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期中(1-2章) 检测B(原卷+答题卷+解析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七下期中(1-2章) 检测B(原卷+答题卷+解析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期中(1-2章)测卷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下列各项中,不是因青春期发育所带来的生理变化是(  )
A.性器官发育成熟 B.身体开始发胖了 C.肺通气量增大 D.脑调节功能增强
解析:A、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女孩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这都与性器官发育有关,A不符合题意;B、身体开始发胖并不是因为青春期发育所带来的生理变化,B符合题意;C、肺通气量增大是因为青春期的肺功能增加,C不符合题意;D、脑调节功能增强是因为青春期神经系统功能增强,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2、如图四种原子模型(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正确的是( )
A. 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 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C. 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 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
解析:A、甲和丙的质子数相同,对于原子而言,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甲、丙的核电荷数相同,故该说法错误;B、甲、丙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它们不是同一种原子,故该选项错误;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乙、丁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故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故该选项正确;D、甲、乙的质子数不相同,不互为同位素,故该选项错误。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3、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 )
A. 反应的生成物是混合物
B.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解析:A、生成物只有一种,是纯净物,故A错误;B、反应前含碳的物质为CO,,氧的化合价为-2价,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生成物的化学式为CH2O2,故C错误;D、由图可知,反应物中由三份氧气,右侧还剩余两份氧气,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D正确。
答案:D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几位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条件,其中发芽率最高的处理方式是( )
A.不加水,0℃ B.水位保持在①处,25℃
C.水位保持在①处,0℃ D.水位保持在②处,25℃
解析: 发芽率最高的条件,符合种子萌发的全部有利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5、如图所示分别为水电解实验的装置图和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A.根据图甲可知,a管中气体体积大于b管,则a为氢气,b为氧气,而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正确不合题意;B.根据乙图可知,水电解生产两种物质,为分解反应;反应前,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氢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价,故C错误符合题意;C.根据乙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故C正确不合题意;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D正确不合题意。
答案:B
6、在观察花的结构活动中,正确的操作是(  )
A.用手直接剥下花的各部分 B.用刀片剖开花丝取出花粉
C.用镊子将子房横向夹开观察 D.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的胚珠
解析:A、取一朵花,用镊子由外向内剥下花的各部分结构,A不符合题意;B、可以用棉签采集花粉,B不符合题意;C、用解剖刀或刀片将子房纵向剖开,可以观察子房中的胚珠,C不符合题意;D、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的胚珠,D符合题意。
答案:D
7、如图所示是人体内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是一个器官,由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B. b是一个器官,和口腔、食道、小肠、大肠、肝脏等构成消化系统
C. C是一个系统,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构成人体
D. d是一个组织,由上皮细胞、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构成
解析:A、a是心脏,属于器官,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构成,保护组织是植物的组织,不是人体的组织,错误;B、b是胃,属于器官,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胃腺、肠腺,正确;C、c是,属于器官,错误;D、d是肺,属于器官,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构成,错误。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8、关于科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N2:表示氮气分子的个数为2
B.2Al:表示铝原子的个数为2
C.S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 O: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解析:A.N2:表示1个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故A错误符合题意; B.2Al:表示铝原子的个数为2,即2个铝原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S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故C正确不合题意;D.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9、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气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活塞慢慢下压后,分子大小和形状都没有变,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是物理变化。A分子变小,错误,变为原子错误;只有B符合题意。
答案:B
10、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 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会变
D.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一定比分子小
解析:A、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A错误。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分别由原子和离子保持其化学性质,B错误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拆散重新组和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化学变化中,原子个数与种类不变,C正确分子比构成其的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打,但是如果是其他原子,就不一定能够,比如氢原子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构成的氢分子比比较大的原子比如钾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小,D错误, 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11、有关Mg和Mg2+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② 化学性质相同 ③ 核外电子总数相同
