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科学试卷
1.(2024八上·台州月考)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2.(2024八上·台州月考)下列有关溶液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B.被溶解的物质称作溶剂
C.只有固体和液体能做溶质 D.碘放在水里会形成碘的水溶液
3.(2024八上·台州月考)如图步骤的模型,完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4.(2024八上·台州月考)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同种固体溶于同种溶剂里,它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当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蒸发水分,析出晶体后,剩下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5.(2024八上·台州月考)下列植物特征中,适于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生活的是(  )
①叶变态为叶刺 ②叶上有蜡质层 ③叶大 ④叶小
⑤植株高大 ⑥植株矮小 ⑦根系发达
A.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⑤ D.②④⑤⑦
6.(2024八上·台州月考)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7.(2024八上·台州月考)如图是一条小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的上升情况示意图,关于气泡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压强增大 B.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压强不变
C.浮力和压强都增大 D.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压强减小
8.(2024八上·台州月考)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1 B.2 C.3 D.4
9.(2024八上·台州月考)下列关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t℃时,10 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 g水里,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g
B.t℃时,把10 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g
C.2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 g
D.t℃时,把31.6 g氯化钠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1.6 g
10.(2024八上·台州月考)将20℃时,100克20%的A溶液在温度不变情况下,蒸发掉20克水,有2克物质析出,则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  )
A.10克 B.25克 C.22.5克 D.30克
11.(2024八上·台州月考)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0g溶剂中溶有10g溶质 B.在110g溶剂中溶有10g溶质
C.在100g溶液中含有10g溶质 D.在110g溶液中含有10g溶质
12.(2024八上·台州月考)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现判断正确的是(  )
(1)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
(2)若m1=m2,则F1一定大于F2
(3)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
(4)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
A.(1)(3) B.(1)(4) C.(2)(3) D.(2)(4)
13.(2024八上·台州月考)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4.(2024八上·台州月考)两个量筒均装有20mL的水,往量筒分别放入甲、乙两个不吸水的物块,物块静止后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1g/cm3,则(  )
A.甲的体积为40cm3
B.甲受到的浮力为0.4N
C.乙排开水的体积小于20mL
D.乙受到的浮力小于甲受到的浮力
15.(2024八上·台州月考)水平桌面上的深桶容器中装有水,小明在空玻璃瓶口蒙上橡皮膜,将其置于水中某一深度处,恰好悬浮,如图所示。现沿桶壁向容器中缓慢加水,在水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玻璃瓶保持静止 B.玻璃瓶下沉至容器底
C.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 D.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增大
16.(2024八上·台州月考)实验室有下列物质:
①食盐水;②冰水;③牛奶;④肥皂水;⑤泥水;⑥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2)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   。
17.(2024八上·台州月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其中图中数字④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来自   。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   (填名称)环节。
18.(2024八上·台州月考)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酒是医院常用的消毒药品,碘酒中的溶剂是   。
(2)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19.(2024八上·台州月考)如图所示,“A”和“B”表示满载的轮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静止时液面的位置。图示中的轮船是在   (填“江水”或“海水”)中停泊。轮船的排水量为6000t,在海水中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0.(2024八上·台州月考)潜艇的上浮和下沉是靠改变   来实现的.没入水中的潜水艇下潜的过程中,它受到的压强   ,它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2024八上·台州月考)如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
C.溶解、过滤、冷却 D.溶解、过滤、蒸发
(3)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   。
22.(2024八上·台州月考)研究物质的溶解度对于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下表是碳酸钠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1)实验过程如图甲所示。当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出现的现象是   。
(2)20℃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少量碳酸钠晶体)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乙。若要使试管底部的晶体减少,可向烧杯中加入   (选填“硝酸铵”或“氢氧化钠”)。
23.(2024八上·台州月考)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明利用电子秤来测量小木块的密度:①在称盘中放置装有水的烧杯;②将小木块轻轻放入装水的烧杯中;③用细针压住小木块,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实验中水均未溢出,电子秤对应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是   g,小木块的密度是   g/cm3,若小木块吸水,(不考虑木块吸水体积的变化)则密度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4.(2024八上·台州月考)某科学小组欲配制16%氯化钠溶液,主要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配制20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   g,应选用规格为   (填“100”“2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2)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称量纸上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
A.继续添加适量氯化钠 B.减少适量氯化钠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砝码
(3)实验③中的读数方法会导致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2024八上·台州月考)如图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由图丙、丁可知,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   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4)由图中数据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26.(2024八上·台州月考)小金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电解水速度的因素,他在水中加入等量的硫酸溶液以增强其导电性(硫酸本身不会减少)。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蒸馏水体积/毫升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加入10mL硫酸的质量分数 0 10% 15% 20% 25% 30% 35%
收集到氢气体积/mL 20 20 20 20 20 20 20
收集到氢气时间/秒 2648 1236 885 423 262 216 205
(1)电解时观察到的现象有: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正极与负极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若观察到   ,则证明气体为氢气。
(3)本实验通过比较   来判断电解水的速度。
(4)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7.(2024八上·台州月考)小金在学习浮力时认识了密度计,接下来是他对密度计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1)他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如图甲、乙所示),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装水的容器是   (选填“甲”或“乙”);
(2)接着小金将一只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①如丙图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   点(选填“p”或“q”)。
②在使用过程中,小金发现细铜丝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铜丝的形状.并把铜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丁),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则杯中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28.(2024八上·台州月考)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13.6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知:
(1)四个实验得到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④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克。
29.(2024八上·台州月考)某校兴趣小组模仿“曹冲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0cm2,高度为15cm。求: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
30.(2024八上·台州月考)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浓硫酸(H2SO4)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这50毫升浓硫酸中含溶质硫酸约   克。(结果保留整数)
(2)用这种浓硫酸配制10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多少毫升水?
