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3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Na2O2、SiO2、KCl、Al、冰分别加热熔化,需要克服的作用力类型相同的物质有 ( )A.2种 B.3种C.4种 D.5种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中CC键的键能小于乙烷中C—C键的键能的2倍B.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C.在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D.s p σ键和p p σ键电子云都是轴对称3.下列各物质中,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CH4>SiH4>GeH4>SnH4B.KCl>NaCl>MgOC.Rb>K>Na>LiD.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气化和碘升华克服的作用力相同B.甲酸甲酯和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熔点相近C.氯化钠和氯化氢熔化时,破坏的都是离子键D.碘化氢的范德华力比溴化氢的大,碘化氢稳定性强5.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较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灰球代表Fe,白球代表M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镁合金的化学式可表示为Mg2FeB.晶胞中有14个铁原子C.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金属键D.该晶胞的质量是 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6.Al2O3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硬度大、熔点高的氮化铝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化铝属于离子晶体B.氮化铝可用于制造切割金属的刀具C.1个氮化铝晶胞中含有9个Al原子D.氮化铝晶体中Al原子和N原子数目之比为2∶37.(2023·重庆西南大学附中高二段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①s s σ键与p p σ键的电子云对称性不同②1个N原子最多只能与3个H原子结合形成NH3分子,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的③CH3—CH3、CH2CH2、CH≡CH中碳原子间成键键长相同④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⑤1个分子中含有11个σ键A.1个 B.2个C.3个 D.4个8.(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B.X—H…Y三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也能形成氢键C.H2O比H2S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9.通过反应4BI3(g)+As4(g)4BAs(s,晶体)+6I2(g)可制备具有超高热导率半导体材料——BAs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a)表示As4结构,As4分子中成键电子对数与孤电子对数之比为3∶1B.图(b)表示单质硼晶体B12的基本结构单位,该基本单位为正二十面体C.图(b)所示单质硼晶体的熔点为2 180 ℃,它属于共价晶体D.图(c)表示BAs的晶胞结构,距离As原子最近且相等的B原子有4个10.如图是某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结构示意图,该分子中A、B两种元素都是第3周期的元素,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化学式是Al2Cl6B.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该物质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D.该物质中不存在离子键,也不含有非极性键11.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使“运用激光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泽维尔研究发现,当激光脉冲照射NaI时,Na+和I-两核间距在10~15 (埃,1 =1×10-10 m),呈现离子键;当两核靠近约2.8 时,呈现共价键。根据泽维尔的研究成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 )A.NaI晶体是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混合物B.共价键和离子键没有明显的界限C.NaI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D.离子晶体可能含有共价键12.氮化碳结构如图,其中 β 氮化碳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下列有关氮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化碳属于共价晶体B.氮化碳中 C 为-4 价,N 为+3 价C.氮化碳的化学式为 C3N4D.晶体中原子最外层都达 8 电子稳定结构13.观察下表结构模型示意图并结合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晶体硼(晶体中含12个B原子) SF6 S8 HCN结构模型示意图备注 熔点2 180 ℃ 易溶于CS2A.晶体硼属于共价晶体,结构单位中含有30个B—B键B.SF6的结构为正八面体C.S8属于共价晶体D.HCN的结构式为H—C≡N14.(2022·辽宁,5)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Z、Q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W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Q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能与多种元素形成共价键B.简单氢化物沸点:ZC.第一电离能:Y>ZD.电负性:W15.元素X的某价态离子X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晶体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3∶1B.该晶体中Xn+中n=1C.