④ 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⑤ 属于同种元素 ⑥ 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A. ①②④ B. ②③4 C. ①⑤⑥ D. ③④⑥
解析:Mg和Mg2+两种粒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①、⑤正确;二者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故②错误;Mg2+比Mg的核外电子总数少2个,故③错误Mg2+核外电子层数为2,而Mg的核外电子层数为3,故④错误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则二者相对原子质量相等,故⑥正确。那么正确的是①⑤⑥。即C符合题意。
答案:C
12、大熊猫以竹子为主要食物,食用竹子种类多样,而且还会根据季节的转换采食竹子的不同部位。下列有关大熊猫与竹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竹子的根、茎、叶被称为生殖器官
B. 从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的眼睛与竹子的根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C. 熊猫的血管与竹子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
D. 熊猫皮肤中的神经细胞和立毛肌细胞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
解析:A.竹子的根、茎、叶被称为营养器官,一般我们把根茎叶叫做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生殖有关,叫做植物的生殖器官,A错误;B.从结构层次分析,大能猫的眼睛与竹子的根属于同一结构层次,都属于器官,B正确:C.熊猫的血管与竹子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C正确;D.能猫皮肤中的神经细胞和立毛肌细胞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前者是神经组织,后者是肌肉组织,D正确,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13、如图所示呈现的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 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 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 睡莲生长在水中,所以属于藻类植物
解析:A. 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正确;B. 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正确;C. 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正确;D. 睡莲生长在水中,但能开花结果属于被子植物,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14、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是一种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解析:A.根据化学式C6H6可知,苯由两种元素组成,肯定不是单质;因为碳元素在化合物中存在,所以它的化合价肯定不是零,故A错误;B.根据化学式C6H6可知,一个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故B错误;C.根据化学式可知,苯由氢和碳两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D.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故D错误。
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a表示胚乳中有机物变化,曲线b表示胚中有机物变化
B. 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逐步被转运到胚中
C. 在有机物变化过程中,胚根、胚芽等结构的细胞不断分裂、分化
D. 曲线b快速上升阶段表示玉米种子萌发时,子叶发育成叶,通过光合作用不断积累有机物
解析:A、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减少,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因此胚乳内的有机物减少,当种子萌发长出幼叶后可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胚内的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加,曲线a表示胚乳中有机物变化,曲线b表示胚中有机物变化,A正确;B、玉米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胚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B正确;C、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时逐步被耗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供胚根、胚芽等结构的细胞不断分裂、分化,C正确;D、曲线b后期快速上升阶段表示玉米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D错误,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丽水市多地盛产黄桃,它以汁多味甜而驰誉一方。
(1)如图甲为黄桃花的结构,黄桃是由图甲中   发育而来(填序号);
(2)为保持黄桃的优良性状,通常采用如图乙的方法紧殖,这种繁方法是   ,属于   
生殖(填“有性”或“无性)。
解析:(1)黄桃属于果实,是由图甲中⑤子房发育而来;(2)为保持其优良性状,通常采用嫁接的方法繁殖,嫁接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1)⑤; (2)嫁接;无性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60属于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2)C60这种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3)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   (选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解析:(1)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属于单质;(2)每60个C原子构成一个C60分子,然后C60分子再构成这种物质,因此C60这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3)C60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应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1)单质(2)分子(3)化学
18、下图甲表示高等动物、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①)②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各自不同的结构层次;图乙表示动、植物的组织或器官。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A] ;
(2)图乙中a与图甲中的 (填字母)层次相对应,b与图甲中的 层次相对应(填字母)。
解析:(1)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2)图甲中①细胞数目增多,代表细胞分裂,图甲中②代表细胞分化,细胞形态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图乙中a是组织,图甲中B和D是组织,B是植物组织,D是动物组织。而b是器官,与甲中的C(植物器官)和F(动物器官)是同一层次。
答案:(1)细胞 (2)B、D ;C、F
19、锂电池的应用比较广泛。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可知锂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 ;
(2)图乙表示锂原子转变为锂离子的过程,锂离子符号可表示为 。
解析:图甲中锂为第3号元素,质子数和核电荷数为3;核外电子数也为3,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阳离子时,带1个单位正电荷,符号Li+。
答案:(1)3; (2)Li+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原子”;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
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的结果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而后,"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1)水分子(H,O)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 原子”(选填“简单”或“复杂”);
(2)请将如图方框中“ ”处补全: 。
