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提升卷(02):2024-2025 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素养测评(冀人版)考试分数: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 24 分)1.下面动物的皮肤,( )的没有毛。A.猴 B.青蛙 C.狗2.下面植物的茎属于木质茎的是( )。A.狗尾草 B.蟋蟀草 C.樱桃树3.( )属于油料作物。A.花生 B.高粱 C.月季4.( )是人类制造的。A.大象 B.无人驾驶飞机 C.银杏5.昆虫的触角就是他们的( )。A.鼻子 B.嘴巴 C.眼睛6.喜鹊喜欢在( )上筑巢。A.高大树木 B.低矮树木 C.房顶屋檐7.属于候鸟的是( )。A.家燕和大雁 B.大雁和麻雀 C.麻雀和乌鸦8.蝙蝠具有特殊的“回声定位”本领,其发声部位是( )。A.喉 B.耳朵 C.鼻子9.下列鸟类具有迁徙行为的是( )。A.麻雀 B.老鹰 C.燕子试卷第 1 页,共 3 页10.鱼的侧线能感知水体的( )。A.动静 B.震动 C.高度11.下列动物的生活习性是为了适应环境的有( )。①燕子南飞 ②熊冬眠 ③孔雀开屏 ④海龟洄游⑤老鹰捕食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12.“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这些现象预示天气( )。A.将变冷 B.将有大风 C.将要下雨二、填空题(共 20 分)13.树和草都是植物,它们都有根、茎、 、花和 。14.经济作物是指 。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分为 、 等。15. 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 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16.你知道的经济作物有芝麻、 、 等。17.动物迁移主要是由于 、 等原因。18.我们看到的仙人掌尖尖的刺,实际上是它的 ,变成刺是为了 水的蒸发。19.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 ,还能感知 和 。20.树和草都是植物,它们都有根、 、 、花和种子。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 、 和营养物质。三、判断题(共 12 分)21.人们按鸟类迁徙活动把鸟类分为候鸟和留鸟。( )22.莲的茎是可以食用的。( )23.燕子的生活周期是筑巢、孵化、育雏、集群、南迁、越冬、北迁。( )24.生物和非生物都能生长、繁殖。( )25.所有的昆虫我们都可以用肉眼直接见到。( )26.褐马鸡善于飞行,不善于奔跑。( )四、连线题(共 10 分)27.将下列动物与它们所属的类别连起来。鲤鱼 昆虫类海鸥 哺乳类试卷第 2 页,共 3 页鲸 鱼类蜻蜓 鸟类猴子五、简答题(共 25 分)28.说说你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昆虫?请列举出 3 个。29.分析当地有哪些植物是经济作物?(至少写出 4 种)30.为什么说植物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31.莲为什么能适应水生生活?32.你知道哪些动物冬天会换毛?动物冬天换毛的原因是什么?六、综合题(共 9 分)33.探究仙人掌与莲适应生活环境的特点。(1)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中,之所以仙人掌能够在 的环境中生存,是因为仙人掌的变成了刺; 肉质充当“水库”; 发达,能多吸水等特点。(2)莲适于在 中生活,莲的叶柄和根状茎内有很多 ,它们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使莲可以在这一环境中生存。试卷第 3 页,共 3 页1.B【详解】动物的皮肤不仅能保护作用,抵抗外界的破坏,还有其他的作用。猴和狗的皮肤上都有毛;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皮肤是没有毛的。2.C【详解】植物根据茎的质地不同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草质茎具有比较疏松、柔软、但是支持力弱,比如蟋蟀草、狗尾草、凤仙花的茎等;木质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比如樱桃树的茎等。3.A【详解】植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的多样性。多样的植物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丰富的物质原料。花生属于油料作物;高粱属于粮食作物;月季属于欣赏作物。4.B【详解】自然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物组成的,人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组成的。大象、银杏是自然形成的;无人驾驶飞机是人类制造的。5.A【详解】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主要起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6.A【详解】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在山区、平原都有栖息,无论是荒野、农田、郊区、城市、公园和花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喜鹊常结成大群成对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 喜鹊是很有人缘的鸟类之一,喜欢把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在居民点附近活动。7.A【详解】在鸟类当中,根据它们是否迁徙,可以分为留鸟和候鸟,终生在一个地方生活的鸟叫留鸟,如麻雀、喜鹊、乌鸦等;随着季节变化迁徙的鸟叫候鸟,如燕子、大雁、天鹅等。故 A 符合题意。8.A【详解】蝙蝠在飞行的时候,喉部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口腔发射出来。当超声波遇到昆虫或障碍物而反射回来时能够用耳朵接受,并能判断探测目标是昆虫还是障碍。答案第 1 页,共 5 页9.C【详解】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燕子每年要进行两次迁徙,春天,它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10.B【详解】鱼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它适应水中的环境。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侧线和神经相连,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11.B【详解】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动植物具有一定适应环境的能力,①燕子南飞,②熊冬眠 ,④海龟洄游的生活习性是为了适应环境,B 符合题意。12.C【详解】在一些情况下,动物对变化的天气情况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力,它们能够捕捉到非常细微的变化,比如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预示天气将要下雨。我们可以根据动物的这些表现,来判断天气,做出应对。13. 叶 种子【详解】植物按照茎不同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的茎因生长增粗变成木质部的植物,支撑力强;草本植物的茎木质少;支撑力弱。树和草都是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花和种子。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14. 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 油料作物 药用作物【详解】经济作物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物等。