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学霸》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4.1认识元素概念、同位素、元素分布 讲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里学霸》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4.1认识元素概念、同位素、元素分布 讲义(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物质的微观结构
第4节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第1课时认识元素概念、同位素、元素分布
1.知道已知的绝大多数物质由元素组成,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科学观念)
2.理解元素和同位素的概念,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能判断具体粒子是否互为同位素,了解同位素的应用。(科学观念)
3.知道人体、地壳、海水中含有的主要元素。(科学观念)
1.科学上把具有相同 (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统称为 。
2.原子核内的 数相同、 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
3.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 。为了区分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有时把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数标出以示区分。如氢有气()、氘()、氚()三种同位素,也有表示为碳-14(C-14)的。
【注意】①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而原子是一个微观概念。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具体来说,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一定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一定 。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 、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人体主要由 、碳、氢三种元素组成。
人体中的元素分布
水占人体体重的 70%左右。组成人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元素。碳、氢、氮三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少,但却是生命的必需元素
元素 O C H N Ca p S、K
元素/% 65 18 10 3 1.5 1.0 1.5
海水中的元素分布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海水中的元素含量分布如下表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氢元素,这两种元素约占总量的96.5%。
元素 O H Cl Na、Mg
元素/% 85.5 10.7 2.0 1.5
5.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单一物质叫作 ,如二氧化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一物质叫作 ,如氧气、木炭。
【注意】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单一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6.元素的分类,如铁、铜等元素元素(包含稀有气体元素),如碳、氧、氦等气体。
7.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叫 气体。
知识点一:元素
【案例1】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电子数不同
【对点训练1】一些科学用语是连接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下列对用语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Cu——铜分子 B.3O——3个氧元素 C.N2——2个氮原子 D.4H+——4个氢离子
知识点2 同位素
【案例2】2022年9月,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重现了温州“千年商港”的盛况,经碳-14测定该遗址建于东晋时期。碳-14是碳-12的一种同位素,下列关于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14和碳-12的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格子
B.碳-14和碳-12的主要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碳-14的中子数是6
D.碳-14和碳-12的化学性质不同,所以碳-14能测遗址年代而碳-12不能
【对点训练2】氕(H)、氘(H)、氚(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氕、氘、氚是三种不同的元素
B.三种原子的质量相等
C.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氕原子中的中子数为0
知识点3元素分布
【案例3】下列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中,能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
A.B.C.D.
【对点训练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已知的元素有110多种
B.一氧化碳由氧和碳两种元素组成
C.在已知的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占大多数
D.金属铁和非金属硫都属于单质
1、同位素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用于考古。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经14C同位素检测,已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这表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碳有多种同位素,互为同位素的两种碳原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  )
A.化学性质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
2、“”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B.C.D.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铁 B.纯碱 C.液氧 D.空气
4、下列物质中,既有游离态的氧元素,又有化合态的氧元素的是(  )
A.氧气 B.空气 C.氢氧化钙 D.水
5、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6、根据对云南抚仙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告,科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测定年代。碳-14的核电荷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则碳-14的中子数为 。碳-14、碳-12(中子数为6,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为12)都是碳的 原子。
7、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位同学替两种元素进行的自我 介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甲 ,乙 。
(2)上述两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选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不同。
8、科学探测到月球表面含有多种金属,其中钛合金被称为海洋金属,不仅强度高,而且有弹性。根据图中的部分信息填空:
(1)Ti可以表示钛元素、1个钛原子,还可以表示 。
(2)铝元素和钛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
9、科研人员将一束镁-24的原子核加速到光速的一半左右,并将其射入由元素锁制成的金属箔靶,创造出了迄今世界上最轻的镁同位素:镁-18。
(1)镁-24和镁-18互为同位素原子,本质上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 ;(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
(2)若将一束镁-24的原子核沿如图所示虚线方向水平向右飞过小磁针的上方,小磁针的N极向 偏转。(填“纸内”“纸外”或“不偏转”)
10、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更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如图是人体中元素质量分数模型,则C代表的一种元素是 。
(2)科学家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其中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汤姆生:枣糕模型
②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③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④玻尔:分层模型
11、下列元素分类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钙、镁、钡、铜、铁、汞
B.非金属元素:碳、氢、氧、氮、磷、金
C.稀有元素:氦、氖、氩、氪、氯、氡
D.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碘、氟、硒、钙、铅
12、2023年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直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人造太阳”稳态运行时能能把氢元素转变成氦元素,两者的本质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3、紫番薯的学名叫富硒紫番薯“渝紫263”,是番薯新品种,为紫色的皮和紫色的肉,味甜糯,较适合一般市民口味,最主要的还是它富含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硒.
