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1.(2024七下·长兴期中)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贾母判断一定是王熙凤来了。贾母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特性中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2.(2024七下·长兴期中)选择适宜品种的马铃薯块茎,将其催芽,分割成带有芽点的小块(如图),种植到土壤中,几个月后就能收获新的马铃薯。这种繁殖方式叫( )A.营养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3.(2024七下·长兴期中)王老师将两张刚制好的永久装片和两种写明“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电子显微镜下的观察正确地贴好标签,你的依据是( )A.叶绿体的有无 B.细胞核是否成形C.遗传物质的有无 D.细胞壁的有无4.(2024七下·长兴期中)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和球的形状D.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5.(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甲、乙、丙三人从起跑线同时起跑,若在各自的跑道上同时到达a线处,则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一样快6.(2024七下·长兴期中)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飞机在高空盘旋飞行 B.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C.正在出站的火车 D.雪花匀速竖直下落7.(2024七下·长兴期中)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8.(2024七下·长兴期中)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提醒全球人类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下列生活中有关对耳朵的保护措施及其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游泳时戴上泳帽盖住耳朵预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外耳道发炎B.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和减小音量,保护②鼓膜免受损伤C.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③,使其不能接受刺激,导致耳聋D.上呼吸道感染后及早治疗,防止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9.(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小科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AO 是入射光线B.反射角等于 60°C.将激光笔对准O点并靠近N时,光线OB 也会靠近OND.绕ON 向后转动F 板,F 板上观察不到光线10.(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岸上的旗帜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帜随风飘动,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船一定向左运动 B.甲船一定静止C.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乙船一定向右运动11.(2024七下·长兴期中)诗句“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描绘了蒲公英漫天飞舞的景象。蒲公英的果实上长有冠毛(如图所示),冠毛可以帮助果实随风飘远。为了研究冠毛对果实内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组别 萌发率/% 萌发时间/天有冠毛 85 3.67无冠毛 68 5.33A.实验中要保证两组有适宜且完全相同的环境条件B.萌发时间是该实验的变量,无冠毛组为对照组C.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萌发率较低,萌发时间更长D.实验结果说明去除冠毛会抑制蒲公英种子的萌发12.(2024七下·长兴期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 生物名称 生殖或发育方式 营养来源A 鳄鱼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B 熊猫 有性生殖(胎生) 胎儿营养主要来自母体C 变形虫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新个体营养来自外界环境D 多莉羊 有性生殖(胎生) 新个体营养来自母体A.A B.B C.C D.D13.(2024七下·长兴期中)有一种用超声波作子弹的枪,传统的房屋、石头、金属等掩体碰到这种武器时无法起到阻挡作用。该枪内有一组串联的电磁片,每个电磁片就是一个小扬声器,声波信息通过电磁片逐级放大,以达到攻击目标的目的,想阻挡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子弹的袭击,只需要用一层薄薄的( )A.半导体网 B.磁性物质网 C.金属物质网 D.真空带14.(2024七下·长兴期中)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刀切枝条斜贴木,膜缠伤口固培津”,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B.“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人类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母体子宫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15.(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设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时像变小,面镜时像变大C.平面镜倾斜放置,便于从顾客脚部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顾客眼睛D.由于平面镜较小,故人在镜中不能成完整的像16.(2024七下·长兴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17.(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是昆虫发育模式图。(1)写出下列不同发育阶段的名称:C. 。(2)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该昆虫一生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填字母)。18.(2024七下·长兴期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人描写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从诗中“花气袭人”可知,诗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是 ,形成感觉的部位是 。19.(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是一种老式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幕布做得粗糙是光线能在表面发生 反射,使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20.(2024七下·长兴期中)菘蓝是我国广泛栽培的植物,其叶可提取染料,根可入药。(1)菘蓝依靠种子繁殖,图2中菘蓝花粉落到柱头上完成传粉,再经过受精过程后,[③] 会发育成为果实。(2)图3是绿色植物的种子形态结构示意图,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填名称)发育而来的。21.(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O为入射点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 度,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边是玻璃。22.(2024七下·长兴期中)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F=kx)。下表记录了某根弹簧弹性限度内所受拉力和伸长量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中空格处应填 ,该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为k= N/cm。实验次数 1 2 3 4 5 6弹力F/N 0 0.3 0.6 0.9 1.2 1.5弹簧伸长量△r/cm 0 1.2 2.4 3.6 6.023.(2024七下·长兴期中)2020年春季,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在家上网课,部分同学由于手机管控不力,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玩游戏,导致眼睛近视,患者主要表现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如图所示,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 (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 (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24.(2024七下·长兴期中)某课外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取5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5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5块马铃薯分别埋进5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③把5个花盆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花盆编号 培养条件1号 室温20℃,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2号 室温20℃, 光照较暗, 适量浇水3号 室温0℃,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4号 室温20℃, 光照较暗, 大量浇水, 堵死盆底排水孔5号 室温20℃, 光照较暗, 不浇水(1)其中1,2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2)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是 。(3)小陆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她的理由是: 。25.(2024七下·长兴期中)蒲公英种子有形似降落伞的冠毛,如图甲,种脐是其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种子落地时,在冠毛作用下使得种脐总会触地。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进行实验:①选择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300粒,平均分成5组,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②将5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C)的恒温箱中;③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培养皿中萌发种子的数量,并计算发芽率,绘制图像如图乙。(1)分析图乙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 。(2)科学小组进一步实验:将若干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去除冠毛,另一组不做处理,将种子播撒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研究发现:同等条件下,有冠毛的种子萌发率比无冠毛种子的高。请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26.(2024七下·长兴期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 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上都 (填“能”或“不能”)成像。27.