解析:(1)水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复杂原子;(2)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表示为。
答案:(1)复杂 (2)
21、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
(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m=n B. m=n+X C. m=n-x D. m=X-n
(3)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离子的符号为B3+,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解析:(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核外的电子数是m,失去3个电子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mnx的关系是:m=x+3,所以,B正确;(3)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B离子的符号为B3+,化合价为+3价,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A3。
答案:(1)稳定结构,离子;(2)B;(3)BA3
22、如图所示为某类生物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示意图,②③代表生殖和发育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成熟的生物体为西瓜,则过程①表示 ,在此之前还需要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2)若成熟的生物体为某种昆虫,②③表示两种发育过程,则家蚕的发育过程为 (选填“②”或“③”) ;
(3)若成熟的生物体为鸡,则受精方式为 受精 (选填“体内”或“体外”) 。
解析:(1)若成熟的生物体为西瓜,则过程①是受精,在此之前还需要完成的生理过程是传粉;(2)若成熟的生物体为某种昆虫,②③中D为幼虫,E为蛹;②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③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则家蚕的发育过程为③;(3)若成熟的生物体为鸡(鸟类),则其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
答案:(1)受精 传粉 (2)③ (3)体内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中学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人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________(选填“卵生”、“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__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青蛙经过抱对后,雌雄蛙分别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几个阶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成蛙和幼蛙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上差别大,属于变态发育。
答案:(1)卵生;(2)③ (3)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4)③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①、②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③号缸”)
24、下面是探究笔帽上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请帮助完成。
材料用具:1号和2号装有牛肉汁和琼脂的培养基(已经高温灭菌并冷却)
(1)作出假设:   。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1号培养皿不作任何处理,2号培养皿处理方法是   ;
②把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恒温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3)如果出现   的结果说明笔帽上有细菌和真菌。
解析: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置培养基(一般为牛肉汁+琼脂)、高温灭菌,冷却(将培养皿和培养基上原有的菌类杀死,冷却是防止要接种的菌类被杀死)、接种(将少量细菌或者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恒温培养。通过阅读题干“探究笔帽上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可知道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笔帽上是否有细菌和真菌。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
答案:(1)笔帽上有细菌和真菌 (2)将笔帽轻轻在2号培养皿中的不同位置按压几下;
(3)1号培养皿没有菌落或菌落很少,且2号培养皿出现菌落。
25、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图乙)。
(1)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结合图丙,列举得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这一结论的主要证据是          ;
(3)基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你认为下图中最符合实际的原子结构为 (填字母);
(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填序号);
A. 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 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解析:(1)卢瑟福说“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体积很小的原子核;(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即绝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不发生偏转,能穿过原子内部的空间,则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3)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可知,原子结构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则原子结构应该是C;(4)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说法正确;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模型使科学研究直观化,故说法正确;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并没有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故说法错误;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故说法正确;故ABD符合题意。
答案:(1) 原子核(2)大部分α粒子未发生偏转 (3)C (4)ABD
26、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某小组对于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的问题进行分组探究.他们分别选用三种植物的种子在光照和黑暗中进行培养,每种条件下的种子数量都为200粒,一段时间后观察。下表为实验条件和结果,数据为已萌发的种子数量。
(1)①、②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
(2)大豆种子不管在光照还是黑暗处,都有一些种子没有萌发的可能原因是   ;
(3)如果探究空气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请完善实验组⑦实验条件 ;
(4)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发现   (选填“莴苣”、“西瓜”或“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
解析:(1)从表格中看出①、②两组实验的不同的量是光照,其它条件如空气、温度、水分都相同,因此①、②两组实验的变量是光照。(2)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3)“如果探究空气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空气,其它条件如光照、温度、水分都相同且适宜。因此需增设实验组①”,这组实验条件设计的光照应该是黑暗。(4)由表中实验结果分析,莴苣种子在向阳处种子发芽185粒,黑暗处0;西瓜种子向阳处0,黑黑暗处190粒;大豆种子在向阳处180粒,黑暗处178粒。因此可以发现莴苣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
答案:(1)光照 (2)胚已经死亡(或已经损坏) (3)黑暗 (4)莴苣
