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2024八下·温州期中)科学研究中,常常用模型来表达一个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信息。小联所在的项目化小组利用不同圆片模拟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其中“●”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请完成1—5题。模型说明书: 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约为:5.3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6×10-26千克1.在该反应微观示意图中这三个模型中相同的是都含有(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气 D.硫原子2.如图是小联四人小组的同学对该反应微观示意图中某一物质的化学式意义的描述,该物质可能是( )A.S B.O2 C.SO2 D.SO33.通过该微项目的学习,小联及同学们对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阅读反应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C.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 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4.小联查询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O-16、O-17、O-18等多种氧原子。这些氧原子中数量不同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原子序数5.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原子间的质量关系,该小组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该“标准”的比值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 B.12 C.1 D.26.(2024八下·温州期中)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 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科学课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②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③研究电压时,把它与水压相比;④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7.(2024八下·温州期中)电为人类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用电不当也会产生危险。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湿手触摸开关B.插座超负荷工作C.高压线旁放风筝D.冰箱金属外壳接地(2024八下·温州期中)小联同学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打算用磁铁、缝衣针等材料制作一个指南针。请完成下面小题。8.小联利用磁铁一端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将缝衣针磁化制成了指南针,下列不可以作为缝衣针材料的是( )A.钢 B.铝 C.钴 D.镍9.小联同学为了确定缝衣针是否具有磁性,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排斥小磁针B.吸引大头钉C.吸引通电螺线管D.插入后电流表后10.如图所示,将一根直导线架在静止缝衣针的上方,并使直导线与缝衣针平行,接通电路,发现缝衣针偏转。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最早发现该实验现象的科学家是法拉第C.利用该实验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D.改变电流方向,缝衣针偏转方向不变11.(2024八下·温州期中)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所画的磁极和磁感线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2024八下·温州期中)小联同学观察到学校的楼道里有消防应急灯,平时灯是熄的,一旦停电,消防应急灯里两盏灯泡就会正常发光。科学小组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并模拟消防应急灯电路。请完成下题。12.小联发现,电力工作人员会佩戴一种高压电工专用安全帽,帽内装有线圈和静电报警器。当高压电产生的磁场大于一定值时,线圈中产生的电流使报警器发出警报。下列与安全帽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B.C. D.13.小联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消防应急灯是利用电磁继电器工作的,主要原件为电磁铁,它由通电螺线管和铁芯两部分构成,下列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北极的标注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14.如图楼道电路的部分电路,小联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示意图,其中操作正确且氖管发光的是( )A. B.C. D.15.楼道里的消防应急灯,平时灯是熄灭的,一旦停电,两盏标有额定电压“36V”的灯泡就会正常发光。下图是四人科学小组设计的模拟电路,可以起到消防应急灯作用的电路是( )A. B.C. D.16.(2024八下·温州期中)新能源汽车因为环保节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车选择,目前主流的新能源车都采用锂电池储能,如图所示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锂元素的一条信息: 。(2)请推测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3)请写出锂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17.(2024八下·温州期中)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甲是小联建立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① 氧气(O2) ②二氧化碳气体(CO2) ③硫(S)④铁(Fe) ⑤蒸馏水(H2O)⑥氯化钠(NaCl)乙(1)甲图中▲表示 。(2)氯化钠物质由离子构成,请写出氯离子的符号 。(3)分类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图甲的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图乙中有六种纯净物,请补充完成以下分类表:分类的标准 物质类别 类别一 O2 S Fe类别二 CO2 H2O NaCl18.(2024八下·温州期中)图甲为一个带开关的插座,开关闭合时,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请在图乙中将对应的电路连接完整,并符合安全用电原则。19.(2024八下·温州期中)为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1)根据卢瑟福实验的现象,图甲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甲中字母)。(2)根据原子结构知识,解释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的原因: 。(3)其他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中,建立了很多原子结构模型,如图乙所示。下列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填图乙的字母序号)。(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可多选)。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汤姆生的发现否定了道尔顿“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观点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既有个人的突出贡献,又有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20.(2024八下·温州期中)小联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做了如下的实验。步骤一: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如图所示。步骤二: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步骤三: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 1 2 3 4 5 6电流的大小(安) 1.2 1.4 1.6 1.8 2.0 2.2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15 19 24 30 ? ?(1)本实验还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2)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已知线圈的电阻不能忽略,那么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3)本实验是如何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21.(2024八下·温州期中)小联为了探究自然发酵和乳酸菌发酵哪种泡菜发酵方式更好,准备自己动手制作泡菜。以下是他查阅的相关资料。资料一:乳酸菌发酵后会产生乳酸,乳酸可增加食物的风味。资料二: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具有致癌性。小联取2个相同的泡菜坛,将它们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分别放入等质量的芥菜,一个坛中进行自然发酵,另一个坛中再另加入乳酸菌进行乳酸菌发酵,分别记录2个泡菜坛中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图,结果如图甲、乙所示。