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27页) 课件 2024-2025学年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27页) 课件 2024-2025学年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1.能说出血液的组成成分,描述血液各种成分的功能
2.能说出输血的原则及献血的意义
学习目标
生活中常出现意外事故,很多人因为失血过多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如果能够及时输血,他们可能会很快恢复健康。为什么血液对人体这么重要呢?血液有哪些功能呢?
这些都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
1.试管中的血液分成了几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层现象?
2.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上所列的各种细胞分别位于哪一层?
分析·讨论
血液的组成
血液的组成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液就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
血液的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血浆成分中约90%是水,其余是溶解在水中的各种物质,包括通过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此外,血浆中还含有调节生命活动的激素、与凝血及抵御疾病相关的血浆蛋白。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1.血浆
思考
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的是什么成分?通常用什么方法来补充这些成分?
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一部分无机盐。通常采用喝水和补充无机盐的方法。
严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分、生理盐水和葡萄糖。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的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成分。
有关药液
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识别不同的血细胞 。
观察·思考
人血的永久涂片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白细胞数量比较少,体积通常比较大;血小板体积最小,一般不容易看到。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细胞彩绘图
2.血细胞
1.形态特点:
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红细胞没用细胞核。
(这种形状扩大了红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红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
红细胞
2.特性:
(1)呈红色,富含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2)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3.功能: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正常值 男:4.3×10 ~5.8×10 个/升;女:38×10 ~5.1×10 个/升
电镜下的红细胞
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血。患贫血会对健康造成什么影响呢?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在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贫血
症状:面色苍白并有头晕、乏力、气急等。
缓解:多吃含有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
思考
1.形态特点:
2.特性:当病菌侵入人体时, 白细胞能通过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3.功能:吞噬病菌等,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正常值:3.5×109~ 9.5×109个/升
体积比较大,形状不规则。白细胞没有血红蛋白,但有细胞核。
白细胞
如果体内白细胞的数目高于正常值,则表示很可能有致病菌的感染。
白细胞正在吞噬细菌的扫描电镜照片
1.白细胞接近细菌
2.白细胞开始吞噬细菌
3.白细胞已将细菌吞噬
当病菌侵入人体时, 白细胞能通过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白细胞吞噬细菌过程图
白细胞正在吞噬细菌的扫描电镜照片
1.形态结构特点:
形状不规则,个体最小,无细胞核。
止血和凝血。
3.正常值:
1.25×1011~ 3.5×1011个/升
2.功能:
注:如果血液中血小板过少,血液不易凝固,人就会失血过多,危及生命。但血小板过多也不好,会使血液粘度增大,导致血管内形成血栓。
血小板
血细胞的组成与功能
项目 名称 形态特点 有无细胞核 数量 功 能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两面凹的圆饼状,
富含血红蛋白(铁)
(成熟红细胞)无
最多
运输氧和
部分二氧化碳
个体最大,
形态多样

吞噬病菌,对
人体有保护和
防御作用
较少
个体最小,
形态不规则

凝血和止血
居中
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很多成年人都会积极献血以便救援更多的生命,他们献的血能输给任何一名伤员吗?输血有没有什么要求呢?
讨论
少量失血(小于400毫升): 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
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头晕、心跳加快、眼发黑、出冷汗。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血液总量的30% ):危及生命!
失血过多需要进行输血救治。
正常成人血量:占体重的7%~8% 。
你知道一个正常成人有多少血液吗?
输血与献血
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
输血
输血前要鉴定血型。人类有多种类型的血型系统,最常见的为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
如果异型血相输,有可能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和溶血反应,因此输血时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Rh、 Mn血型系统等。
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只有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才输异型血。
O型血者是“万能输血者”;
AB型血者是“万能受血者”
A
B
AB
O
A
B
O
AB
输血关系图
输血的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思考
输血前必须要做的是什么事?
验血
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存在的凝集素与输入的红细胞凝集原会发生凝集反应。
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 。成分输血可以是血浆、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
成分输血
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
讨论
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
A.严重贫血患者   a.血浆
B.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b.浓缩血小板悬液
C.外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c.浓缩红细胞悬液
两次献血间隔为6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不超过400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可献血74次,累计献血量30000毫升。
无偿献血
献血能够拯救某些患者的生命。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献血不超过400毫升,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进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患者需要的血液都来自其他健康人,那么献血会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呢?
作为一名健康的公民,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血液的各种组成及功能
血细胞
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浆
主要成分:水、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
血量
血型:
无偿献血
输同型血
ABO型:A型、B型、AB型和O型

输血与献血
A. 血清和血细胞
D. 红细胞和血小板
B. 血浆和血细胞
C. 红细胞和白细胞
1. 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
B
A. 红细胞﹣吞噬病菌
D. 红细胞﹣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B. 血小板﹣吞噬病菌
C. 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2. 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D
A. ①数量最多,能运输氧气
D. ③个体最小,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B. ②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并保护人体
C. ①、②都存在细胞核
3.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对图中的血细胞所作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