该晶体中每个N3-被6个等距离的Xn+包围D.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16.近年来有多个关于超高压下新型晶体的形成与结构的研究报道。NaCl晶体在50~300 GPa的高压下和Na或Cl2反应,可以形成不同组成、不同结构的晶体。如图给出其中三种晶体的晶胞(大球为氯原子,小球为钠原子),下列关于这三种晶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胞Ⅰ中钠原子的配位数为6B.晶胞Ⅱ中含有6个钠原子C.晶胞Ⅲ所对应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lD.三种晶体均是由NaCl晶体在50~300 GPa的高压下和Na反应所得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8分)(1)分析下列物质的物理性质,判断其晶体类型:①碳化铝,黄色晶体,熔点2 200 ℃,熔融态不导电: ; ②溴化铝,无色晶体,熔点98 ℃,熔融态不导电: ; ③五氟化钒,无色晶体,熔点19.5 ℃,易溶于乙醇、氯仿、丙酮中: ; ④溴化钾,无色晶体,熔融时或溶于水中都能导电: 。 (2)卤素互化物是指不同卤素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XX'型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结构相似、性质相近。如图是部分卤素单质和XX'型卤素互化物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它们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其原因是 。 试推测ICl的沸点所处的最小范围: 。 18.(12分)Ⅰ.C60、金刚石、石墨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石墨仅表示出其中的一层结构):(1)C60、金刚石和石墨三者的关系是互为 (填字母)。 A.同分异构体 B.同素异形体C.同系物 D.同位素(2)固态时,C60属于 (填“共价”或“分子”)晶体。 (3)12 g金刚石中含有 个C—C键。 (4)设晶胞边长为a cm,则金刚石的密度为 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Ⅱ.已知几种常见化学键的键能如表:化学键 Si—O H—O OO Si—Si Si—C键能/ (kJ·mol-1) 368 467 498 226 x(5)比较Si—Si键与Si—C键的键能大小:x (填“>”“<”或“=”) 226 kJ·mol-1。 (6)H2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燃料,而更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已知1 mol单质硅含有2 mol Si—Si键,1 mol SiO2含4 mol Si—O键。试计算:1 mol Si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 。 19.(14分)Al、Fe、Cu 是重要的材料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 Fe2+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有 个未成对电子。 (2)氯化铝熔点为 194 ℃,而氧化铝熔点为2 050 ℃,二者熔点相差很大的原因是 。 (3)铝和氮可形成一种具有四面体结构单位的高温结构陶瓷,其晶胞如图所示,晶胞中 Al 的配位数是 ,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4)一种铜的溴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Cu 填充在Br的四面体空隙,该晶胞中铜的配位数是 ,与溴紧邻的溴原子数目是 ,由图中 P 点和 Q 点的原子分数坐标可确定 R 点的原子分数坐标为 。 20.(10分)现有某第4周期过渡金属元素A,其基态原子有四个未成对电子,由此元素可构成固体X。(1)区分固体X为晶体或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为 。若此固体结构如图甲、乙所示,则按甲虚线方向切乙得到的A~D图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2)写出A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A2+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 (3)A可与CO反应生成A(CO)5,常压下熔点为-20.3 ℃,沸点为103.6 ℃,试推测,该晶体类型是 。 (4)A可与另两种元素B、C构成某种化合物,B、C的外围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104s1、3s23p4,其晶胞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该晶胞上下底面为正方形,侧面与底面垂直,根据如图中所示的数据,则该晶体的密度是 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计算式)。 21.(8分)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 ;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 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 、 。 答案精析1.A [Na2O2、KCl加热熔化均克服离子键,SiO2熔化克服共价键,Al熔化克服金属键,冰融化时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需要克服的作用力类型相同的物质有Na2O2、KCl 2种。]2.C [气体单质中可能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单质,C错误。]3.D [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A错误;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B错误;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点越高,C错误。]4.A [干冰和碘都是分子晶体,状态改变时,均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A正确;乙酸分子间有氢键,熔点较高,甲酸甲酯分子间没有氢键,熔点较低,故B错误;分子的稳定性由化学键强弱决定,碘化氢的氢碘键比溴化氢的氢溴键弱,碘化氢稳定性差,故D错误。]5.B6.B [根据氮化铝晶体的性质,可知其属于共价晶体,可用于制造切割金属的刀具;根据晶胞结构可知,1个氮化铝晶胞中含有Al原子的个数为1+4×+4×=2,N原子的个数为2×+2×+1=2,Al原子和N原子数目之比为1∶1。]