(1)小联将泡菜坛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的目的是 。(2)根据乙图的数据,用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规律是 。(3)分析甲、乙两图,并结合查阅的资料,请你帮助小联判断哪种泡菜发酵方式更好,并说明理由 。22.(2024八下·温州期中)项目化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一款湖面上的电动游船,图甲是电门踏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O、E、F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电动小车评价量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行驶速度控制 踩下电门踏板,车速变大 踩下电门踏板,车速不变 踩下电门踏板,车速反而变小指标二:行驶方向控制 小车能前进和后退 小车只能前进或后退 小车不能运动他们设计如下的电路,并将电流表改装成速度表。(1)电动机是根据怎么原理制成的? 。(2)旋钮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为O、E,踩下电门踏板时,电动机转速如何变化 。(3)图乙是项目化小组设计的实现电动车前进的电路图,开关S1、S2可以分别接①和③或者②和④。结合评价表,判断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 。-23.(2024八下·温州期中)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一下子左偏,一下子右偏,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2)实验中,该组同学发现每次电流表指针摆动的角度不同,于是提出“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有关”这一假设,为验证猜想,该同学利用原装置进行实验,请你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它步骤:实验器材:U型磁铁A和B各一个(磁铁A磁性强于磁铁B)、开关、金属棒ab、导线、灵敏电流表。实验步骤:①用导线将灵敏电流表、开关、金属导体ab按如图装置连接好。 24.(2024八下·温州期中)在家庭电路中,断路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热动式脱扣、电磁式脱扣,而更为常用的则是两种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复式脱扣。图甲是复式脱扣空气开关的结构示意图,电磁铁与电热丝串联于主电路。当线路电流比正常稍大时,如图乙所示启动热动脱扣过程;当线路发生短路或电流严重过大时,如图丙所示启动电磁脱扣过程。材料一:电流通过电热丝时能够产生热量,且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热量越多。材料二:如丁图所示双金属片由铜片和铁片组成,受热时铜片膨胀程度比铁片大。(1)乙图的双金属片中铜片应该在 (填上或下)。(2)请根据图示简单说明复式脱扣空气开关在线路发生短路或电流严重过大时只启动电磁脱扣过程的工作原理 。25.(2024八下·温州期中)钙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钙的摄入量因人群不同而不同:成年人800mg/天,青春期的青少年1000—1200mg/天。目前调查显示,国人的钙摄入量远远没有达到推荐量。近日,全国掀起购买娃哈哈AD钙奶热潮,如图为娃哈哈AD钙奶营养成分表,娃哈哈AD钙奶含的钙主要为碳酸钙(化学式CaCO3)。营养成分表项目 每100mL 营养素参考值%能量 157kj 2% 蛋白质 1.0g 2% 脂肪 0.7g 1% 碳水化合物 5.0g 2% 钠 112mg 6% 维生素A 55μgRE 7% 维生素D 1.7μg 34% 钙 60mg 8%(1)碳酸钙(化学式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是 。(2)请计算每瓶220毫升娃哈哈AD钙奶的碳酸钙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3)根据你所学知识及以上材料,请分析说明“部分青少年将娃哈哈AD钙奶作为补钙的主要食物”是 26.(2024八下·温州期中)项目化学习小组想通过电磁继电器设计一款自动浇花器。【项目要求】当土壤相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转动,自动浇花器自动浇水。【项目设计】根据要求设计如图所示。【器材选择】电磁继电器(工作电流≥0.05安,线圈电阻不计)、电源电压U1(6伏)、滑动变阻器R1规格为“1安200欧”、灵敏电流表、电动机M1、湿敏电阻R2、开关、导线等。要满足上述项目要求,小联应该选择的湿敏电阻是如表中 (选填字母“A”或“B”);土壤湿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湿敏电阻A(Ω) 13 20 30 42 56 72 80 86 90 92湿敏电阻B(Ω) 92 90 86 80 72 56 42 30 20 13【项目调试】利用上述选择的器材,组装好电路后开始测试。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时,闭合开关S1,自动浇花器不浇水。将滑片P恰好移至中点时,自动浇花器浇水。通过计算说明,该款自动浇花器在土壤湿度达到多少时,会自动浇水? ;【项目改进】小联查阅资料发现,吊兰在土壤湿度为30%时浇水最适宜,因此小联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实现土壤湿度在30%左右时自动浇水,请写出他的操作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C3.C4.B5.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相对原子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2)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3)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4)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题意,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该“标准”的比值作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1.根据可知,三种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故答案为:B;2.A、S是由一种元素组成,且由原子直接构成,故选项错误;B、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错误;C、S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正确;D、SO3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3.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此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A、图示表明,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和反应后生成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故说法正确;B、图示表明,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故说法正确;C、此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生成物只有一种,故说法错误;D、图示表明,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4.O-16、O-17、O-18中的质子数相同都是8,核外电子数是8,原子序数都是8,中子数不同。故答案为:B。5.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故答案为:C。6.【答案】B【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解答】①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使用了转换法;②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使用了模型法;③研究电压时,把它与水压相比,使用了类比法;④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使用了模型法。那么研究方法相同的是②④。故选B。7.【答案】D【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1)生活用水是导体,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上;(2)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易造成电流过大,引发火灾;(3)高压线电压很高,不能靠近;(4)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应接地线。【解答】A、用湿手触摸开关,生活中的水是导体,容易使人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B、插座超负荷工作,电流过大,根据焦耳定律可知产生的热量多,容易导致线路老化引发火灾,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C、高压线的电压很高,在其旁边放风筝,风筝容易挂到高压线上,很有可能会发生导电,使得放风筝的人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D、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答案】8.B9.C10.A【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1)磁性材料是指铁、钴、镍及其合金等能直接或间接产生磁性的物质。(2)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B、磁体具有吸铁性;C、通电螺线管具有磁性;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3)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最早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奥斯特。