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作业(二十二) 糖类(分值:54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基础对点练]题组一 糖类的组成、结构及性质1.[2024·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检测]糖类的组成元素有( )A.碳、氢 B.碳、氢、氮C.碳、氢、氧 D.碳、氢、氧、硫2.[2024·北京海淀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都有甜味,且都能溶于水B.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C.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3.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以下有关苏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B.苏糖属于单糖C.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D.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题组二 葡萄糖、淀粉的特征反应4.[2024·云南丽江高一期末]下列反应中能用于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是(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B.加入酸性KMnO4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C.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观察是否有香味物质生成D.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后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新制的Cu(OH)2可鉴别蔗糖和葡萄糖B.用银镜反应可证明淀粉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C.浓硫酸可使蔗糖变黑,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D.向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加入银氨溶液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证明蔗糖没有发生水解6.将淀粉加入试管里,加适量的水,振荡,加热煮沸,取所得溶液3 mL,加15滴3 mol·L-1硫酸,加热半分钟,冷却后加入新制的,加热后未见砖红色沉淀,其原因可能是( )①未用浓硫酸作催化剂②加入Cu(OH)2之前,未用NaOH溶液中和硫酸③配制Cu(OH)2时,硫酸铜溶液太稀④加热时间不充分,淀粉没有水解⑤所配淀粉溶液浓度不够A.①② B.②④C.①⑤ D.③⑤题组三 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7.[2024·河南开封高一检测]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导致人发胖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8.[2024·江苏苏州高一期末]《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文中记述了古人利用谷物酿酒、酿醋的方法:以发霉的谷物作酒曲,将蒸熟的米饭拌入酒曲中,经过发酵可得米酒,米酒进一步发酵可得米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米饭的主要成分属于糖类B.米酒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C.对米酒加热蒸馏可得到浓度较高的乙醇溶液D.米酒酿造米醋的过程中,乙醇发生还原反应9.从酿酒到饮酒,涉及多种化学反应。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淀粉完全水解:2(C6H10O5)n+nH2OnC12H22O11B.葡萄糖发酵为酒精:2CH3CH2OH+2CO2↑C.乙醇在人体中氧化为乙醛:2CH3CH2OH+O22CH3CHO+2H2OD.乙醛在人体中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能力提升练]10.已知葡萄糖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在一个熟苹果切片上分别滴上一滴碘水和银氨溶液,颜色变化如图所示。根据这些实验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熟透的苹果中含有淀粉B.熟透的苹果中不含淀粉C.熟透的苹果中含有醇D.熟透的苹果中不含还原性的糖11.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制备乙醇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12H22O11属于二糖B.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C.可用新制的Cu(OH)2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2.[2024·江苏连云港高一检测]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条件下,M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发生反应B.④的反应类型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都为纯净物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13.(6分)自制米酒的过程中,经测量米酒的pH会略有下降,酒精度先增大,当酒精度达到14% vol后趋于稳定。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米酒的pH略有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米酒的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4分)成熟的苹果中含有淀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证明某些成分的存在,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1)用小试管取少量的苹果汁,加入________(填名称),溶液变蓝,则证明苹果中含有淀粉。(2)利用含淀粉的物质可以生产醋酸。下面是生产醋酸的流程图:其中B是日常生活中有特殊香味的常见有机物,在有些饮料中含有B。①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②可用于检验A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拔高培优练]15.(8分)[2024·山东济南高一期末]乳酸乙酯C是一种食用香料,是由A与乳酸反应制得。物质A可由水果催熟剂B或葡萄糖制取,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A→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乳酸乙酯C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2)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含________(填官能团名称)。(3)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 mol乳酸分别与足量Na、NaHCO3反应,消耗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课时作业(二十二) 糖类1.解析:糖类的组成元素除了碳、氢,还有氧元素,A错误;糖类中没有氮元素,B错误;糖类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氧三种,C正确;糖类中没有硫元素,D错误。答案:C2.解析:糖类不一定有甜味,A项错误;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但分子式中的n不是确定值,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人体内无纤维素水解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为葡萄糖,D项错误。答案:B3.解析:苏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它是单糖,不能再水解;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苏糖的分子式与葡萄糖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D4.解析:葡萄糖中含有特殊官能团醛基,检验葡萄糖可利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将其与新制的Cu(OH)2混合后共热,看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定,当然也可借助银镜反应来检验葡萄糖,故选D。答案:D5.解析:蔗糖是非还原糖,葡萄糖是还原性糖,能用新制的氢氧化铜鉴别,A正确;发生银镜反应只能证明含有醛基,检验淀粉应用碘单质,B正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脱水生成炭,C正确;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应先加碱液使之呈碱性,D错误。答案:D6.解析:葡萄糖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但淀粉水解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在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之前,要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答案:B7.解析:B项,过多食用糖类物质会使人发胖;C项,淀粉在人体内不能直接水解为葡萄糖;D项,纤维素不是人类的营养物质,但可以刺激肠道蠕动。答案:A8.解析:米饭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属于糖类,A项正确;米酒中含有乙醇和水,二者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B项正确;乙醇的沸点比水的低,可用蒸馏的方式获取较高浓度的乙醇溶液,C项正确;米酒酿造米醋的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乙醇发生氧化反应,D项错误。答案:D9.解析: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答案:A10.解析:碘遇淀粉变蓝色,在一个熟苹果切片上滴上1滴碘水,颜色变化是碘水变蓝,说明熟苹果中含有淀粉,故A正确,B错误;醇与银氨溶液、碘水均不反应,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醇,故C错误;银氨溶液变黑色,有银生成,说明含有醛基,进而说明含有还原性的糖,故D错误。