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新课导入
想一想: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法律保障生活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79-82,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5分钟)
1.
法律的作用。
2.
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反电信网络诈骗案》
《民事诉讼法》
思考:以下图片反映的情境与哪些法律有关?
结合小明的一天,思考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法律的作用(背诵)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律的重要性?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外卖骑手劳动关系认定(江西何某案)
何某在配送中受伤,平台以“劳务合作”为由拒赔。法院查明,何某需遵守平台考勤、派单规则,工资按单结算,最终认定其与平台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判决平台赔偿工伤费用。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法院对网络水军团伙的判决,依据《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构成要件,认定其通过虚假信息敲诈企业的行为“情节特别严重”,判处主犯10年6个月有期徒刑。这一判决不仅威慑犯罪,更通过公开庭审和裁判文书说理,向社会传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价值导向。
法律判断是非曲直
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审结教育、医疗、养老案件548.3万件,其中通过司法调解促成案结事了的占比达62%。例如,某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法院不仅判决支付欠薪,还可对恶意欠薪者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276条)。
法律处理矛盾和纠纷
①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
②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
③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警察抓捕犯罪分子
依法调解矛盾
基本医疗保险
(1)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如何保障生活的?(法律的作用)
思考:以上图片表明法律具有的作用?
认识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由不特定多数人所享有的、对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环境等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不等于所有个人利益之和,个人利益不能凌驾开公共利益之上。只有自觉维护公共利益,个人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①含义: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着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②方式:法律通过 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③要求: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
(2)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课堂笔记
设定个人权利界限、制止违法行为、追求法律责任
2.法律的具体作用:
思考:结合以下法律条文,说说法律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一条: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一条: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管环境,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法。
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立法工作计划广泛涉及多个领域。
以新兴领域为例:将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以应对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规范新兴行业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
思考: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说明了什么?
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如何促进:①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②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
(4)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课堂笔记
2.法律的具体作用:
法律的作用
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在我国,行人违反交通法规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各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行人闯红灯行为处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罚款。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②不闯红灯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③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④罚款可以杜绝闯红灯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2.“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3.2024年5月,一批新规正式施行。《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加强煤矿灾害治理,要求煤矿企业进行煤矿灾害鉴定并按照灾害程度和类型进行治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加强用户信息保护,明确信息处理、信息保密和信息共享等有关要求……这体现了( )
①建设法治中国要赋予公民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法治是精神文明的核心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逐步发展完善
④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4.下列观点与下图漫画最吻合的是( )
A.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