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物【测验篇】——2026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讲学练全攻略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主要由大量元素C、H、O、N、Fe组成B.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不都与其相应单体的种类有关C.脂肪、糖类、蛋白质、核酸等多聚体的共有元素为C、H、OD.可用放射性同位素3H、14C、18O、32P和35S等进行生物学研究2.某同学在配制培养植物的培养基时使用了NH4NO3、CaCl2·2H2O、KNO3、MgSO4·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一种必需的大量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A.Ca(NO3)2 B.FeCl3 C.KH2PO4 D.ZnSO43.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C.由于地壳与活细胞中不同元素的含量相似,所以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若细胞完全脱水,则图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b4.如图为人体、南瓜和地壳中部分元素及含量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人体(%) 氧65.0碳18.0氢10.0氮3.0钙1.5磷1.1钾0.35硫0.25其他元素0.8南瓜(%) 氧85.0氢10.7碳3.3钾0.34氮0.16磷0.05钙0.02镁0.01其他元素0.42地壳(%) 氧46.6硅27.7铝8.1铁5.0钙3.6钠2.8钾2.6镁2.1其他元素1.5A.南瓜的元素组成与地壳的元素组成没有区别B.南瓜和人体细胞氧、碳、氮元素含量的差异与细胞内的糖类含量有关C.南瓜和人体的元素含量的差异性只与生物膜上的转运蛋白有关D.组成生物的元素在地壳中能找到,体现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①②③④依次为(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B.蛋白质、水、脂质、糖类;O、C、N、H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6.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相似,正常人体心肌、骨骼肌内含有大量肌红蛋白,血液中很少。当心肌或横纹肌有损伤时,肌红蛋白便释放到血液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肌红蛋白可能具有在肌细胞内转运氧的功能B.构成肌红蛋白的氨基酸中可能含Fe元素C.高温处理后的肌红蛋白仍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血液中肌红蛋白含量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指标7.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和生化反应。根据材料进行预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GFAJ-1细菌体内砷元素含量可能比铜、铁元素多B.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C.GFAJ-1细菌可利用砷元素合成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物质D.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寻找生命的思路8.如图为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中元素种类与含量和非生物界不同,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B.Ⅱ中的铁元素缺乏,会使人患缺铁性贫血C.Ⅱ中的镁元素缺乏,会使植物叶片发黄D.Ⅰ中的C、H、O、N、S、Ca、Mn等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9.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蛋白质B.若②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内,则其一定是糖原C.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最多为4种D.④可以表示脂肪,苏丹Ⅲ染液可以将此物质染成橘黄色10.科学家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包含许多小型含水“玻璃珠”,这为寻找外太空的生命提供了新的希望。除此之外,月壤中也含有很多无机盐。关于生物体的元素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体中可能含有无机环境中没有的元素B.若寻找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类地球生命体系,应重点寻找含有碳元素的分子C.在生物体中含量少的微量元素,可以被其他元素所代替D.若月壤中缺乏某一种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其他元素可替代该元素的功能并组成生物体1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与化合物(或结构)的匹配,正确的是( )A.P为ATP、唾液淀粉酶及肝糖原的组成元素B.N为NADPH、胰岛素、水通道蛋白的组成元素C.Mg为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Fe为叶绿素的组成元素D.I为胰蛋白酶的组成元素,Ca为骨骼及牙齿的组成元素12.葡萄糖酸锌是儿童常用补充剂,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有70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这说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 )A.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B.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C.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催化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1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只能以自由扩散的形式进入细胞B.水在细胞中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C.水分子内氢键的存在使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D.成熟植物细胞的结合水主要存在于液泡中14.如图所示为细胞中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表示“组成细胞结构”,乙可表示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B.图中①指的是结合水,该部分水较少,丢失不会导致细胞死亡C.图中②指的是自由水,细胞代谢旺盛时该部分水的含量会增多D.①/②的比值增大,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等抗逆性15.下列有关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人体饮水不足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B.急性肠炎患者脱水时,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及时注射葡萄糖水C.组成细胞外液的无机盐中,K+和C1-的含量占明显优势D.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与HCO3-、H2CO3等物质有关16.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离不开糖类等能源物质,也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B.