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基础卷(01):2024-2025 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素养测评(青岛版)考试分数:50 分;考试时间:3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知识空格填一填。(每空 1 分,共 10 分)1.神经系统由 、 和周围神经共同组成。2. 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情况下,它和人的 是一致的。3.隔离 、隔绝 ,降温到该物质的 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4.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注意事项: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从 喷射。5.一天中,北极星的位置基本 ,其他的星都以北极星为中心 转动。二、是非曲直辩一辩。(正确的涂“√”,错误的涂“×”)(每题 1 分,共 5 分)6.银河不是一条河,它是一个庞大的恒星星系。( )7.用塑料瓶将蜡烛罩住,不一会儿,蜡烛就熄灭了,这是因为它消耗了集气瓶中所有的空气。( )8.发生烧伤或烫伤时,可先用热水冲洗,严重者要立即去医院。( )9.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科学的反复练习,不能提高人的神经反应能力。( )10.我们的心脏有四个相通的腔室,血液可以在其中随意流动。( )三、众说纷纭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黑)(每题 1 分,共 5 分)11.小科在静坐时脉搏频率是每分钟 78 次。正常情况下,他的运动后的心率可能是( )。A.每分钟 54 次 B.每分钟 78 次 C.每分钟 105 次12.发令枪响后,运动员迅速做出反应开始奔跑,这个过程中人体做出反应的过程是( )。试卷第 1 页,共 4 页A.脑-听神经-耳朵-神经-肌肉B.肌肉-脑-听神经-耳朵-神经C.耳朵-听神经-脑-神经-肌肉13.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使用的灭火方法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隔离可燃物14.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燃烧过木条的瓶子里,把瓶子摇晃后,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这说明木条燃烧后生成了( )。A.氧气 B.氯气 C.二氧化碳15.夜晚在没有指南针又看不到其他辨认方向的标志时,可以利用( )辨认方向。A.北极星 B.北斗七星 C.仙后座四、实验探究我能行。(共 30 分)16.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反应相同吗?”这一问题,请你帮他们把实验补充完整。实验材料:两根棉棒、眼罩实验过程:一名同学戴上眼罩,另一名同学用两支棉棒轻轻触碰戴眼罩同学的指尖、手背、手肘。让戴眼罩的同学体验哪个部位感觉到有两支棉棒触碰、哪个部位感觉只有一支棉棒触碰。实验记录:被触碰的部位 指尖 手背 手肘感觉到的棉棒数量 2 1 1实验结论:皮肤里有些地方的神经分布的 (填“多”或“少”),所以敏感性强:有些地方的神经分布的 (填“多”或“少”),所以敏感性弱。上述三个部位中, 的神经分布最多。实验延伸:用棉棒触碰指尖时,人体感觉到棉棒数量的过程是:指尖皮肤接收刺激→试卷第 2 页,共 4 页→脊髓→ 。17.探究课题: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1.用坩埚钳夹住砖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可以观察到,砖块 。2.两只手各拿一个夹子、分别夹住木条、长纸条,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可以观察到,纸条很快被点燃,木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点燃。3.点燃酒精灯,用灯帽盖住火焰,再取下灯帽,火焰 了。4.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燃烧必须同时具备 3 个条件, 、 、 。18.小明把自己 10 岁、11 岁身体信息和预计小学毕业时的健康档案信息记录如下:姓名:小明 性别:男 日期:2024 年 4 月 15 日去年 现在 毕业时年龄 10 岁 11 岁 12 岁体重 33.5 千克 38 千克 43 千克身高 140 厘米 144 厘米 139 厘米(1)以上信息中,有一条不合理,请把这个数据圈出来。(2)为了测量以上数据,使用的工具是( )。①体重秤 ②磁铁 ③尺子 ④指南针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3)为了让身体健康成长,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①长时间看电视 ②保持正确学习姿势 ③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④经常锻炼身体 ⑤晚睡晚起 ⑥多吃零食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 C.②④ D.①②④⑤试卷第 3 页,共 4 页(4)建立健康档案,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及时防治疾病。请你结合日常科普阅读和所学知识至少写出 3 条建议。试卷第 4 页,共 4 页1. 脑 脊髓【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2. 心率 脉搏频率【详解】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测量心率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平静,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 75 次左右。正常情况下,它和人的脉搏频率是一致的。3. 可燃物 空气 燃点【详解】物质燃烧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可燃物、与空气(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要一个不满足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灭火的方法有:与空气(或氧气)隔绝、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撤走可燃物。4.上风方向【详解】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注意事项:①该灭火器主要是依靠二氧化碳将燃烧物与周围空气隔绝,从而造成燃烧物缺氧熄灭而起到灭火作用,因此不宜在室外大风时使用。