7.C [σ键的特征是轴对称,s s σ键与p p σ键的电子云图形均是轴对称,①错误;化学键的键长与键能相关,键能越大,键长越小,C—C、CC、C≡C的键能不同,键长也不同,③错误。]8.B [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A错误;H2O比H2S稳定是因为水分子内氧氢键比硫氢键键能大,C错误;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D错误。]9.A [图(a)表示As4结构,每个As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形成3个σ键,还有1对孤电子对,As4分子中成键电子对数与孤电子对数之比为3∶2,故A项错误;图(b)表示单质硼晶体B12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面都是由3个B原子形成的正三角形,一共有20个正三角形,所以该基本单位为正二十面体,故B项正确;单质硼晶体的熔点为2 180 ℃,熔点较高,且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属于共价晶体,故C项正确;BAs晶胞中,较大的原子为As原子,距离As原子最近且相等的B原子有4个,故D项正确。]10.B [由A、B元素都在第3周期,并且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可知A为Cl元素,B为Al元素,A项正确;因该物质是二聚分子,故其固态时形成分子晶体,该物质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B项错误、C项正确;该物质中不含离子键,只含极性键和配位键,D项正确。]11.B [NaI是离子化合物,如改变离子的核间距,可能为共价化合物,但为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A错误;当激光脉冲照射NaI时,Na+和I-两核间距在10~15 ,呈现离子键,当两核靠近约2.8 时,呈现共价键,由此可知共价键和离子键没有严格的界限,但NaI晶体中不存在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情形,故B正确、C错误;NaOH晶体中就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但不是泽维尔的研究成果,故D错误。]12.B [由题给信息,氮和碳以共价键结合,又知β 氮化碳是超硬新材料,则其为共价晶体,故A正确;氮元素的电负性大于碳元素,在氮化碳中氮元素显-3价,碳元素显+4价,故B错误;晶体结构模型中虚线部分是晶体的最小结构单位,C原子个数为4×+4×=3,N原子个数为4,晶体的化学式为C3N4,故C正确;根据图知,每个碳原子与四个氮原子相连,每个氮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D正确。]13.C [A项,每个B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为×5=,12个B原子共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2×=30;B项,SF6为空间对称结构,是正八面体;C项,S8易溶于CS2,应为非极性分子组成的分子晶体;D项,根据价键理论可知,C、N之间应形成三键。]14.B [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Z、Q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且Q与Z同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可知,X、Z、Q分别为C、O和S,则Y为N;W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则W为第3周期元素Al。X为C,能与多种元素(H、O、N、P、S等)形成共价键,A正确;Z和Q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和H2S,由于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H2O的沸点高于H2S,B错误;Y为N,Z为O,N的最外层p轨道电子为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比O大,C正确;W为Al,Z为O,O的电负性更大,D正确。]15.D [由图可知, Xn+位于晶胞的棱上,其个数为12×= 3, N3-位于晶胞的8个顶角,其个数为8×=1,故Xn+与N3-的个数比为3∶1,化学式为X3N,A正确;由晶体的化学式X3N知,晶体中Xn+中n=1,B正确;N3-位于晶胞顶角,故其被6个X+在上、下、左、右、前、后包围,C正确;因为X+的K、L、M三个电子层充满,故为2、8、18,所以X的原子序数是2+8+18+1=29,D错误。]16.C [晶胞Ⅰ中:Na原子数目为1+8×=2,Cl原子数目为12×=6,化学式为NaCl3;晶胞Ⅱ中:Na原子数目为2+4×=3,Cl原子数目为8×=1,化学式为Na3Cl;晶胞Ⅲ中:Na原子数目为2+4×+2×=4,Cl原子数目为8×=2,化学式为Na2Cl;根据信息:NaCl晶体在50~300 GPa的高压下和Na或Cl2反应,可以形成不同组成、不同结构的晶体,结合原子守恒可知,晶胞Ⅰ所对应的晶体是NaCl晶体在50~300 GPa的高压下和Cl2反应的产物,晶胞Ⅱ、Ⅲ所对应的晶体是NaCl晶体在50~300 GPa的高压下和Na反应的产物,据此分析解答。]17.(1)①共价晶体 ②分子晶体 ③分子晶体④离子晶体 (2)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强 介于Br2的沸点和IBr的沸点之间18.(1)B (2)分子 (3)2NA (4)(5)> (6)522 kJ解析 (3)12 g金刚石中n===1 mol,每个碳原子连4个键,每个键被2个碳原子共用,所以每个碳原子完全占有的键是2个,1 mol碳原子完全占有的键是2 mol,即2NA。(4)金刚石晶胞含碳原子数为8×+6×+4=8,金刚石的密度为ρ== g·cm-3= g·cm-3。(5)Si—Si键的键长比Si—C键的键长长,键能小。(6)由题给信息可知,1 mol Si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368 kJ·mol-1×4 mol-498 kJ·mol-1×1 mol-226 kJ·mol-1×2 mol=522 kJ。19.(1)3d6 4 (2)氧化铝是离子晶体,而氯化铝是分子晶体 (3)4 [或] (4)4 12 (,,)解析 (1)Fe是26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失去两个电子后,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根据洪特规则,Fe2+的核外电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3)配位数可理解为某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带异电荷离子的数目。晶胞中 Al 的配位数是4;根据均摊法,该晶胞中含有Al的数目为8×+6×=4,N在晶胞内,共4个。