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不变C.幼苗细胞中的无机盐可参与细胞构建,水不参与D.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形成NADPH,也可参与形成NADH17.生物体中的无机盐是某些组织和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肌肉收缩等神经调节活动需要Na+和K+参与B.Mg2+是组成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的必要成分C.缺Fe会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D.组织液中的某些无机盐可维持pH的相对稳定18.我国新疆的盐碱地资源丰富,科学家对其中的盐碱水进行过滤、杀菌、淡化等处理,再添加某些微量元素,将盐碱水改良处理成与天然海水相似的“人造海水”,并用于海产养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极性分子这一性质决定了大部分的无机盐易溶于水B.水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海产动物细胞C.海产动物可在内环境中积累代谢产物以维持渗透压平衡D.海产动物细胞中绝大部分水分子会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19.如图表示某农作物产量和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都是该作物生长必需的元素B.该图可说明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是不同的C.当甲的浓度为a、乙的浓度为d时,作物产量为2AD.甲、乙被吸收后在该作物体内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20.正常人体皮肤、毛发等处含有黑色素,黑色素的合成需要一种含铜的酶——酪氨酸酶。当人体缺乏Cu2+时,酪氨酸酶合成减少,就会引起黑色素生成障碍而发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Cu2+是构成细胞某些化合物的重要成分B.Cu2+对调节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Cu2+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12分)下图表示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X所代表的元素一定有__________,有时还有__________等。a代表的小分子物质是__________。(2)A1代表的物质是绝大多数的__________,A2代表的物质包括了在注射疫苗后人体自身产生的__________,A3代表的是__________。(3)B代表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B结构和功能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与B相比,脂肪分子中的__________(元素)含量高,___________储能更多。22.(12分)某些无机盐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缺乏时就会表现相应的缺素症,补充上后该症状消失。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Mg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所示实验。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甲、缺Mg的营养液乙(其它元素均具备)、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含Mg的无机盐等。方法步骤组别 A组 B组处理 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放入缺Mg的营养液乙中培养 放入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培养 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数天观察 玉米的发育状况结果 不能正常生长 正常生长(1)完成表格内容。(2)实验中设置的A组和B组两组中,对照组为__________。(3)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4)为使实验更严谨,需如何改进?__________。(5)缺Mg将直接影响植物体内__________的合成,进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23.(12分)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灌溉和追肥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保障。一麦农发现种植的小麦有“焦边”——小麦叶片边缘出现枯黄色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土壤中的无机盐被植物细胞吸收后,大多数以________形式存在,Mg是构成的元素,这体现了无机盐具有________的功能。(2)某同学欲探究小麦“焦边”是否由缺钾导致,准备了以下材料用具:若干株长势基本相同的小麦幼苗、浓度相同的全素培养液、缺钾全素培养液等。实验步骤:①取两只广口瓶,编号甲、乙;在甲瓶加入100mL的全素培养液,向乙瓶中加入________;②将________并分别栽种在甲、乙培养瓶中;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________。(3)实验结果与结论:①若甲瓶的小麦幼苗正常生长,________,则说明小麦叶片“焦边”是由缺钾引起的;②若________,则说明小麦叶片“焦边”不是由缺钾引起的。24.(12分)生物有各种各样的过冬方法。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植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能力逐渐增强。如图一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变化关系图。请据图一回答下列问题:(1)冬小麦的含水量从9月至12月处于__________(上升、不变、下降)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在冬小麦根细胞内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农业上种子晒干便于储藏,理由是____________。(4)科学家研究冬小麦的种子萌发过程,通过定生化方法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胚的鲜重变化,得到了如图二曲线数据。通过不休眠的种子与休眠的种子胚的鲜重比较,得出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低的是___________种子;将一粒冬小麦种子点燃,待它烧尽时可见到灰白色的灰烬,灰烬的成分是__________。25.(12分)植物生活中需要许多必需元素,如果缺乏,植物就会表现出生长不良等缺素症,当添加这些元素后,植物的缺素症又消失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钾元素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过程。(1)实验思路:利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对植物进行培养对照来验证结论。(2)取材:选取生长健壮、大小、长势相似的同种植物均分为两组,配制培养液所需原料。(3)实验步骤:①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两组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断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在缺钾的培养液中添加钾元素,继续培养观察。(4)在已知结论的情况下,你认为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Fe,其中Fe为微量元素,A错误;多糖如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只有葡萄糖,它们的功能与单体种类无关,B正确;脂肪不是多聚体,C错误;同位素并不都具有放射性,如18O、15N、D错误。