31.(2024八上·台州月考)浮标广泛应用于台风预测、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如图所示,某浮标由坚硬壳体及下方可伸缩油囊构成(油囊质量忽略不计)。当液压式柱塞泵将壳体内的油注入油囊时,油囊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当油囊中的油全部被抽回壳体内时,油囊体积忽略不计。已知浮标壳体质量为35kg,油的总质量为20kg,当向油囊中注12kg油时,浮标悬浮于水中。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油囊中注入12kg油时,浮标所受浮力。
(2)浮标壳体体积。
(3)将壳体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时,浮标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m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水资源分布情况和水资源状况来分析本题。
【解答】海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淡水,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水循环的环节除了蒸发和降水,还有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液的组成和特征的知识判断。
【解答】A.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A正确;
B.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故B错误;
C.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做溶质,故C错误;
D.碘在水中不溶解,不会形成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结合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从微观上分析电解水,水分子先被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两两自相结合形成氢分子,同时氧原子也两两自相结合构成氧分子,氢分子构成氢气,氧分子构成氧气,即微观上,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故答案为:C。
4.【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
【解析】【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根据选项说法指明了温度、同一种固体、同一种溶剂,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固体溶于同一种溶剂里,它的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液浓度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当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蒸发水分,析出晶体后,剩下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5.【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干旱环境中水分缺乏,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具有厚的角质层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叶面积大蒸腾作用就大,散失的水分多不适应干旱环境,植株高大有利于散失水分不适应干旱环境。
【解答】①叶变态为叶刺 ,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
②叶上有蜡质层,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
③叶大 ,不适于干旱环境。
④叶小,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
⑤植株高大 ,不适于干旱环境。
⑥植株矮小 ,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
⑦根系发达,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
故选A。
6.【答案】D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利用海水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而不是氯化钠蒸发,不符合题意;
B、日晒风吹可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而不是由饱和变为不饱和,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的溶解度不会因日晒风吹而变小,不符合题意;
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就是海水晒盐的原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D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F浮=ρ液gV排判断浮力的大小变化;
根据p=ρ液gh判断压强的大小变化。
【解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所在深度减小,根据p=ρ液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减小,气泡的体积变大;气泡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所以受到水的浮力增大。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从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浮力的方向去解答此题。
【解答】鸡蛋悬浮在液体中,此时鸡蛋上、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不同,这个压力差就是鸡蛋所受的浮力,因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所以3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固体的溶解度由四个要点: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解答】A、t℃时,10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错误,因为没有指明到达饱和状态;故选项错误;
B、t℃时,把1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100g水;故选项错误;
C、把20gNaCl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g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D、t℃时,把31.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1.6g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0.【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含义等进行分析。
【解答】20℃时,100克25%的A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掉20g水,有2克A的物质析出,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为100g-20g-2g=78g;其中溶质为100g×20%-2g=18g;设该温度下A物质的溶解度为x,则有:,x=30g。
故答案为:D。
11.【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解答】A、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在100g溶液中溶有10g溶质,或90g溶剂中溶有10g溶质,故选项不正确;
B、根据A选项的分析,90g溶剂中溶有10g溶质,故选项不正确;
C、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在100g溶液中溶有10g溶质,故选项正确;
D、根据C选项的分析,在100g溶液中溶有10g溶质,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知道梨子和苹果的质量关系,由G=mg可知重力关系,由于都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确定受到的浮力关系。
(2)根据物体所处状态判断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断浮力大小。
【解答】由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则根据浮沉条件可知:
F1=G1=m1g,F2(1)若m1>m2,则F1>F2;故(1)错误;
(2)若m1=m2,则F1>F2;故(2)正确;
(3)由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则V排1(4)若V1>V2,则V排1与V排2的大小不能比较,所以,F1不一定大于F2。故(4)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逐步加入盐,盐水的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浮力公式可知鸡蛋所受浮力变化情况。
【解答】因为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根据悬浮条件可知: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盐水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浮出水面后鸡蛋漂浮时,继续加盐,盐水的密度增大,同时鸡蛋露出的体积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浮力逐渐减小,直到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浮力不再变化;因此,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应该是开始浮力变大,然后减小,最后不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量筒中液面升高的高度分析甲排开的水的体积的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甲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2)根据乙在水中的状态分析乙的体积的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乙受到的浮力,然后与甲的浮力对比。
【解答】A、如图所示,放入甲后,量筒读数为60mL,故甲的体积为
V甲排=60mL-20mL=40mL=40cm3<V甲
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甲受到的浮力为
故B正确,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放入乙后,量筒读数为70mL,故乙排开水的体积为
V乙=70mL-20mL=50mL>20mL
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根据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
V甲排所以