该晶胞的质量为 g,ρ== g·cm-3= g·cm-3。(4)根据该铜的溴化物的晶胞结构可知,Cu周围距离最近的Br有4个,故铜的配位数为4;以顶点Br为例,与其紧邻的Br为面心上的Br,共计12个;根据P、Q点的原子分数坐标,可确定R点的原子分数坐标为(,,)。20.(1)X射线衍射实验 A(2)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3)分子晶体(4)CuFeS2 解析 第4周期过渡金属元素A,其基态原子有四个未成对电子,故A为Fe。(2)A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F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3)A可与CO反应生成A(CO)5,常压下熔点为-20.3 ℃,沸点为103.6 ℃,熔、沸点很低,属于分子晶体。(4)B、C的外围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104s1、3s23p4,则B为Cu、C为S,晶胞中Fe原子处于面上、棱心,Fe原子数目为4×+6×=4,Cu原子处于体心、顶点、面上,Cu原子数目为1+8×+4×=4,S原子处于晶胞内部,共有8个,故Cu、Fe、S原子数目之比为4∶4∶8=1∶1∶2,故化学式为CuFeS2。晶胞质量为 g,晶体密度为 g·cm-3。21.SmFeAsO1-xFx 解析 由晶胞结构中各原子所在位置可知,该晶胞中Sm的原子个数为4×=2,Fe的原子个数为1+4×=2,As的原子个数为4×=2,O或F的原子个数为8×+2×=2,即该晶胞中O和F的个数之和为2,F-的比例为x,O2-的比例为1-x,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mFeAsO1-xFx。1个晶胞的质量为g=g,1个晶胞的体积为a2c pm3=a2c×10-30 cm3,故密度ρ= g·cm-3。原子2位于底面面心,其坐标为;原子3位于棱上,其坐标为。(共58张PPT)专题3检测试卷1.将Na2O2、SiO2、KCl、Al、冰分别加热熔化,需要克服的作用力类型相同的物质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Na2O2、KCl加热熔化均克服离子键,SiO2熔化克服共价键,Al熔化克服金属键,冰融化时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需要克服的作用力类型相同的物质有Na2O2、KCl 2种。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中C==C键的键能小于乙烷中C—C键的键能的2倍B.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C.在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D.s p σ键和p p σ键电子云都是轴对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气体单质中可能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单质,C错误。3.下列各物质中,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CH4>SiH4>GeH4>SnH4B.KCl>NaCl>MgOC.Rb>K>Na>LiD.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A错误;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B错误;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点越高,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气化和碘升华克服的作用力相同B.甲酸甲酯和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熔点相近C.氯化钠和氯化氢熔化时,破坏的都是离子键D.碘化氢的范德华力比溴化氢的大,碘化氢稳定性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干冰和碘都是分子晶体,状态改变时,均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A正确;乙酸分子间有氢键,熔点较高,甲酸甲酯分子间没有氢键,熔点较低,故B错误;分子的稳定性由化学键强弱决定,碘化氢的氢碘键比溴化氢的氢溴键弱,碘化氢稳定性差,故D错误。215.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较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灰球代表Fe,白球代表M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镁合金的化学式可表示为Mg2FeB.晶胞中有14个铁原子C.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金属键D.该晶胞的质量是 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6.Al2O3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硬度大、熔点高的氮化铝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化铝属于离子晶体B.氮化铝可用于制造切割金属的刀具C.1个氮化铝晶胞中含有9个Al原子D.氮化铝晶体中Al原子和N原子数目之比为2∶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根据氮化铝晶体的性质,可知其属于共价晶体,可用于制造切割金属的刀具;根据晶胞结构可知,1个氮化铝晶胞中含有Al原子的个数为1+4×+4×=2,N原子的个数为2×+2×+1=2,Al原子和N原子数目之比为1∶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7.(2023·重庆西南大学附中高二段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有①s s σ键与p p σ键的电子云对称性不同②1个N原子最多只能与3个H原子结合形成NH3分子,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的③CH3—CH3、CH2==CH2、CH≡CH中碳原子间成键键长相同④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⑤1个 分子中含有11个σ键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σ键的特征是轴对称,s s σ键与p p σ键的电子云图形均是轴对称,①错误;化学键的键长与键能相关,键能越大,键长越小,C—C、C==C、C≡C的键能不同,键长也不同,③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8.