2.答案:C解析:细胞中含量较多的C、H、O、N、P、S、K、Ca、Mg等为大量元素。题中培养基的成分中含有的大量元素包括H、O、N、S、K、Ca、Mg,C可由空气中的CO2获得,对比大量元素的种类可知,培养基中缺少的是P,因此可通过向培养基中加入KH2PO4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3.答案:C解析:A、细胞鲜重中,水的含量最高,其次为蛋白质,A正确;B、成人的体细胞中,元素含量占前四位的为O、C、H、N,B正确;C、由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命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并非由于含量相似,无机自然界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含量上差别很大,C错误;D、若细胞脱水,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D正确故选C4.答案:D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南瓜与地壳的元素组成存在区别,如地壳中含有硅、铝等元素,南瓜中却不含有,A错误;组成细胞中的糖类的组成元素中不含氮元素,因此南瓜和人体细胞中氨元素含量的差异与细胞内的糖类含量无关,B错误;南瓜和人体的元素吸收不一定都需要转运蛋白,因此南瓜和人体的元素含量的差异性不只与生物膜上的转运蛋白有关,C错误;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存在,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正确。5.答案:D解析:细胞内各种化合物中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再次是脂质和糖类;主要元素中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是O,其次是C,再次是H、N。6.答案:B解析: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相似,结构决定功能,由此可推测肌红蛋白可能具有在肌细胞内转运氧的功能,A叙述正确;肌红蛋白中含有Fe元素,但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不含Fe元素,B叙述错误;高温处理导致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过程中虽然空间结构改变,但肽键并未断裂,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C叙述正确;由题意可知,当心肌有损伤时,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故血液中肌红蛋白含量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指标,D叙述正确。7.答案:C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磷属于大量元素,而铜、铁属于微量元素,根据题意,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和生化反应,故GEAJ-1细菌体内砷元素含量可能比铜、铁元素多;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改变了原有细胞物质的组成,制造混乱;含磷的化合物有核酸和蛋白质等,故GFAJ-1细菌可利用砷元素合成蛋白质、核酸,但糖类不含磷,GFAJ-1细菌不能利用砷元素合成糖类;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寻找生命的思路。8.答案:B解析:A、组成细胞的元素含量与这些元素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不同,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即种类差不多相同,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A错误;B、生物体中的大量元素含量比微量元素更多,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且为微量元素,位于II中,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故II中的铁元素缺乏,会使人患缺铁性贫血,B正确;C、生物体中的大量元素含量比微量元素更多,镁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位于图中的Ⅲ,C错误;D、Mn是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D错误。故选B。9.答案:D解析:①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若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A错误;糖原只分布在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细胞内,B错误;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为核酸,其彻底水解的产物为五碳糖、碱基和磷酸,最多为8种,C错误;④的组成元素是C、H、O,该化合物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为脂肪,苏丹Ⅲ染液可以将此物质染成橘黄色,D正确。10.答案:B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元素都来自无机环境,A错误。在地球生命系统中,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元素,B正确。微量元素是生物体中含量很少但又不可缺少的元素,C错误。生物体所必需的每一种元素都是不可替代的,D错误。11.答案:B解析: A、P为ATP、多种酶的组成元素,糖原的组成元素只有C、H、O,A错误;B、NADPH是辅酶、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水通道蛋白的组成元素中均含有N,B正确;C、Fe为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Mg为叶绿素的组成元素,C错误;D、1为甲状腺激索的组成元素,Ca为骨骼及牙齿的组成元素,D错误;故选:B。12.答案:C解析:生物体内有70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缺乏Zn2+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3.答案:B解析:水还可以借助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B正确;水分子之间靠氢键相互作用在一起,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C错误;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存在形式是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液泡中的水主要为自由水,D错误。14.答案:B解析:A、①为结合水,其功能为“组成细胞结构”;②为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参与生化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等功能,故乙可表示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A正确;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水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含量较少,丢失会导致细胞死亡,B错误;C、图中②指的是自由水,自由水相对含量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故细胞代谢旺盛时该部分水的含量会增多,C正确;D、①为结合水,②为自由水,①/②的比值增大时,自由水可转化为结合水,降低代谢水平,提高植物抗寒性、抗旱性等抗逆能力,D正确。故选B。15.