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可以制作电磁铁。8.能够被磁铁吸引或磁化的物质称为磁性材料,如铁、钴、镍等;由于钢的主要成分是铁,所以钢也是磁性材料。由题意可知,小联利用磁铁一端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将缝衣针磁化制成了指南针,可知缝衣针是磁性材料制成的。所以钢、钴、镍可以用来制成缝衣针,铝不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A、小磁针本身有磁性,当缝衣针没有磁性,其不会排斥小磁针,所以可确定缝衣针具有磁性,故A不符合题意;B、大头针没有磁性,如果大头针被缝衣针吸引,说明缝衣针具有磁性,故B不符合题意;C、由于通电螺线管具有磁性,当缝衣针没有磁性,螺线管也会吸引缝衣针,因此不能确定缝衣针是否具有磁性,故C符合题意;D、图中缝衣针插入线圈,若缝衣针具有磁性,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可以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来体现),这是电磁感应现象,说明缝衣针具有磁性;若电流表指针没有偏转,说明缝衣针不具有磁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A、被磁化的缝衣针,相当于一个小磁针,将一根直导线架在静止缝衣针的上方,并使直导线与缝衣针平行,接通电路,发现缝衣针偏转,因此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B、根据物理学史可知,最早发现该实验现象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故B错误;C、该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可以应用于电磁铁,而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D、改变电流的方向,进而改变磁场的方向,所以缝衣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A。11.【答案】B【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知道磁感线的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并且要知道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解答】A、A图中,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小磁针的指向可知,小磁针N极指向左,不符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A错误;B、根据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小磁针静止,磁感线回到S极,故B正确;C、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S极到N极的,是错误的,应由N极到S极;小磁针静止N极指向右测磁体的N极,不符合同名磁极互相排斥的性质,故C错误;D、根据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小磁针静止,磁感线应从N极出发,故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2.C13.A14.B15.C【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1)当高压电产生的磁场大于一定值时,线圈中产生的电流使报警器发出警报,这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分析选项四幅图,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2)从电源入手,先判断电流的流向,再利用安培定则可确定螺母管的极性,最后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3)测电笔是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工具;使用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或与电线连通的导体,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说明接触的是零线。(4)观察图可知,220V的电路是照明电路,而36V的电路才是为应急灯提供的电源,再根据两盏灯都在停电后会正常发光,可断定,两灯并联,且在照明电路工作时不连通。12.线圈中产生的电流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A、移动滑动变阻器,电磁铁吸引铁钉数目会发生改变,表明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属于电流的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C、当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灵敏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表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故C符合题意;D、闭合开关,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运动,属于电动机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3.AD、电流从线圈左端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右手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握住线圈,大拇指所示的方向为线圈的N极,即左端为N极,小磁针左端应为S极,即北极应指向右边,故A正确,D错误;B、电流从线圈左端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右手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握住线圈,大拇指所示的方向为线圈的N极,即右端为N极,小磁针右端应为S极,即北极应指向左边,即故B错误;C、电流从线圈右端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右手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握住线圈,大拇指所示的方向为线圈的N极,即左端为N极,小磁针左端应为S极,即北极应指向右边,故C错误。故答案为:A。14.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向,当笔尖接触火线,手指与笔尾接触,火线通过测电笔及人体与大地形成回路,测电笔可以发光,插座接入电路时左零右火。A、当笔尖接触火线,手指接笔尖,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题意;B、笔尖接触火线,手指与笔尾接触,火线通过测电笔及人体与大地形成回路,测电笔可以发光,故B符合题意;C、测电笔笔尖接触零线,手指接笔尖,氖管不能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D、测电笔笔尖接触零线,手指接笔尾,氖管不能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A、无论是否停电,衔铁与上下静触点接触,两灯并联,均能正常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B、应急电源为36V,两灯串联,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C、当停电时,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与上面的静触点接触,两灯并联,两灯正常发光,故C符合题意;D、无论是否停电,衔铁与上下静触点接触,两灯均有一个接入电路正常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6.【答案】锂元素的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为3;二;Li2O【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解答。(3)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解答】(1)根据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锂元素的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为3,元素符号为Li;(2)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锂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排布情况为2、1,因为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一致,所以锂元素位于第二周期;(3)在化合物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则在化合物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2O。17.【答案】元素;Cl-;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或单质与化合物)【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依据元素概念和分子结构分析;(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根据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3)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或单质与化合物)。【解答】(1)宏观上物质是有元素组成的,故填元素;(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氯离子的符号为Cl-;(3)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O2、S、Fe都属于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CO2、H2O、NaCl都属于化合物。分类的标准: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或单质与化合物)。