(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3) 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8.(2024七下·长兴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甲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上;(2)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为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化下移(3)保持图乙中的凸透镜与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乙中凸透镜换成焦距更 的,相当于物体远离时要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才能观察清楚;(4)如图乙,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厘米刻度处。29.(2024七下·长兴期中)随着天气逐渐转热,小科同学发现买来的奶茶没过多久就变质了,于是他对食品腐败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小科同学取了甲、乙、丙三个相同容量的锥形瓶,分别加入50毫升奶茶。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分钟,冷却后取出,分别作如下处理:瓶号 甲 乙 丙加入物质 50 毫升奶茶瓶口处理 打开 打开 用橡皮塞塞紧恒温培养一周 25℃ 5℃ 25 ℃实验结果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奶茶高温加热,目的是 。(2)若探究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宜选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记录表,设置丙组是为了探究 。30.(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今不孕不育发病率较高,不孕不育的夫妻一般要一同前往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1)男方需要做精液常规检查以确定精子成活率,如图甲所示精子是由 (填器官名称)产生的。(2)女方一般还会进行输卵管造影检查。若检查出输卵管堵塞,则导致不能自然怀孕的原因是 。(3)经过治疗后,女方若顺利怀孕,则胎儿将通过 (填器官名称)与母体交换营养与废物。31.(2024七下·长兴期中)据报道,个人喷射包的发明人格伦马丁,曾背上喷气式背包飞上5000英尺(1.52公里)高空,并借助降落伞最终安全降落在地面上。这次飞行大于持续了10分钟,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据马丁说,喷气式背包很好驾驭,它的飞行原理也非常简单,请解释:喷气式背包向下快速喷气,为什么会使人腾空而起?32.(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甲中A和B两点,一个是发光点,一个是该发光点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然后画出从发光点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过C点的光线。33.(2024七下·长兴期中)根据下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34.(2024七下·长兴期中)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如图是男、女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进入青春期,男生出现胡须、腋毛,女生骨盆变宽、乳房增大、声调变高,这些男、女生的差异属于 。(2)男、女在青春期最大的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女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是出现 。(3)图中甲表示的是 (填“男”或“女”)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35.(2024七下·长兴期中)小科一家五一假期想去杭州玩,小科查了下由长兴通往杭州的高铁,总长约为105千米,设计的最高速度为350千米/时。小科准备坐G1665次列车,他查到该次列车从长兴到杭州一共需要35分钟。求:(1) G1665次列车的平均速度。(2)小科妈妈觉得高铁站太远,想在长兴南站坐火车去杭州,如表所示为目前长兴站到杭州站的K465次列车运行时刻表(部分),则小科一家坐高铁去杭州与坐K465次列车去杭州相比,能节省多少时间?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长兴南 - 09: 04德清西 09: 51 09: 59杭州市 10:51 ——…… …… ……36.(2024七下·长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超声波测速测距:如图甲所示,固定不动的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可表示信号传播过程的图象,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测速: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的时间段内所通过的距离,计算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超声波速度取340m/s)(1)小科乘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发现测速仪向他驶来,选定的参照物为 ;(2)如图乙,若,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 米;(3)某次对汽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汽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1秒,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4秒,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2秒,如图丙。请通过计算说明汽车在限速100千米/小时的告诉路段行驶是否超速(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解析】【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贾母判断一定是王熙凤来了。贾母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特点,也就是声音特性中的音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2.【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营养生殖:高等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将一个亲代个体分为两个子代个体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在母体的一定部位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从母体上脱落,成为与母体一样的新个体。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解答】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故题干中将其催芽,分割成带有芽点的小块(如图),种植到土壤中,几个月后就能收获新的马铃薯。这种繁殖方式叫营养繁殖。故答案为:A。3.【答案】B【知识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与真菌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真菌的结构方面来切入。【解答】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酵母菌是真菌。故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区分依据细胞核是否成形。故选:B。4.【答案】C【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ABC.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判断。【解答】ABC.乒乓球比赛时,球拍对球的力使球改变了运动方向和速度,即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这个力还使乒乓球发生形变,故C正确,A、B错误;D.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可知, 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5.【答案】C【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解答】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人从起跑线同时起跑,若同时到达a线处,所用时间相同,甲通过的路程最短,丙通过的路程最长,所以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丙最快、乙次之、甲最慢。故答案为:C。6.【答案】D【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有两种情况: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A、飞机在高空盘旋飞行,其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改变,故A不合题意;B、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速度变小,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C、正在出站的火车,速度变大,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D、雪片匀速竖直落下,速度和方向都没发生改变,说明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D。7.【答案】D【知识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解答】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现红色.红色的苹果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黄色香蕉,吸收红色的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故呈现黑色。故答案为:D8.【答案】C【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如图:图中①外耳道、②鼓膜、③半规管、④耳蜗。【解答】A、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外耳道发炎,A正确。B、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鼓膜受损,会使听力下降,因此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可保护②鼓膜,B正确。C、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④耳蜗不能接受刺激,导致耳聋,C错误。D、上呼吸道感染后及早治疗,因为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D正确。故答案为:C。9.【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1)射向镜面的光线为入射光线,离开镜面的光线为反射光线;(2)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移动激光笔,使射向O点入射光线AO慢慢地向ON位置靠近,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则反射光线会靠近法线;(4)要研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我们可以以法线为轴线转动光屏,通过现象进行判断。【解答】A、射向镜面的光线为入射光线,由图知入射光线从激光笔沿OA射向镜面,所以AO是入射光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入射角为3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30°,故B错误,符合题意;C、将激光笔对准O点并靠近N时,即把入射光线OA靠近ON,则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会减小,所以反射光线OB也会靠近ON,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绕ON前后转动F板,由于两个面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0.