27、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皿号 A B C
实验步骤 ①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②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③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   。
(2)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
(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 (是或否)需相同;
(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   ;
(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解析:(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细胞核。(2)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排除原有杂(细)菌的干扰。(3)对照实验中,必须控制其他条件的相同,因此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应该相同。(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无菌落。(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洗手后的培养基表面相比不洗手的培养基表面菌落要少得多,因此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答案:(1)细胞核;(2)排除原有杂(细)菌的干扰 (3)是(或需要)(4)无菌落(5)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本题6分,每空1分)西红柿(又名番茄)富含维生素、糖类等营养物质,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尤其在夏季有的同学把它当作水果吃。请你结合所学的植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的同学当作水果吃,吃进去的应属于 组织。
(2)切开西红柿,你会发现这些现象:
①瓤中有些亮晶晶的“小颗粒”,这实际是一个个的 ;
②红色的甜酸可口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的 中;
③有些“筋络”把汁液分隔开,推测这些“筋络”属于 组织。
(3)这些富含糖类等有机物的汁液实际是由细胞质中的 将光能转变成的。
(4)种下番茄种子会长出番茄,决定该现象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的 中。
解析:(1)番茄是一个果实,其中果肉丰富,吃进去的是营养组织;(2)番茄瓤中亮晶晶的小颗粒是一个个的细胞;汁液是从细胞的液泡中流出来的;筋络是输导组织,(3)含糖类的有机汁液是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光合作用形成的;(4)种下番茄长出番茄这是遗传,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答案:(1)营养;(2)细胞、 液泡 、输导;(3)叶绿体;(4)细胞核
29、(本题8分,每空2分)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溶液作消毒剂,请根据酒精(C2H5OH)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医疗上常用的酒精属于__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一个酒精分子含 个原子;酒精中C、H、O元素质量比为 。
(3)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解析:(1)医用酒精是溶液,属于混合物;(2)由化学式可知,一个酒精分子中有9个原子,碳、氢、氧的质量比(2×12):(6×1):(1×16)=12:3:8 (3)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碳元素质量分数:12×2/46=52.2%
答案:(1)混合物 (2) 9 12:3:8 (3) 52.2%
30、(本题7分,1-2每空2分,第3题3分)完成下列各题:
(1)经测定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SO42- 、Mg2+、Na+、X((离子)等四种离子,其中SO42-与Na+的个数比为3:4,X与Mg2+的个数比为1:1且X为阴离子,则X可能为( )
A. CO 32- B. K+ C. PO43- D. C1-
(2)根据下表中几种有机物化学式和名称的排列规律,X和Y应分别为( )
A.C7H16 丁烷 B.C7H14 丁烯 C.C7H16 丁烯 D.C7H14 丁烷
(3)经过研究发现,对任何气体而言,6.02×1023个分子具有下列定量关系:
①其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g;
②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其体积为22.4L。
据此可知,32克二氧化硫的分子数为 个,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个,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其体积为 升。
解析:(1)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由SO42-与Na+的个数比为3:4可知,硫酸根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与钠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比=(3×2):4=3:2,所以X离子必须带负电荷,且X与Mg2+的个数比为1:1,所以一个X离子所带的电荷为一个单位的负电,故D符合题意。(2)由几种有机物化学式和名称的排列规律可知,名称是按天干排列的,是按照前一个是某烷,后一个是某烯,则Y的名称是丁烯;某烷的通式为CnH2n+2,某烯的通式为CnH2n,10个庚烷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7H16;故C符合题意。(3)二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16×2=64,所以可以判断6.02×1023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为64g,所以32g二氧化硫的分子数为3.01×1023;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所以32g二氧化硫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为:2×3.01×1023=6.02×1023;根据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对任何气体而言,6.02×1023个分子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其体积为22.4升,所以可以判断32g二氧化硫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的体积为:22.4升/2=11.2升。
答案:(1)D (2)C (3)3.01×1023;6.02×1023;11.2。
31、(本题8分,每空2分)大豆是中国传统粮食作物“五谷”之一,在中国己有五千余年的栽培史,是大豆油和中国人爱吃的豆腐以及多种豆制品的主要原料。如图为大豆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标号,其后填名称)
(1)图一中的①②③④构成了种子的 ,它将发育成大豆植株;
(2)播种大豆种子后,最先突破⑤的结构是图一中的[ ] ;大豆种子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中的[ ] ;图二中的⑥是由图中的[ ]发育而来的。
解析:(1)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的,图一中的①②③④构成了种子的胚,胚是细小的植物体,它将发育成大豆植株;(2)播种大豆种子后,最先突破⑤的结构是图一中的胚根;大豆是双子叶植物,大豆种子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中的子叶;图二中的⑥是由图中的胚芽发育而来的。
答案:(1)胚 (2)③胚根 ④子叶 ②胚芽
32、(本题6分,每空2分) 莽草酸(C7H10O5)是制取抗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试计算。
(1)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   克莽草酸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68g。
(3)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剂量表”服用“达菲”:
体重 小于等于15kg 15~23kg 23~40kg 大于40kg
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75mg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20kg,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达菲”药片(每粒药片含“达菲”75mg)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服用几粒?