答案:A11.解析:C12H22O11为麦芽糖,属于二糖,A正确;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B正确;加入新制的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只能说明淀粉已经水解,但不能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C错误;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D正确。答案:C12.解析: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④的反应是酸和醇的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n值不同,为混合物,C错误;乙醇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分层,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正确。答案:C13.答案:(1)葡萄糖分解时产生的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少量乙醇被氧化为乙酸或有机物发酵生成乳酸都会使米酒的pH降低(2)当米酒的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会抑制酵母菌的活动能力,发酵作用会逐渐停止14.解析:(1)淀粉遇碘变蓝色,利用此性质可检验淀粉的存在;(2)①淀粉水解得葡萄糖,B是日常生活中有特殊香味的常见有机物,在有些饮料中含有B,可知B为乙醇,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得乙醇,乙醇催化氧化可得乙醛。②检验葡萄糖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答案:(1)碘水 (2)①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 ②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合理答案均可)15.解析: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则A为乙醇;乙烯与水加成生成乙醇,则B为乙烯;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乳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乳酸乙酯。(4)乳酸分子中含有的羟基和羧基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含有的羧基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则完全反应消耗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HOCH2CH2COOH与乳酸的分子式相同,与乳酸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1)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C5H10O3 (2)醛基 (3)CH2===CH2+H2OCH3CH2OH (4)2∶1 HOCH2CH2COOH课时作业(二十二) 糖类(分值:54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基础对点练]题组一 糖类的组成、结构及性质1.[2024·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检测]糖类的组成元素有( )A.碳、氢 B.碳、氢、氮C.碳、氢、氧 D.碳、氢、氧、硫2.[2024·北京海淀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都有甜味,且都能溶于水B.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C.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3.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以下有关苏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B.苏糖属于单糖C.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D.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题组二 葡萄糖、淀粉的特征反应4.[2024·云南丽江高一期末]下列反应中能用于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是(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B.加入酸性KMnO4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C.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观察是否有香味物质生成D.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后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新制的Cu(OH)2可鉴别蔗糖和葡萄糖B.用银镜反应可证明淀粉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C.浓硫酸可使蔗糖变黑,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D.向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加入银氨溶液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证明蔗糖没有发生水解6.将淀粉加入试管里,加适量的水,振荡,加热煮沸,取所得溶液3 mL,加15滴3 mol·L-1硫酸,加热半分钟,冷却后加入新制的,加热后未见砖红色沉淀,其原因可能是( )①未用浓硫酸作催化剂②加入Cu(OH)2之前,未用NaOH溶液中和硫酸③配制Cu(OH)2时,硫酸铜溶液太稀④加热时间不充分,淀粉没有水解⑤所配淀粉溶液浓度不够A.①② B.②④C.①⑤ D.③⑤题组三 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7.[2024·河南开封高一检测]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导致人发胖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8.[2024·江苏苏州高一期末]《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文中记述了古人利用谷物酿酒、酿醋的方法:以发霉的谷物作酒曲,将蒸熟的米饭拌入酒曲中,经过发酵可得米酒,米酒进一步发酵可得米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米饭的主要成分属于糖类B.米酒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C.对米酒加热蒸馏可得到浓度较高的乙醇溶液D.米酒酿造米醋的过程中,乙醇发生还原反应9.从酿酒到饮酒,涉及多种化学反应。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淀粉完全水解:2(C6H10O5)n+nH2OnC12H22O11B.葡萄糖发酵为酒精:2CH3CH2OH+2CO2↑C.乙醇在人体中氧化为乙醛:2CH3CH2OH+O22CH3CHO+2H2OD.乙醛在人体中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能力提升练]10.已知葡萄糖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在一个熟苹果切片上分别滴上一滴碘水和银氨溶液,颜色变化如图所示。根据这些实验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熟透的苹果中含有淀粉B.熟透的苹果中不含淀粉C.熟透的苹果中含有醇D.熟透的苹果中不含还原性的糖11.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制备乙醇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12H22O11属于二糖B.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C.可用新制的Cu(OH)2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2.[2024·江苏连云港高一检测]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条件下,M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发生反应B.④的反应类型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都为纯净物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13.(6分)自制米酒的过程中,经测量米酒的pH会略有下降,酒精度先增大,当酒精度达到14% vol后趋于稳定。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米酒的pH略有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米酒的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4分)成熟的苹果中含有淀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证明某些成分的存在,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1)用小试管取少量的苹果汁,加入________(填名称),溶液变蓝,则证明苹果中含有淀粉。(2)利用含淀粉的物质可以生产醋酸。下面是生产醋酸的流程图:其中B是日常生活中有特殊香味的常见有机物,在有些饮料中含有B。①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②可用于检验A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拔高培优练]15.(8分)[2024·山东济南高一期末]乳酸乙酯C是一种食用香料,是由A与乳酸反应制得。物质A可由水果催熟剂B或葡萄糖制取,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A→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乳酸乙酯C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2)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含________(填官能团名称)。(3)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 mol乳酸分别与足量Na、NaHCO3反应,消耗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作业(二十二) 糖类 - 学生版.docx 课时作业(二十二) 糖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