F甲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A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沿桶壁向容器中缓慢加水,随着液面升高,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凹陷程度变大,会导致排开水的体积变小,由于液体密度不变,玻璃瓶受到的浮力变小,而玻璃瓶的重力不变,玻璃瓶会下沉;
(2)液面上升,液体深度增加,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
(3)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等于容器、玻璃瓶和水的重力之和,通过判断水的重力变化即可判断支持力的变化。
【解答】AB、由题意可知,空玻璃瓶口蒙上橡皮膜悬浮在水中时,竖直方向受浮力和重力且这两个是一对平衡力,当向试管中加入水时,橡皮膜所处的深度增加,压强增加,会向里凹陷,排开水的液体变小,浮力变小,重力不变,所以空玻璃会下沉到容器底部,故A错误,B正确;
C、向试管中加入水时,水的深度增加,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故C正确;
D、桌面对容器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容器自身重力和容器中水的重力之和,向试管中加入水,水的重力增大,所以桌面对容器支持力的大小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6.【答案】①⑥;⑤;①③④⑤⑥;溶液均一、稳定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17.【答案】(1)水汽输送
(2)太阳辐射
(3)地表径流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海陆间水循环主要包括海水蒸发、水分输送、大气降水、植物蒸腾、地表和地下径流等四个环节。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运动被称为海陆间水循环。
【解答】(1)根据图示信息,④是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水汽输送是海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
(2)水循环连续进行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因为太阳辐射,使地表的水分蒸发和植物的的水分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到高空再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在适当的条件下,小水滴和小冰晶再形成降水落回地面。
(3)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几个环节。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例如修水库,跨区域调水等,都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1)根据图示信息,④是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水汽输送是海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
(2)水循环连续进行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因为太阳辐射,使地表的水分蒸发和植物的的水分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到高空再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在适当的条件下,小水滴和小冰晶再形成降水落回地面。
(3)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几个环节。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例如修水库,跨区域调水等,都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18.【答案】酒精;温度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来分析;
【解答】(1)碘酒就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的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
19.【答案】海水;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漂浮条件可知轮船在江水和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排开水的体积关系,得出结论;
(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解答】轮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轮船的受到的总重力,即
由于总重力G不变,即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不变,由可知
ρ海水>ρ江水

V排海水<V排江水
因此图中B位置时,表示轮船在海水中。轮船在海水中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20.【答案】自身重力;变大;不变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无论是上浮还是下沉,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通过让海水进、出压力舱改变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实现上浮或下沉的;随着深度的增大,由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判断受到压强的变化;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不变。
【解答】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没入水中的潜水艇下潜的过程中,所处水的深度增大,由p=ρ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g可知,潜水艇的体积不变,上浮或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21.【答案】引流;D;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进行分析;
(2)根据粗盐提纯的正确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进行分析;
(3)根据如果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造成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进行分析。
【解答】(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2)粗盐提纯的正确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
故选D。
(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体从破损处流下)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夹层之间流下)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22.【答案】烧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氢氧化钠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2)根据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和常见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
【解答】(1)由碳酸钠的溶解度数据可知,当温度由40℃升温至6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6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6.4g,因为向烧杯中加入47g碳酸钠,所以当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出现的现象是:烧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
(2)若要使试管底部的晶体减少,应该使碳酸钠的溶解度增大,所以要升高温度,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所以可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
23.【答案】12;0.6;偏大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①②中电子秤的示数求出小木块的质量;
(2)根据①③求出木块排开的水的质量,从而求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即小木块的体积;
(3)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
【解答】小木块的质量
由②③两图可得细针对木块的压力
木块的重力
③图中木块在水中静止,其所受浮力
木块在③图中处于完全浸没状态,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体积相等
木块的密度
在实验过程中,若木块吸水,导致其重力变大,故将木块压入水中的力会变小,由浮力的推导式可得,实验中木块所受浮力的测量值要小于木块不吸水时所受浮力值。而木块的体积
所以木块若吸水,由此法所得木块的体积将比其真实体积偏小,故若小木块吸水,则密度测量值将会偏大。
24.【答案】32;200;A;偏小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计算出水的质量和体积,即可判断出可以选用的量筒规格;
(2)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3)仰视读数,会造成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多,据此分析;量取准确用量的液体时,还需要胶头滴管滴定。
【解答】(1)配制20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200g×16%=32g;溶剂水的质量为200g-32g=168g,即为168mL,量取液体时,选取能一次量取全部液体最小规格的量筒,因此应选用规格为2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2)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称量纸上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此时应该继续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故选A;
(3)实验③中的仰视读数,读数偏小,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多,导致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25.【答案】2;无关;丁、戊;2.4×103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数;根据称重法求出浮力的大小;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判定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别表示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进一步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求得盐水的密度。
【解答】(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拉=4.8N-2.8N=2N