②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从上风方向喷射。③在狭小的密闭房间使用后,使用者及所有人员都必须迅速撤离,以防窒息。④灭油类火时,喷筒不能距离油面太近,以免把油液吹散,导致火灾扩大。5. 不变 逆时针【详解】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地球公转时,公转轨道是个椭圆轨道,而且地轴倾斜的方向不变,北极点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地轴总是倾斜指向北极星,北极星总是在正北方向,是人们在黑夜辨认方向的标志。一天中,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其他星都以它为中心逆时针转动。6.√【详解】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 2000~4000 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约 10 万光年,厚约 2000 光年。所以银河不是一条河,它是一个庞大的恒星星系。7.×【详解】将一支点燃的蜡烛用塑料瓶罩起来,蜡烛燃烧会使罩内氧气燃尽,导致蜡烛熄灭,这说明氧气能助燃。所以蜡烛燃烧消耗的是氧气,而不是集气瓶中所有的空气。故题干说法错误。答案第 1 页,共 4 页8.×【详解】发生烧伤或烫伤时,可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再涂上烧伤膏,必要时要立即去医院请医生治疗。不能用热水冲洗。9.×【详解】不同的环境刺激,人体产生的感觉不同,会使我们作出不同的反应。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科学的反复练习,能提高人的神经反应能力。10.×【详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源泉,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 4 个腔,这 4 个腔体左右不是相通的,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11.C【详解】运动时身体消耗的能量多,对氧的需要量大,这时心率加快,能加快血液循环,使更多的氧运输到组织细胞以满足细胞对氧的需要。所以小科在静坐时脉搏频率是每分钟 78次。正常情况下,他的运动后的心率可能是每分钟 105 次。12.C【详解】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它负责把大脑发出的命令传送到身体各部位。赛场上,发令枪响了以后,耳朵接收到声音信号,信号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做出判断,大脑将信号传到脊髓,信号通过神经传到肌肉(提供奔跑的动力),做出动作。所以人体的反应是:耳朵(接收声音刺激)→听神经→脑→神经→肌肉(提供奔跑的动力)。13.C【详解】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和隔绝空气。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使用的灭火方法是隔离可燃物。14.C【详解】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说明木条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15.A【详解】地球的地轴的北极点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北极星总是在正北方向。北极星是人们在黑夜辨认方向的重要标志。故 A 选项正确。16. 多 少 指尖 神经 脑答案第 2 页,共 4 页【分析】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脊髓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神经。脊髓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并把来自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递给周围神经。【详解】实验结论:通过用棉棒测试神经的敏感性的实验可知,触碰手背、手肘等能够感受到一个棉棒,而手指可以感受到两个棉棒。神经末梢在身体的各部位分布是不相同的。分布多的部位相对敏感一点;分布少的部位,敏感性差一点。实验延伸: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所以用棉棒触碰指尖时,人体感觉到棉棒数量的过程是:指尖皮肤接收刺激→神经→脊髓→脑。17. 不能燃烧 熄灭 可燃物 氧气 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分析】燃烧的必备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详解】1.用坩埚钳夹住砖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让其燃烧,观察现象发现砖块不能燃烧。砖块不是可燃物,所以不能燃烧。2.木条、长纸条,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可以观察到,纸条很快被点燃,木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点燃。3.点燃酒精灯,用灯帽盖住火焰,再取下灯帽,发现火焰熄灭了,这是因为灯帽隔绝了氧气,火焰熄灭。4.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燃烧的必备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18.(1)(2)D(3)C(4)1、早睡早起,不熬夜。2、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做运动,比如跑步、打篮球等。3、多吃主食,少吃零食,不挑食。答案第 3 页,共 4 页【详解】(1)观察分析小明的健康档案,发现身高有一项不合理,去年和现在的身高都超过140 厘米,毕业时变成 139 厘米了,突然变矮了,显然不合理。(2)健康档案里的数据有的需要测量,比如体重是通过体重秤进行测量的,身高是通过尺子测量的。故选 D。(3)想让身体健康成长,需要经常锻炼身体和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等;选项中长时间看电视、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晚睡晚起 、多吃零食等都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对健康不利。故选 C。(4)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对小明的建议是:1.早睡早起,不熬夜。2.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做运动,比如跑步、打篮球等。3.多吃主食,少吃零食,不挑食。答案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