18.【答案】【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解答】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可知,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接在右孔与火线之间,如图所示:19.【答案】C;原子内部有质量大体积小的微粒;ACB;A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解析】【分析】根据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和原子的核式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解答】(1)由于带正电荷α粒子与带正电荷的原子核相互排斥,C代表的运动轨迹是不可能出现的;(2)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碰到了比它质量大得多的物质,即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3)1803年,道尔顿创立了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森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为:ACB;(4)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说法正确;B、汤姆生的发现了电子,没有否定了道尔顿“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观点,故说法错误;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但并没有达到完美境界,故说法错误;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既有个人的突出贡献,又有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D。20.【答案】刻度尺;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见解析【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测量距离的工具是刻度尺;(2)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大小不变,改变线圈匝数;(3)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解答】(1)根据步骤二可知,需要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所以还需要测量工具刻度尺。(2)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大小不变,改变线圈匝数,当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线圈匝数改变,需要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3)利用控制变量法可知,电磁铁的磁性跟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关,所以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控制变量,根据转换法可知,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反应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直观形象,以上两点保证了实验结论的可靠性。21.【答案】(1)杀死容器内原有的细菌等微生物,排除原有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扰(2)快速上升后快速下降,然后趋于稳定。(3)乳酸菌发酵更好,因为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含量高于自然发酵,且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低于自然发酵【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22.【答案】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转速变快;由图乙可知,开关S1、S2分别接①和③与开关S1、S2分别接②和④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相反,因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所以改变电流方向,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因此该电动车能够实现前进和倒退,由产品评价表知为优秀等级。【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2)驾驶员踩下“油门”,电动车加速运动,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旋钮变阻器阻值减小,据此确定旋钮变阻器连接方式;(3)根据图乙,由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进而判断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解答】(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2)观察图甲可知,旋钮式电阻与电动机串联,旋钮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为O、E,当踩下电门踏板时,接入电路阻值减小,所以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增大,由于导体中电流越大,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越大,所以电动机转速会变块。23.【答案】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实验中,保证了磁场方向不变,来回的移动导体ab,切割磁感线方向在左右变化,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一下子左偏,一下子右偏。;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在保证导体ab移动方向、磁场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用快速、慢速、很慢这三种速度移动导体ab,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2)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研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关系时,要控制磁场强弱相同,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24.【答案】下;当电路中的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等使电流瞬时增加很大时,电磁铁的磁性立即增强,使得衔铁被吸引下来而断路,此时由于通电时间较短,双金属片产生的热量少,没有弯曲。【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热动断路器脱钩时弯曲方向分析;(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解答】(1)当电路中由于超负荷使得电流过大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使得双金属片在受热时,下片比上片膨胀更多,向上弯曲,推开弹簧片即能断开电路,受热时铜片膨胀程度比铁片大,所以双金属片中铜片应该在下。25.【答案】10:3:12;由营养成分表可知每100mL含钙元素60mg,则220mL含钙元素的量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碳酸钙质量为;错误的【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每100mL娃哈哈AD钙奶中含有钙元素60mg,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补钙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碳酸钙(化学式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是;(2)由营养成分表可知每100mL含钙元素60mg,则220mL含钙元素的量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碳酸钙质量为;(3)由营养成分表可知每100mL含钙元素60mg,而青春期的青少年每日钙的摄入量为1000—1200mg/天,即需要喝20瓶AD钙奶才能达到推荐量,显然“部分青少年将娃哈哈AD钙奶作为补钙的主要食物”是错误的。26.【答案】B;90%;滑片P自中点的位置向左移动原电阻丝连入长度的【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组成。湿度低时候需要浇水,因此应该在湿度低的时候,让控制电路达到工作电流,将衔铁吸下来接通工作电路。据此挑选电阻A。调试时应计算电路中的总电阻R,再减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得到湿敏电阻组织,对照表格得到土壤湿度。若要改变到30%时候浇水,应当根据工作电流反求总电阻,再减掉30%时对应的阻值即可得到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解答】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M转动,自动浇花器浇水,湿度增大使得电流变大,磁性增强,将衔铁吸引,使得S2闭合,说明湿敏电阻随着湿度增大,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故选B。控制电路电压6V,工作电流0.05安,由欧姆定律,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滑片P恰好移至中点时,阻值是100Ω,则湿敏电阻的阻值对照表格,相对湿度为90%。在空气相对湿度在30%左右时,对应的湿敏电阻约为86Ω,电动机工作时,控制电路的电阻为120Ω,故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约为时,即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100Ω-34Ω=66Ω可以通过滑片P自中点的位置向左移动原电阻丝连入长度的的,即可实现土壤湿度在30%左右时自动浇水。