(2)分析丙、丁两图,当金属都块浸没在水中后,金属块的深度不同,但测力计示数相同,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大小相同,故得出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3)比较图丁、戊,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不同,根据称重法,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不同,故由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金属块的体积为
金属块的密度
26.【答案】1∶2;气体能被点燃,并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所加的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电解水的速度就越快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3)根据表中内容进行分析;
(4)根据电解水的结论进行分析。
【解答】(1)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为氧气,负极生成的气体为氢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填1:2。
(2)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若观察到气体能被点燃,并产生淡蓝色火焰,则证明气体为氢气,故填气体能被点燃,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3)由图可知,本实验通过比较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电解水的速度,故填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
(4)由图可知,实验中的变量是硫酸的质量分数,其余的两相同,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所加的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电解水的速度就越快,故填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所加的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电解水的速度就越快。
27.【答案】(1)不变;乙
(2)p;仍在A处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把密度计放在水、酒精时都漂浮,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求受到水的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开水的体积。然后与图比较即可判断;
(2)①根据密度计放在水、植物油里漂浮时的浸入的体积判断出密度计放入植物油中时液面的位置即可;
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判断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判断出杯中水面的变化。
【解答】(1)密度计在水、酒精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
F浮1=F浮2
[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
ρ水gV排1=ρ酒精gV排2
因为
ρ酒精=0.8×103kg/m3<ρ水=1×103kg/m3
可知
V排水<V排酒精
则由图知道,装水的容器是乙。
(2)①因为V排水<V排酒精,所以密度计放在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纯水密度值刻度线的上方,即刻度0.9应该在p点。
②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时,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变,浮力大小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图乙杯中的液面不变,仍在A点。
(1)[1]密度计在水、酒精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
F浮1=F浮2
[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
ρ水gV排1=ρ酒精gV排2
因为
ρ酒精=0.8×103kg/m3<ρ水=1×103kg/m3
可知
V排水<V排酒精
则由图知道,装水的容器是乙。
(2)①[3]因为V排水<V排酒精,所以密度计放在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纯水密度值刻度线的上方,即刻度0.9应该在p点。
②[4]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时,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变,浮力大小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图乙杯中的液面不变,仍在A点。
28.【答案】①②;等于;36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关键存在未溶固体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分析;
(2) 根据“”分析;
(3)根据表格数据确定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再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得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答】(1)由实验③可知,20℃时,10g水中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13.6g -10g=3.6g,而实验③中加入4g氯化钠,氯化钠未全部溶解,所以1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则四个实验得到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是①②。
(2)实验③、实验④所得溶液都是20℃时的饱和溶液,相同温度时,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所以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实验④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 由实验③可知,20℃时,1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克。
29.【答案】(1)杯子的重力
G=mg=0.2kg×10N/kg=2N
因为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所以
F浮=G=2N
(2)由F浮=ρ水gV排得,则此时杯子排开水的体积
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3)当液面与杯口齐平时为最大称量,此时杯子仍然漂浮,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
最大浮力为
G总=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0×10-4m2×0.15m=6N
此浮力秤的总质量为
则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
mmax=m总﹣m=600g﹣200g=400g
答:(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为2N;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cm;
(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400g。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于该玻璃杯是一把“浮力秤”,它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2)可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该玻璃杯在水中的V排,然后再用V排除以底面积,就可以算出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3)当杯子下沉的深度为0.15米时,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我们需要先算出杯子的体积,即为最大V排,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杯子受到的最大浮力,最后用最大浮力减去第(2)问中的浮力即为该浮力秤的最大称量。
30.【答案】(1)90
(2)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x g
x 98%=1000g 19.6%
x=200g
m水 = 1000g-200g=800g
V水== =800厘米3合800毫升
答:需加水800毫升。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50毫升合50厘米3,50毫升浓硫酸中含溶质硫酸=50厘米3×1.84克/厘米3×98%≈90克;
(1)50毫升合50厘米3,50毫升浓硫酸中含溶质硫酸=50厘米3×1.84克/厘米3×98%≈90克;
(2)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见答案。
31.【答案】(1)浮标所受浮力
F浮=G总=m总g=(35kg+20kg)×10N/kg=550N
(2)浮标排开水对体积
V壳=V排===0.055m3
(3)油囊的体积
V油囊=V油===0.015m3
由于油囊是浸没在水中的,则
V排总=V油囊+V壳浸
所以外壳浸入水中的体积
V壳浸=V排总-V油囊=0.055m3-0.015m3=0.04m3
浮标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V露=V壳-V壳浸=0.055m3-0.04m3=0.015 m3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据此可求浮标所受浮力;
(2)知道浮标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标排开水对体积,由于浮标处于悬浮状态,浮标的总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知道油囊中注入油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囊中注入油的体积;浮标的总体积减去油囊中注入油的即为浮标壳体体积;
(3)整体质量不变,悬浮变为漂浮时,浮力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油囊增大的体积计算浮标露出的体积。
1 / 1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科学试卷
1.(2024八上·台州月考)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水资源分布情况和水资源状况来分析本题。
【解答】海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淡水,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水循环的环节除了蒸发和降水,还有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4八上·台州月考)下列有关溶液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B.被溶解的物质称作溶剂