答案:D解析:A、当人体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A错误;B、急性肠炎患者脱水时,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及时注射生理盐水,B错误;C、组成细胞外液的无机盐中,Na+和Cl﹣的含量占明显优势,C错误;D、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与HCO3-、H2CO3等,体现了无机盐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D正确。故选D。16.答案:D解析:A、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这部分水为结合水,失去了溶解性,A错误;B、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增加,B错误;C、水也参与细胞构成,如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C错误;D、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光合作用形成NADPH,也可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生成NADH,D正确。故选D。17.答案:B解析: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与Na+和K+进出细胞密切相关,A正确;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B错误;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铁时血红蛋白不足,会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C正确;NaHCO3/H2CO3、K2HPO4/KH2PO4和KHCO3/H2CO3等物质可以维持组织液的pH相对稳定,D正确。18.答案:D解析:水是极性分子,大部分的无机盐易溶于水,A正确;一部分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海产动物细胞,一部分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海产动物细胞,B正确;海水的渗透压较高,海产动物可在内环境中积累代谢产物,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以维持自身渗透压平衡,防止自身因失水过多而死亡,C正确;海产动物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其中绝大部分水分子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的,D错误。19.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的浓度都影响该农作物的产量,说明甲、乙都是该作物生长必需的元素,A正确。该作物对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不同,B正确。当甲的浓度为a、乙的浓度为d时,从题图信息中无法判断作物产量,C错误。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正确。20.答案:A解析:Cu2+是构成细胞内酪氨酸酶的重要成分,A正确。Cu2+不是调节细胞酸碱平衡的重要物质,B错误。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Cu2+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D错误。21.答案:(1)N;S;氨基酸(2)酶;抗体;血红蛋白(3)淀粉;糖原;C、H;脂肪解析:根据图中A的功能可推知其为蛋白质,则a为氨基酸,其组成元素一定有C、H、O、N,有些还含有S等。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所以B代表的化合物是淀粉,b是葡萄糖。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B结构和功能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都属于多糖;与淀粉相比,脂肪分子中的C、H含量高,O含量低,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因此,脂肪储能更多。22.答案:(1)相同且适宜(2)B组(3)Mg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4)向A组加入含Mg的无机盐后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数天,观察A组的发育状况(5)叶绿素解析:(1)按照对照实验设计的等量和单因子变量原则,培养液中是否含Mg是本实 验的单因子变量,其他无关变量都应相同且适宜,故培养条件应为相同且适宜。(2)对照组为正常组,即B组,实验组为处理组,即A 组,(3)玉米在缺Mg培养基中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液中可正常生长,说明Mg是植物正常生长的必元素。(4)为进一步证实 A、B两组的差异源于Mg的有无,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及结果是在缺镁的营养液A中加入一定量的镁元素(或含镁的无机盐),一段时间后玉米幼苗恢复正常生长(或症状消失),则可说明镁是必需元素。(5)镁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缺Mg将直接影响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23.答案:(1)离子;叶绿素;参与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2)100mL缺钾的同种培养液;长势基本相同且状况良好的小麦幼苗随机均分为两组;小麦叶片是否出现“焦边”现象(3)乙瓶小麦叶片出现“焦边”现象;甲、乙瓶中的小麦均未出现“焦边”现象解析:(1)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无机盐参与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如Mg是叶绿素的构成元素。(2)由题意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小麦“焦边”是否由缺钾导致,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含有钾元素,因变量是小麦叶片是否出现“焦边”现象;温度、光照、培养液的体积、起始幼苗的发育状况和数量等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且适宜。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步骤为:①分组编号,分为甲、乙两组,一组是实验组、一组是对照组;甲瓶加入100mL的全素培养液,则乙瓶中应加入100mL缺钾的同种培养液;②幼苗的数量、生长状况、培养条件属于无关变量,因此两组实验栽入的小麦幼苗应该生长发育基本相同且状况良好、数量相同;③两组培养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小麦叶片是否出现“焦边”现象。(3)由于该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故预期结果和结论不唯一:若甲瓶的小麦幼苗正常生长,乙瓶小麦叶片出现“焦边”现象,则说明小麦叶片“焦边”是由缺钾引起的;若甲、乙瓶中的小麦均未出现“焦边”现象,则说明小麦叶片“焦边”不是由缺钾引起的。24.答案:(1)下降;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显著下降有助于抵抗低温冻害(2)水是冬小麦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是冬小麦根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水参与冬小麦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3)将种子晒干就是减少了其中自由水的含量而使其代谢水平降低,便于储藏(4)不休眠的;无机盐解析:(1)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冬小麦的含水量从9月至12月处于下降趋势,其中下降的是自由水,因为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细胞中自由水含量显著下降,而结合水含量上升,有助于抵抗低温冻害。