解析:(1)根据化学式C7H10O5可知,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7+1×10+16×5=174;(2)需要莽草酸的质量为:;(3)根据表格可知,体重为20kg的患儿每次用量为45mg;
那么一个疗程需要“达菲”的质量为:45mg×2×5=450mg;一个疗程共服用的药片粒数为:450mg÷75mg/粒=6粒。
答案:(1)174 (2)348 (3)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期中(1-2章)检测B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1) ;(2) ; ;
17、(1) ;(2) ;(3) ;
18、(1) ;(2) ; ;
19、(1) ;(2) ;
20、(1) ;(2) ;
21、(1) ;(2) ;(3) ;
22、(1) ; ;
(2) ;(3)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1) ;(2) ;
(3) ;
(4) ;
24、(1) ;
(2) ;
(3) ;
25、(1) ;(2) ;
(3) ;(4) ;
26、(1) ;(2) ;
(3) ;(4) ;
27、(1) ;(2) ;
(3) ;(4) ;
(5)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1)  ;
(2) ; ; ;
(3) (4) ;
29、(1) ;
(2) ; ;
(3) ;
30、(1) ;(2) ;
(3) ; ; ;
31、(1) ;
(2) ; ; ;
32、(1) ;
(2) ;
(3)解: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期中(1-2章)测卷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下列各项中,不是因青春期发育所带来的生理变化是(  )
A.性器官发育成熟 B.身体开始发胖了 C.肺通气量增大 D.脑调节功能增强
2、如图四种原子模型(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正确的是( )
A. 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 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C. 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 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
3、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 )
A. 反应的生成物是混合物
B.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几位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条件,其中发芽率最高的处理方式是( )
A.不加水,0℃ B.水位保持在①处,25℃
C.水位保持在①处,0℃ D.水位保持在②处,25℃
5、如图所示分别为水电解实验的装置图和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6、在观察花的结构活动中,正确的操作是(  )
A.用手直接剥下花的各部分 B.用刀片剖开花丝取出花粉
C.用镊子将子房横向夹开观察 D.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的胚珠
7、如图所示是人体内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是一个器官,由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B. b是一个器官,和口腔、食道、小肠、大肠、肝脏等构成消化系统
C. C是一个系统,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构成人体
D. d是一个组织,由上皮细胞、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构成
8、关于科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N2:表示氮气分子的个数为2
B.2Al:表示铝原子的个数为2
C.S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 O: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9、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气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
10、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 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会变
D.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一定比分子小
11、有关Mg和Mg2+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② 化学性质相同 ③ 核外电子总数相同
④ 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⑤ 属于同种元素 ⑥ 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A. ①②④ B. ②③4 C. ①⑤⑥ D. ③④⑥
12、大熊猫以竹子为主要食物,食用竹子种类多样,而且还会根据季节的转换采食竹子的不同部位。下列有关大熊猫与竹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竹子的根、茎、叶被称为生殖器官
B. 从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的眼睛与竹子的根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C. 熊猫的血管与竹子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
D. 熊猫皮肤中的神经细胞和立毛肌细胞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
13、如图所示呈现的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 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 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 睡莲生长在水中,所以属于藻类植物
14、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是一种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a表示胚乳中有机物变化,曲线b表示胚中有机物变化
B. 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逐步被转运到胚中
C. 在有机物变化过程中,胚根、胚芽等结构的细胞不断分裂、分化
D. 曲线b快速上升阶段表示玉米种子萌发时,子叶发育成叶,通过光合作用不断积累有机物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丽水市多地盛产黄桃,它以汁多味甜而驰誉一方。
(1)如图甲为黄桃花的结构,黄桃是由图甲中   发育而来(填序号);
(2)为保持黄桃的优良性状,通常采用如图乙的方法紧殖,这种繁方法是   ,属于   
生殖(填“有性”或“无性)。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60属于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2)C60这种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3)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   (选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18、下图甲表示高等动物、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①)②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各自不同的结构层次;图乙表示动、植物的组织或器官。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A] ;
(2)图乙中a与图甲中的 (填字母)层次相对应,b与图甲中的 层次相对应(填字母)。
19、锂电池的应用比较广泛。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可知锂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 ;
(2)图乙表示锂原子转变为锂离子的过程,锂离子符号可表示为 。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原子”;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
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的结果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而后,"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1)水分子(H,O)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 原子”(选填“简单”或“复杂”);
(2)请将如图方框中“ ”处补全: 。
