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种子的萌发 课件 (共2课时,共4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1 种子的萌发 课件 (共2课时,共42张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忙着春耕播种,正如谚语所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瓜点豆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
蚕豆种子 烟草种子 苋菜种子
见光条件下 97.1% 98.5% 1.8%
不见光条件下 96.8% 2.4% 96.6%
与光照的关系 与光照条件无关 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萌发 在无光条件下才能萌发
研究发现,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除了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一 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外,有时还需要一些其他条件。下表是蚕豆、烟草和苋菜的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请根据该表数据回答,这三种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有什么样的关系?
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
煮熟的花生
大米
虫咬过的种子
胚已死亡
分析下图种子不萌发的原因
干瘪的种子
缺少营养物质
胚不完整
处在休眠期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胚完整且具有活性
2.饱满
3.不在休眠期
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
种子
子叶或胚乳的营养物质
吸水
转运
胚根
胚轴
胚芽

根与茎连接部位

茎和叶
干重(有机物)和鲜重变化
种子萌发的过程

根与茎的连接部位


根据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想一想,如果要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需要控制哪些环境条件?
保存种子:
低温,干燥,隔绝空气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应总体情况的方法
样本大小合适。
随机取样。
抽样检测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率=
发芽的种子数
供检测的种子数
100%
1.为了避免浪费,就用四五粒种子测一下可以吗?
2.你认为应该尽量挑选个大饱满的种子吗?
不可以,因为样本量太少,偶然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
3.应当给种子提供怎样的环境条件?
不应该,如果都选个大饱满的来检测,发芽率一般会较高;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要随机取样。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种子的萌发
课本P94练习
1.春播时有许多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在华北地区,大麦和豌豆的播种时间比棉早;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土壤需要通过耕和耙而变得松软。你能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春播时必须要考虑种子的萌发分别对温度、水分及空气的需求。
1、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
A.促进空气流通 B.提高温度,促进种子萌发
C.避免种子被风吹日晒 D.防止害虫破坏种子
B
随堂练习
2、我们食用的绿豆芽,主要食用部分由绿豆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子叶
B
4.种子仓库在保存种子的时候,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是( )
A.干燥,高温,空气流通 B.干燥,低温,空气不流通
C.潮湿,高温,空气流通 D.潮湿,低温,空气不流通
B
5、将我们食用的大米粒种下去,环境条件适宜,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温度太低 B.缺乏水分 C.胚不完整 D.空气不足
C
6.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
A.子叶 B.胚根 C.胚芽 D.胚轴
B
3、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c
6.煮熟的玉米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条件下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 种子不完整 B. 处在休眠期 C. 胚已死亡 D. 无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C
7,“好种出好苗”,用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好种”的“好”,主要强调种子的下列哪种结构必须完整( )
A.胚 B.胚乳 C.种皮 D.子叶
A
8.在购买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 全部测度 B 测度一半 C 抽样检测 D 直接播种在田间观察
C
9.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小麦发芽实验,共用了100粒种子,其中没有发芽的种子共有10粒,该实验小组种子的发芽率是( )
A.9% B.95% C.90% D.98%
C
10.播种在水涝地的种子很难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A.水分 B.空气 C.养料 D.温度
B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科学探究的六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6、表达交流
5、得出结论
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4、实施计划
科学探究方法---实验法
3、制定计划
1、至少2组实验
对照组
2、保持单一变量
3、重复实验
4、取平均值
5、多个实验对象
减少实验误差
其他均为实验组
与正常条件相同的实验
对照作用
一、实验 量
科学探究方法---实验法
盐粒
肉汁


(不利刺激)
(有利刺激)
实验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
归纳
实验变量
刺激源
简便方法:找关键词(探究、研究、证明)
se
1、为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A 50粒种子 一定水分 25度 充足的空气
实验B 50粒种子 一定水分 5度 充足的空气
实验变量
温度
提出问题
实验变量对探究内容有影响吗?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问题1:适宜的温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问题2:一定的水分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问题3:充足的空气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适宜的温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作出假设:一定的水分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作出假设:充足的空气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回答提出的问题
问题1:适宜的温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问题2:一定的水分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问题3:充足的空气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1.取4个瓶子编号,每个瓶中放上2张餐巾纸
1
2
3
4
2.取40粒绿豆,平均放入4个瓶中
1
2
3
4
3. 1号瓶不洒水,2、3号瓶洒一点水,4号瓶洒 很多水(使种子能完全浸没在水中)
1
2
3
4
不洒水
一点水
一点水
很多水
4. 1、2、4号瓶放在橱柜中(室温),3号瓶放在冰箱。
1
2
3
4
不洒水
一点水
一点水
很多水
室温
室温
冰箱
室温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制订计划
无水
一点水
一点水
橱柜
橱柜
冰箱
哪个瓶里的种子长成了幼苗?
实施计划
较多水
橱柜
5. 过几天再观察,看哪个瓶里的种子长成幼苗
1
2
3
4
不洒水
一点水
一点水
很多水
室温
室温
冰箱
室温
1
不萌发
2
萌发
3
不萌发
4
不萌发
不洒水、橱柜
一点水、橱柜
一点水、冰箱
很多水、橱柜
对照组
实验组
实验组
实验组
1、对照组是谁?
2、本实验存在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对照实验
实验组:
对照组:
1
不洒水
室温
2
3
4
一点水
一点水
很多水
室温
冰箱
室温
一定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1、3、4
2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得出结论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编号 温度 水分 空气 萌发情况
实验组 1号 室温 无 有 不能萌发
对照组 2号 室温 有 有 萌发
实验组 3号 低温 有 有 不能萌发
实验组 4号 室温 有 无 不能萌发
3.1号和3号,1号和4号,3号和4号能形成对照实验吗?
2.实验中,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1.如果事项已经知道对照组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装置对照组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
不能,要保持单一变量
表达和交流
有必要,对照作用
不可以,一粒种子存在很大实验误差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
其他实验方案:种子萌发的条件
温度 位置 现象
常温 底部 不发芽
中部 发芽
上部 不发芽
低温 底部 不发芽
中部 不发芽
上部 不发芽
1.李对种子的萌发很感兴趣,于是就照 着右图做了以下实验:
将同种具有相同、较强活力的植物干种子分别置于①空气中,②水面可以接触空气的位置,③水中。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种子②的萌发力最强
B.①、②两粒种子之间的对照条件是空气
C.②、③两粒种子之间的对照条件是水分
D,这个实验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空气、水分
D
2.下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环境条件。
(1)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什么?
(2)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什么?
减少实验误差。
隔绝空气。
(3)在上述五个实验装置中,请找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唯一变量是什么?
单一变量
5.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如果将此装置放在温暖的
地方能够萌发的种子是________,
原因是种子萌发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如将此装置放入冰箱里面不能萌发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2号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1、2、3号都不能萌发
有一位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时,设计了这样的实验装置(如右图)。试分析图示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装置中,A种子不能萌发,原因是 ;C种子不能萌发,原因是 。
(2)在乙装置中,E种子很难萌发,原因是 。
(3)从以上实验之中可以看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 、 。
常温
低温
无一定的水分
无充足的空气
无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发豆芽
你想品尝自己新手发的豆芽吗?自己发的豆芽,吃起来味道也许没有什么不同,心情可就不一样了。动手试一试吧!
课外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