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有哪些?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表现)①讲仁爱,要求我们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②重民本,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③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④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⑤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⑥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复习检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 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 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人文精神有哪些丰富内涵?我们应该 怎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新课导入第1课时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1.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神话传说、绘画等艺术作品,描述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2. 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P58-62的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做好标记。时间:4分钟*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有哪些?自主探究◎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参考答案: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②中华人文精神鼓励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优秀的传统和精神,为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生活观察笔记: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人文精神?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对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于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②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③中华人文精神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链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0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0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0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0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笔记专区回忆和分享你跟父母/朋友曾经发生过什么冲突?最后你是如何处理这一矛盾的?又带来什么结果呢?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你能不能想出更妥善的解决方式?你们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中有没有共同点?是什么?针对不同点,我们该怎么办?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合作探究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但他们分别效力于蜀汉和东吴两个敌对的政权。尽管立场不同,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断绝关系或相互攻击。相反,他们经常通过书信交流思想,并在各自的领域内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两人虽然性格和才能各异,但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为齐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思考:根据以上两个故事,谈谈你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理解。点拨:(1)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2)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3)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探究与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 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什么意义?笔记专区《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记述了兰亭雅集的情景,不仅书法艺术精湛,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且文章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唐宫夜宴》,以河南博物院的唐三彩乐俑为原型,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唐朝宫女们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体现了唐朝的文化繁荣和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传递出中华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人文精神,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欣赏交流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对当时身处抗日战争的中国人有什么作用?这种作用体现了艺术作品怎样的创作追求?面对敌人的船舰利炮,我们只有小米步枪;面对敌人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我们只有临时组建的农民大军。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展现了神话故事《愚公移山》中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团结协作,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坚强信念,这能够鼓舞抗日战争中的人们追求胜利的信念,提升战斗精神、战斗意志,激发战斗力及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勇气。体现了文艺作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创作追求。历史回顾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怎样理解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笔记专区《千里江山图》(局部)《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画面上峰峦起伏绵 延,江河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壮丽恢宏。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 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千里江山图》 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是 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是一幅旷世杰作。相关链接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 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有什么作用?笔记专区“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释义:举行礼仪时,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他将节俭视为一种美德,认为人们在生活中不应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而应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品德的培养。“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释义:孔子认为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享受会使人丧失道德和精神追求,有志向追求真理的人,不应以穿着破旧、饮食粗陋为耻。名言赏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释义:孔子自己践行着俭约的生活,他即使身处简朴的生活环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快乐和满足,坚守道德准则,不被物质所诱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释义:“中”指的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正、中和的状态,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它强调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平衡,是一种合乎道的本然状态。“和”表示和谐、协调,是人们处理各种关系、达到理想境界的通行道路。意味着通过协调、平衡各种因素,使事物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实现一种和谐共生的局面。名言赏析福建首任省长张鼎丞:任职检察长20年,晚年官至副国级,活到83岁。张鼎丞一生克勤克俭,艰苦朴素。新中国成立后身居高位,却从不要求特殊照顾,收音机、轮椅都自己掏钱买,穿的衬衣总是补了又补,唯一一件藏青色呢大衣只在接待外宾时穿。张鼎丞对家人要求严格,教育子女不要有高人一等的想法,不让子女搞特殊,其子女都勤奋向上。他与身边同志同甘共苦,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与战士们患难与共,关心体贴他人,团结大家共同奋斗。从张鼎丞身上,你看到了他怎样的生活理念?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体现了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不为物役的风范。阅读分析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中华民族倡导俭 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 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 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 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什么意义?笔记专区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图:笔记专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为什么:意义是什么:内容现实生活道德情操课堂小结1.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这一思维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相互依存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共圆伟大复兴中国梦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实现各国同等程度发展A检测目标2.2025年1月7日,“艺美共富路”2025年浙江省“我们的中国梦一一文化进万家”文艺惠民活动在宁波启动。本次活动表明( )A.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在宣传,普惠人民B.人民精神生活要满足,文艺形式最重要C.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惠民利民放心中D.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检测目标3.中国茶具、丝绸、服饰、瓷器、手工、家居等兼具形神之美的文化产品,能让各国人民得到便利、共享美好生活。中国的这些文化产品体现(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②形神兼备、情景交融③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④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A检测目标4. 一位家长向儿童心理学家求助,表示自己的孩子步入初中之后,为了和同学攀比,经常向家长提出购买最新款电子产品、奢侈服饰等要求,给家长带来不小的压力。如果你是这位儿童心理学家,你会建议这个孩子培养( )A.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B.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C.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D.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A 检测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