我们身边的油料作物有:芝麻、大豆、花生、向日葵等。药用作物:三七、薄荷、人参、田七等。15. 生物 非生物【详解】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我们把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叫做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毛绒玩具与石子都是非生物。16. 大豆 棉花【详解】经济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还包括纤维作物、饮料作物、糖类作物等。生活中常见的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高粱、甘蔗、芝麻等。答案第 2 页,共 5 页17. 繁殖 气候变化【详解】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它们的移动有一定的规律和路线,这就是迁移。18. 叶 减少【详解】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能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的环境。19. 水体的震动 水温 水流的防向【详解】鱼类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由许多小孔组成的线,叫作侧线。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20. 茎 叶 水分 阳光【详解】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花和种子。21.√【详解】人们按鸟类迁徙活动把鸟类分为候鸟和留鸟。候鸟常在一地产卵、育雏,而到另一地去越冬,每年定时进行有规律的迁徙。留鸟活动范围较小,终年生活在它们出生的区域里,不因季节变化而迁徙。22.√【详解】茎是植物的支柱和运输线,它既支撑起植物的繁枝茂叶,又往来输送来自根部的水分和养料,以及来自叶内制造的有机物质。我们平常吃的藕,是供食用的部分,是莲藕的变态茎。23.×【详解】燕子是候鸟,冬季迁徙去南方过冬,春季再从南方飞回来,完成求偶、筑巢、孵化、育雏等繁殖活动,到秋季再集群南迁过冬。题目的说法少了求偶,是错误的。24.×【详解】生物和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生命。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等具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岩石、土壤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非生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不能繁殖。非生物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如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等,是生物生长、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故题干说法错误。25.×答案第 3 页,共 5 页【详解】并不是所有的昆虫我们都可以用肉眼直接见到,比如蠓虫肉眼就看不到。蠓虫的虫体非常小,大部分品种的蠓虫虫体都小于 1mm。26.×【详解】褐马鸡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其体高约 60 厘米,体长 1-1.2 米,体重 5 千克,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褐马鸡翅膀短而不善飞行,但两腿粗壮,善于奔跑。27.【详解】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哺乳类动物;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鲤鱼属于鱼类。海鸥属于鸟类;鲸、猴子属于哺乳类动物;蜻蜓属于昆虫;28.蚂蚁、蜻蜓、蝴蝶、【详解】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 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昆虫的特征是成虫有一对触角两对足三对翅膀,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如蝗虫、甲虫、螳螂、毛毛虫、蝴蝶、蜻蜓、苍蝇、蜜蜂、飞蛾、蟋蟀、蚊子、七星瓢虫、蚂蚁和蚕等。29.棉花、花生;月季、蔷薇花等。【详解】经济作物亦称“工业原料作物”、“技术作物”。一般指为工业,特别是指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我国纳入人工栽培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纤维作物 (如棉、麻等)、油料作物 (如芝麻、花生等)、糖料作物 (如甘蔗、甜菜等)、三料 (饮料、香料、调料)作物、药用作物、染料作物、观赏作物、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等。观赏植物,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中国的观赏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我们位于河北省,当地的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主要观赏的植物有月季、蔷薇花等。答案第 4 页,共 5 页30.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丰富的物质资源。【详解】植物与人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植物从各方面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物给人类提供生存必需的营养物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效益——调节环境空气的碳氧平衡。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丰富的物质资源。31.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详解】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莲是生活在水中的植物,相对于空中,水中空气的含量很少,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所以莲能够适应水生生活。32.狗熊、狮子、兔、羊、狗、猫头鹰、鹿、狼、马等。动物冬天换毛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动物要换上粗一点,密一点的毛过冬,有利于保暖,防止在冬天冷死。【详解】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冬季换毛的动物主要有狗熊、狮子、兔、羊、狗、猫头鹰、鹿、狼、马等。动物冬天换毛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动物要换上粗一点,密一点的毛过冬,有利于保暖,防止在冬天冷死。33.(1) 干旱高温 叶子 茎 根系(2) 水 孔【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详解】(1)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中,由于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2)莲适于在水中生活,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莲属于水生植物。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答案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