C.只有固体和液体能做溶质 D.碘放在水里会形成碘的水溶液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液的组成和特征的知识判断。
【解答】A.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A正确;
B.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故B错误;
C.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做溶质,故C错误;
D.碘在水中不溶解,不会形成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3.(2024八上·台州月考)如图步骤的模型,完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结合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从微观上分析电解水,水分子先被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两两自相结合形成氢分子,同时氧原子也两两自相结合构成氧分子,氢分子构成氢气,氧分子构成氧气,即微观上,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故答案为:C。
4.(2024八上·台州月考)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同种固体溶于同种溶剂里,它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当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蒸发水分,析出晶体后,剩下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
【解析】【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根据选项说法指明了温度、同一种固体、同一种溶剂,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固体溶于同一种溶剂里,它的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液浓度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当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蒸发水分,析出晶体后,剩下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5.(2024八上·台州月考)下列植物特征中,适于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生活的是(  )
①叶变态为叶刺 ②叶上有蜡质层 ③叶大 ④叶小
⑤植株高大 ⑥植株矮小 ⑦根系发达
A.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⑤ D.②④⑤⑦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干旱环境中水分缺乏,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具有厚的角质层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叶面积大蒸腾作用就大,散失的水分多不适应干旱环境,植株高大有利于散失水分不适应干旱环境。
【解答】①叶变态为叶刺 ,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
②叶上有蜡质层,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
③叶大 ,不适于干旱环境。
④叶小,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
⑤植株高大 ,不适于干旱环境。
⑥植株矮小 ,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
⑦根系发达,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
故选A。
6.(2024八上·台州月考)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答案】D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利用海水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而不是氯化钠蒸发,不符合题意;
B、日晒风吹可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而不是由饱和变为不饱和,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的溶解度不会因日晒风吹而变小,不符合题意;
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就是海水晒盐的原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4八上·台州月考)如图是一条小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的上升情况示意图,关于气泡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压强增大 B.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压强不变
C.浮力和压强都增大 D.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压强减小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F浮=ρ液gV排判断浮力的大小变化;
根据p=ρ液gh判断压强的大小变化。
【解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所在深度减小,根据p=ρ液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减小,气泡的体积变大;气泡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所以受到水的浮力增大。
故答案为:D。
8.(2024八上·台州月考)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从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浮力的方向去解答此题。
【解答】鸡蛋悬浮在液体中,此时鸡蛋上、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不同,这个压力差就是鸡蛋所受的浮力,因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所以3正确。
故答案为:C。
9.(2024八上·台州月考)下列关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t℃时,10 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 g水里,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g
B.t℃时,把10 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g
C.2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 g
D.t℃时,把31.6 g氯化钠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1.6 g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固体的溶解度由四个要点: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解答】A、t℃时,10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错误,因为没有指明到达饱和状态;故选项错误;
B、t℃时,把1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100g水;故选项错误;
C、把20gNaCl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g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D、t℃时,把31.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1.6g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0.(2024八上·台州月考)将20℃时,100克20%的A溶液在温度不变情况下,蒸发掉20克水,有2克物质析出,则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  )
A.10克 B.25克 C.22.5克 D.30克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含义等进行分析。
【解答】20℃时,100克25%的A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掉20g水,有2克A的物质析出,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为100g-20g-2g=78g;其中溶质为100g×20%-2g=18g;设该温度下A物质的溶解度为x,则有:,x=30g。
故答案为:D。
11.(2024八上·台州月考)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0g溶剂中溶有10g溶质 B.在110g溶剂中溶有10g溶质
C.在100g溶液中含有10g溶质 D.在110g溶液中含有10g溶质
【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解答】A、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在100g溶液中溶有10g溶质,或90g溶剂中溶有10g溶质,故选项不正确;
B、根据A选项的分析,90g溶剂中溶有10g溶质,故选项不正确;
C、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在100g溶液中溶有10g溶质,故选项正确;
D、根据C选项的分析,在100g溶液中溶有10g溶质,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2.(2024八上·台州月考)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现判断正确的是(  )
(1)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
(2)若m1=m2,则F1一定大于F2
(3)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
(4)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
A.(1)(3) B.(1)(4) C.(2)(3) D.(2)(4)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知道梨子和苹果的质量关系,由G=mg可知重力关系,由于都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确定受到的浮力关系。
(2)根据物体所处状态判断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断浮力大小。
【解答】由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则根据浮沉条件可知:
F1=G1=m1g,F2(1)若m1>m2,则F1>F2;故(1)错误;
(2)若m1=m2,则F1>F2;故(2)正确;
(3)由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则V排1(4)若V1>V2,则V排1与V排2的大小不能比较,所以,F1不一定大于F2。故(4)错误。
故答案为:C。
