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
命题审题人: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高三年级命题中心组
本试卷共7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
工作才有意义。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
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
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我们的这种态度是不是功利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并不一殷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
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
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
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
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
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例如,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
爱,而为多数人所不需要,甚至对多数人有害,硬要拿来上市,拿来向群众宣传,以求其个人的或
狭隘集团的功利,还要贡备群众的功利主义,这就不但侮辱群众,也太无自知之明了。任何一种东
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
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末,你不去提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
样骂也是空的。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不统
一,任何专门家的最高级的艺术也不免成为最狭隘的功利主义;要说这也是清高,那只是自封为清
高,群众是不会批准的。
(摘编自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甲)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
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
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
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
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槁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所以,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
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稀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
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
高三语文第1页共7页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1.D
A“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活作为自己作品的内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强调革命的文学家艺
术家要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代言人,并非仅仅以群众生活为作品内容,还
包括立场、情感等多方面与群众的联系。
B.“只能通过是否产生优秀作品衡量,其他的方面都无足轻重、无关紧要”表述绝对,材料二“优
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所以,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
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只是说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但并没有说其他方面
无足轻重。
C.“都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相关”过于绝对,材料二提到的文艺创作问题还有创作者自身浮躁等
原因。
2.B.“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意在强调要创作出有力量、高质量的优秀作品,而不是强调文艺
作品的风格特点。
3.C.“既突出了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不良现象的原因”错,材料二第三段几个“有的”运用排比主
要是列举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而不是突出原因。
4.①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根基,艺术价值应以群众利益为衡量标准:②文艺对群众具有引导与提升作
用,文艺需要在普及中提高群众审美。
5.①针对的是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前者针对的是延安时期文艺创作脱离群众的问题,后者针对的
是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②针对的是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不同的需求,延安时
期欣赏水品较低,改革开放以来审美需求多样。
(二)现代文阅读1川(本题共4小题,16分)
6.C(“移步换景”指人走景移,随若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垂柳青青、桥影扶疏、
古建筑分立”在文中是对剑河两岸风光印象式的勾勒与列举,并非移步换景式的详写,故错误。A.文
章在时间上由冬而春,空间上在剑城与剑大间转移,两条线索在文中同时进行,故正确。作者看到
剑桥的蓝蕊和黄色水仙,联想到日月潭的潭心和东篱的菊花,中西两种文化视角碰撞,别有趣味,
故正确。B.根据注释提示可知本文不同于一般游记,在作者双重身份下,本文既有诗情画意又有理
性的闪光,故正确。D.根据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可知,春雨中的“渭城”更
符合作者漫步于早春剑城所产生的联想,故正确。)
7D(“浓烈乡思”错误。“有些像”是中西跨文化视野下的联想;“又不像”是对剑桥文化特殊性
与典型性的确认与嘉许。)
8.①用词文白相间。既有“裙裾”“索笔”等文言化书面语词,又有“也真亏”“说真的”等现代
口语化表达,既保留了文言文的古朴典雅,又融入了现代汉语的清新流畅。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