【答案】D【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图中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右飘,说明此时有向右吹的风。甲旗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船不动,风把旗刮向右;二是甲船向左运动;三是甲船向右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子刮向右。对于乙船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右刮,要使乙船的旗子向左飘,只有使乙船向右运动,且甲船运动速度大于风速。【解答】因为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上面的国旗判断,风是从左向右刮的;如果乙静止不动,那么旗子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乙船旗子的方向明显和国旗方向相反,所以,乙一定向右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上图的情况,甲船根据分析可知,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左运动,也可能向右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11.【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A.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判断;B.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实验探究的变量;CD.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冠毛是否影响种子萌发即可。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的就是对照组。【解答】A.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冠毛对种子萌发是否存在影响时,只能改变冠毛这个因素,其它的条件要完全相同,故A正确不合题意;B.该实验“研究冠毛对果实内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实验中有无冠毛为实验变量,故B错误符合题意;CD.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萌发率较低,萌发时间更长,说明去除冠毛会抑制蒲公英种子萌发,故C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2.【答案】B【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植物用种子的繁殖属于有性生殖。【解答】A、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受精方式体内受精,A错误;B、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是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的,B正确;C、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C错误;D、“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多利”羊的培育是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称为克隆技术。“多利”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故选:B。13.【答案】D【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要阻挡“超声波子弹”的袭击只需要一层薄薄的真空带。故选:D。14.【答案】C【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 植物子房发育结构图如下【解答】A. 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A正确B.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母体子宫,B正确C.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子房壁会发育成果皮,C错误D.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水稻开花之后需要传粉,受精,然后发育成果实,青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性青蛙进行繁殖,故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故答案为:C15.【答案】C【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A、由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B、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等,人远离和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所以远离和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C、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平面镜倾斜放置,顾客脚部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顾客眼睛,故C正确;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平面镜较小,人在镜中仍能成完整的像,故D错误。故答案为:C。16.【答案】B【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17.【答案】成虫;D→A→B→C。;A【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解析】【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方式。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个体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等 。(2)各发育阶段特点卵:昆虫发育的起始阶段,是一个细胞,包含了昆虫发育所需的遗传物质 。幼虫:从卵中孵化后进入幼虫期,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大量取食,积累营养,生长迅速,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差异大 。像菜粉蝶幼虫会大量啃食农作物叶片 。蛹:完全变态发育特有的阶段,是幼虫向成虫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不食不动,内部进行着剧烈的组织器官的改造和重建 。成虫:发育成熟阶段,主要任务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 。(3)A幼虫、B蛹、C成虫、D受精卵。【解答】(1)由图可知,D表示受精卵、A表示幼虫、B表示蛹期、C表示成虫。(2)菜粉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期→成虫四个时期,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B→C。菜粉蝶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A幼虫,幼虫取食农作物的枝叶。18.【答案】鼻子;大脑皮层【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人体的感觉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冷热觉等;所有的感觉都在人的大脑皮层中产生;【解答】 从诗中“花气袭人”可知,诗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是嗅觉,形成感觉的部位是大脑。故答案为:鼻子;大脑皮层19.【答案】放大;倒立;漫【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1)当f<u<2f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和幻灯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平面镜的作用:能够反射光线,改变光路;(2)有颜色的物体只反射该颜色的光,白色反射所有色光。光射到上面发生了漫反射,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解答】如图,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平面镜将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射到银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作用。屏幕用白色的是因为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电影幕布的表面是粗糙的,光射到上面发生了漫反射,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20.【答案】子房;胚【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图2表示菘蓝的花,图中①表示柱头,②表示花柱,③表示子房;图3是绿色植物的种子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中①表示胚轴,②表示胚芽,③表示胚根,④表示子叶,⑤表示种皮;图4是夏季晴朗一天菘蓝植物生理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4中Ⅰ表示光合作用,Ⅱ表示呼吸作用。【解答】(1)菘蓝依靠种子繁殖,图2中菘蓝花粉落到柱头上完成传粉,再经过受精过程后,③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2)图3是绿色植物的种子形态结构示意图,种子的胚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组成的。胚根将来发育为根,胚芽将来发育为茎和叶,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幼体。21.【答案】OC;60;右【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折射角的度数。【解答】由图可知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入射角,反射角;为界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C一定为折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折射角为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右边是玻璃。22.【答案】4.8;0.25【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表格中任选一组数据,代入公式F=kΔx可得k的值,再将F=1.2N代入公式F=kΔx可得表中空格处Δx的值。【解答】由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我们可以得到,F=kr由第2,3,4,6次实验数据带入可得k=0.25N/cm即F=0.25N/cm r再将第5次实验数据带入1.2N=0.25N/cm r求得r=4.8cm。23.【答案】乙;凹【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近视眼是的晶状体偏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比较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乙图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即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应该为近视眼,与题目描述相符。为了使光线发散,像后移到视网膜上,应该佩戴凹透镜矫正。24.【答案】光照;缺少空气 (氧气);是,每种条件下只提供了一个材料,容易出现偶然性【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题时从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2)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照: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不同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过程。温度:温度影响植物体内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速度等。