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提升卷(01):2024-2025 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素养测评(冀人版)考试分数: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 24 分)1.想要区分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我们选择的分类依据是( )。A.土壤颗粒的大小B.含沙和黏土的多少C.土壤的颜色2.下列选项中,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不包括( )。A.江河及湖泊中的水B.海水C.高山积雪3.西瓜适合生长在沙质土中的原因是( )。A.保水性好 B.渗水能力低 C.土壤疏松,透气性好4.为了保护土壤,我们可以( )。A.乱砍滥伐 B.植树造林 C.乱扔废弃物5.“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适合植物种子的萌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春天雨水多,土地湿润有利于种子萌发。B.春天气候温暖,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C.春天阳光充足,有种子萌发的光照6.我们把种子种到花盆或者种植杯里后,都要浇一些水。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种子萌发需要( )。试卷第 1 页,共 4 页A.水分 B.土壤 C.空气7.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是( )。A.植物自身造成的B.根从土壤中吸收的C.叶从空气中吸收的8.“根深蒂固”这个成语反映了植物的根具有的功能是( )。A.固着植株 B.吸收、输送水分及营养物质 C.贮藏营养9.一生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是( )。A.蜻蜓 B.蚕 C.青蛙10.四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 )。A.幼儿期 B.中年期 C.童年期11.会说话、会走路、会使用简单工具、会用电脑等,这说明人们的( )在发展。A.外部形态 B.内部器官 C.技能12.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是卵生动物B.爸爸下班后带回来几条金鱼,我知道金鱼属于胎生动物C.奇奇打算孵化小鸡,他先查找了相关资料,然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借助了一些工具,成功孵化并开始饲养小鸡二、填空题(共 21 分)1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进行排序,按照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 、 、 。14.可供我们饮用的淡水资源是由 及湖泊中的水、高山 、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15.洗衣服用水、浇花用水和我们的食用水都是 。16.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 中,植物的茎大都分 ,上面有芽和 。17.植物的一生一般要经过种子萌发、 、 这一过程。18.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 和 ,并通过吸收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 ,这就是绿色植物的 。19.蚕的一生可以分为 、 、 和 四个阶段。试卷第 2 页,共 4 页20.胚胎在卵中发育的繁殖方式叫做 。胚胎在妈妈身体里发育的繁殖方式,叫做 。三、判断题(共 12 分)21.土壤中只有植物,没有动物。( )22.壤土的保水保温性能较好。( )23.所有植物的一生都是从种子萌发开始的。( )24.许多植物除了种子能繁殖外,也能通过根、茎、叶等繁殖后代。( )25.所有动物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生长发育阶段。( )26.虽然蚕、螳螂、蜻蜓、青蛙的生长过程不同,但它们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这就是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四、连线题(共 6 分)27.将下列动物与其繁殖后代方式用线连起来。猫狗 胎生青蛙 卵生水螅 出芽生殖乌龟兔子五、简答题(共 25 分)28.请你说一说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特点有哪些?(合理即可)29.请你说一说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哪些?(合理即可)30.说一说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呢?31.怎样知道自己在生长发育?(列举 4 例)32.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几种,分别举例说明。(每类至少三个)六、实验题(共 12 分)33.第一组:在同样的倾斜角度下,用等量的水冲刷土壤,观察并记录①号和②号两个木盒中流出的水量和水质。试卷第 3 页,共 4 页① ②(1)该实验不同的条件是 。(2)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 ,含泥沙较多的是 。说明倾斜角度相同时,有无 ,会影响水土流失。第二组:两个木盒中土壤里都没有种植植物,左侧木盒的倾斜角度小于右侧木盒的倾斜角度。加等量的水冲刷土壤,观察并记录③号和④号两个木盒中流出的水量和水质。③ ④(3)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 ,含泥沙较多的是 。说明没有植被覆盖时,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4)综合两组对比实验,水土流失与 、 等有关。试卷第 4 页,共 4 页1.B【详解】人们根据土壤中所含沙和黏土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黏粒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沙质土;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故选 B。2.B【详解】河流、湖泊、冰川等是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可供我们饮用的淡水资源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海水不是淡水资源,故选 B。3.C【详解】沙质土,泛指含沙很多的土,这种土壤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耕种时需要改良。西瓜适合生长在沙质土中的主要原因是沙质土疏松透气性好,适合西瓜生长。故选 C。4.B【详解】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保护土壤,我们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可以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等,B 是正确的选项;乱砍滥伐、乱扔废弃物,是破坏土壤的表现。