13.(2024八上·台州月考)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逐步加入盐,盐水的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浮力公式可知鸡蛋所受浮力变化情况。
【解答】因为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根据悬浮条件可知: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盐水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浮出水面后鸡蛋漂浮时,继续加盐,盐水的密度增大,同时鸡蛋露出的体积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浮力逐渐减小,直到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浮力不再变化;因此,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应该是开始浮力变大,然后减小,最后不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2024八上·台州月考)两个量筒均装有20mL的水,往量筒分别放入甲、乙两个不吸水的物块,物块静止后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1g/cm3,则(  )
A.甲的体积为40cm3
B.甲受到的浮力为0.4N
C.乙排开水的体积小于20mL
D.乙受到的浮力小于甲受到的浮力
【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量筒中液面升高的高度分析甲排开的水的体积的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甲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2)根据乙在水中的状态分析乙的体积的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乙受到的浮力,然后与甲的浮力对比。
【解答】A、如图所示,放入甲后,量筒读数为60mL,故甲的体积为
V甲排=60mL-20mL=40mL=40cm3<V甲
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甲受到的浮力为
故B正确,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放入乙后,量筒读数为70mL,故乙排开水的体积为
V乙=70mL-20mL=50mL>20mL
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根据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
V甲排所以
F甲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2024八上·台州月考)水平桌面上的深桶容器中装有水,小明在空玻璃瓶口蒙上橡皮膜,将其置于水中某一深度处,恰好悬浮,如图所示。现沿桶壁向容器中缓慢加水,在水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玻璃瓶保持静止 B.玻璃瓶下沉至容器底
C.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 D.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增大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沿桶壁向容器中缓慢加水,随着液面升高,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凹陷程度变大,会导致排开水的体积变小,由于液体密度不变,玻璃瓶受到的浮力变小,而玻璃瓶的重力不变,玻璃瓶会下沉;
(2)液面上升,液体深度增加,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
(3)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等于容器、玻璃瓶和水的重力之和,通过判断水的重力变化即可判断支持力的变化。
【解答】AB、由题意可知,空玻璃瓶口蒙上橡皮膜悬浮在水中时,竖直方向受浮力和重力且这两个是一对平衡力,当向试管中加入水时,橡皮膜所处的深度增加,压强增加,会向里凹陷,排开水的液体变小,浮力变小,重力不变,所以空玻璃会下沉到容器底部,故A错误,B正确;
C、向试管中加入水时,水的深度增加,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故C正确;
D、桌面对容器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容器自身重力和容器中水的重力之和,向试管中加入水,水的重力增大,所以桌面对容器支持力的大小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6.(2024八上·台州月考)实验室有下列物质:
①食盐水;②冰水;③牛奶;④肥皂水;⑤泥水;⑥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2)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   。
【答案】①⑥;⑤;①③④⑤⑥;溶液均一、稳定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17.(2024八上·台州月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其中图中数字④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来自   。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   (填名称)环节。
【答案】(1)水汽输送
(2)太阳辐射
(3)地表径流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海陆间水循环主要包括海水蒸发、水分输送、大气降水、植物蒸腾、地表和地下径流等四个环节。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运动被称为海陆间水循环。
【解答】(1)根据图示信息,④是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水汽输送是海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
(2)水循环连续进行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因为太阳辐射,使地表的水分蒸发和植物的的水分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到高空再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在适当的条件下,小水滴和小冰晶再形成降水落回地面。
(3)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几个环节。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例如修水库,跨区域调水等,都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1)根据图示信息,④是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水汽输送是海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
(2)水循环连续进行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因为太阳辐射,使地表的水分蒸发和植物的的水分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到高空再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在适当的条件下,小水滴和小冰晶再形成降水落回地面。
(3)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几个环节。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例如修水库,跨区域调水等,都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18.(2024八上·台州月考)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酒是医院常用的消毒药品,碘酒中的溶剂是   。
(2)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答案】酒精;温度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来分析;
【解答】(1)碘酒就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的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
19.(2024八上·台州月考)如图所示,“A”和“B”表示满载的轮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静止时液面的位置。图示中的轮船是在   (填“江水”或“海水”)中停泊。轮船的排水量为6000t,在海水中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   N。
【答案】海水;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漂浮条件可知轮船在江水和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排开水的体积关系,得出结论;
(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解答】轮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轮船的受到的总重力,即
由于总重力G不变,即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不变,由可知
ρ海水>ρ江水

V排海水<V排江水
因此图中B位置时,表示轮船在海水中。轮船在海水中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20.(2024八上·台州月考)潜艇的上浮和下沉是靠改变   来实现的.没入水中的潜水艇下潜的过程中,它受到的压强   ,它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自身重力;变大;不变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无论是上浮还是下沉,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通过让海水进、出压力舱改变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实现上浮或下沉的;随着深度的增大,由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判断受到压强的变化;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不变。
【解答】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没入水中的潜水艇下潜的过程中,所处水的深度增大,由p=ρ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g可知,潜水艇的体积不变,上浮或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21.(2024八上·台州月考)如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
C.溶解、过滤、冷却 D.溶解、过滤、蒸发
(3)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   。
【答案】引流;D;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进行分析;
(2)根据粗盐提纯的正确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进行分析;
