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础卷(01):2024-2025 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素养测评(冀人版)考试分数: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 24 分)1.下列是哺乳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A.胎生 B.用腮呼吸 C.卵生2.下列昆虫对我们有益的是( )。A.蚜虫;蜜蜂 B.蜻蜓; 蜜蜂 C.蚊子;蚜虫3.梅花和玫瑰花的区别是( )。A.花瓣形状不一样 B.都是植物 C.都需要养分4.“不论平地与山川,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种动物是( )。A.蝴蝶 B.黄蜂 C.蜜蜂5.在观察面包虫的活动结束后,应把面包虫( )。A.随手丢掉 B.杀死 C.放回大自然6.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水稻、小麦 B.大豆、花生 C.芝麻、高粱7.下列动物中,有迁徙现象的是( )。A.大雁 B.青蛙 C.刺猬8.大马哈鱼“逆流而上”迁徙主要是为了( )。A.产卵 B.觅食 C.去温暖的地方9.动物迁徙的关键原因是( )。试卷第 1 页,共 3 页A.气候和食物 B.躲避敌害 C.运动健身10.“大雁南飞”是指大雁( )。A.喜欢南方的环境 B.秋季的迁徙 C.为了繁殖后代11.明明家住三楼,为了防止桌椅搬动时影响楼下的邻居,他在桌椅的腿下面包裹了一个软垫,这是由( )受到的启发。A.猫足的肉垫 B.鸭子的脚掌 C.骆驼的脚掌12.厚度相同的羊绒衫、羊毛衫、纯棉 T 恤,保暖性最好的( )。A.羊绒衫 B.羊毛衫 C.纯棉 T 恤二、填空题(共 20 分)13.我们生活中的物体,可以根据有无生命分为 和 ,动物、植物和人是 ,沙子是 。14.像蜻蜓、蜜蜂这样的昆虫身体分为 、胸、腹三部分,都长有 对足,2 对翅膀,1 对触角。15.树和草都是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 和种子,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 、水和营养物质。16.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生活在 ,有的生活在 。17.鱼的 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 和水流的方向。18. 、 、 、 等都有迁徙的习性。19.每到天气将要 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的飞往天气 的南方。20.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 ,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环境中仍可生存。三、判断题(共 12 分)21.被蚊虫叮咬后,如果皮肤红肿可以用肥皂水涂抹被叮咬的部位。( )22.白鳍豚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是一种珍稀的鱼类。( )23.蟋蟀草的主干不太高,茎比较硬。( )24.冬眠是变温动物在寒冷的冬天克服食物匮乏环境的一个“法宝”。( )25.鱼的鳍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 )26.与夏季相比,冬季绵羊的绒毛含量增多。( )四、连线题(共 10 分)27.请把下面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内容连起来。试卷第 2 页,共 3 页变色龙 迁徙骆驼宽大的脚掌 保暖北极熊体表厚厚的毛 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大雁过冬 冬眠青蛙过冬 在沙漠中行走五、简答题(共 25 分)28.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昆虫?请至少列举 5 种。29.为了保护鸟类,我们能做哪些形式的爱鸟活动?30.动物和植物有哪些共同点?31.雷鸟的毛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原因是什么?雷鸟换羽毛与其生存环境有关系吗?32.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有哪些表现?六、实验题(共 9 分)33.实验名称:比较仙人掌与莲散失水分的多少分别给盆栽仙人掌和盆栽莲的叶片套上透明塑料袋,每隔三小时进行观察,我们会看到:套在盆栽莲上的塑料袋内壁凝结了 小水珠,套在盆栽仙人掌的塑料袋内壁,有的小水珠。这是因为莲的叶片 ,水分容易 ,仙人掌的叶子呈 状,水分蒸发 。小提示:在观察仙人掌时要防止被 ,实验完毕,要及时 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袋。试卷第 3 页,共 3 页1.A【详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主要包括头、颈、躯干、四肢等部分,身体表面有毛,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一般胎生,哺乳。以上选项中,卵生不是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故选 C。2.B【详解】A.蚜虫对我们有害,蚜虫的危害有传播病毒病、降低产量、危害农作物生长等,蚜虫在吸食农作物的汁液时,就会传播病菌,导致植株患上病害,从而出现减产或死亡的现象。蜜蜂对我们有益;B.蜻蜓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捕食昆虫的生物,特别是对蚊虫、苍蝇等害虫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对维持生态平衡和减少害虫数量具有重要作用;蜜蜂对人类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天然产品,并对生态平衡和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C.蚊子和蚜虫对我们都有害,蚊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传播疾病、影响生活质量以及对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负面影响;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题中只有 B 选项蜻蜓和蜜蜂都对我们有益,故选 B。