(1)紫番薯含有丰富的硒 (单质、元素、原子)在维持心脏生理功能,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我们食用的紫番薯属于其营养器官中的 (根、茎、叶).
14、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素名称 氢 锂 铍 硼 氮 氧 氖
元素符号 He C F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名称 钠 铝 磷 硫 氯 钾 钙
元素符号 Mg Si Ar
15、在科学中,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则:
(1)Fe、Fe2+、Fe3+是铁元素的三种微粒,三者的相同点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质量几乎相等
(2)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氕(H)氘(H)、氚(H)它们分别可以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H2O、H2O(重水分子)、H2O(超重水分子),这三种水分子相同点是 。
①质子数相同②中子数相同③相对分子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物质的微观结构
第4节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第1课时认识元素概念、同位素、元素分布
1.知道已知的绝大多数物质由元素组成,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科学观念)
2.理解元素和同位素的概念,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能判断具体粒子是否互为同位素,了解同位素的应用。(科学观念)
3.知道人体、地壳、海水中含有的主要元素。(科学观念)
1.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统称为元素。
2.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
3.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为了区分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有时把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数标出以示区分。如氢有气()、氘()、氚()三种同位素,也有表示为碳-14(C-14)的。
【注意】①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而原子是一个微观概念。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具体来说,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一定不同。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人体主要由氧、碳、氢三种元素组成。
人体中的元素分布
水占人体体重的 70%左右。组成人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元素。碳、氢、氮三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少,但却是生命的必需元素
元素 O C H N Ca p S、K
元素/% 65 18 10 3 1.5 1.0 1.5
海水中的元素分布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海水中的元素含量分布如下表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氢元素,这两种元素约占总量的96.5%。
元素 O H Cl Na、Mg
元素/% 85.5 10.7 2.0 1.5
5.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单一物质叫作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一物质叫作单质,如氧气、木炭。
【注意】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单一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6.元素的分类,如铁、铜等元素元素(包含稀有气体元素),如碳、氧、氦等气体。
7.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叫稀有气体。
知识点一:元素
【案例1】(2024春 乐清市期中)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电子数不同
【答案】C
【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C。
【对点训练1】(2024秋 宁波期末)一些科学用语是连接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下列对用语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Cu——铜分子 B.3O——3个氧元素 C.N2——2个氮原子 D.4H+——4个氢离子
【答案】D
【解答】解:A、Cu可表示一个铜原子,不能表示铜分子,故选项错误;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3O表示3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
C、N2表示一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2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故选项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H+表示4个氢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知识点2 同位素
【案例2】(2024春 洞头区期中)2022年9月,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重现了温州“千年商港”的盛况,经碳-14测定该遗址建于东晋时期。碳-14是碳-12的一种同位素,下列关于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14和碳-12的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格子
B.碳-14和碳-12的主要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碳-14的中子数是6
D.碳-14和碳-12的化学性质不同,所以碳-14能测遗址年代而碳-12不能
【考点】同位素的概念及应用.