5.C【详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A、春天雨水多,土地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正确;B、春天气候温暖,有种子发芽适宜的温度,正确;C、春天阳光充足,有种子发芽需要的光照,错误;种子发芽不需要光照。6.A【详解】种子的共同特征:种子里面都有胚,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因为这三者是种子萌发时,生化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我们把种子种植到花盆或者种植杯里后,都要浇一些水。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种子萌发需要水分。7.B【详解】植物的根不仅仅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还吸收入土壤中的水分和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供植物体生长。陆生植物主要依靠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主要存在于土壤中。8.A【详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各大器官的工作,尤其是植物的根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根据答案第 1 页,共 7 页事实分析,根有许多作用。植物的根作用有固定植物、吸收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储藏营养等作用。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功能。“根深蒂固”这个成语反映了植物的根具有的功能是固着植株。9.B【详解】蚕属于昆虫,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A、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故 A 错误;B、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56 天,故 B 正确;C、青蛙一生属于变态发育过程,经历卵、蝌蚪和成蛙三个阶段,故 C 错误。10.C【详解】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人在生长过程中,大致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向青少年过渡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C 符合题意。11.C【详解】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说话会走路、会使用简单工具、会用电脑等,这说明人们的技能在增长。12.C【详解】A.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是卵生动物,错误;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是胎生动物;B.爸爸下班后带回来几条金鱼,我知道金鱼属于胎生动物,错误;金鱼属于卵生动物;C.奇奇打算孵化小鸡,他先查找了相关资料,然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借助了一些工具,成功孵化并开始饲养小鸡,正确。13.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详解】据渗水、保水等情况,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3 类,其中保水性最好的土壤称为黏质土,渗水能力最好的称为砂质土,渗水和保水能力居中的称为壤土,它们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14. 江河 积雪【详解】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淡水资源由江河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淡水水体组成,其中固体冰川较难直接利用。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答案第 2 页,共 7 页资源主要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一部分浅层地下水。15.淡水【详解】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洗衣服用水、浇花用水和我们的食用水都是淡水。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地球上淡水很少,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通常河流的水不能直接喝,需经过过滤、消毒等处理之后才能饮用,可利用的淡水只是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 0.3%,它主要包括江河湖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要节约用水。16. 土壤 节 叶【详解】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土壤中,茎是植物的主要部分,茎上有叶,有节,有芽,花和果实也生长在茎上。茎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17. 幼苗生长 开花结果【详解】植物的一生一般都要经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这一过程。它们一生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18. 二氧化碳 水 氧气 光合作用【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叶绿素吸收阳光、分解水而释放出氧气,合成植物需要的养分。它的叶吸收二氧化碳、根吸收水分,利用阳光,在叶片的叶绿素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存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19. 卵 幼虫 蛹 成虫【详解】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20. 卵生 胎生【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胚胎在卵中发育的繁殖方式叫做卵生。胚胎在妈妈身体里发育的繁殖方式,叫做胎生。21.×【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小动物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中生物和非生物都有,土壤中有动物。22.√答案第 3 页,共 7 页【详解】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适耕期长,适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是理想的农业土壤。题干说法正确。23.×【详解】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24.√【详解】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25.×【详解】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例如:蚊子、蚂蚁、蝴蝶、苍蝇、蚕、蜜蜂、家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个体发育只经历卵、幼虫、成虫 3 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差别不大。