水分:水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但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空气(氧气):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氧气不足会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解答】(1)1号与2号作为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照,探究光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1号与3号作为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温度,探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2号与4号作为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空气,探究空气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2)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死亡,原因是由于持续过量浇水,根部缺氧,使根无法进行呼吸作用。(3)本实验的设计存在缺陷,每种条件下只提供了一个材料,实验材料过少,具有偶然性,很容易因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25.【答案】蒲公英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冠毛有利于种子吸水,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水分 (合理即可)【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有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其中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2、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多次实验等。【解答】(1)根据图乙的曲线可知,环境温度为15℃、20℃时种子的萌发率较高。可得出的结论为:蒲公英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2)种脐是蒲公英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因此,有冠毛的种子萌发率比无冠毛种子高的原因是:冠毛有利于种子吸水,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26.【答案】2;确定像的位置;等效替代法;不能【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4.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解答】(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2)玻璃板即可以反射成像,也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用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用蜡烛B代替了蜡烛A的像。(4)因为平面镜成虚像,光屏不能承接虚像,所以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成像。27.【答案】实像;D;变大【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28.【答案】10.0;同一高度;C;大;40【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2)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分析回答;(3)图乙中,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即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像距会减小,所以可以从增大像距的角度分析更换凸透镜的焦距的变化情况;(4)先确定图乙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再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分析凸透镜的位置。【解答】(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此处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即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为了使像回到光屏的正中央,可以将透镜向下调节或者光屏向上移,或者将蜡烛向上移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物距增大,像距会减小,图乙中,保持凸透镜与光屏位置不变时,成清晰的像,则需要换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4)由图乙知,物距的大小为像距大小为此时光屏上成的是清晰的像,根据光路可逆,当物距为30.0cm,光屏上还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距为15.0cm,则凸透镜应移至40cm刻线处。29.【答案】杀灭奶茶中可能存在的细菌;甲乙;奶茶的变质是否和空气中的微生物有关【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或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的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解答】(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高温灭菌,杀灭锥形瓶和肉汤中的细菌等,以免锥形瓶和肉汤中原有细菌等对实验的影响。(2)若探究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变量是温度,图中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3)甲、乙组对照,变量是温度,甲组25℃奶茶变质、乙组5℃不变质,说明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甲、丙组对照,变量是奶茶是否能接触空气中的细菌,甲组能接触到空气中的细菌,结果变质、丙组不能接触到空气中的细菌,结果没有变质,说明奶茶的腐败是否与空气中的微生物有关。30.【答案】睾丸;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结合;胎盘【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其相关组织.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及卵巢(产生卵细胞)。男性生殖系统: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个部分.内生殖器由生殖腺(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和附属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组成。图乙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解答】(1)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2)输卵管是受精(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的场所,如果输卵管完全堵塞,影响受精过程,因此若检查出输卵管堵塞,则导致不能自然怀孕。(3)胚胎在母体③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31.【答案】喷气式背包向下喷气,背包对喷出的气体有一个向下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对背包和人产生了向上的推力,所以人和背包会腾空而起。【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1、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喷气式背包的情境中,背包向下喷气,对气体施加向下的力,气体则对背包施加向上的反作用力,这是使人腾空而起的直接原因。2、力与运动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喷气背包产生的向上的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时,合外力向上,人就会获得向上的加速度,从而改变运动状态,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实现腾空而起。3、重力: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方向竖直向下。在喷气式背包使人腾空而起的过程中,重力是阻碍人向上运动的力,只有当喷气背包产生的向上的力克服重力时,人才能向上运动。32.【答案】【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则镜面位置在AB的中垂线上,作出镜面后,然后根据反射光线的过像点作出从发光点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过C点的光线。【解答】因为A和B两点,一个是发光点,一个是该发光点在平面镜中的像,所以连接AB并做其垂直平分线,可得到平面镜的位置;因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一条光线过C点,因此当A点为像点时,可以连接AC,交平面镜于点O,然后连接BO即为入射光线,再连接OC即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33.【答案】【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透镜的光路图34.【答案】第二性征;月经;男【知识点】青春期的变化【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图中甲是男性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乙是女性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解答】(1)男女除生殖器官以外的外表差异称为第二性征。(2)女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是出现月经。(3)女性进入青春期的时间一般比男性早两年,所以图中甲表示的是男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35.【答案】(1)列车从长兴到杭州的路程 s=105km,时间t=35min;由得G1665次列车的平均速度(2) 乘K465 列车所需时间t'=10:51-9:04=1:47=107min能节省的时间 t=107min-35min=72min答:(1) G1665次列车的平均速度是180km/h;(2)能节省72min。【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速度公式的应用:本题主要运用速度公式v = s/t来计算平均速度。(2)需要根据列车时刻表获取 K465 次列车的运行时间,这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列车时刻表,从中提取出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并计算出时间差,即运行时间。这涉及到对时间的计算和理解,包括小时和分钟之间的运算。36.【答案】汽车;136;第一次发射信号与汽车相遇的时间汽车在第一次反射信号时与测速仪的距离s1=vt1=340m/s×0.2s=68m第二次发射信号与汽车相遇的时间汽车在第二次反射信号时与测速仪的距离s2=vt2=340m/s×0.1s=34m测速过程中,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车=s1-s2=68m-34m=34m测速过程中,汽车行驶的时间为t车=1.0s-0.2s+0.1s=0.9s汽车的速度为汽车已超速。【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假定所选的参照物是静止的,则根据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之间的变化判断物体是否发生了运动;(2)汽车遇到超声波时超声波传播的距离即为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s=vt可得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3)根据测速仪的原理可知,知道两次反射信号从发出到与车相遇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两次反射信号与汽车的距离;车通过的路程为两次反射信号与汽车的距离之差,求出车在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v=求得车的速度。【解答】(1)小科乘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发现测速仪向他驶来,说明测速仪与小科乘坐的汽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选定的参照物是汽车。