(3)根据如果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造成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进行分析。
【解答】(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2)粗盐提纯的正确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
故选D。
(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体从破损处流下)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夹层之间流下)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22.(2024八上·台州月考)研究物质的溶解度对于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下表是碳酸钠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1)实验过程如图甲所示。当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出现的现象是   。
(2)20℃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少量碳酸钠晶体)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乙。若要使试管底部的晶体减少,可向烧杯中加入   (选填“硝酸铵”或“氢氧化钠”)。
【答案】烧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氢氧化钠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2)根据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和常见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
【解答】(1)由碳酸钠的溶解度数据可知,当温度由40℃升温至6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6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6.4g,因为向烧杯中加入47g碳酸钠,所以当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出现的现象是:烧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
(2)若要使试管底部的晶体减少,应该使碳酸钠的溶解度增大,所以要升高温度,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所以可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
23.(2024八上·台州月考)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明利用电子秤来测量小木块的密度:①在称盘中放置装有水的烧杯;②将小木块轻轻放入装水的烧杯中;③用细针压住小木块,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实验中水均未溢出,电子秤对应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是   g,小木块的密度是   g/cm3,若小木块吸水,(不考虑木块吸水体积的变化)则密度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2;0.6;偏大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①②中电子秤的示数求出小木块的质量;
(2)根据①③求出木块排开的水的质量,从而求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即小木块的体积;
(3)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
【解答】小木块的质量
由②③两图可得细针对木块的压力
木块的重力
③图中木块在水中静止,其所受浮力
木块在③图中处于完全浸没状态,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体积相等
木块的密度
在实验过程中,若木块吸水,导致其重力变大,故将木块压入水中的力会变小,由浮力的推导式可得,实验中木块所受浮力的测量值要小于木块不吸水时所受浮力值。而木块的体积
所以木块若吸水,由此法所得木块的体积将比其真实体积偏小,故若小木块吸水,则密度测量值将会偏大。
24.(2024八上·台州月考)某科学小组欲配制16%氯化钠溶液,主要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配制20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   g,应选用规格为   (填“100”“2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2)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称量纸上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
A.继续添加适量氯化钠 B.减少适量氯化钠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砝码
(3)实验③中的读数方法会导致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32;200;A;偏小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计算出水的质量和体积,即可判断出可以选用的量筒规格;
(2)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3)仰视读数,会造成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多,据此分析;量取准确用量的液体时,还需要胶头滴管滴定。
【解答】(1)配制20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200g×16%=32g;溶剂水的质量为200g-32g=168g,即为168mL,量取液体时,选取能一次量取全部液体最小规格的量筒,因此应选用规格为2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2)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称量纸上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此时应该继续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故选A;
(3)实验③中的仰视读数,读数偏小,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多,导致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25.(2024八上·台州月考)如图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由图丙、丁可知,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   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4)由图中数据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答案】2;无关;丁、戊;2.4×103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数;根据称重法求出浮力的大小;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判定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别表示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进一步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求得盐水的密度。
【解答】(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拉=4.8N-2.8N=2N
(2)分析丙、丁两图,当金属都块浸没在水中后,金属块的深度不同,但测力计示数相同,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大小相同,故得出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3)比较图丁、戊,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不同,根据称重法,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不同,故由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金属块的体积为
金属块的密度
26.(2024八上·台州月考)小金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电解水速度的因素,他在水中加入等量的硫酸溶液以增强其导电性(硫酸本身不会减少)。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蒸馏水体积/毫升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加入10mL硫酸的质量分数 0 10% 15% 20% 25% 30% 35%
收集到氢气体积/mL 20 20 20 20 20 20 20
收集到氢气时间/秒 2648 1236 885 423 262 216 205
(1)电解时观察到的现象有: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正极与负极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若观察到   ,则证明气体为氢气。
(3)本实验通过比较   来判断电解水的速度。
(4)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1∶2;气体能被点燃,并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所加的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电解水的速度就越快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3)根据表中内容进行分析;
(4)根据电解水的结论进行分析。
【解答】(1)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为氧气,负极生成的气体为氢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填1:2。
(2)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若观察到气体能被点燃,并产生淡蓝色火焰,则证明气体为氢气,故填气体能被点燃,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3)由图可知,本实验通过比较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电解水的速度,故填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
(4)由图可知,实验中的变量是硫酸的质量分数,其余的两相同,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所加的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电解水的速度就越快,故填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所加的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电解水的速度就越快。
