在15 g氯化钠中加入60 g水,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A. 15% B. 20% C. 25% D. 33. 3%B返回4. 60 ℃时,将36 g硝酸钾溶于204 g水中,全部溶解,得到硝酸钾溶液。试计算:(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2)将此溶液均分成三等份:①取第一份溶液,将温度升至90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5%不变②取第二份溶液,蒸发掉5 g水,溶质没有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③取第三份溶液,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要加入硝酸钾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 1 g)16%解:设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则:80 g×15%+x=(80 g+x)×30%x≈17. 1 g答:需要加入硝酸钾17. 1 g。【点拨】(1)60 ℃时,将36 g硝酸钾溶于204 g水中,全部溶解,得到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5%。(2)①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取第一份溶液,将温度升至90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②取第二份溶液,蒸发掉5 g水,溶质没有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6%。返回5. [2024 常州模拟]兴趣小组制作叶脉书签需要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室现有40%的氢氧化钠溶液500 g,欲配制所需NaOH溶液,需加水( )A. 200 g B. 300 g C. 450 g D. 500 gD【点拨】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500 g×40%=(500 g+x)×20%,x=500 g。返回6. 用50 g 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 )A. 145 g B. 195 g C. 196 g D. 245 gB【点拨】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返回7. [2023 株洲改编]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要把100 g上述浓硫酸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14%的硫酸。(1)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g。(2)需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98600~1 860【点拨】(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100 g 98%的浓硫酸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为100 g×98%=98 g。(2)若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100 g+x)×5%=98 g,解得x=1 860 g;若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硫酸,设需加水的质量为y,(100 g+y)×14%=98 g,解得y=600 g。则需加水的质量是600~1 860 g。返回8. [2024 武威]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B【点拨】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试剂时应“左物右码”,B中试剂和砝码位置放反了。返回9. [中考·青岛]医生常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 9%)给患者输液。下列对生理盐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B. 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 : 1 000C. 每输入100 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0. 9 gD. 输液时,输液管中和输液瓶中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B【点拨】生理盐水是0. 9%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故A正确;生理盐水是0. 9%的氯化钠溶液,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生理盐水中含有0. 9份质量的氯化钠,则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0. 9 : (100-0. 9)=9 : 991,故B错误;每输入100 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100 g×0. 9%=0. 9 g,故C正确;溶液具有均一性,输液时,输液管中和输液瓶中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D正确。返回课堂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质的质量分数简单计算计算公式1.直接套用公式或变形公式2.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3.溶液增浓问题的计算谢谢观看!(共50张PPT)9.3.2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九单元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我现在需要帮用户生成一份关于 “9.3 溶质的质量分数” 的教案。首先,我得确定用户的需求是什么。用户可能是一位初中化学老师,正在准备这节课的教案,需要详细的结构和内容。我要确保教案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首先,我应该回顾教材中的相关章节,确保内容准确。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基础概念,需要从定义、公式、计算方法到实际应用逐步展开。考虑到学生可能的困惑点,比如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的区分,以及公式的灵活运用,这些都需要在教案中详细说明。接下来,教案的结构很重要。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和教学反思几个部分。教学目标要明确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教学重难点需要突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应用,可能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是公式的变形和不同情况下的计算,比如稀释或浓缩问题。然后,教学过程需要设计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参与。可能需要从生活实例引入,比如糖水的甜度,让学生直观理解浓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比如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帮助学生观察颜色变化,从而引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在讲解公式时,要强调公式的意义,即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而不是溶剂质量。可能需要通过例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步骤,比如已知溶质和溶剂求质量分数,或者已知溶液质量和质量分数求溶质质量。同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避免学生出错。课堂练习部分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从基础到进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例如,基础题可以是直接代入公式的计算,而进阶题可能涉及溶液的稀释或混合,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公式。此外,联系实际的题目,比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能帮助学生理解应用场景。作业布置要适量,既有计算练习,也有思考题,比如如何改变溶液的浓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反思部分需要教师在课后总结教学效果,可能需要考虑学生的常见错误,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概念。同时,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结合讲授、实验、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小组讨论如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最后,要检查教案的逻辑是否连贯,内容是否覆10 ×100%=10%例 2: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 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和水各多少克?解:溶质质量 = 50g × 6% = 3g溶剂质量 = 50g - 3g = 47g(3)实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学生活动:分组完成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 课堂练习(10 分钟)基础题:将 20g 蔗糖溶于 80g 水中,求溶质质量分数。现有 100g 质量分数为 20% 的硝酸钾溶液,其中溶质和溶剂各多少克?进阶题:若将上述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至质量分数为 10%,需加水多少克?4. 课堂小结(5 分钟)学生总结: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公式及应用。教师补充:注意事项(如单位统一、公式变形)。5. 作业布置教材习题:PXX 第 1、3、5 题。思考题:如何通过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改变溶液的浓度?五、教学反思学生是否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计算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如混淆溶液与溶剂质量)需重点强调。实验操作中需加强安全指导和规范性训练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1.进一步熟练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方法;3.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学习目标课堂导入你能说出上节课学习的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吗?