(2)汽车遇到超声波时的时间为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1.(2024七下·长兴期中)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贾母判断一定是王熙凤来了。贾母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特性中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答案】C【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解析】【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贾母判断一定是王熙凤来了。贾母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特点,也就是声音特性中的音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2.(2024七下·长兴期中)选择适宜品种的马铃薯块茎,将其催芽,分割成带有芽点的小块(如图),种植到土壤中,几个月后就能收获新的马铃薯。这种繁殖方式叫( )A.营养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营养生殖:高等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将一个亲代个体分为两个子代个体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在母体的一定部位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从母体上脱落,成为与母体一样的新个体。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解答】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故题干中将其催芽,分割成带有芽点的小块(如图),种植到土壤中,几个月后就能收获新的马铃薯。这种繁殖方式叫营养繁殖。故答案为:A。3.(2024七下·长兴期中)王老师将两张刚制好的永久装片和两种写明“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电子显微镜下的观察正确地贴好标签,你的依据是( )A.叶绿体的有无 B.细胞核是否成形C.遗传物质的有无 D.细胞壁的有无【答案】B【知识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与真菌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真菌的结构方面来切入。【解答】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酵母菌是真菌。故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区分依据细胞核是否成形。故选:B。4.(2024七下·长兴期中)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和球的形状D.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答案】C【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ABC.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判断。【解答】ABC.乒乓球比赛时,球拍对球的力使球改变了运动方向和速度,即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这个力还使乒乓球发生形变,故C正确,A、B错误;D.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可知, 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5.(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甲、乙、丙三人从起跑线同时起跑,若在各自的跑道上同时到达a线处,则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一样快【答案】C【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解答】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人从起跑线同时起跑,若同时到达a线处,所用时间相同,甲通过的路程最短,丙通过的路程最长,所以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丙最快、乙次之、甲最慢。故答案为:C。6.(2024七下·长兴期中)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飞机在高空盘旋飞行 B.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C.正在出站的火车 D.雪花匀速竖直下落【答案】D【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有两种情况: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A、飞机在高空盘旋飞行,其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改变,故A不合题意;B、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速度变小,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C、正在出站的火车,速度变大,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D、雪片匀速竖直落下,速度和方向都没发生改变,说明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D。7.(2024七下·长兴期中)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答案】D【知识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解答】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现红色.红色的苹果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黄色香蕉,吸收红色的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故呈现黑色。故答案为:D8.(2024七下·长兴期中)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提醒全球人类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下列生活中有关对耳朵的保护措施及其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游泳时戴上泳帽盖住耳朵预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外耳道发炎B.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和减小音量,保护②鼓膜免受损伤C.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③,使其不能接受刺激,导致耳聋D.上呼吸道感染后及早治疗,防止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答案】C【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如图:图中①外耳道、②鼓膜、③半规管、④耳蜗。【解答】A、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外耳道发炎,A正确。B、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鼓膜受损,会使听力下降,因此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可保护②鼓膜,B正确。C、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④耳蜗不能接受刺激,导致耳聋,C错误。D、上呼吸道感染后及早治疗,因为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D正确。故答案为:C。9.(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小科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AO 是入射光线B.反射角等于 60°C.将激光笔对准O点并靠近N时,光线OB 也会靠近OND.绕ON 向后转动F 板,F 板上观察不到光线【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1)射向镜面的光线为入射光线,离开镜面的光线为反射光线;(2)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移动激光笔,使射向O点入射光线AO慢慢地向ON位置靠近,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则反射光线会靠近法线;(4)要研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我们可以以法线为轴线转动光屏,通过现象进行判断。【解答】A、射向镜面的光线为入射光线,由图知入射光线从激光笔沿OA射向镜面,所以AO是入射光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入射角为3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30°,故B错误,符合题意;C、将激光笔对准O点并靠近N时,即把入射光线OA靠近ON,则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会减小,所以反射光线OB也会靠近ON,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绕ON前后转动F板,由于两个面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0.(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岸上的旗帜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帜随风飘动,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船一定向左运动 B.甲船一定静止C.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乙船一定向右运动【答案】D【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图中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右飘,说明此时有向右吹的风。甲旗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船不动,风把旗刮向右;二是甲船向左运动;三是甲船向右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子刮向右。对于乙船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右刮,要使乙船的旗子向左飘,只有使乙船向右运动,且甲船运动速度大于风速。【解答】因为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上面的国旗判断,风是从左向右刮的;如果乙静止不动,那么旗子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乙船旗子的方向明显和国旗方向相反,所以,乙一定向右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上图的情况,甲船根据分析可知,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左运动,也可能向右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11.(2024七下·长兴期中)诗句“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描绘了蒲公英漫天飞舞的景象。蒲公英的果实上长有冠毛(如图所示),冠毛可以帮助果实随风飘远。为了研究冠毛对果实内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组别 萌发率/% 萌发时间/天有冠毛 85 3.67无冠毛 68 5.33A.实验中要保证两组有适宜且完全相同的环境条件B.萌发时间是该实验的变量,无冠毛组为对照组C.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萌发率较低,萌发时间更长D.实验结果说明去除冠毛会抑制蒲公英种子的萌发【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A.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判断;B.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实验探究的变量;CD.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冠毛是否影响种子萌发即可。