3.A【详解】梅花和玫瑰花都是植物,都需要养分,都有花朵,这是它们的相同点,它们的区别是花瓣形状不一样。故选 A。4.C【详解】这首七言绝句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蜂》。这首诗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所以这种动物是蜜蜂,故选 C。5.C【详解】在观察面包虫的活动结束后,应把面包虫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这有助于减少对实验生物的伤害,并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但不可以把面包虫随手丢掉或杀死,应该确保处理方式既科学又人性化。故选 C。6.B【详解】农作物可以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茶料作物等。经济作物通常具有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格,宜于集中进行专门化生产。大豆、花生、棉花是经济作物,小麦、玉米、高粱属于粮食作物。故选B。答案第 1 页,共 6 页7.A【详解】动物的迁徙是指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刺猬属于哺乳动物,大雁属于鸟类。在动物界中,鸟类有迁徙的行为,大雁南飞就是鸟类迁徙的一个例子。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不存在迁徙现象。故选 A。8.A【详解】由于动物和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过程,动物的身体形态结构与其食物、习性都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大马哈鱼出生于河流中,孵化后进入海洋,在海洋里生活一点时间后,大马哈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寻找合适的场所产卵,进行繁殖。故选 A。9.A【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动物迁徙的关键原因是气候和食物,也是它们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故选 A。10.B【详解】“大雁南飞”是指大雁在秋季的迁徙行为。大雁是候鸟,它们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大雁通常在秋季离开繁殖地,向南方温暖的地方迁徙,以避免冬季的严寒和食物的匮乏。这种迁徙行为是为了寻找更适合生存的环境和食物资源,而不是单纯因为喜欢南方的环境或者为了繁殖后代。故选 B。11.A【详解】明明在桌椅的腿下面包裹软垫的做法是由猫足的肉垫受到的启发。猫足的肉垫可以减少行走时产生的声音,同时也能起到减震的作用,保护猫的脚部不受伤害。同样地,包裹软垫可以减少桌椅搬动时产生的噪音,避免影响楼下邻居,同时也起到了保护地板的作用。故选 A。12.A【详解】羊绒衫的原料是羊绒,取于山羊身上细细的绒毛;羊毛衫是用针毛做的,针毛是羊毛中最外层长而硬的毛,保温性较差。纯棉 T 恤、羊绒衫和羊毛衫相比较,在纺织原料和保暖程度上有明显的差别。羊绒衫的保暖性更好一些,触感也要更加舒适,适合贴身穿着。13. 生物 非生物 生物 非生物【详解】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包括人、动物、答案第 2 页,共 6 页植物和微生物;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沙子。14. 头 3【详解】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像蜻蜓、蜜蜂这样的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都长有 3 对足,2 对翅膀,1 对触角。15. 花 空气【详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多数植物的生存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树和草都是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花和种子,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空气、水和营养物质。16. 水里 陆地上【详解】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分为水中、陆地、空中三大类。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些动物,有的动物生活在水中,比如鱼类,有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比如大部分的哺乳动物等。17. 侧线 水温【详解】鱼类是大都生活在水中,体披鱼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鱼的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鱼的侧线其实是一种特殊感官,侧线和神经相连,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18. 燕子 大雁 布谷鸟 杜鹃【详解】鸟类通常一年迁徙 2 次,而且每年迁徙的时间很少变化。春季这次的迁徙,大都是从南向北,即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秋季的这次迁徙,大都是从北向南即由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被称为候鸟,如大雁、燕子、天鹅、布谷鸟、杜鹃等;没有迁徙的习性的鸟类被称为留鸟,如麻雀、喜鹊、雷鸟。19. 变冷的 温暖【详解】鸟类通常一年迁徙 2 次,而且每年迁徙的时间很少变化。春季这次的迁徙,大都是从南向北,即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秋季的这次迁徙,大都是从北向南即由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所以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20. 