(2)水在冬小麦根细胞内的主要作用有:(结合)水是冬小麦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冬小麦根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自由)水参与冬小麦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如参与有氧呼吸过程。(3)农业上将种子晒干就是减少了其中自由水的含量,进而可使其代谢水平降低,便于储藏。(4)据曲线数据,通过不休眠种子与休眠种子胚的鲜重比较,自由水与代谢程度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相对含量多,结合水相对含量少,因此得出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低的是不休眠的种子;将一粒冬小麦种子点燃烧尽时可见到灰白色的灰烬,灰烬就是无机盐。25.答案:(1)完全培养液;缺钾的培养液;(3)①完全培养液和缺钾的培养液;②分别培养在上述两种培养液中,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向两培养液中通入氧气;③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状况;(4)完全培养液中的植物正常生长,缺钾的培养液中的植物表现出缺素症,向缺钾的培养液中添加钾元素后,缺素症消失;(5)二次对照;解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及验证钾元素是植物生活必需元素的实验设计。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钾元素是否属于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含有钾离子,因变量是植物的长势情况,选择的生物的种类和长势等、培养液中其他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浓度、植物的培养条件等属于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利用缺素培养液和完全培养液培养同种植物进行对照并得出结论,因此实验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缺钾的培养液,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3)实验步骤如下:①配制培养液:配制完全培养液和缺钾的培养液。②取材和培养:选取大小、长势相似的同种植物均分为两组,分别培养在盛有上述两种培养液的容器中。植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向培养液中通入氧气可促进无机盐离子的吸收。③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状况。④在缺钾的培养液中添加钾元素,继续培养观察。(4)预期结果:由于已知钾元素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则实验结果为植物在完全培养液中正常生长,在缺钾的培养液中生长异常,表现出缺素症,向缺钾的培养液中添加钾元素,一段时间后,植物的缺素症消失。(5)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可知,步骤中的④在缺钾的培养液中添加钾元素,继续培养观察,起到二次对照的作用,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第一单元 组成细胞的分子 (1)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物【高考考情分析】考查内容:本专题侧重考察水的存在形式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作用命题趋势: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往往与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等其他知识点综合起来命题,通常属于中等难度或偏易的题目【思维导图】【基础知识梳理】考点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2)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2.组成细胞的元素(1)种类: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2)分类(3)含量①占细胞鲜重前四位的化学元素:O>C>H>N②占细胞干重前四位的化学元素:C>O>N>H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种类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2)含量①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②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③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考点二:细胞中的水1.水的含量(1)在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水一般占60%~95%(2)生物种类不同,含水量不同(3)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2.水的特性(1)水是极性分子,带正电荷与带负电荷的分子容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2)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氢键较弱,易断裂,易形成,使水保持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3)氢键的存在使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相对不易发生改变3.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存在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概念 细胞中以游离的形式存在的水 细胞中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含量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5%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功能 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②参与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4.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5.自由水与结合水相对含量与细胞代谢的关系自由水/结合水比值高,代谢旺盛,但抗逆性差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低,代谢缓慢,但抗逆性强6.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的现象 对此现象的解释种子在贮存时需将种子晒干 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的代谢, 延长种子寿命干种子用水浸泡后仍能萌发 失去自由水的种子仍保持其生理活性低温环境下减少花卉浇水 提高花卉对低温的抗性鲜种子放在阳光下暴晒,重量减轻 自由水散失,代谢减弱干种子放在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 试管壁上有水珠 种子晒干后,仍含有结合水, 用酒精灯加热会失去结合水炒熟的种子浸泡后不萌发 失去结合水的细胞失去生理活性三、细胞中的无机盐1. 含量:占细胞鲜重的1%~1.5%2. 存在形式: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1)阳离子主要有Na+、K+、Ca2+、Mg2+、Fe2+、Fe3+等(2)阴离子主要有 C1-、SO42-、PO43-、HCO3-等3. 功能(1)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液中Ca2+中含量降低,会出现抽搐现象等(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无机盐存在形式及作用的两点归纳:(1)无机盐并不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如骨骼中的钙以CaCO3的形式存在(2)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很低,但其作用非常重要,且需要保持一定的量,缺失和过多都可能影响生命活动4. 