(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B.X—H…Y三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也能形成氢键C.H2O比H2S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A错误;H2O比H2S稳定是因为水分子内氧氢键比硫氢键键能大,C错误;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D错误。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9.通过反应4BI3(g)+As4(g) 4BAs(s,晶体)+6I2(g)可制备具有超高热导率半导体材料——BAs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a)表示As4结构,As4分子中成键电子对数与孤电子对数之比为3∶1B.图(b)表示单质硼晶体B12的基本结构单位,该基本单位为正二十面体C.图(b)所示单质硼晶体的熔点为2 180 ℃,它属于共价晶体D.图(c)表示BAs的晶胞结构,距离As原子最近且相等的B原子有4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图(a)表示As4结构,每个As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形成3个σ键,还有1对孤电子对,As4分子中成键电子对数与孤电子对数之比为3∶2,故A项错误;图(b)表示单质硼晶体B12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面都是由3个B原子形成的正三角形,一共有20个正三角形,所以该基本单位为正二十面体,故B项正确;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单质硼晶体的熔点为2 180 ℃,熔点较高,且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属于共价晶体,故C项正确;BAs晶胞中,较大的原子为As原子,距离As原子最近且相等的B原子有4个,故D项正确。2110.如图是某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结构示意图,该分子中A、B两种元素都是第3周期的元素,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化学式是Al2Cl6B.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该物质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D.该物质中不存在离子键,也不含有非极性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由A、B元素都在第3周期,并且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可知A为Cl元素,B为Al元素,A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因该物质是二聚分子,故其固态时形成分子晶体,该物质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B项错误、C项正确;该物质中不含离子键,只含极性键和配位键,D项正确。2111.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使“运用激光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泽维尔研究发现,当激光脉冲照射NaI时,Na+和I-两核间距在10~15 (埃,1 =1×10-10 m),呈现离子键;当两核靠近约2.8时,呈现共价键。根据泽维尔的研究成果能得出的结论是A.NaI晶体是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混合物B.共价键和离子键没有明显的界限C.NaI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D.离子晶体可能含有共价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NaI是离子化合物,如改变离子的核间距,可能为共价化合物,但为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A错误;当激光脉冲照射NaI时,Na+和I-两核间距在10~15 ,呈现离子键,当两核靠近约2.8 时,呈现共价键,由此可知共价键和离子键没有严格的界限,但NaI晶体中不存在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情形,故B正确、C错误;NaOH晶体中就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但不是泽维尔的研究成果,故D错误。2112.氮化碳结构如图,其中 β 氮化碳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下列有关氮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化碳属于共价晶体B.氮化碳中 C 为-4 价,N 为+3 价C.氮化碳的化学式为 C3N4D.晶体中原子最外层都达 8 电子稳定结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由题给信息,氮和碳以共价键结合,又知β 氮化碳是超硬新材料,则其为共价晶体,故A正确;氮元素的电负性大于碳元素,在氮化碳中氮元素显-3价,碳元素显+4价,故B错误;晶体结构模型中虚线部分是晶体的最小结构单位,C原子个数为4×+4×=3,N原子个数为4,晶体的化学式为C3N4,故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根据图知,每个碳原子与四个氮原子相连,每个氮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3.观察下表结构模型示意图并结合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体硼属于共价晶体,结构单位中含有30个B—B键B.SF6的结构为正八面体C.S8属于共价晶体D.HCN的结构式为H—C≡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晶体硼(晶体中含12个B原子) SF6 S8 HCN结构模型示意图 备注 熔点2 180 ℃ 易溶于CS2 A项,每个B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为×5=,12个B原子共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2×=30;B项,SF6为空间对称结构,是正八面体;C项,S8易溶于CS2,应为非极性分子组成的分子晶体;D项,根据价键理论可知,C、N之间应形成三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4.