1 / 1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2024八下·温州期中)科学研究中,常常用模型来表达一个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信息。小联所在的项目化小组利用不同圆片模拟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其中“●”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请完成1—5题。模型说明书: 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约为:5.3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6×10-26千克1.在该反应微观示意图中这三个模型中相同的是都含有(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气 D.硫原子2.如图是小联四人小组的同学对该反应微观示意图中某一物质的化学式意义的描述,该物质可能是( )A.S B.O2 C.SO2 D.SO33.通过该微项目的学习,小联及同学们对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阅读反应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C.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 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4.小联查询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O-16、O-17、O-18等多种氧原子。这些氧原子中数量不同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原子序数5.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原子间的质量关系,该小组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该“标准”的比值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 B.12 C.1 D.2【答案】1.B2.C3.C4.B5.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相对原子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2)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3)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4)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题意,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该“标准”的比值作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1.根据可知,三种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故答案为:B;2.A、S是由一种元素组成,且由原子直接构成,故选项错误;B、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错误;C、S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正确;D、SO3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3.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此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A、图示表明,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和反应后生成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故说法正确;B、图示表明,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故说法正确;C、此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生成物只有一种,故说法错误;D、图示表明,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4.O-16、O-17、O-18中的质子数相同都是8,核外电子数是8,原子序数都是8,中子数不同。故答案为:B。5.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故答案为:C。6.(2024八下·温州期中)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 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科学课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②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③研究电压时,把它与水压相比;④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B【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解答】①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使用了转换法;②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使用了模型法;③研究电压时,把它与水压相比,使用了类比法;④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使用了模型法。那么研究方法相同的是②④。故选B。7.(2024八下·温州期中)电为人类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用电不当也会产生危险。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湿手触摸开关B.插座超负荷工作C.高压线旁放风筝D.冰箱金属外壳接地【答案】D【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1)生活用水是导体,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上;(2)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易造成电流过大,引发火灾;(3)高压线电压很高,不能靠近;(4)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应接地线。【解答】A、用湿手触摸开关,生活中的水是导体,容易使人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B、插座超负荷工作,电流过大,根据焦耳定律可知产生的热量多,容易导致线路老化引发火灾,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C、高压线的电压很高,在其旁边放风筝,风筝容易挂到高压线上,很有可能会发生导电,使得放风筝的人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D、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024八下·温州期中)小联同学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打算用磁铁、缝衣针等材料制作一个指南针。请完成下面小题。8.小联利用磁铁一端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将缝衣针磁化制成了指南针,下列不可以作为缝衣针材料的是( )A.钢 B.铝 C.钴 D.镍9.小联同学为了确定缝衣针是否具有磁性,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排斥小磁针B.吸引大头钉C.吸引通电螺线管D.插入后电流表后10.如图所示,将一根直导线架在静止缝衣针的上方,并使直导线与缝衣针平行,接通电路,发现缝衣针偏转。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最早发现该实验现象的科学家是法拉第C.利用该实验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D.改变电流方向,缝衣针偏转方向不变【答案】8.B9.C10.A【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1)磁性材料是指铁、钴、镍及其合金等能直接或间接产生磁性的物质。(2)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B、磁体具有吸铁性;C、通电螺线管具有磁性;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3)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最早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奥斯特。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可以制作电磁铁。8.能够被磁铁吸引或磁化的物质称为磁性材料,如铁、钴、镍等;由于钢的主要成分是铁,所以钢也是磁性材料。由题意可知,小联利用磁铁一端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将缝衣针磁化制成了指南针,可知缝衣针是磁性材料制成的。所以钢、钴、镍可以用来制成缝衣针,铝不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A、小磁针本身有磁性,当缝衣针没有磁性,其不会排斥小磁针,所以可确定缝衣针具有磁性,故A不符合题意;B、大头针没有磁性,如果大头针被缝衣针吸引,说明缝衣针具有磁性,故B不符合题意;C、由于通电螺线管具有磁性,当缝衣针没有磁性,螺线管也会吸引缝衣针,因此不能确定缝衣针是否具有磁性,故C符合题意;D、图中缝衣针插入线圈,若缝衣针具有磁性,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可以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来体现),这是电磁感应现象,说明缝衣针具有磁性;若电流表指针没有偏转,说明缝衣针不具有磁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A、被磁化的缝衣针,相当于一个小磁针,将一根直导线架在静止缝衣针的上方,并使直导线与缝衣针平行,接通电路,发现缝衣针偏转,因此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B、根据物理学史可知,最早发现该实验现象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故B错误;C、该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可以应用于电磁铁,而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D、改变电流的方向,进而改变磁场的方向,所以缝衣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A。