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作业(十) 化学反应与电能(分值:58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基础对点练]题组一 火力发电——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锂离子电池 B.太阳能集热器C.燃气灶 D.硅太阳能电池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天然气火力发电时,每一步都需要化学反应来完成B.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原电池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D.在火力发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题组二 原电池工作原理3.利用下列化学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CH4+2O2CO2+2H2OB.CaCO3+2HCl===CaCl2+CO2↑+H2OC.Na2O+H2O===2NaOHD.Al2O3+2NaOH+3H2O===2Na[Al(OH)4]4.[2024·海南儋州高一期末]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选项 A B C D两极材料 Zn片、 石墨 Cu片、 Ag片 Zn片、 Cu片 Fe片、 Cu片电解质 溶液 H2SO4 溶液 AgNO3 溶液 蔗糖 溶液 稀盐酸5.原电池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电池装置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均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甲、乙中铜片上均有气泡产生C.甲、乙中铜片上均发生氧化反应D.甲、乙中均能发生的反应是Zn+2H+===Zn2++H2↑题组三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6.实验室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7.[2024·云南大理高一期中]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图:实 验 装 置部分 实验 现象 电子从a极流向b极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 B.b>c>d>aC.d>a>b>c D.a>b>d>c8.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选项 A B C D正极 Ag C Fe Cu负极 Fe Fe Zn Fe电解质溶液 FeCl3 FeCl2 Fe2(SO4)3 CuSO4[能力提升练]9.[2024·云南昆明高一期中]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B.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C.铜片为正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苹果汁,LED灯将不会发光10.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图乙中x轴表示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可以表示( )①c(Ag+) ②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质量A.①③ B.②④C.①③⑤ D.②④⑤11.(9分)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H2SO4+2KOH===K2SO4+2H2OB:Cu+2FeCl3===CuCl2+2FeCl2(1)根据上述两反应的本质,________(填字母)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上述反应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①写出电极反应式及反应类型: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画出装置图并标明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和电子流向。12.(7分)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B中锡极为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锡极附近溶液的酸性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B中Fe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中被氧化的金属是________,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A、B、C中铁被氧化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拔高培优练]13.(12分)同学们在“简易电池的设计与制作”的实验中,对影响自制电池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问题] 影响自制电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查阅资源] 电极材料,电极间距,水果种类对自制水果电池的效果可能有影响。[实验探究]Ⅰ.按如图连接水果电池。Ⅱ.实验记录如表所示。序号 电极 电极间距 水果种类 电流表 示数(μA)① Cu Al 2.0 cm 西红柿 78.5② Cu Fe 2.0 cm 西红柿 70.3③ Al Al 2.0 cm 西红柿 0④ Cu Al 2.0 cm 柠檬 45.7⑤ Cu Al 1.0 cm 柠檬 98.4⑥ 石墨棒 Al 1.0 cm 柠檬 104.5[解释与结论](1)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欲得出“水果种类对电池效果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实验________(填序号)。对比④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探讨](3)水果电池中,水果的作用是__________。(4)对比实验①②③可知构成水果电池的电极必须具备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构成水果电池的其他要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作业(十) 化学反应与电能1.解析: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符合题意;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B不符合题意;燃气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不符合题意;硅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D不符合题意。答案:A2.解析:火力发电的过程包括: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后两个阶段都未发生化学变化,A项错误;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项正确;原电池的反应原理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原电池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在火力发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项正确。答案:A3.解析:CH4+2O2CO2+2H2O的反应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正确;CaCO3+2HCl===CaCl2+CO2↑+H2O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B错误;Na2O+H2O===2NaOH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C错误;Al2O3+2NaOH+3H2O===2Na[Al(OH)4]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D错误。答案:A4.解析:锌是活泼金属,石墨能导电,锌和硫酸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A不符合题意;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且铜片能自发的与AgN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B不符合题意;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是蔗糖是非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C符合题意;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铁和稀盐酸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C5.解析:甲中Zn、Cu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是原电池装置,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乙是原电池装置,Zn作负极, Cu作正极,H+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H2,甲不是原电池装置,甲中铜片上没有气泡产生,故B、C错误。答案:D6.解析:含有铜和银的粗锌与稀硫酸反应时,由于发生原电池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答案:D7.