【答案】A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B、根据同位素的原子区别来分析;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分析;
D、根据碳-14和碳-12的区别来分析。
【解答】解:A、碳-14和碳-12均为碳元素,其原子中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格子,选项说法正确;
B、碳-14和碳-12的质子数均为6,其原子的核外具有6个电子,主要区别是中子数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C、碳-14的中子数是14-6=8,选项说法错误;
D、碳-14和碳-12的中子数不同,所以碳-14能测遗址年代而碳-12不能,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对点训练2】(2024春 拱墅区校级期中)氕(H)、氘(H)、氚(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氕、氘、氚是三种不同的元素
B.三种原子的质量相等
C.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氕原子中的中子数为0
【答案】D
【解答】解:A、氕、氘、氚质子数都是l,都是氢元素,故A错误;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故三种原子的质量不相等,故B错误;
C、氕、氘、氚质子数都是l,即核外电子数均为1,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故C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氕原子中的中子数为0,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3元素分布
【案例3】下列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中,能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
A.B.C.D.
【答案】A
【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是:O、Si、Al、Fe、Ca,只有A图中符合,其它图示中没有硅元素,
故选:A。
【对点训练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已知的元素有110多种
B.一氧化碳由氧和碳两种元素组成
C.在已知的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占大多数
D.金属铁和非金属硫都属于单质
【答案】C
【解答】解:A、人类已知的元素有110多种,正确;
B、一氧化碳由氧和碳两种元素组成,正确;
C、在已知的元素中,金属元素占大多数,错误;
D、金属铁和非金属硫都属于单质,正确。
故选:C。
1、同位素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用于考古。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经14C同位素检测,已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这表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碳有多种同位素,互为同位素的两种碳原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  )
A.化学性质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
【答案】D
【解答】解:A.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即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也相同,化学性质应相同,故选项错误;
B.互为同位素的两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选项错误;
C.因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互为同位素的两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故选项错误;
D.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2024秋 环翠区期末)“”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B.C.D.
【答案】A
【解答】解:A、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且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该物质由两种原子构成,表示的是混合物,故B错误;
C、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且由相同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错误;
D、该物质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相同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铁 B.纯碱 C.液氧 D.空气
【答案】B
【解答】解:A、金属铁属于单质,故A错误;
B、纯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钠,是由钠、碳、氧三中元素形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
C、液态氧是液态的氧气,属于单质,故C错误;
D、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物质中,既有游离态的氧元素,又有化合态的氧元素的是(  )
A.氧气 B.空气 C.氢氧化钙 D.水
【答案】B
【解答】解:A、氧气属于单质,只含有游离态的氧元素,故A错;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氧气属于单质,氧气中的氧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二氧化碳、水蒸气属于化合物,氧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故B正确;
C、氢氧化钙属于化合物,只含有化合态的氧元素,故C错;
D、水中的氧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故D错。
故选:B。
5、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答案】D
【解答】解:“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6、(2024春 东阳市期中)根据对云南抚仙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告,科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测定年代。碳-14的核电荷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则碳-14的中子数为 。碳-14、碳-12(中子数为6,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为12)都是碳的 原子。
【答案】8;同位素。
【解答】解: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碳-14的核电荷数为6,可知核内质子数为6,电子数为6,又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可推出中子数=14-6=8.碳-14、碳-12都是碳的同位素原子。
故答案为:8;同位素。
7、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位同学替两种元素进行的自我 介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甲 ,乙 。
(2)上述两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选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不同。
【答案】(1)Al;N;(2)质子数。
【解答】解:(1)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
(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则上述两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1)Al;N;(2)质子数。
8、科学探测到月球表面含有多种金属,其中钛合金被称为海洋金属,不仅强度高,而且有弹性。根据图中的部分信息填空:
