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共1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共1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Chinese styl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政治认同
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认同中华文化,传承核
心思想理念,坚定文化
自信。
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将中华人文精神传承弘扬下去,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01
1.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02
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03
3.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的要求。
自学导航 P62-64
04
4.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的要求。
对话屈原——寻蕴含的人文价值
从屈原的作品和故事中,你能领悟到怎样的人文精神
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
坚守故土的家国情怀
忧国忧民的高尚境界
独立不迁的人格追求
分享讨论——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
“影视化”,讲典籍历史
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
从汉字窥探中国文化密码
旧词新唱,和诗以歌,领略诗词之美
讲“大国重器”前世今生,解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
清康熙年间,张家与吴家因两家院落间狭小的空地起了争执,大学士张英一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成功化干戈为玉帛,两家人各让出的三尺地,成了方便大家通行的六尺巷。
从六尺巷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
与人相处要和睦谦让——以”和“为贵。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
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故事一:从“六尺巷“中悟人文精神做法
观身边榜样,做向善少年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部计划实施22年来,54万余名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高扬理想、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2000多个县(市、区、旗)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服务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为西部地区和基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和青年力量。
想一想:1.在他们身上有什么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发现问题
笔记区
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笔记整理
(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具体做法:①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②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道法
①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
②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③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课堂笔记: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的要求:P63
【笔记】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P63-64①②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
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我们要积极进取;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境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本课课堂小结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作用
做法
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
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1.(2025·全国课后作业)下列名言警句与“尚和合”、弘扬促进社会和谐思想文化一致的是( )
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②“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③“四海之内皆兄弟”
④“形具而神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万物共同生长而不互相伤害,各种道理并行而不互相违背。体现和谐共存
A
天下的人都是兄弟,体现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
事物的差异是自然现象,要尊重事物的多样性。体现求同存异。
有形体后精神才会产生,体现精神与形体的关系。
2.(2025·全国课后作业)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这启示我们要( )
①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②充满活力朝气,积极努力奋进
③勇担使命,争做向上向善好少年
④努力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不仅要学习,还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2025·全国课后作业)在某校举行的“争做向上向善好少年”主题活动中,老师正在讲述中华人文精神中的向上向善精神。以下最能体现“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向上向善精神的是( )
A. 小明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
B. 小红在考试中作弊,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C. 小燕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同时乐于助人
D. 小李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意参与课外活动
只关注自己,没有帮助他人的行为。
C
不诚信的做法
不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