11.(2024八下·温州期中)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所画的磁极和磁感线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知道磁感线的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并且要知道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解答】A、A图中,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小磁针的指向可知,小磁针N极指向左,不符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A错误;B、根据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小磁针静止,磁感线回到S极,故B正确;C、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S极到N极的,是错误的,应由N极到S极;小磁针静止N极指向右测磁体的N极,不符合同名磁极互相排斥的性质,故C错误;D、根据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小磁针静止,磁感线应从N极出发,故D错误。故答案为:B。(2024八下·温州期中)小联同学观察到学校的楼道里有消防应急灯,平时灯是熄的,一旦停电,消防应急灯里两盏灯泡就会正常发光。科学小组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并模拟消防应急灯电路。请完成下题。12.小联发现,电力工作人员会佩戴一种高压电工专用安全帽,帽内装有线圈和静电报警器。当高压电产生的磁场大于一定值时,线圈中产生的电流使报警器发出警报。下列与安全帽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B.C. D.13.小联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消防应急灯是利用电磁继电器工作的,主要原件为电磁铁,它由通电螺线管和铁芯两部分构成,下列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北极的标注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14.如图楼道电路的部分电路,小联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示意图,其中操作正确且氖管发光的是( )A. B.C. D.15.楼道里的消防应急灯,平时灯是熄灭的,一旦停电,两盏标有额定电压“36V”的灯泡就会正常发光。下图是四人科学小组设计的模拟电路,可以起到消防应急灯作用的电路是( )A. B.C. D.【答案】12.C13.A14.B15.C【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1)当高压电产生的磁场大于一定值时,线圈中产生的电流使报警器发出警报,这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分析选项四幅图,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2)从电源入手,先判断电流的流向,再利用安培定则可确定螺母管的极性,最后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3)测电笔是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工具;使用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或与电线连通的导体,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说明接触的是零线。(4)观察图可知,220V的电路是照明电路,而36V的电路才是为应急灯提供的电源,再根据两盏灯都在停电后会正常发光,可断定,两灯并联,且在照明电路工作时不连通。12.线圈中产生的电流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A、移动滑动变阻器,电磁铁吸引铁钉数目会发生改变,表明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属于电流的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C、当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灵敏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表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故C符合题意;D、闭合开关,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运动,属于电动机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3.AD、电流从线圈左端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右手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握住线圈,大拇指所示的方向为线圈的N极,即左端为N极,小磁针左端应为S极,即北极应指向右边,故A正确,D错误;B、电流从线圈左端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右手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握住线圈,大拇指所示的方向为线圈的N极,即右端为N极,小磁针右端应为S极,即北极应指向左边,即故B错误;C、电流从线圈右端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右手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握住线圈,大拇指所示的方向为线圈的N极,即左端为N极,小磁针左端应为S极,即北极应指向右边,故C错误。故答案为:A。14.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向,当笔尖接触火线,手指与笔尾接触,火线通过测电笔及人体与大地形成回路,测电笔可以发光,插座接入电路时左零右火。A、当笔尖接触火线,手指接笔尖,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题意;B、笔尖接触火线,手指与笔尾接触,火线通过测电笔及人体与大地形成回路,测电笔可以发光,故B符合题意;C、测电笔笔尖接触零线,手指接笔尖,氖管不能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D、测电笔笔尖接触零线,手指接笔尾,氖管不能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A、无论是否停电,衔铁与上下静触点接触,两灯并联,均能正常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B、应急电源为36V,两灯串联,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C、当停电时,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与上面的静触点接触,两灯并联,两灯正常发光,故C符合题意;D、无论是否停电,衔铁与上下静触点接触,两灯均有一个接入电路正常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6.(2024八下·温州期中)新能源汽车因为环保节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车选择,目前主流的新能源车都采用锂电池储能,如图所示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锂元素的一条信息: 。(2)请推测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3)请写出锂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答案】锂元素的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为3;二;Li2O【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解答。(3)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解答】(1)根据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锂元素的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为3,元素符号为Li;(2)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锂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排布情况为2、1,因为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一致,所以锂元素位于第二周期;(3)在化合物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则在化合物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2O。17.(2024八下·温州期中)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甲是小联建立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① 氧气(O2) ②二氧化碳气体(CO2) ③硫(S)④铁(Fe) ⑤蒸馏水(H2O)⑥氯化钠(NaCl)乙(1)甲图中▲表示 。(2)氯化钠物质由离子构成,请写出氯离子的符号 。