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提升卷(02):2024-2025 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素养测评(冀人版)考试分数: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 24 分)1.土壤中含有的成分是( )。A.水分和空气 B.有机质 C.以上物质都含有2.下列现象中能污染土壤的是( )。A.掩埋垃圾 B.翻耕土壤 C.合理施肥3.关于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施有机肥不利于提高土壤肥力B.将农作物的秸秆添加到土壤中可以改善土壤结构C.合理轮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可以提高土壤肥力4.关于土壤不正确的说法是( )。A.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B.土壤中不含有机质C.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5.自然界里的植物,根大都生长在( )。A.水里 B.土壤里 C.岩石里6.在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时,洒了一点儿水并放到冰箱里的种子( )。A.会发芽 B.不会发芽 C.不能确定是否会发芽7.把枝条或茎剪成小段,插入土中,生根发芽后形成新植株,这种方法叫( )。A.扦插 B.压条 C.嫁接试卷第 1 页,共 4 页8.阳台冬冷夏热,应选择种植( )的蔬菜。A.耐热或耐寒性好 B.耐旱抗水性好 C.生长期长9.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 )的过程。A.出生、成长、繁殖、死亡 B.出生、幼年、繁殖、死亡 C.出生、减长、成人、死亡10.下面时期,人体生长最快的是( )。A.婴儿期 B.中年期 C.老年期11.蚕宝宝一般在春季出生,这是因为( )。①温度适宜②湿度适宜③桑叶长得好④空气、雨水充足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12.小明同学发现母鸡生了蛋后,它就要一动不动地趴在蛋上孵蛋了。母鸡孵蛋是为了让鸡蛋孵化时得到是( )。A.充足的空气 B.一定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二、填空题(共 22 分)13.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 和 ,为动物的生活提供了 ,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很多 。14.加热后玻璃片出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 ,将干燥的土块放入水中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有 。15.植物的一生一般都要经过种子萌发、 、 这一过程。16.植物是通过 吸收水分并由 运送到其全身各处的。17.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 中,植物的茎大都分节,节上有 。甘蔗是植物的 。18.孵化小鸡需要适宜的 、 以及 等条件。19.蚕的一生要经历 、 、 、 四个阶段。20.胚胎在 里发育的生殖方式叫做卵生;胚胎在 里发育的生殖方式叫做胎生。三、判断题(共 12 分)2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 9 个省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 )22.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和场所,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原料。( )23.有的植物永远不会死,例如银杏树。( )24.我们食用的土豆、甘蔗、莲藕都属于植物的茎。( )试卷第 2 页,共 4 页25.像小鸡这样,胚胎在卵中发育的繁殖方式叫做卵生。( )26.蚂蚁和恐龙都是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 )四、连线题(共 6 分)27.将下列植物与其植物器官名称连起来。①黄瓜 ②生菜 ③藕 ④菜花 ⑤胡萝卜 ⑥绿豆叶 花 果实 种子 根 茎五、简答题(共 25 分)28.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资源?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土壤资源?29.根和茎是怎样帮助植物获取水分的?30.怎样让种植的花生长得更好?31.胎生与卵生有什么不同?32.想一想,有哪些动物采用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六、综合题(共 11 分)33.卵生的哺乳动物鸭嘴兽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哺乳动物,是目前世界上仅存对的最古老的哺乳动物。鸭嘴兽实在是很奇特。说它是兽类吧,它确靠下蛋繁殖后代;说它是爬行动物吧,可它孵出的后代都是靠哺乳喂养的,真是“不伦不类”。我们知道,一般从蛋中孵出的小动物是不吃奶的,如鸡、鸭、鸟、蛇;而吃奶的动物一般是胎生的,不下蛋,如猫、狗、猪、羊。可是鸭嘴兽既下蛋又吃奶,这让生物学家们伤透了脑筋,不知道该把它列入哪一类动物。经过多年的争论,生物学家们只好以毛和奶作为分类的依据,将鸭嘴兽列入哺乳动物类,称它为“卵生哺乳动物”。世界上只有哺乳动物有圆的毛(鸟类的羽毛是扁的),分泌真正的乳汁,而这两个特点鸭嘴兽都具备。(1)通过阅读我发现,鸭嘴兽繁殖后代的方式很特殊:既靠 繁殖后代,又靠喂养后代,生物学家只好以 和 作为依据,将鸭嘴兽列入 类,称它试卷第 3 页,共 4 页为“ ”。(2)鸭嘴兽具备只有哺乳动物才有的两个特点:有 的毛,分泌真正的 。试卷第 4 页,共 4 页1.C【详解】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2.A【详解】当土壤受到污染时,土壤中会含有很多的有害物质,危害环境以及人体健康。填埋垃圾会污染土壤,合理施肥、翻耕土壤不会污染土壤。3.A【详解】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A、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选项观点错误;B、将农作物的秸秆添加到土壤中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腐殖质,选项观点正确;C、合理轮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选项观点正确。4.B【详解】A.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正确;B.土壤中不含有机质,错误;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空气、有机质等物质的混合物;C.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正确。5.B【详解】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器官。植物的根呈向地性,向着地心吸力的方向生长,能深入土壤中,巩固在地上的植物体,并能从泥土中吸收水分及矿物盐。6.B【详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撒了一点儿水并放到冰箱里的种子,由于温度太低,不会发芽。7.A【详解】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把枝条或茎剪成小段,插入土中,生根发芽后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叫扦插,是植物无性繁殖的一种方法。8.A答案第 1 页,共 5 页【详解】一般来说,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是:适度阳光、空气和适量水分。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阳台冬冷夏热,耐热或耐寒性好的植物能够适应阳台冬冷夏热的环境,所以应该在阳台种植耐热或耐寒性好的蔬菜。9.A【详解】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但是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阶段。10.A【详解】人生发育最快的两个是期,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儿期到生后 1 岁,这时身高和体重都飞速增长;另一个就是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的主要标志是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并且具有了繁殖能力。11.C【详解】蚕卵孵化需要的条件:蚕卵孵化成幼虫的温度条件是要保持温度在 24-25 度这个区间,这是孵化蚕卵的最佳温度条件;注意空气流通;适宜的湿度。根据蚕卵孵化条件的认识,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春天或夏天气温比较适合蚕卵孵化,而且桑叶长得好。12.C【详解】鸡蛋的孵化温度在 37.5 摄氏度左右,所以母鸡一动不动地趴在蛋上为了让鸡蛋孵化时得到适宜的温度。13. 