21、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
(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m=n B. m=n+X C. m=n-x D. m=X-n
(3)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离子的符号为B3+,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22、如图所示为某类生物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示意图,②③代表生殖和发育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成熟的生物体为西瓜,则过程①表示 ,在此之前还需要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2)若成熟的生物体为某种昆虫,②③表示两种发育过程,则家蚕的发育过程为 (选填“②”或“③”) ;
(3)若成熟的生物体为鸡,则受精方式为 受精 (选填“体内”或“体外”)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中学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人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________(选填“卵生”、“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__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是探究笔帽上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请帮助完成。
材料用具:1号和2号装有牛肉汁和琼脂的培养基(已经高温灭菌并冷却)
(1)作出假设:   。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1号培养皿不作任何处理,2号培养皿处理方法是   ;
②把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恒温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3)如果出现   的结果说明笔帽上有细菌和真菌。
25、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图乙)。
(1)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结合图丙,列举得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这一结论的主要证据是          ;
(3)基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你认为下图中最符合实际的原子结构为 (填字母);
(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填序号);
A. 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 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26、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某小组对于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的问题进行分组探究.他们分别选用三种植物的种子在光照和黑暗中进行培养,每种条件下的种子数量都为200粒,一段时间后观察。下表为实验条件和结果,数据为已萌发的种子数量。
(1)①、②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
(2)大豆种子不管在光照还是黑暗处,都有一些种子没有萌发的可能原因是   ;
(3)如果探究空气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请完善实验组⑦实验条件 ;
(4)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发现   (选填“莴苣”、“西瓜”或“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
27、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皿号 A B C
实验步骤 ①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②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③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   。
(2)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
(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 (是或否)需相同;
(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   ;
(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本题6分,每空1分)西红柿(又名番茄)富含维生素、糖类等营养物质,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尤其在夏季有的同学把它当作水果吃。请你结合所学的植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的同学当作水果吃,吃进去的应属于 组织。
(2)切开西红柿,你会发现这些现象:
①瓤中有些亮晶晶的“小颗粒”,这实际是一个个的 ;
②红色的甜酸可口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的 中;
③有些“筋络”把汁液分隔开,推测这些“筋络”属于 组织。
(3)这些富含糖类等有机物的汁液实际是由细胞质中的 将光能转变成的。
(4)种下番茄种子会长出番茄,决定该现象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的 中。
29、(本题8分,每空2分)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溶液作消毒剂,请根据酒精(C2H5OH)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医疗上常用的酒精属于__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一个酒精分子含 个原子;酒精中C、H、O元素质量比为 。
(3)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0、(本题7分,1-2每空2分,第3题3分)完成下列各题:
(1)经测定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SO42- 、Mg2+、Na+、X((离子)等四种离子,其中SO42-与Na+的个数比为3:4,X与Mg2+的个数比为1:1且X为阴离子,则X可能为( )
A. CO 32- B. K+ C. PO43- D. C1-
(2)根据下表中几种有机物化学式和名称的排列规律,X和Y应分别为( )
A.C7H16 丁烷 B.C7H14 丁烯 C.C7H16 丁烯 D.C7H14 丁烷
(3)经过研究发现,对任何气体而言,6.02×1023个分子具有下列定量关系:
①其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g;
②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其体积为22.4L。
据此可知,32克二氧化硫的分子数为 个,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个,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其体积为 升。
31、(本题8分,每空2分)大豆是中国传统粮食作物“五谷”之一,在中国己有五千余年的栽培史,是大豆油和中国人爱吃的豆腐以及多种豆制品的主要原料。如图为大豆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标号,其后填名称)
(1)图一中的①②③④构成了种子的 ,它将发育成大豆植株;
(2)播种大豆种子后,最先突破⑤的结构是图一中的[ ] ;大豆种子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中的[ ] ;图二中的⑥是由图中的[ ]发育而来的。
32、(本题6分,每空2分) 莽草酸(C7H10O5)是制取抗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试计算。
(1)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   克莽草酸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68g。
(3)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剂量表”服用“达菲”:
体重 小于等于15kg 15~23kg 23~40kg 大于40kg
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75mg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20kg,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达菲”药片(每粒药片含“达菲”75mg)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服用几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