(2022·辽宁,5)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Z、Q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W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Q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能与多种元素形成共价键B.简单氢化物沸点:ZC.第一电离能:Y>ZD.电负性:W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Z、Q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且Q与Z同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可知,X、Z、Q分别为C、O和S,则Y为N;W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则W为第3周期元素Al。X为C,能与多种元素(H、O、N、P、S等)形成共价键,A正确;Z和Q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和H2S,由于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H2O的沸点高于H2S,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Y为N,Z为O,N的最外层p轨道电子为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比O大,C正确;W为Al,Z为O,O的电负性更大,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5.元素X的某价态离子X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晶体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3∶1B.该晶体中Xn+中n=1C.该晶体中每个N3-被6个等距离的Xn+包围D.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由图可知,Xn+位于晶胞的棱上,其个数为12×= 3, N3-位于晶胞的8个顶角,其个数为8×=1,故Xn+与N3-的个数比为3∶1,化学式为X3N,A正确;由晶体的化学式X3N知,晶体中Xn+中n=1,B正确;N3-位于晶胞顶角,故其被6个X+在上、下、左、右、前、后包围,C正确;因为X+的K、L、M三个电子层充满,故为2、8、18,所以X的原子序数是2+8+18+1=29,D错误。202116.近年来有多个关于超高压下新型晶体的形成与结构的研究报道。NaCl晶体在50~300 GPa的高压下和Na或Cl2反应,可以形成不同组成、不同结构的晶体。如图给出其中三种晶体的晶胞(大球为氯原子,小球为钠原子),下列关于这三种晶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胞Ⅰ中钠原子的配位数为6B.晶胞Ⅱ中含有6个钠原子C.晶胞Ⅲ所对应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lD.三种晶体均是由NaCl晶体在50~300 GPa的高压下和Na反应所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晶胞Ⅰ中:Na原子数目为1+8×=2,Cl原子数目为12×=6,化学式为NaCl3;晶胞Ⅱ中:Na原子数目为2+4×=3,Cl原子数目为8×=1,化学式为Na3Cl;晶胞Ⅲ中:Na原子数目为2+4×+2×=4,Cl原子数目为8×=2,化学式为Na2Cl;根据信息:NaCl晶体在50~300 GPa的高压下和Na或Cl2反应,可以形成不同组成、不同结构的晶体,结合原子守恒可知,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晶胞Ⅰ所对应的晶体是NaCl晶体在50~300 GPa的高压下和Cl2反应的产物,晶胞Ⅱ、Ⅲ所对应的晶体是NaCl晶体在50~300 GPa的高压下和Na反应的产物,据此分析解答。2117.(1)分析下列物质的物理性质,判断其晶体类型:①碳化铝,黄色晶体,熔点2 200 ℃,熔融态不导电: ; ②溴化铝,无色晶体,熔点98 ℃,熔融态不导电: ; ③五氟化钒,无色晶体,熔点19.5 ℃,易溶于乙醇、氯仿、丙酮中:____ ; ④溴化钾,无色晶体,熔融时或溶于水中都能导电: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共价晶体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2)卤素互化物是指不同卤素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XX'型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结构相似、性质相近。如图是部分卤素单质和XX'型卤素互化物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它们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其原因是 。 试推测ICl的沸点所处的最小范围: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强介于Br2的沸点和IBr的沸点之间18.Ⅰ.C60、金刚石、石墨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石墨仅表示出其中的一层结构):(1)C60、金刚石和石墨三者的关系是互为 (填字母)。 A.同分异构体 B.同素异形体C.同系物 D.同位素(2)固态时,C60属于 (填“共价”或“分子”)晶体。 (3)12 g金刚石中含有 个C—C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B分子2N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 g金刚石中n===1 mol,每个碳原子连4个键,每个键被2个碳原子共用,所以每个碳原子完全占有的键是2个,1 mol碳原子完全占有的键是2 mol,即2NA。(4)设晶胞边长为a cm,则金刚石的密度为 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金刚石晶胞含碳原子数为8×+6×+4=8,金刚石的密度为ρ== g·cm-3= g·cm-3。Ⅱ.已知几种常见化学键的键能如表: (5)比较Si—Si键与Si—C键的键能大小:x (填“>”“<”或“=”) 226 kJ·mol-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化学键 Si—O H—O O==O Si—Si Si—C键能/(kJ·mol-1) 368 467 498 226 x>Si—Si键的键长比Si—C键的键长长,键能小。(6)H2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燃料,而更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已知1 mol单质硅含有2 mol Si—Si键,1 mol SiO2含4 mol Si—O键。