27.(2024八上·台州月考)小金在学习浮力时认识了密度计,接下来是他对密度计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1)他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如图甲、乙所示),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装水的容器是   (选填“甲”或“乙”);
(2)接着小金将一只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①如丙图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   点(选填“p”或“q”)。
②在使用过程中,小金发现细铜丝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铜丝的形状.并把铜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丁),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则杯中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答案】(1)不变;乙
(2)p;仍在A处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把密度计放在水、酒精时都漂浮,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求受到水的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开水的体积。然后与图比较即可判断;
(2)①根据密度计放在水、植物油里漂浮时的浸入的体积判断出密度计放入植物油中时液面的位置即可;
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判断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判断出杯中水面的变化。
【解答】(1)密度计在水、酒精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
F浮1=F浮2
[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
ρ水gV排1=ρ酒精gV排2
因为
ρ酒精=0.8×103kg/m3<ρ水=1×103kg/m3
可知
V排水<V排酒精
则由图知道,装水的容器是乙。
(2)①因为V排水<V排酒精,所以密度计放在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纯水密度值刻度线的上方,即刻度0.9应该在p点。
②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时,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变,浮力大小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图乙杯中的液面不变,仍在A点。
(1)[1]密度计在水、酒精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
F浮1=F浮2
[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
ρ水gV排1=ρ酒精gV排2
因为
ρ酒精=0.8×103kg/m3<ρ水=1×103kg/m3
可知
V排水<V排酒精
则由图知道,装水的容器是乙。
(2)①[3]因为V排水<V排酒精,所以密度计放在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纯水密度值刻度线的上方,即刻度0.9应该在p点。
②[4]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时,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变,浮力大小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图乙杯中的液面不变,仍在A点。
28.(2024八上·台州月考)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13.6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知:
(1)四个实验得到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④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克。
【答案】①②;等于;36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关键存在未溶固体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分析;
(2) 根据“”分析;
(3)根据表格数据确定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再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得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答】(1)由实验③可知,20℃时,10g水中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13.6g -10g=3.6g,而实验③中加入4g氯化钠,氯化钠未全部溶解,所以1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则四个实验得到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是①②。
(2)实验③、实验④所得溶液都是20℃时的饱和溶液,相同温度时,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所以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实验④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 由实验③可知,20℃时,1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克。
29.(2024八上·台州月考)某校兴趣小组模仿“曹冲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0cm2,高度为15cm。求: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
【答案】(1)杯子的重力
G=mg=0.2kg×10N/kg=2N
因为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所以
F浮=G=2N
(2)由F浮=ρ水gV排得,则此时杯子排开水的体积
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3)当液面与杯口齐平时为最大称量,此时杯子仍然漂浮,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
最大浮力为
G总=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0×10-4m2×0.15m=6N
此浮力秤的总质量为
则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
mmax=m总﹣m=600g﹣200g=400g
答:(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为2N;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cm;
(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400g。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于该玻璃杯是一把“浮力秤”,它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2)可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该玻璃杯在水中的V排,然后再用V排除以底面积,就可以算出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3)当杯子下沉的深度为0.15米时,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我们需要先算出杯子的体积,即为最大V排,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杯子受到的最大浮力,最后用最大浮力减去第(2)问中的浮力即为该浮力秤的最大称量。
30.(2024八上·台州月考)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浓硫酸(H2SO4)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这50毫升浓硫酸中含溶质硫酸约   克。(结果保留整数)
(2)用这种浓硫酸配制10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多少毫升水?
【答案】(1)90
(2)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x g
x 98%=1000g 19.6%
x=200g
m水 = 1000g-200g=800g
V水== =800厘米3合800毫升
答:需加水800毫升。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50毫升合50厘米3,50毫升浓硫酸中含溶质硫酸=50厘米3×1.84克/厘米3×98%≈90克;
(1)50毫升合50厘米3,50毫升浓硫酸中含溶质硫酸=50厘米3×1.84克/厘米3×98%≈90克;
(2)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见答案。
31.(2024八上·台州月考)浮标广泛应用于台风预测、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如图所示,某浮标由坚硬壳体及下方可伸缩油囊构成(油囊质量忽略不计)。当液压式柱塞泵将壳体内的油注入油囊时,油囊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当油囊中的油全部被抽回壳体内时,油囊体积忽略不计。已知浮标壳体质量为35kg,油的总质量为20kg,当向油囊中注12kg油时,浮标悬浮于水中。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油囊中注入12kg油时,浮标所受浮力。
(2)浮标壳体体积。
(3)将壳体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时,浮标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m3?
【答案】(1)浮标所受浮力
F浮=G总=m总g=(35kg+20kg)×10N/kg=550N
(2)浮标排开水对体积
V壳=V排===0.055m3
(3)油囊的体积
V油囊=V油===0.015m3
由于油囊是浸没在水中的,则
V排总=V油囊+V壳浸
所以外壳浸入水中的体积
V壳浸=V排总-V油囊=0.055m3-0.015m3=0.04m3
浮标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V露=V壳-V壳浸=0.055m3-0.04m3=0.015 m3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据此可求浮标所受浮力;
(2)知道浮标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标排开水对体积,由于浮标处于悬浮状态,浮标的总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知道油囊中注入油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囊中注入油的体积;浮标的总体积减去油囊中注入油的即为浮标壳体体积;
(3)整体质量不变,悬浮变为漂浮时,浮力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油囊增大的体积计算浮标露出的体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