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的就是对照组。【解答】A.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冠毛对种子萌发是否存在影响时,只能改变冠毛这个因素,其它的条件要完全相同,故A正确不合题意;B.该实验“研究冠毛对果实内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实验中有无冠毛为实验变量,故B错误符合题意;CD.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萌发率较低,萌发时间更长,说明去除冠毛会抑制蒲公英种子萌发,故C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2.(2024七下·长兴期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 生物名称 生殖或发育方式 营养来源A 鳄鱼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B 熊猫 有性生殖(胎生) 胎儿营养主要来自母体C 变形虫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新个体营养来自外界环境D 多莉羊 有性生殖(胎生) 新个体营养来自母体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植物用种子的繁殖属于有性生殖。【解答】A、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受精方式体内受精,A错误;B、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是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的,B正确;C、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C错误;D、“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多利”羊的培育是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称为克隆技术。“多利”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故选:B。13.(2024七下·长兴期中)有一种用超声波作子弹的枪,传统的房屋、石头、金属等掩体碰到这种武器时无法起到阻挡作用。该枪内有一组串联的电磁片,每个电磁片就是一个小扬声器,声波信息通过电磁片逐级放大,以达到攻击目标的目的,想阻挡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子弹的袭击,只需要用一层薄薄的( )A.半导体网 B.磁性物质网 C.金属物质网 D.真空带【答案】D【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要阻挡“超声波子弹”的袭击只需要一层薄薄的真空带。故选:D。14.(2024七下·长兴期中)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刀切枝条斜贴木,膜缠伤口固培津”,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B.“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人类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母体子宫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答案】C【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 植物子房发育结构图如下【解答】A. 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A正确B.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母体子宫,B正确C.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子房壁会发育成果皮,C错误D.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水稻开花之后需要传粉,受精,然后发育成果实,青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性青蛙进行繁殖,故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故答案为:C15.(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设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时像变小,面镜时像变大C.平面镜倾斜放置,便于从顾客脚部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顾客眼睛D.由于平面镜较小,故人在镜中不能成完整的像【答案】C【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A、由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B、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等,人远离和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所以远离和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C、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平面镜倾斜放置,顾客脚部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顾客眼睛,故C正确;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平面镜较小,人在镜中仍能成完整的像,故D错误。故答案为:C。16.(2024七下·长兴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答案】B【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17.(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是昆虫发育模式图。(1)写出下列不同发育阶段的名称:C. 。(2)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该昆虫一生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填字母)。【答案】成虫;D→A→B→C。;A【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解析】【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方式。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个体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等 。(2)各发育阶段特点卵:昆虫发育的起始阶段,是一个细胞,包含了昆虫发育所需的遗传物质 。幼虫:从卵中孵化后进入幼虫期,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大量取食,积累营养,生长迅速,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差异大 。像菜粉蝶幼虫会大量啃食农作物叶片 。蛹:完全变态发育特有的阶段,是幼虫向成虫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不食不动,内部进行着剧烈的组织器官的改造和重建 。成虫:发育成熟阶段,主要任务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 。(3)A幼虫、B蛹、C成虫、D受精卵。【解答】(1)由图可知,D表示受精卵、A表示幼虫、B表示蛹期、C表示成虫。(2)菜粉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期→成虫四个时期,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B→C。菜粉蝶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A幼虫,幼虫取食农作物的枝叶。18.(2024七下·长兴期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人描写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从诗中“花气袭人”可知,诗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是 ,形成感觉的部位是 。【答案】鼻子;大脑皮层【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人体的感觉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冷热觉等;所有的感觉都在人的大脑皮层中产生;【解答】 从诗中“花气袭人”可知,诗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是嗅觉,形成感觉的部位是大脑。故答案为:鼻子;大脑皮层19.(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是一种老式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幕布做得粗糙是光线能在表面发生 反射,使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答案】放大;倒立;漫【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1)当f<u<2f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和幻灯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平面镜的作用:能够反射光线,改变光路;(2)有颜色的物体只反射该颜色的光,白色反射所有色光。光射到上面发生了漫反射,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解答】如图,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平面镜将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射到银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作用。屏幕用白色的是因为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电影幕布的表面是粗糙的,光射到上面发生了漫反射,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20.(2024七下·长兴期中)菘蓝是我国广泛栽培的植物,其叶可提取染料,根可入药。(1)菘蓝依靠种子繁殖,图2中菘蓝花粉落到柱头上完成传粉,再经过受精过程后,[③] 会发育成为果实。(2)图3是绿色植物的种子形态结构示意图,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填名称)发育而来的。【答案】子房;胚【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图2表示菘蓝的花,图中①表示柱头,②表示花柱,③表示子房;图3是绿色植物的种子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中①表示胚轴,②表示胚芽,③表示胚根,④表示子叶,⑤表示种皮;图4是夏季晴朗一天菘蓝植物生理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4中Ⅰ表示光合作用,Ⅱ表示呼吸作用。【解答】(1)菘蓝依靠种子繁殖,图2中菘蓝花粉落到柱头上完成传粉,再经过受精过程后,③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2)图3是绿色植物的种子形态结构示意图,种子的胚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组成的。胚根将来发育为根,胚芽将来发育为茎和叶,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幼体。21.(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O为入射点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 度,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边是玻璃。【答案】OC;60;右【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折射角的度数。【解答】由图可知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入射角,反射角;为界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C一定为折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折射角为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右边是玻璃。