无机盐参与构成的常见化合物(1)N:蛋白质、叶绿素、核苷酸等(2)P:核苷酸、磷脂等(3)S: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特征元素)(4)Mg:叶绿素(5)Fe:动物血红素(6)I:甲状腺激素等【重难点解析】考点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1. 根据元素组成及化合物的功能推断化合物的种类根据元素组成及化合物的功能推断化合物的种类考点二:细胞中的水1.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表明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越多,细胞代谢越旺盛;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表明细胞中结合水含量越少,细胞抗逆性就越小2.种子萌发时,需要吸收水分,增加自由水含量3.种子贮存前晒干是为了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代谢速率,以延长贮存时间【技巧归纳】明确题目类型:判断是考查元素的种类、含量、作用,还是无机物(水、无机盐)的功能、存在形式等方面的题目。例如,若题目中提到 “植物出现叶片发黄,可能缺乏哪种元素”,这就是考查元素的作用;若问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则是考查无机物的含量抓住关键信息:注意题目中给出的限定词,如 “主要”“大量”“微量”“根本原因”等。比如,“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哪些”,这里的 “大量元素” 就是关键信息,答题时就不能把微量元素答进去【重点题型突破】1.(2025·江苏泰州·二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咏菊》中写到“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芭蕉”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B.“东篱菊”叶片缺少大量元素 Mg会影响光合作用C.“新霜”融化后形成的水主要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根细胞D.“东篱菊”比“荷”更耐寒,可能是“东篱菊”细胞内的结合水/自由水的值比“荷”的高【答案】C【知识点】细胞中的无机盐、细胞中的水、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元素【详解】A、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芭蕉”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A正确;B、Mg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元素,“东篱菊”叶片缺少大量元素 Mg会影响光合作用,B正确;C、水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进出细胞,但以协助扩散为主,“新霜”融化后形成的水主要通过协助扩散进入植物根细胞,C错误;D、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干旱 和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东篱菊”比“荷”更耐寒,可能是“东篱菊”细胞内的结合水/自由水的值比“荷”的高,D正确。2.(24-25高三下·安徽·开学考试)薄荷通常生长在山野湿地河边,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安徽、江苏,适应性较强,最高可在海拔3500米的山区生长,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下列关于薄荷的叙述,错误的是( )A.薄荷细胞中含有Zn、Mg、Cu、B、Mo等微量元素B.烘干的薄荷叶片,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薄荷种子萌发时,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高D.薄荷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知识点】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元素【详解】A、Mg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B、烘干的薄荷叶片,即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正确;C、薄荷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加快,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高,C正确;D、薄荷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3.(2025·河北·模拟预测)梨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生津、润肺等功效,其叶片细胞与果肉细胞中的化合物含量和种类均有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B.两种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为C、H、O、NC.两种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多糖、脂肪等,均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D.检测还原糖以梨的果肉为实验材料,原因是梨汁富含还原性糖且梨的果肉无色【答案】ABD【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详解】AB、梨的果肉细胞和叶片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组成细胞的元素最多是C、H、O、N,AB正确;C、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C错误;D、检测还原糖时以梨的果肉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梨汁富含还原性糖且梨的果肉无色,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D正确。4.(2024·重庆·高考真题)下表据《中国膳食指南》得到女性3种营养元素每天推荐摄入量,据表推测,下列错误的是( )钙 (mg/d) 铁 (mg/d) 碘 (μg/d)0.5-1岁 350 10 11525-30岁(未孕) 800 18 12025-30岁(孕中期) 800 25 23065-75岁 800 10 120A.以单位体重计,婴儿对碘的需求高于成人B.与孕前期相比,孕中期女性对氧的需求量升高C.对25岁与65岁女性,大量元素的推荐摄入量不同D.即使按推荐量摄入钙,部分女性也会因缺维生素D而缺钙【答案】C【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功能、组成细胞的元素【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婴儿碘每天的摄入量为115μg,成人为120μg,相差不大,但成人的体重远高于婴儿,所以以单位体重计,婴儿对碘的需求高于成人,A正确;B、铁是血红蛋白在重要成分,表中数据可知,孕中期铁的摄入量高于未孕,由此推测孕中期胎儿发育加快,孕妇的新陈代谢加快,与孕前期相比,孕中期女性对氧的需求量升高,B正确;C、大量元素主要有C、H、O、N、P、S、K、Ca、Mg,由表格数据可知对25岁与65岁女性,钙的推荐摄入量均为800mg/d,C错误;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所以即使按推荐量摄入钙,部分女性也会因缺维生素D而缺钙,D正确。5.(24-25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历春化和光照两个阶段,冬小麦的种子收获后可以加工为各种食物,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通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来提供营养,其具体途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冬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其干重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已知淀粉一般不会直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其中,种子干重先增加的原因是 。