试计算:1 mol Si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化学键 Si—O H—O O==O Si—Si Si—C键能/(kJ·mol-1) 368 467 498 226 x522 kJ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由题给信息可知,1 mol Si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368 kJ·mol-1×4 mol-498 kJ·mol-1×1 mol-226 kJ·mol-1×2 mol=522 kJ。19.Al、Fe、Cu 是重要的材料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 Fe2+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有 个未成对电子。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3d64Fe是26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失去两个电子后,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根据洪特规则,Fe2+的核外电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2)氯化铝熔点为 194 ℃,而氧化铝熔点为2 050 ℃,二者熔点相差很大的原因是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氧化铝是离子晶体,而氯化铝是分子晶体(3)铝和氮可形成一种具有四面体结构单位的高温结构陶瓷,其晶胞如图所示,晶胞中 Al 的配位数是 ,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4[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配位数可理解为某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带异电荷离子的数目。晶胞中Al的配位数是4;根据均摊法,该晶胞中含有Al的数目为8×+6×=4,N在晶胞内,共4个。该晶胞的质量为 g,ρ== g·cm-3= g·cm-3。(4)一种铜的溴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Cu 填充在Br的四面体空隙,该晶胞中铜的配位数是 ,与溴紧邻的溴原子数目是 ,由图中 P 点和 Q 点的原子分数坐标可确定R点的原子分数坐标为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41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根据该铜的溴化物的晶胞结构可知,Cu周围距离最近的Br有4个,故铜的配位数为4;以顶点Br为例,与其紧邻的Br为面心上的Br,共计12个;根据P、Q点的原子分数坐标,可确定R点的原子分数坐标为()。20.现有某第4周期过渡金属元素A,其基态原子有四个未成对电子,由此元素可构成固体X。(1)区分固体X为晶体或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为 。若此固体结构如图甲、乙所示,则按甲虚线方向切乙得到的A~D图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X射线衍射实验A(2)写出A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A2+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4周期过渡金属元素A,其基态原子有四个未成对电子,故A为Fe。A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F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1(3)A可与CO反应生成A(CO)5,常压下熔点为-20.3 ℃,沸点为103.6 ℃,试推测,该晶体类型是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分子晶体A可与CO反应生成A(CO)5,常压下熔点为-20.3 ℃,沸点为103.6 ℃,熔、沸点很低,属于分子晶体。(4)A可与另两种元素B、C构成某种化合物,B、C的外围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104s1、3s23p4,其晶胞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该晶胞上下底面为正方形,侧面与底面垂直,根据如图中所示的数据,则该晶体的密度是 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计算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CuFeS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B、C的外围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104s1、3s23p4,则B为Cu、C为S,晶胞中Fe原子处于面上、棱心,Fe原子数目为4×+6×=4,Cu原子处于体心、顶点、面上,Cu原子数目为1+8×+4×=4,S原子处于晶胞内部,共有8个,故Cu、Fe、S原子数目之比为4∶4∶8=1∶1∶2,故化学式为CuFeS2。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晶胞质量为 g,晶体密度为 g·cm-3。2121.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 ;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 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SmFeAsO1-xFx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由晶胞结构中各原子所在位置可知,该晶胞中Sm的原子个数为4×=2,Fe的原子个数为1+4×=2,As的原子个数为4×=2,O或F的原子个数为8×+2×=2,即该晶胞中O和F的个数之和为2,F-的比例为x,O2-的比例为1-x,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mFeAsO1-xFx。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个晶胞的质量为g=g,1个晶胞的体积为a2c pm3=a2c×10-30 cm3,故密度ρ= g·cm-3。原子2位于底面面心,其坐标为;原子3位于棱上,其坐标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3检测试卷.docx 专题3检测试卷.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