(3)分类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图甲的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图乙中有六种纯净物,请补充完成以下分类表:分类的标准 物质类别 类别一 O2 S Fe类别二 CO2 H2O NaCl【答案】元素;Cl-;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或单质与化合物)【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依据元素概念和分子结构分析;(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根据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3)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或单质与化合物)。【解答】(1)宏观上物质是有元素组成的,故填元素;(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氯离子的符号为Cl-;(3)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O2、S、Fe都属于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CO2、H2O、NaCl都属于化合物。分类的标准: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或单质与化合物)。18.(2024八下·温州期中)图甲为一个带开关的插座,开关闭合时,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请在图乙中将对应的电路连接完整,并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答案】【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解答】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可知,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接在右孔与火线之间,如图所示:19.(2024八下·温州期中)为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1)根据卢瑟福实验的现象,图甲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甲中字母)。(2)根据原子结构知识,解释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的原因: 。(3)其他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中,建立了很多原子结构模型,如图乙所示。下列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填图乙的字母序号)。(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可多选)。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汤姆生的发现否定了道尔顿“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观点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既有个人的突出贡献,又有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答案】C;原子内部有质量大体积小的微粒;ACB;A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解析】【分析】根据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和原子的核式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解答】(1)由于带正电荷α粒子与带正电荷的原子核相互排斥,C代表的运动轨迹是不可能出现的;(2)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碰到了比它质量大得多的物质,即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3)1803年,道尔顿创立了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森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为:ACB;(4)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说法正确;B、汤姆生的发现了电子,没有否定了道尔顿“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观点,故说法错误;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但并没有达到完美境界,故说法错误;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既有个人的突出贡献,又有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D。20.(2024八下·温州期中)小联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做了如下的实验。步骤一: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如图所示。步骤二: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步骤三: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 1 2 3 4 5 6电流的大小(安) 1.2 1.4 1.6 1.8 2.0 2.2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15 19 24 30 ? ?(1)本实验还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2)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已知线圈的电阻不能忽略,那么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3)本实验是如何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答案】刻度尺;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见解析【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测量距离的工具是刻度尺;(2)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大小不变,改变线圈匝数;(3)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解答】(1)根据步骤二可知,需要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所以还需要测量工具刻度尺。(2)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大小不变,改变线圈匝数,当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线圈匝数改变,需要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3)利用控制变量法可知,电磁铁的磁性跟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关,所以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控制变量,根据转换法可知,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反应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直观形象,以上两点保证了实验结论的可靠性。21.(2024八下·温州期中)小联为了探究自然发酵和乳酸菌发酵哪种泡菜发酵方式更好,准备自己动手制作泡菜。以下是他查阅的相关资料。资料一:乳酸菌发酵后会产生乳酸,乳酸可增加食物的风味。资料二: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具有致癌性。小联取2个相同的泡菜坛,将它们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分别放入等质量的芥菜,一个坛中进行自然发酵,另一个坛中再另加入乳酸菌进行乳酸菌发酵,分别记录2个泡菜坛中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图,结果如图甲、乙所示。(1)小联将泡菜坛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的目的是 。(2)根据乙图的数据,用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规律是 。(3)分析甲、乙两图,并结合查阅的资料,请你帮助小联判断哪种泡菜发酵方式更好,并说明理由 。【答案】(1)杀死容器内原有的细菌等微生物,排除原有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扰(2)快速上升后快速下降,然后趋于稳定。(3)乳酸菌发酵更好,因为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含量高于自然发酵,且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低于自然发酵【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22.(2024八下·温州期中)项目化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一款湖面上的电动游船,图甲是电门踏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O、E、F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电动小车评价量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行驶速度控制 踩下电门踏板,车速变大 踩下电门踏板,车速不变 踩下电门踏板,车速反而变小指标二:行驶方向控制 小车能前进和后退 小车只能前进或后退 小车不能运动他们设计如下的电路,并将电流表改装成速度表。(1)电动机是根据怎么原理制成的? 。(2)旋钮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为O、E,踩下电门踏板时,电动机转速如何变化 。(3)图乙是项目化小组设计的实现电动车前进的电路图,开关S1、S2可以分别接①和③或者②和④。