22.(2024七下·长兴期中)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F=kx)。下表记录了某根弹簧弹性限度内所受拉力和伸长量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中空格处应填 ,该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为k= N/cm。实验次数 1 2 3 4 5 6弹力F/N 0 0.3 0.6 0.9 1.2 1.5弹簧伸长量△r/cm 0 1.2 2.4 3.6 6.0【答案】4.8;0.25【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表格中任选一组数据,代入公式F=kΔx可得k的值,再将F=1.2N代入公式F=kΔx可得表中空格处Δx的值。【解答】由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我们可以得到,F=kr由第2,3,4,6次实验数据带入可得k=0.25N/cm即F=0.25N/cm r再将第5次实验数据带入1.2N=0.25N/cm r求得r=4.8cm。23.(2024七下·长兴期中)2020年春季,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在家上网课,部分同学由于手机管控不力,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玩游戏,导致眼睛近视,患者主要表现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如图所示,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 (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 (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答案】乙;凹【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近视眼是的晶状体偏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比较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乙图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即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应该为近视眼,与题目描述相符。为了使光线发散,像后移到视网膜上,应该佩戴凹透镜矫正。24.(2024七下·长兴期中)某课外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取5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5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5块马铃薯分别埋进5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③把5个花盆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花盆编号 培养条件1号 室温20℃,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2号 室温20℃, 光照较暗, 适量浇水3号 室温0℃,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4号 室温20℃, 光照较暗, 大量浇水, 堵死盆底排水孔5号 室温20℃, 光照较暗, 不浇水(1)其中1,2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2)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是 。(3)小陆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她的理由是: 。【答案】光照;缺少空气 (氧气);是,每种条件下只提供了一个材料,容易出现偶然性【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题时从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2)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照: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不同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过程。温度:温度影响植物体内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速度等。水分:水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但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空气(氧气):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氧气不足会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解答】(1)1号与2号作为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照,探究光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1号与3号作为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温度,探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2号与4号作为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空气,探究空气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2)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死亡,原因是由于持续过量浇水,根部缺氧,使根无法进行呼吸作用。(3)本实验的设计存在缺陷,每种条件下只提供了一个材料,实验材料过少,具有偶然性,很容易因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25.(2024七下·长兴期中)蒲公英种子有形似降落伞的冠毛,如图甲,种脐是其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种子落地时,在冠毛作用下使得种脐总会触地。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进行实验:①选择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300粒,平均分成5组,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②将5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C)的恒温箱中;③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培养皿中萌发种子的数量,并计算发芽率,绘制图像如图乙。(1)分析图乙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 。(2)科学小组进一步实验:将若干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去除冠毛,另一组不做处理,将种子播撒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研究发现:同等条件下,有冠毛的种子萌发率比无冠毛种子的高。请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答案】蒲公英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冠毛有利于种子吸水,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水分 (合理即可)【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有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其中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2、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多次实验等。【解答】(1)根据图乙的曲线可知,环境温度为15℃、20℃时种子的萌发率较高。可得出的结论为:蒲公英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2)种脐是蒲公英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因此,有冠毛的种子萌发率比无冠毛种子高的原因是:冠毛有利于种子吸水,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26.(2024七下·长兴期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 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上都 (填“能”或“不能”)成像。【答案】2;确定像的位置;等效替代法;不能【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4.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解答】(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2)玻璃板即可以反射成像,也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用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用蜡烛B代替了蜡烛A的像。(4)因为平面镜成虚像,光屏不能承接虚像,所以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成像。27.(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3) 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实像;D;变大【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28.(2024七下·长兴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甲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上;(2)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为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化下移(3)保持图乙中的凸透镜与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乙中凸透镜换成焦距更 的,相当于物体远离时要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才能观察清楚;(4)如图乙,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厘米刻度处。【答案】10.0;同一高度;C;大;40【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2)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分析回答;(3)图乙中,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即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像距会减小,所以可以从增大像距的角度分析更换凸透镜的焦距的变化情况;(4)先确定图乙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再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分析凸透镜的位置。【解答】(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此处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即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为了使像回到光屏的正中央,可以将透镜向下调节或者光屏向上移,或者将蜡烛向上移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物距增大,像距会减小,图乙中,保持凸透镜与光屏位置不变时,成清晰的像,则需要换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4)由图乙知,物距的大小为像距大小为此时光屏上成的是清晰的像,根据光路可逆,当物距为30.0cm,光屏上还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距为15.0cm,则凸透镜应移至40cm刻线处。29.(2024七下·长兴期中)随着天气逐渐转热,小科同学发现买来的奶茶没过多久就变质了,于是他对食品腐败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小科同学取了甲、乙、丙三个相同容量的锥形瓶,分别加入50毫升奶茶。