(2)冬天来临之际,由于温度的大幅下降,冬小麦体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上升,这对冬小麦的意义是 。(3)光照阶段适当施加硝酸盐可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原因之一是硝酸盐中的氮是组成 (填生物大分子)的必需元素。(4)细胞呼吸作为冬小麦和人体最基本的代谢,其意义有 (答出2点即可)。【答案】(1)在种子萌发的初始阶段,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导致干重增加(2)提高细胞抵抗寒冷的能力(或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3)蛋白质、核酸(4)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生物体代谢的枢纽【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中的水、细胞呼吸的实质及意义【详解】(1)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使淀粉水解变成单糖,该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会增加。又由于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提供的,因此种子的干重又开始下降。(2)冬季来临时,冬小麦细胞内自由水的比例逐渐降低,而结合水的比例逐渐上升,可以避免气温下降,使自由水过多,导致容易结冰而损害自身,抗逆性增强,避免植株因冻害而受伤。(3)硝酸盐中的氮元素是组成蛋白质、核酸的必需元素,由此可知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细胞中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4)细胞呼吸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其中间代谢产物可转化为其他物质,说明细胞呼吸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共28张PPT)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物目录高考考情分析思维导图基础知识梳理重难点解析1236技巧归纳45重点题型突破1高考考情分析考查内容:本专题侧重考察水的存在形式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作用命题趋势: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往往与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等其他知识点综合起来命题,通常属于中等难度或偏易的题目2思维导图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存在形式 :离子作用存在形式与作用的联系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无机盐元素作用、特性水自由水结合水种类作用基础知识梳理33基础知识梳理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2)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2.组成细胞的元素(1)种类: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3基础知识梳理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等 Fe Mn B Zn Mo Cu等组成细胞的元素(2)分类(3)含量①占细胞鲜重前四位的化学元素:O>C>H>N②占细胞干重前四位的化学元素:C>O>N>H3基础知识梳理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种类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2)含量①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②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③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3基础知识梳理二、细胞中的水1.水的含量(1)在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水一般占60%~95%(2)生物种类不同,含水量不同(3)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2.水的特性(1)水是极性分子,带正电荷与带负电荷的分子容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2)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氢键较弱,易断裂,易形成,使水保持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3基础知识梳理(3)氢键的存在使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相对不易发生改变3.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存在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概念 细胞中以游离的形式存在的水 细胞中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含量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5%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功能 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②参与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3基础知识梳理4.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5.自由水与结合水相对含量与细胞代谢的关系自由水/结合水比值高,代谢旺盛,但抗逆性差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低,代谢缓慢,但抗逆性强3基础知识梳理生活中的现象 对此现象的解释种子在贮存时需将种子晒干 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的代谢,延长种子寿命干种子用水浸泡后仍能萌发 失去自由水的种子仍保持其生理活性低温环境下减少花卉浇水 提高花卉对低温的抗性鲜种子放在阳光下暴晒,重量减轻 自由水散失,代谢减弱干种子放在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 试管壁上有水珠 种子晒干后,仍含有结合水,用酒精灯加热会失去结合水炒熟的种子浸泡后不萌发 失去结合水的细胞失去生理活性6.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基础知识梳理三、细胞中的无机盐1. 含量:占细胞鲜重的1%~1.5%2. 存在形式: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1)阳离子主要有Na+、K+、Ca2+、Mg2+、Fe2+、Fe3+等(2)阴离子主要有 C1-、SO42-、PO43-、HCO3-等3. 功能(1)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液中Ca2+中含量降低,会出现抽搐现象等(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3基础知识梳理※无机盐存在形式及作用的两点归纳:(1)无机盐并不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如骨骼中的钙以CaCO3的形式存在(2)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很低,但其作用非常重要,且需要保持一定的量,缺失和过多都可能影响生命活动4. 