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共2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共2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人文精神强大的精神力量,认同中华文化,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人文精神的魅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极态度。
健全人格: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中华人文精神,树立爱人利人,择善而行的优秀品质。
责任意识:明确将中华人文精神传承弘扬下去,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重点:感受中华人文精神的魅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理念的积极态度。
难点: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极态度,树立爱人利人,择善而行的优秀品质。
总议题: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密码"如何解锁现代社会的"向上向善"?
子议题二:千年文明里的和谐基因
子议题三:向上向善的当代面孔
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
自学导航(P62-64)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子议题一:
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
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有一期讲述了屈原以及《楚辞》背后的故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明明暗暗,惟时何为?”“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中的这些语句,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受到屈原勇于探索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
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
圆则九重,敦营度之
传说青天浩渺共有九重,是谁曾去环绕量度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坚守美德从无偏私,为人高尚可配天地。
苏世独立,横面不流兮
独自清醒独立于人世间,我行我素而绝不随波追流。
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
(1)从屈原的作品及其故事中,你领悟到怎样的人文精神?
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
勇于探索的思想精髓
对真理、正义、高洁品格的追求,坚韧不拔的精神
(2)你还看过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
“影视化”,讲典籍历史
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
从汉字窥探中国文化密码
旧词新唱,和诗以歌,领略诗词之美
讲“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
(3)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有何意义
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子议题一:千年文化照耀中华大地
子议题二:
千年文明里的和谐基因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体现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在社会层面,和谐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秩序的井然有序。这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道德教育和法治建设,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四海之内皆兄弟”
人的内心和谐:
它涉及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平衡,要求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乐观的态度,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以柔克刚,厚积薄发”
子议题二:千年文明里的和谐基因
和谐的内涵?
合作探究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相处要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形成恰当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美好的状态。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要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
子议题二:千年文明里的和谐基因
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关于“和谐”的名言分享
子议题二:千年文明里的和谐基因
(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子议题二:千年文明里的和谐基因
2.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子议题三:
向上向善的当代面孔
1.热心公益,志愿服务
新时代好少年
刁兴宇 :最小五星志愿者,志愿服务超过2600小时,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
2. 乐观向上,孝心少年
王凌云 :尽管家庭困难,她主动照料患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乐观向上,立志成为一名医生。
3.传承文化,弘扬传统
舒文静 :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被誉为“小才女”。
子议题三: 向上向善的当代面孔
思考:查找“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谈谈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①孝亲敬长、勇于担当;②热心公益、无私奉献;③敢于面对挫折,自强不息;④助人为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⑤热爱祖国,报效祖国;⑥勇于创新。
“立己达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源自《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核心思想是:成就自我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成长,追求共同进步。
这对我们弘扬人文精神有什么启发?
(2)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立己达人,兼善天下。
子议题三: 向上向善的当代面孔
“兼善天下”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其核心含义是:当一个人有能力、有机会时,应当致力于使天下人都受益,推行仁德,造福社会。
(2)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立己达人,兼善天下。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2.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子议题三: 向上向善的当代面孔
思考: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种文化?
爱心捐款
无偿献血
免费写春联
小交警指挥交通
帮助他人
主动让座
义务宣传
义务植树
我思·我行——发起向善接力卡
当今时代,你们都是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你们有的热心公益,有的关爱他人,有的热爱科学,有的勇于创新,有的乐观向上,有的爱护环境,有的传承文化,有的勤学善思……身边充满优秀的榜样,请你认真思考找出一位班级中的榜样,写下“向善接力卡”分享,并课后送给对方,一起彼此照亮。
向善接力卡
例子:xxx,我要向你学习,我从你身上看到了______优秀品质,我将用______行动回应这份能量,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例:从“帮助他人学习”看到友善的力量,之后我也要帮助他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怎么做
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
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
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弘扬向上向善
的思想文化
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熏陶教化
凝聚示范
课堂练习
1.中华文化推崇“和”。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实生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等,这些都是老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下列践行“和”文化的做法,恰当的是( )
①工作中要因循守旧,唯唯诺诺,不冒尖
②发展中积极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交往中谦和有礼、推已及人、以理服人
④建设中将和谐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2.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家国情怀。“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古今同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下名人诗句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③寄意寒星基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