孔 缺氧的【详解】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莲的叶子很宽大,方便蒸发掉多余的水分,以适应水中的环境。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答案第 3 页,共 6 页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21.√【详解】蚊子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防止血液凝结,使血液更容易汇流到被叮咬处,被蚊子叮咬后的皮肤常出现起包和红肿发痒症状。我们可以在被叮咬的部位涂抹风油精、肥皂水等。题干说法正确。22.×【详解】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白鳍豚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是一种珍稀的哺乳动物。23.×【详解】植物根据茎的质地不同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草质茎具有比较疏松、柔软的特点,但是支持力弱;木质茎比较紧密、坚硬的特点,支持力强。蟋蟀草的茎属于草质茎,主干不太高,茎比较硬柔软。24.√【详解】动物冬眠是一种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为,是变温动物在寒冷的冬天克服食物匮乏环境的一个“法宝”。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25.×【详解】鱼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它适应水中的环境。鱼的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鱼的侧线其实是一种特殊感官,侧线和神经相连,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26.√【详解】绵羊的绒毛含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季气温较低,绵羊为了保暖,会生长出更多的绒毛以抵御寒冷。因此,与夏季相比,冬季绵羊的绒毛含量会增多。27.【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答案第 4 页,共 6 页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变色龙是靠保护色保护自己,骆驼宽大的脚掌适宜在沙漠中行走,北极熊体表厚厚的毛可以在寒冷的地方保暖,大雁靠迁徙过冬,青蛙靠冬眠过冬。28.我生活的地方有蝴蝶、蜻蜓、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详解】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我生活的地方有蝴蝶、蜻蜓、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29.(1)根据本地区的季节气候规定了爱鸟日、爱鸟节、或爱鸟周、爱鸟月。(2)开办讲座,普及爱鸟知识和提高人民对保护鸟的认识,呼吁人们杜绝捕杀鸟类的行为。(3)举办“爱鸟,从我做起”的演讲。【分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动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我们要爱护动植物,相互依存。【详解】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一起守护这些美丽的生灵,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季节气候规定了爱鸟日、爱鸟节、或爱鸟周、爱鸟月,开办讲座,普及爱鸟知识和提高人民对保护鸟的认识,呼吁人们杜绝捕杀鸟类的行为,举办“爱鸟,从我做起”的演讲。30.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详解】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点是;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例如,狗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是一种动物;蒲公英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是一种植物;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31.雷鸟夏天毛色深且毛被薄,冬天毛色淡且毛被厚,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说明羽毛的变换有利于它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雷鸟的毛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雷鸟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随季节变化的保护色,使雷鸟羽毛颜色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不受天敌的袭击。说明羽毛的变换有利于它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化。32.答:一些动物会进行换毛,在夏季换上针毛,冬季换上厚厚的绒毛。 一些动物会改变颜色来适应环境的改变。【详解】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 特殊的行为。例如:一些动物会进行换毛,在夏季换上针毛,冬答案第 5 页,共 6 页季换上厚厚的绒毛。 一些动物会改变颜色来适应环境的改变。33. 许多 很少 宽大 蒸发 刺 较慢 扎伤 去掉【详解】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由于仙人掌的针状叶里没有水分,宽厚的肉质茎里有很多水分,这说明仙人掌用茎贮存水分,叶变成针状以减少水分蒸发,所以能够适应干旱的环境,所以套仙人掌的塑料袋上几乎没有小水珠,而莲的叶片宽大,方便蒸发多余的水分,适应水中的环境,所以套莲的塑料袋上会有很多的小水珠。小提示:在观察仙人掌时要防止被扎伤,实验完毕,要及时去掉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袋。答案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