结合评价表,判断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 。-【答案】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转速变快;由图乙可知,开关S1、S2分别接①和③与开关S1、S2分别接②和④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相反,因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所以改变电流方向,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因此该电动车能够实现前进和倒退,由产品评价表知为优秀等级。【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2)驾驶员踩下“油门”,电动车加速运动,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旋钮变阻器阻值减小,据此确定旋钮变阻器连接方式;(3)根据图乙,由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进而判断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解答】(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2)观察图甲可知,旋钮式电阻与电动机串联,旋钮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为O、E,当踩下电门踏板时,接入电路阻值减小,所以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增大,由于导体中电流越大,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越大,所以电动机转速会变块。23.(2024八下·温州期中)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一下子左偏,一下子右偏,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2)实验中,该组同学发现每次电流表指针摆动的角度不同,于是提出“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有关”这一假设,为验证猜想,该同学利用原装置进行实验,请你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它步骤:实验器材:U型磁铁A和B各一个(磁铁A磁性强于磁铁B)、开关、金属棒ab、导线、灵敏电流表。实验步骤:①用导线将灵敏电流表、开关、金属导体ab按如图装置连接好。 【答案】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实验中,保证了磁场方向不变,来回的移动导体ab,切割磁感线方向在左右变化,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一下子左偏,一下子右偏。;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在保证导体ab移动方向、磁场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用快速、慢速、很慢这三种速度移动导体ab,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2)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研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关系时,要控制磁场强弱相同,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24.(2024八下·温州期中)在家庭电路中,断路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热动式脱扣、电磁式脱扣,而更为常用的则是两种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复式脱扣。图甲是复式脱扣空气开关的结构示意图,电磁铁与电热丝串联于主电路。当线路电流比正常稍大时,如图乙所示启动热动脱扣过程;当线路发生短路或电流严重过大时,如图丙所示启动电磁脱扣过程。材料一:电流通过电热丝时能够产生热量,且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热量越多。材料二:如丁图所示双金属片由铜片和铁片组成,受热时铜片膨胀程度比铁片大。(1)乙图的双金属片中铜片应该在 (填上或下)。(2)请根据图示简单说明复式脱扣空气开关在线路发生短路或电流严重过大时只启动电磁脱扣过程的工作原理 。【答案】下;当电路中的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等使电流瞬时增加很大时,电磁铁的磁性立即增强,使得衔铁被吸引下来而断路,此时由于通电时间较短,双金属片产生的热量少,没有弯曲。【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热动断路器脱钩时弯曲方向分析;(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解答】(1)当电路中由于超负荷使得电流过大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使得双金属片在受热时,下片比上片膨胀更多,向上弯曲,推开弹簧片即能断开电路,受热时铜片膨胀程度比铁片大,所以双金属片中铜片应该在下。25.(2024八下·温州期中)钙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钙的摄入量因人群不同而不同:成年人800mg/天,青春期的青少年1000—1200mg/天。目前调查显示,国人的钙摄入量远远没有达到推荐量。近日,全国掀起购买娃哈哈AD钙奶热潮,如图为娃哈哈AD钙奶营养成分表,娃哈哈AD钙奶含的钙主要为碳酸钙(化学式CaCO3)。营养成分表项目 每100mL 营养素参考值%能量 157kj 2% 蛋白质 1.0g 2% 脂肪 0.7g 1% 碳水化合物 5.0g 2% 钠 112mg 6% 维生素A 55μgRE 7% 维生素D 1.7μg 34% 钙 60mg 8%(1)碳酸钙(化学式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是 。(2)请计算每瓶220毫升娃哈哈AD钙奶的碳酸钙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3)根据你所学知识及以上材料,请分析说明“部分青少年将娃哈哈AD钙奶作为补钙的主要食物”是 【答案】10:3:12;由营养成分表可知每100mL含钙元素60mg,则220mL含钙元素的量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碳酸钙质量为;错误的【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每100mL娃哈哈AD钙奶中含有钙元素60mg,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补钙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碳酸钙(化学式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是;(2)由营养成分表可知每100mL含钙元素60mg,则220mL含钙元素的量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碳酸钙质量为;(3)由营养成分表可知每100mL含钙元素60mg,而青春期的青少年每日钙的摄入量为1000—1200mg/天,即需要喝20瓶AD钙奶才能达到推荐量,显然“部分青少年将娃哈哈AD钙奶作为补钙的主要食物”是错误的。26.(2024八下·温州期中)项目化学习小组想通过电磁继电器设计一款自动浇花器。【项目要求】当土壤相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转动,自动浇花器自动浇水。【项目设计】根据要求设计如图所示。【器材选择】电磁继电器(工作电流≥0.05安,线圈电阻不计)、电源电压U1(6伏)、滑动变阻器R1规格为“1安200欧”、灵敏电流表、电动机M1、湿敏电阻R2、开关、导线等。要满足上述项目要求,小联应该选择的湿敏电阻是如表中 (选填字母“A”或“B”);土壤湿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湿敏电阻A(Ω) 13 20 30 42 56 72 80 86 90 92湿敏电阻B(Ω) 92 90 86 80 72 56 42 30 20 13【项目调试】利用上述选择的器材,组装好电路后开始测试。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时,闭合开关S1,自动浇花器不浇水。将滑片P恰好移至中点时,自动浇花器浇水。通过计算说明,该款自动浇花器在土壤湿度达到多少时,会自动浇水? ;【项目改进】小联查阅资料发现,吊兰在土壤湿度为30%时浇水最适宜,因此小联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实现土壤湿度在30%左右时自动浇水,请写出他的操作 。【答案】B;90%;滑片P自中点的位置向左移动原电阻丝连入长度的【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组成。湿度低时候需要浇水,因此应该在湿度低的时候,让控制电路达到工作电流,将衔铁吸下来接通工作电路。据此挑选电阻A。调试时应计算电路中的总电阻R,再减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得到湿敏电阻组织,对照表格得到土壤湿度。若要改变到30%时候浇水,应当根据工作电流反求总电阻,再减掉30%时对应的阻值即可得到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解答】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M转动,自动浇花器浇水,湿度增大使得电流变大,磁性增强,将衔铁吸引,使得S2闭合,说明湿敏电阻随着湿度增大,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故选B。控制电路电压6V,工作电流0.05安,由欧姆定律,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滑片P恰好移至中点时,阻值是100Ω,则湿敏电阻的阻值对照表格,相对湿度为90%。在空气相对湿度在30%左右时,对应的湿敏电阻约为86Ω,电动机工作时,控制电路的电阻为120Ω,故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约为时,即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100Ω-34Ω=66Ω可以通过滑片P自中点的位置向左移动原电阻丝连入长度的的,即可实现土壤湿度在30%左右时自动浇水。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