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新知探究知识点1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1.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计算——基础计算将足量的石灰石与100g 15%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求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CaCO3 + 2HCl CaCl2 + H2O+CO2 ↑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9.04g。将足量的石灰石与100g 15%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求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73 44100g×15% x7344100g×15%x=x ≈ 9.04g注意: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参加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所以利用化学方程式列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时,要用溶质的质量列比例,而不能用溶液的质量或体积列比例。将5.8g某生铁样品放入94.6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铁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0.2g氢气。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计算——有气体生成求铁的质量求出氯化亚铁的质量计算反应后氯化亚铁溶液的质量解:设5.8g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的质量为y。Fe+2HCl FeCl2+H2↑56 127 2x y 0.2g562x0.2 g=x = 5.6g1272y0.2 g=y = 12.7g将5.8g某生铁样品放入94.6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铁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0.2g氢气。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后所得氯化亚铁溶液的质量为:5.6g + 94.6g - 0.2g = 100g反应后所得氯化亚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2.7%答:反应后所得氯化亚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7%。(1)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有些反应不生成(或不消耗)水,溶剂(水)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各溶液中溶剂质量之和;若反应后有水生成(或反应中消耗了水),则还需要加上(或减去)生成(或消耗)水的质量。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的两种方法(2)质量守恒法: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为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兴趣小组将100g该废水与50g硫酸铜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g沉淀。请计算该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提示:CuSO4+2NaOH===Na2SO4+Cu(OH)2↓】3.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沉淀生成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80 98x 4.9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4%答: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解:设参加反应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CuSO4 + 2NaOH Na2SO4 + Cu(OH)2↓8098x4.9g=x = 4g4g100g为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兴趣小组将100g该废水与50g硫酸铜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g沉淀。请计算该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室用34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综合计算求生成氧气的质量求过氧化氢的质量3533.4物质总质量/g反应时间/s0求溶质的质量分数1.6解:设34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 === 2H2O+O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68 32 x 1.6g6832x1.6g=x = 3.4g3.4g34g典例1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5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94.4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为102.5g(不含烧杯质量)。(说明: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求:(1)生成气体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aCO3 + 2HCl CaCl2 + H2O+CO2 ↑(2)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钙质量为y。100 111 44x y 4.4g(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94.4g-102.5g=4.4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2.5g-(12.5g-10g)=10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g/100g ×100%=11.1%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 。x100111y==444.4gx = 10gy = 11.1g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0.9%,对患者而言,太浓或者太稀都会带来生命危险。如何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新知探究知识点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用品: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氯化钠、蒸馏水。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保存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计算 按照配制要求计算所需浓溶液和水的体积量取 用合适的量筒量取浓溶液和水的体积混匀 将量取的浓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装瓶保存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明试剂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标签向外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误差分析由 可知:溶质质量增大或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减小或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误差原因 影响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药品含杂质称量 药品与砝码放反 未使用游码使用游码偏小偏小偏小偏小不变不变不变不变不变量取 仰视读数俯视读数偏大偏小不变不变偏小偏大误差原因 影响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解 倒水时有少量水溅出溶解用的烧杯未干燥装瓶 少量溶液溅出试剂瓶中有少量水不变偏大同比例减小不变偏小偏大偏大不变偏小不变偏小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无土栽培的作物从营养液中吸取养料和水分。无土栽培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这些化合物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无土栽培营养液典例2 实验室用1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速溶解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无影响D.量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使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10. [2024 云南]实验室中存放有如图所示的氯化钾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溶液中的溶剂是水B.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C. 配制100 g该溶液需要6 g KClD. 该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D【点拨】氯化钾溶液是氯化钾的水溶液,其中的溶质是氯化钾,溶剂是水,A正确;由试剂瓶标签信息可知,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B正确;配制100 g该溶液需要KCl的质量为100 g×6%=6 g,C正确;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该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质质量分数仍为6%,D错误。返回11. [中考 荆州]向一定温度、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下列图像符合实际变化过程的是( )B【点拨】加入的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会析出晶体使溶质质量减少,同时反应放热,会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也会析出晶体使溶质质量减小,待完全反应后,温度恢复至原温度,析出的这部分晶体又会部分溶解,但最终溶质质量小于原溶液溶质质量,故A错误,B正确;开始时,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Ca(OH)2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恢复至原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又恢复至原来的状态,故C错误;溶液质量先减小,后逐渐增大,但最终溶液质量比加入氧化钙前小,故D错误。