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01
描述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生命观念)
02
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初步学会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运用抽样检测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科学思维、探究实践)
03
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明白粮食种植的辛苦,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态度责任)
学习目标
在国家作物种质库里,储存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作物种子。种子入库前,科学家会通过实验检测种子活力。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种质库中保存种子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在通过观察种子萌发情况来检测种子活力的实验中,需要给种子提供怎样的环境条件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种子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呢?
种子的萌发需要
【结合下面的资料,作出假设】
1.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2.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土壤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3.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种子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呢?
种子的萌发需要
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
1.准备(绿豆)种子40粒,4个培养皿(其他器皿也可),滤纸或餐巾纸,记号笔等。
2.将4个培养皿编号。在培养皿中放入几张裁剪合适的滤纸或餐巾纸,分别在4个培养皿中均匀地撒入(10)粒种子做以下处理:
为什么是40粒,而不是4粒?
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1
2
3
4
无水
一点水
一点水
很多水
橱柜
橱柜
冰箱
橱柜
思考:以下有几组对照组,其研究的变量是什么?
条件 1 2 3 4
温度 适宜 适宜 低温 适宜
水 缺乏 适量 适量 适量
空气 充足 充足 充足 缺乏
思考:在每一组对照中,谁是对照组,谁是实验组?
【深度思考】实验组和对照组
自主阅读课本P4《科学方法》,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别
低温条件:实验组
室温条件:对照组
为了排除非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我们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除了所要研究的条件,其他环境条件应都相同(即控制单一变量),确保实验的有效性。
被人为改变条件的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正常的自然条件的组别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1
2
3
4
条件 1 2 3 4
温度 适宜 适宜 低温 适宜
水 缺乏 适量 适量 适量
空气 充足 充足 充足 缺乏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同时记录4组种子萌发情况。
不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
充足的空气
光照呢?
如果想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你会如何设计实验呢?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下表是蚕豆、烟草和苋菜的种子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的发芽率。
条件 蚕豆种子发芽率/% 烟草种子发芽率/% 苋菜种子发芽率/%
有光 97.1 98.5 1.8
无光 96.8 2.4 96.6
这三种种子萌发与光照有怎样的关系?
播种这些种子时,覆土的厚度可能有什么不同?
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链接生活】
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 春种后铺地膜的目的是什么?播种后灌溉的目的又是什么?
2. 通过观察右侧的图示,你认为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保温
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
温度、水分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种子有了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就能发芽了吗?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种子饱满、胚完整有活力、发育成熟且度过休眠期。
胚已死亡的种子
被咬坏胚的种子
干瘪的种子
休眠的千年莲子
刚收获的人参种子
【链接生活】
小麦种子种下去能长出小麦,我们平时吃的大米种下去能长出水稻吗
不能。收获后的小麦种子是完整的,能萌发成小麦幼苗,而我们平时吃的大米是水稻种子的胚乳部分,在加工过程中水稻种子的胚被破坏了因此将大米种到地里不会萌发。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种子休眠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而发展出的一种生存策略,它有助于种子在恶劣条件下生存。保护种子的储存物质,并提高种子的传播适应性。
为什么有些种子会有休眠期?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
(种皮、子叶、胚轴、胚根、胚芽)是如何发育的
种子
吸水
膨胀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
转化
运输
胚根
胚轴
胚芽
首先发育
突破种皮
根
发育
伸长
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发育
芽
进一步
发育
茎和叶
【课外实践】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在农业生产中,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假如你从种子站买了一袋种子,应当怎样测定它们的发芽率呢?
需要测定整袋种子吗?
测定时,应当挑选那些饱满、个儿大的种子吗?
抽样检测
抽样检测注意事项:
①样本大小要合适
②检测的方法要科学
③要做到随机取样
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
【课外实践】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在农业生产中,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假如你从种子站买了一袋种子,应当怎样测定它们的发芽率呢?
应当给种子提供怎样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
怎样计算发芽率呢?
种子发芽率计算公式:
种子发芽率 = ———————— × 100%
发芽种子数
供检测种子数
【练习与应用】
1.豆芽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易牙遗意》记载:“将绿豆冷水浸两宿……预扫地洁净,以水洒湿,铺纸一层,置豆于纸上,以盆盖之。一日两次洒水,候芽长。”依据种子萌发有关原理,分析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用温水代替冷水,可以促进绿豆种子萌发。 ( )
(2)水洒地面后铺纸一层,可以为绿豆种子萌发提供适量的水。( )
(3)“以盆盖之”提示我们绿豆种子的萌发是不需要光照的。 ( )
(4)将绿豆一直浸泡在水中,可以代替“一日两次洒水”。 ( )
2.种质库中适于保存大豆等作物种子的条件是 (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干燥 ④潮湿 ⑤空气流通 ⑥密封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一、概念检测
【练习与应用】
因为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播种时要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浸种是满足种子萌发对水的要求,耕耙土壤是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选择不同的时间播种,是满足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二、拓展应用
1.春播有许多注意事项。例如,在东北地区,玉米的播种时间比大豆的早;土壤需要通过耕和耙而变得松软。请你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同时子叶提供营养物质。
将这些植物种子直接暴露于月球表面,它们可能无法萌发。
因为月球表面极度干燥,缺乏水分,高真空等,不具备种子萌发需要
的环境条件。
2.在随嫦娥四号着陆器登陆月球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放有棉花、油菜、马铃薯、拟南芥4种植物的种子,以及种子萌发所需的物质,其中棉花种子实现了萌发。请你推测试验载荷中种子萌发所需的物质有哪些。如果将这些植物种子直接暴露于月球表面,它们还能萌发吗?为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