例如:蝉、蟑螂、蝗虫等。题目说法错误。26.√【详解】题干描述了蚕、螳螂、蜻蜓、青蛙等动物的生命过程,指出它们尽管生长过程不同,但都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这符合动物的基本生命过程,因此答案是对的。27.【详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卵生和胎生。像鱼、昆虫、鸟类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我们称这样的动物为卵生动物。青蛙、乌龟都是卵生动物。像狗、猫、兔子这样,母体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哺育小动物,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胎生。水螅的繁殖的方式属于出芽生答案第 4 页,共 7 页殖。28.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特点是:①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渗水性强,但肥力较差,昼夜温差较大。②黏质土颗粒最细,质地黏重,透气性差,养分缺乏,不利于根系向深处生长,但可塑性好。③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较好,耐旱耐涝,肥力适中,适于大多数植物生长。【详解】沙质土:沙质土的颗粒较大,排列松散,因此结构较为疏散。由于颗粒之间空隙大,透气性非常好,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呼吸。水分容易通过大颗粒间的空隙快速下渗,因此渗水性强由于水分和养分容易流失,沙质土的肥力通常较差。沙质土的热容量小,昼夜温差大,可能导致植物生长环境不稳定。黏质土:黏质土的颗粒非常细小,质地黏重,结构紧密。细小的颗粒使得土壤间的空隙小,透气性较差,根系呼吸可能会受限。养分含量可能不低,但由于透气性差,植物根系难以吸收。黏质土的可塑性好,易于塑形,适合制作陶器等。由于土壤紧实,不利于根系向深处伸展。壤土:壤土的颗粒大小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结构较为均衡。壤土既有适度的透气性,也有良好的渗水性,能够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壤土的保水保温性能较好,能为植物提供稳定的水分和温度条件。壤土通常含有较丰富的养分,肥力适中。壤土的这些特点使其适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农业土壤。29.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1)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在于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和场所,为动物提供栖息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还为人类生活提供很多原料等。如果土壤资源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引发旱涝灾害等,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2)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①合理放牧、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合理砍伐树木、④杜绝陡坡开垦种植、⑤防治土壤污染等。【详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合理放牧:通过控制放牧密度和轮牧制度,防止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壤侵蚀和退化。退耕还林还草:将退化的耕地恢复为森林或草地,以恢复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合理砍伐树木:实施可持续的林业管理,避免过度砍伐,保持森林的土壤保护功能。答案第 5 页,共 7 页杜绝陡坡开垦种植:在陡峭的坡地上种植作物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应避免此类开垦。防治土壤污染:通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合理处理工业废水和垃圾,防止土壤污染。30.给周围的植物创造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可以给植物定期除草,除虫,松土,浇水,施肥,给攀援植物搭架。【详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营养等,所以我们应当给周围的植物创造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可以给植物定期除草,除虫,松土,浇水,施肥,给攀援植物搭架。31.答: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小时候的衣服不能穿了;越来越有力气了;嗓音改变了;学会了写字、画画等等。【详解】人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的生长发育一般包括婴儿期、幼年期、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六个时期。从出生到长大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变化的过程反映了人生长发育的规律。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但外貌会发生变化,身高和体重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小时候的衣服不能穿了、越来越有力气了等现象都可以反应自己在生长发育。32.胎生:猫、狗、猪等;卵生:鸡、鸭、鹅等。【详解】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如蛇、乌龟、恐龙、鳄鱼、青蛙、鱼、鸟、鸡、鸭、鹅;胎生动物是指用胎生方式繁殖的动物,如猫、狗、猴、狮子、老虎、猪等。33. ①中没有种植植物,②中种植了植物 ① ① 植被覆盖 ④④ 土地坡度 植被覆盖 土地坡度【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详解】(1)观察两个木盒的图片,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①中没有种植植物,②中种植了植物。(2)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①号木盒上无植被,②号木盒上有植被,所以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①,含泥沙较多的是①。(3)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关,坡度大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③号木盒坡度小,④号木盒坡度大,所以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④,含泥沙较多的是④。答案第 6 页,共 7 页(4)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答案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