养料 水分 栖息地 原料【详解】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土壤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所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土壤,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14. 水分 空气【详解】用加热后玻璃片出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把干燥的土块放进水中,有很多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搅动后静止一会,土壤会分成两层,上面一层是黏土,下面一层是沙粒和粉粒。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15. 植株生长 开花结果到死亡【详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一般要经过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到凋谢整株死亡的过程,这就是植物的生命过程。答案第 2 页,共 5 页16. 根 茎【详解】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养分和固定植物身体的作用。茎具有运送水分、养分的作用。17. 土壤 叶或芽 茎【详解】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土壤中,茎是植物的主要部分,茎上有叶,有节,有芽,花和果实也生长在茎上。茎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甘蔗是植物的茎。18. 温度 湿度 通风换气【详解】孵化小鸡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换气等条件。无论是人工孵化还是母鸡孵化,鸡蛋的孵化温度都要求在 37.5 摄氏度左右,从孵化到小鸡出壳正常需要 21 天时间,但也会随外界气温而变。19. 卵 幼虫 蛹 成虫【详解】卵、幼虫、蛹、成虫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生命周期中,蚕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20. 卵 妈妈身体【详解】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卵生和胎生。胚胎在卵中发育的生殖方式叫卵生;胚胎在妈妈身体里发育的生殖方式叫做胎生。21.√【详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长度是 5464 千米。黄河流经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9 个省区。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哺育了中华文明。22.√【详解】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土壤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23.×【详解】根据对植物的认识,植物都是有寿命的,没有不死植物,银杏树虽然寿命长,但是在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作用下,也会死亡。24.√【详解】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我们食用的土豆上有芽眼,甘蔗、莲藕上有节,都属于植物的茎,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答案第 3 页,共 5 页25.√【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像小鸡这样,胚胎在卵中发育的繁殖方式叫做卵生。26.√【详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动物用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用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蚂蚁和恐龙都是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27.【详解】植物植株的发育不同,导致不同的蔬菜食用部分是不同的。对植物食用部分的认识,黄瓜食用部分的是果实,生菜是叶子,藕是植物的茎,菜花是植物的花,胡萝卜是植物的根,绿豆是植物的种子。28.答:破坏土壤资源的行为:(1)破坏植被。乱砍滥伐、毁林种田、围湖造田、草原上过度放牧等。(2)污染土壤。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大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等。措施:(1)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2)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3)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关闭污染企业。(4)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详解】不合理使用土壤破坏了土壤的结构环境,造成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等一系列的土壤问题。人类喷洒农药,填埋垃圾,开山毁林,开窑烧砖,乱丢废电池,破坏了土壤。人类保护土壤资源措施: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关闭污染企业;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29.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吸收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由茎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叶等器官。【详解】植物的根一般指植物在地下的部位。主要功能为固持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矿物质,将水与矿物质输导到茎,以及储藏养分。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吸收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由茎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叶等器官。30.答:①要选择品种优良的花生种子。②把花生种植在地势较为平坦且排水能力强的沙质土壤中。③为花生提供充足的水、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答案第 4 页,共 5 页【详解】植物的生长需要温度、水分、空气、阳光、养料等因素。花生喜欢生长在沙质土中,种植时注意土壤的选择,同时保证浇适量的水分,定时除草、施肥、捉虫等。31.卵生特点:产卵或下蛋、母体外发育、成形数量相对较多。胎生特点:直接生出、喝乳汁、母体内发育、成形数量相对较少。【详解】动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卵生”与“胎生”。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如鹅、蜜蜂、鸡、鸭;胎生动物是指用胎生方式繁殖的动物,猫、狗是胎生动物。胎生动物在母体内的发育靠脐带从母体吸收养分,有胎盘,出生时直接生出幼体的动物。卵生动物的发育靠受精卵提供营养和母体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同点:卵生特点:产卵或下蛋、母体外发育、成形数量相对较多。胎生特点:直接生出、喝乳汁、母体内发育、成形数量相对较少。32.如老虎、猴子、兔子、狗、猫、牛、松鼠、马、羊等。【详解】像猫与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我们知道胎生的动物有:老虎、猴子、兔子、狗、猫、牛、松鼠、马、羊等。33. 下蛋 哺乳 毛 奶 哺乳动物 卵生哺乳动物 圆 乳汁【详解】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像鸡、鱼等动物那样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像马和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1)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卵生”与“胎生”。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如蜻蜓、鸡、青蛙、蝴蝶;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是直接生下幼仔,如熊猫、牛、狗。通过阅读我发现,鸭嘴兽很特殊,既靠下蛋繁殖后代,又靠哺乳喂养后代,生物学家只好以毛和奶作为区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依据,将鸭嘴兽列入哺乳类,称它为“卵生哺乳动物”。(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有毛、恒温、胎生、哺乳。世界上只有哺乳动物有圆的毛(鸟类的羽毛是扁的)和分泌真正的乳汁,而这两个特点鸭嘴兽都具备。答案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