(1)Ti可以表示钛元素、1个钛原子,还可以表示 。
(2)铝元素和钛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
【答案】(1)钛单质;(2)质子数不同
【解答】解:(1)Ti可以表示钛元素、1个钛原子,还可以表示钛单质,故答案为:钛单质;
(2)铝元素和钛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答案为:质子数不同。
9、(2024春 义乌市期中)科研人员将一束镁-24的原子核加速到光速的一半左右,并将其射入由元素锁制成的金属箔靶,创造出了迄今世界上最轻的镁同位素:镁-18。
(1)镁-24和镁-18互为同位素原子,本质上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 ;(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
(2)若将一束镁-24的原子核沿如图所示虚线方向水平向右飞过小磁针的上方,小磁针的N极向 偏转。(填“纸内”“纸外”或“不偏转”)
【答案】(1)质子数;(2)纸内。
【解答】解:(1)镁-24和镁-18互为同位素原子,本质上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是中子数;
(2)原子核带正电,向右定向移动,电流方向向右,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偏转。
故答案为:(1)质子数;(2)纸内。
10、(2024春 玉环市期末)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更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如图是人体中元素质量分数模型,则C代表的一种元素是 。
(2)科学家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其中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汤姆生:枣糕模型
②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③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④玻尔:分层模型
【答案】(1)氧;(2)③→①→②→④。
【解答】解:(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即图中C)是氧;
(2)根据近代道尔顿提出原子实心模型;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即枣糕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近代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③→①→②→④;
故答案为:(1)氧;(2)③→①→②→④。
11、下列元素分类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钙、镁、钡、铜、铁、汞
B.非金属元素:碳、氢、氧、氮、磷、金
C.稀有元素:氦、氖、氩、氪、氯、氡
D.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碘、氟、硒、钙、铅
【答案】A
【解答】解:A、钙、镁、钡、铜、铁、汞均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氢、氧、氮、磷均属于非金属元素,金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氦、氖、氩、氪、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氯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碘、氟、硒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钙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铅属于人体中的有害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2、2023年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直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人造太阳”稳态运行时能能把氢元素转变成氦元素,两者的本质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C
【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氢元素与氦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C。
13、紫番薯的学名叫富硒紫番薯“渝紫263”,是番薯新品种,为紫色的皮和紫色的肉,味甜糯,较适合一般市民口味,最主要的还是它富含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硒.
(1)紫番薯含有丰富的硒 (单质、元素、原子)在维持心脏生理功能,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我们食用的紫番薯属于其营养器官中的 (根、茎、叶).
【答案】(1)元素;(2)根。
【解答】(1)硒是一种灰色、红色晶体或红色无定形粉末的非金属化学元素,硒有三种结晶形态,有深红色至黑色无定形粉末,加热后快速冷却成玻璃状,有单斜红色结晶。也有灰色有光泽的六方晶体,硒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因此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紫番薯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在维持心脏生理功能,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
(2)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根部吸收水分可以让植物的叶片不会因为高温而出现脱水死亡的现象,养分提供给根部可以让其吸收,从而让植物生长繁殖。因此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我们食用的紫番薯属于其营养器官中的根。
故答案为:(1)元素;(2)根。
14、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素名称 氢 锂 铍 硼 氮 氧 氖
元素符号 He C F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名称 钠 铝 磷 硫 氯 钾 钙
元素符号 Mg Si Ar
【答案】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解答】解:氢、锂、铍、硼、氮、氧、氖、钠、铝、磷、硫、氯、钾、钙对应的元素符号分别为:H、Li、Be、B、N、O、Ne、Na、Al、P、S、Cl、K、Ca。
He、C、F、Mg、Si、Ar分别是氦、碳、氟、镁、硅、氩的元素符号。
故答案为: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15、在科学中,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则:
(1)Fe、Fe2+、Fe3+是铁元素的三种微粒,三者的相同点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质量几乎相等
(2)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氕(H)氘(H)、氚(H)它们分别可以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H2O、H2O(重水分子)、H2O(超重水分子),这三种水分子相同点是 。
①质子数相同②中子数相同③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1)①③;(2)①.
【解答】解:(1)①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核电荷数没有发生改变,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则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③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而原子的质量主要是集中在原子核上,则三者的质量几乎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
(2)三种氢原子中的质子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同,三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故①正确,②③错误;
故答案为: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