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 尿的形成与排出 (25页) 课件 2024-2025学年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9.2 尿的形成与排出 (25页) 课件 2024-2025学年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
1.能阐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能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厨师做爆炒腰花前,要将切好的猪肾放入温水中浸泡2—3小时,这是为什么呢?
肾脏是泌尿系统重要器官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
(产生尿液)
(输送尿液)
(排出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1.泌尿系统的组成
观察
肾的结构
整体观察
1、看:肾的外形
肾的颜色
2、摸:肾的表面
肾的手感
3、闻:肾的气味
似菜豆种子
红褐色
光滑
柔软
尿臭味
皮质
髓质
肾盂
肾脏
肾静脉
肾动脉
输尿管
2.肾脏的结构
分布位置 颜色或形状
皮质
髓质
肾盂
肾的外周
颜色较深
皮质内侧
漏斗状
颜色较浅
肾门处
肾脏由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组成
皮质
髓质
肾盂
输尿管
讨论:
1.输尿管与肾脏的哪一部分结构相连接?
2.为什么肾脏的皮质部分比髓质部分颜色深?
肾脏的纵剖面模式图
3.肾单位--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
肾小体
2
肾小管
肾单位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肾单位
肾单位结构示意图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
肾小管
肾静脉
肾小球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1)肾单位的组成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另一端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漏斗状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
肾小管:弯曲细长,外绕着由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
(2)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腔
肾小囊壁
肾小囊
肾小体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两端连接_________血管并且流的都是________血
动脉
动脉
肾小囊壁和肾小管壁为单层细胞
结构名称 组成特点
肾小体 主要分布于皮质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主要分布于髓质
与肾小囊续连,外有出球小动脉分支毛细血管网
囊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围成囊腔包围肾小球
入球小动脉分支盘绕形成的毛细血管球,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尿液在肾单位中形成
1.尿液的形成过程:
肾小球
肾动脉
原尿
肾小囊
肾静脉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
肾小管
尿
尿液成分检查
尿检 项目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正常值 – 0 0 20.0 0.5 11.0
病人 + 30.0 1.0 20.0 0.5 11.0
单位:g/L
讨 论:1.与正常人相比,这个人尿液中出现了红细胞和蛋白质,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正常人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而这个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尿液在肾单位中形成
尿液的形成
血液
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尿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肾小管----
原尿
(一)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二)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原尿
尿液
(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血液
(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进入肾小囊)
原尿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水、无机盐、尿素)
尿液
大部分水、全部葡
萄糖、部分无机盐
总结:尿液的形成过程
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比较
1.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什么液体?
2.蛋白质微量的是什么液体?
3.不含葡萄糖的一定是什么液体?
血浆
原尿
尿液
4.尿素含量最高的是什么液体?
尿液
思考
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中,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尿液在膀胱中暂存后由尿道排出
肾脏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适量饮水和适时排尿有利健康
每天饮用适量的水
及时排尿
注意清洁卫生
成人一昼夜至少排尿500 mL,才能将体内代谢废物排出
1.原尿形成尿液过程中,被重吸收的物质是( )。
A.小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
B.小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尿素
C.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
D.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尿素
C
2.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盂有储尿作用 B.膀胱有储尿作用
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
尿的形成与排出
尿的形成过程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泌尿系统的健康:
及时喝水、排尿、注意卫生
尿的排出: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