返回12. [2023·北京]20 ℃时,按下表数据配制NaCl溶液。回答(1)、(2)题。(1)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 5. 7% B. 6. 0% C. 6. 4% D. 13. 8%A溶液序号 ① ② ③ ④ 资料卡片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0 g;5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7. 0 g。NaCl的质量/g 6 16 26 36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2)下列关于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 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变大C. 将④加热至50 ℃,溶质的质量变大D. 向④中加NaCl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B溶液序号 ① ② ③ ④ 资料卡片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0 g;5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7. 0 g。NaCl的质量/g 6 16 26 36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点拨】(1)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即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 g NaCl,①中加入的NaCl完全溶解,所以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5. 7%。故选A。(2)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即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 g NaCl,①~④中加入的NaCl都能完全溶解,其中④为饱和溶液,A错误;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变大,B正确;将④加热至50 ℃,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均不变,C错误;④为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NaCl固体,NaCl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错误。故选B。返回13. [2023·鄂州]为测定某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4. 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该稀盐酸40. 0g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1)4. 0 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g。3. 4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2.0 1.0 0.6(2)求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 1%)。解:由题中信息可知,10. 0 g稀盐酸与1. 0 g CaCO3恰好完全反应。设10. 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点拨】(1)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第一次加入的10. 0 g稀盐酸能与4. 0 g-3. 0 g=1. 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二次加入的10. 0 g稀盐酸能与3. 0 g-2. 0 g=1. 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三次加入的10. 0 g稀盐酸能与2. 0 g-1. 0 g=1. 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四次加入的10. 0 g稀盐酸只能与1. 0 g-0. 6 g=0. 4 g碳酸钙反应,说明此时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最终剩余的0. 6 g为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4. 0 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4. 0 g-0. 6 g=3. 4 g。(2)10. 0 g稀盐酸能与1. 0 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返回14. [2024·山西]根据情景要求,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的配制”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配制如图所示的100 g 10%的碳酸钠溶液,应该怎样操作?【温馨提示】①计算要写出过程;②实验要写出具体操作步骤;③语言描述要简练规范。①计算:配制100 g 10%的碳酸钠溶液,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100 g×10%=10 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 g-10 g=90 g,对应水的体积为90 g÷1 g/mL=90 mL;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10 g碳酸钠固体,放入烧杯中;③量取:用100 mL量筒量取90 mL水,倒入盛有碳酸钠的烧杯中;④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碳酸钠溶解;⑤贮存:将配制好的碳酸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入指定地点。(2)若取配制好的碳酸钠溶液5. 3 g与一定质量的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理论上可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点拨】(1)按照配制溶液的步骤规范解答。(2)5. 3 g配制好的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 3 g×10%=0. 53 g,代入化学方程式可求得生成碳酸钙的质量。返回15. [2024·陕西]小明同学在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用两只烧杯各取80 g待测溶液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1)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g。36(2)20 ℃时,A1、A2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B1、B2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不饱和相等(4)x的值等于________。(5)由上述实验可得出待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2. 425%【点拨】(1)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则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36 g。(2)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若待测氯化钠溶液是饱和溶液,则析出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36 g× =3. 6 g,实际析出2 g氯化钠固体,说明20 ℃时,A1、A2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3)B1、B2中溶液均为20 ℃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B1、B2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4)A2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2 g+18 g=20 g,水的质量为50 g+10 g=60 g,最多能溶解36 g× =21. 6 g NaCl,则x的值等于20 g+4 g-21. 6 g=2. 4 g。(5)A2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2 g+18 g=20 g,水的质量为50 g+10 g=60 g,待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5%。返回16. [2024·湛江一模]为测定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实验小组取50 g碳酸钙粉末于锥形瓶(锥形瓶的质量为100 g)中,现将146 g稀盐酸分4次逐渐加入装有碳酸钙粉末的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和试剂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最终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2)第________次加入稀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3. 33(3)请求出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请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的变化曲线图。【点拨】(1)最终生成气体的质量为50g+100g+146g-292.7 g=3.3g。(2)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前三次每次产生CO21.1 g,第四次加入36. 5 g稀盐酸后,锥形瓶与试剂的总质量为256.2 g+36. 5 g=292. 7 g,说明不再产生气体,故第3次加入稀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4)由图像的数据可看出,第一次加入36. 5 g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 g+36. 5 g-185. 4 g=1. 1 g,同理,第二次加入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2. 2 g,第三次加入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3. 3 g,第四次加入盐酸后不再生成气体。返回课堂小结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保存步骤:①写出化学方程式;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 ③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3.1 溶质的质量分数--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做课件.pptx 9.3.2 溶质的质量分数--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做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