解析:装置一:原电池中,电子从a极流向b极,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b;装置二:未构成原电池,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c;装置三:原电池中,d极溶解,所以d是负极,c极有气体产生,所以c是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c;装置四:原电池中,电流从a极流向d极,a极为正极,d极为负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a;所以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a>b>c,故选C。答案:C8.解析:A中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正确;B中没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C中锌比铁活泼,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总反应为Zn+2Fe3+===2Fe2++Zn2+,错误;D中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错误。答案:A9.解析:原电池的能量变化为化学能→电能,所以电路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A正确;Cu-Zn稀硫酸原电池中,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Cu仍为正极,即电流方向不变,B错误;Cu-Zn稀硫酸原电池中,Cu片为正极,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C错误;苹果汁呈弱酸性,则与Cu-Zn仍然形成原电池,D错误。答案:A10.解析:不参加反应,因此不变,②不符合图像变化;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反应式为Ag++e-===Ag,则a棒的质量逐渐减少,b棒的质量逐渐增加,c(Ag+)逐渐减小,①③符合图像变化,④不符合图像变化;由电极反应式可知,每溶解56 g铁转移2 mol电子,有216 g银从溶液中析出,故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减少,⑤符合图像变化。答案:C11.答案:(1)B A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为氧化还原反应(2)①Cu-2e-===Cu2+ 氧化反应 2Fe3++2e-===2Fe2+ 还原反应②12.解析:A中不能形成原电池,铁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B中能形成原电池,铁比锡活泼,锡为正极,铁为负极,铁被氧化的速率加快。C能形成原电池,锌比铁活泼,锌为负极,不断被氧化,铁为正极,不发生变化。答案:(1)Fe+2H+===Fe2++H2↑ (2)正 2H++2e-===H2↑ 减弱 负 Fe-2e-===Fe2+ (3)Zn Zn+H2SO4===ZnSO4+H2↑ (4)B>A>C13.答案:(1)探究电极材料对电池效果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极材料活泼性差别越大,电池效果越好 (2)①④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极间距越小,电流越大,电池效果越好 (3)作电解质溶液 (4)两极金属活动性不同 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形成闭合回路 有电解质溶液课时作业(十) 化学反应与电能(分值:58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基础对点练]题组一 火力发电——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锂离子电池 B.太阳能集热器C.燃气灶 D.硅太阳能电池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天然气火力发电时,每一步都需要化学反应来完成B.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原电池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D.在火力发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题组二 原电池工作原理3.利用下列化学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CH4+2O2CO2+2H2OB.CaCO3+2HCl===CaCl2+CO2↑+H2OC.Na2O+H2O===2NaOHD.Al2O3+2NaOH+3H2O===2Na[Al(OH)4]4.[2024·海南儋州高一期末]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选项 A B C D两极材料 Zn片、 石墨 Cu片、 Ag片 Zn片、 Cu片 Fe片、 Cu片电解质 溶液 H2SO4 溶液 AgNO3 溶液 蔗糖 溶液 稀盐酸5.原电池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电池装置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均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甲、乙中铜片上均有气泡产生C.甲、乙中铜片上均发生氧化反应D.甲、乙中均能发生的反应是Zn+2H+===Zn2++H2↑题组三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6.实验室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7.[2024·云南大理高一期中]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图:实 验 装 置部分 实验 现象 电子从a极流向b极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 B.b>c>d>aC.d>a>b>c D.a>b>d>c8.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选项 A B C D正极 Ag C Fe Cu负极 Fe Fe Zn Fe电解质溶液 FeCl3 FeCl2 Fe2(SO4)3 CuSO4[能力提升练]9.[2024·云南昆明高一期中]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B.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C.铜片为正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苹果汁,LED灯将不会发光10.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图乙中x轴表示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可以表示( )①c(Ag+) ②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质量A.①③ B.②④C.①③⑤ D.②④⑤11.(9分)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H2SO4+2KOH===K2SO4+2H2OB:Cu+2FeCl3===CuCl2+2FeCl2(1)根据上述两反应的本质,________(填字母)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上述反应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①写出电极反应式及反应类型: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画出装置图并标明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和电子流向。12.(7分)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B中锡极为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锡极附近溶液的酸性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B中Fe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中被氧化的金属是________,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A、B、C中铁被氧化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拔高培优练]13.(12分)同学们在“简易电池的设计与制作”的实验中,对影响自制电池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问题] 影响自制电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查阅资源] 电极材料,电极间距,水果种类对自制水果电池的效果可能有影响。[实验探究]Ⅰ.按如图连接水果电池。Ⅱ.实验记录如表所示。序号 电极 电极间距 水果种类 电流表 示数(μA)① Cu Al 2.0 cm 西红柿 78.5② Cu Fe 2.0 cm 西红柿 70.3③ Al Al 2.0 cm 西红柿 0④ Cu Al 2.0 cm 柠檬 45.7⑤ Cu Al 1.0 cm 柠檬 98.4⑥ 石墨棒 Al 1.0 cm 柠檬 104.5[解释与结论](1)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欲得出“水果种类对电池效果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实验________(填序号)。对比④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探讨](3)水果电池中,水果的作用是__________。(4)对比实验①②③可知构成水果电池的电极必须具备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构成水果电池的其他要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作业(十) 化学反应与电能 - 学生版.docx 课时作业(十) 化学反应与电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