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分钟,冷却后取出,分别作如下处理:瓶号 甲 乙 丙加入物质 50 毫升奶茶瓶口处理 打开 打开 用橡皮塞塞紧恒温培养一周 25℃ 5℃ 25 ℃实验结果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奶茶高温加热,目的是 。(2)若探究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宜选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记录表,设置丙组是为了探究 。【答案】杀灭奶茶中可能存在的细菌;甲乙;奶茶的变质是否和空气中的微生物有关【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或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的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解答】(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高温灭菌,杀灭锥形瓶和肉汤中的细菌等,以免锥形瓶和肉汤中原有细菌等对实验的影响。(2)若探究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变量是温度,图中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3)甲、乙组对照,变量是温度,甲组25℃奶茶变质、乙组5℃不变质,说明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甲、丙组对照,变量是奶茶是否能接触空气中的细菌,甲组能接触到空气中的细菌,结果变质、丙组不能接触到空气中的细菌,结果没有变质,说明奶茶的腐败是否与空气中的微生物有关。30.(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今不孕不育发病率较高,不孕不育的夫妻一般要一同前往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1)男方需要做精液常规检查以确定精子成活率,如图甲所示精子是由 (填器官名称)产生的。(2)女方一般还会进行输卵管造影检查。若检查出输卵管堵塞,则导致不能自然怀孕的原因是 。(3)经过治疗后,女方若顺利怀孕,则胎儿将通过 (填器官名称)与母体交换营养与废物。【答案】睾丸;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结合;胎盘【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其相关组织.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及卵巢(产生卵细胞)。男性生殖系统: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个部分.内生殖器由生殖腺(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和附属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组成。图乙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解答】(1)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2)输卵管是受精(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的场所,如果输卵管完全堵塞,影响受精过程,因此若检查出输卵管堵塞,则导致不能自然怀孕。(3)胚胎在母体③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31.(2024七下·长兴期中)据报道,个人喷射包的发明人格伦马丁,曾背上喷气式背包飞上5000英尺(1.52公里)高空,并借助降落伞最终安全降落在地面上。这次飞行大于持续了10分钟,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据马丁说,喷气式背包很好驾驭,它的飞行原理也非常简单,请解释:喷气式背包向下快速喷气,为什么会使人腾空而起?【答案】喷气式背包向下喷气,背包对喷出的气体有一个向下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对背包和人产生了向上的推力,所以人和背包会腾空而起。【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1、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喷气式背包的情境中,背包向下喷气,对气体施加向下的力,气体则对背包施加向上的反作用力,这是使人腾空而起的直接原因。2、力与运动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喷气背包产生的向上的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时,合外力向上,人就会获得向上的加速度,从而改变运动状态,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实现腾空而起。3、重力: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方向竖直向下。在喷气式背包使人腾空而起的过程中,重力是阻碍人向上运动的力,只有当喷气背包产生的向上的力克服重力时,人才能向上运动。32.(2024七下·长兴期中)如图甲中A和B两点,一个是发光点,一个是该发光点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然后画出从发光点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过C点的光线。【答案】【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则镜面位置在AB的中垂线上,作出镜面后,然后根据反射光线的过像点作出从发光点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过C点的光线。【解答】因为A和B两点,一个是发光点,一个是该发光点在平面镜中的像,所以连接AB并做其垂直平分线,可得到平面镜的位置;因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一条光线过C点,因此当A点为像点时,可以连接AC,交平面镜于点O,然后连接BO即为入射光线,再连接OC即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33.(2024七下·长兴期中)根据下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答案】【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透镜的光路图34.(2024七下·长兴期中)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如图是男、女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进入青春期,男生出现胡须、腋毛,女生骨盆变宽、乳房增大、声调变高,这些男、女生的差异属于 。(2)男、女在青春期最大的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女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是出现 。(3)图中甲表示的是 (填“男”或“女”)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答案】第二性征;月经;男【知识点】青春期的变化【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图中甲是男性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乙是女性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解答】(1)男女除生殖器官以外的外表差异称为第二性征。(2)女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是出现月经。(3)女性进入青春期的时间一般比男性早两年,所以图中甲表示的是男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35.(2024七下·长兴期中)小科一家五一假期想去杭州玩,小科查了下由长兴通往杭州的高铁,总长约为105千米,设计的最高速度为350千米/时。小科准备坐G1665次列车,他查到该次列车从长兴到杭州一共需要35分钟。求:(1) G1665次列车的平均速度。(2)小科妈妈觉得高铁站太远,想在长兴南站坐火车去杭州,如表所示为目前长兴站到杭州站的K465次列车运行时刻表(部分),则小科一家坐高铁去杭州与坐K465次列车去杭州相比,能节省多少时间?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长兴南 - 09: 04德清西 09: 51 09: 59杭州市 10:51 ——…… …… ……【答案】(1)列车从长兴到杭州的路程 s=105km,时间t=35min;由得G1665次列车的平均速度(2) 乘K465 列车所需时间t'=10:51-9:04=1:47=107min能节省的时间 t=107min-35min=72min答:(1) G1665次列车的平均速度是180km/h;(2)能节省72min。【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速度公式的应用:本题主要运用速度公式v = s/t来计算平均速度。(2)需要根据列车时刻表获取 K465 次列车的运行时间,这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列车时刻表,从中提取出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并计算出时间差,即运行时间。这涉及到对时间的计算和理解,包括小时和分钟之间的运算。36.(2024七下·长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超声波测速测距:如图甲所示,固定不动的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可表示信号传播过程的图象,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测速: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的时间段内所通过的距离,计算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超声波速度取340m/s)(1)小科乘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发现测速仪向他驶来,选定的参照物为 ;(2)如图乙,若,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 米;(3)某次对汽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汽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1秒,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4秒,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2秒,如图丙。请通过计算说明汽车在限速100千米/小时的告诉路段行驶是否超速(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汽车;136;第一次发射信号与汽车相遇的时间汽车在第一次反射信号时与测速仪的距离s1=vt1=340m/s×0.2s=68m第二次发射信号与汽车相遇的时间汽车在第二次反射信号时与测速仪的距离s2=vt2=340m/s×0.1s=34m测速过程中,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车=s1-s2=68m-34m=34m测速过程中,汽车行驶的时间为t车=1.0s-0.2s+0.1s=0.9s汽车的速度为汽车已超速。【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假定所选的参照物是静止的,则根据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之间的变化判断物体是否发生了运动;(2)汽车遇到超声波时超声波传播的距离即为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s=vt可得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3)根据测速仪的原理可知,知道两次反射信号从发出到与车相遇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两次反射信号与汽车的距离;车通过的路程为两次反射信号与汽车的距离之差,求出车在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v=求得车的速度。【解答】(1)小科乘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发现测速仪向他驶来,说明测速仪与小科乘坐的汽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选定的参照物是汽车。(2)汽车遇到超声波时的时间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