无机盐参与构成的常见化合物(4)Mg:叶绿素(5)Fe:动物血红素(6)I:甲状腺激素等(1)N:蛋白质、叶绿素、核苷酸等(2)P:核苷酸、磷脂等(3)S: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特征元素)重难点解析44重难点解析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1. 根据元素组成及化合物的功能推断化合物的种类4重难点解析2. 根据元素组成及化合物的功能推断化合物的种类4重难点解析二、细胞中的水1.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表明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越多,细胞代谢越旺盛;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表明细胞中结合水含量越少,细胞抗逆性就越小2.种子萌发时,需要吸收水分,增加自由水含量3.种子贮存前晒干是为了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代谢速率,以延长贮存时间5技巧归纳明确题目类型:判断是考查元素的种类、含量、作用,还是无机物(水、无机盐)的功能、存在形式等方面的题目。例如,若题目中提到 “植物出现叶片发黄,可能缺乏哪种元素”,这就是考查元素的作用;若问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则是考查无机物的含量抓住关键信息:注意题目中给出的限定词,如 “主要”“大量”“微量”“根本原因”等。比如,“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哪些”,这里的 “大量元素” 就是关键信息,答题时就不能把微量元素答进去重点题型突破66重点题型突破1.(2025·江苏泰州·二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咏菊》中写到“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芭蕉”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B.“东篱菊”叶片缺少大量元素 Mg会影响光合作用C.“新霜”融化后形成的水主要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根细胞D.“东篱菊”比“荷”更耐寒,可能是“东篱菊”细胞内的结合水/自由水的值比“荷”的高【答案】C【知识点】细胞中的无机盐、细胞中的水、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元素【详解】A、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芭蕉”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A正确;B、Mg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元素,“东篱菊”叶片缺少大量元素 Mg会影响光合作用,B正确;C、水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进出细胞,但以协助扩散为主,“新霜”融化后形成的水主要通过协助扩散进入植物根细胞,C错误;D、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干旱 和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东篱菊”比“荷”更耐寒,可能是“东篱菊”细胞内的结合水/自由水的值比“荷”的高,D正确。6重点题型突破2.(24-25高三下·安徽·开学考试)薄荷通常生长在山野湿地河边,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安徽、江苏,适应性较强,最高可在海拔3500米的山区生长,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下列关于薄荷的叙述,错误的是( )A.薄荷细胞中含有Zn、Mg、Cu、B、Mo等微量元素B.烘干的薄荷叶片,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薄荷种子萌发时,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高D.薄荷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知识点】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元素【详解】A、Mg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B、烘干的薄荷叶片,即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正确;C、薄荷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加快,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高,C正确;D、薄荷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6重点题型突破3.(2025·河北·模拟预测)梨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生津、润肺等功效,其叶片细胞与果肉细胞中的化合物含量和种类均有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B.两种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为C、H、O、NC.两种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多糖、脂肪等,均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D.检测还原糖以梨的果肉为实验材料,原因是梨汁富含还原性糖且梨的果肉无色【答案】ABD【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详解】AB、梨的果肉细胞和叶片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组成细胞的元素最多是C、H、O、N,AB正确;C、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C错误;D、检测还原糖时以梨的果肉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梨汁富含还原性糖且梨的果肉无色,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D正确。6重点题型突破4.(2024·重庆·高考真题)下表据《中国膳食指南》得到女性3种营养元素每天推荐摄入量,据表推测,下列错误的是( ) 钙 (mg/d) 铁 (mg/d) 碘(μg/d)0.5-1岁 350 10 11525-30岁 (未孕) 800 18 12025-30岁 (孕中期) 800 25 23065-75岁 800 10 120A.以单位体重计,婴儿对碘的需求高于成人B.与孕前期相比,孕中期女性对氧的需求量升高C.对25岁与65岁女性,大量元素的推荐摄入量不同D.即使按推荐量摄入钙,部分女性也会因缺维生素D而缺钙6重点题型突破【答案】C【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功能、组成细胞的元素【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婴儿碘每天的摄入量为115μg,成人为120μg,相差不大,但成人的体重远高于婴儿,所以以单位体重计,婴儿对碘的需求高于成人,A正确;B、铁是血红蛋白在重要成分,表中数据可知,孕中期铁的摄入量高于未孕,由此推测孕中期胎儿发育加快,孕妇的新陈代谢加快,与孕前期相比,孕中期女性对氧的需求量升高,B正确;C、大量元素主要有C、H、O、N、P、S、K、Ca、Mg,由表格数据可知对25岁与65岁女性,钙的推荐摄入量均为800mg/d,C错误;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所以即使按推荐量摄入钙,部分女性也会因缺维生素D而缺钙,D正确。6重点题型突破5.(24-25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历春化和光照两个阶段,冬小麦的种子收获后可以加工为各种食物,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通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来提供营养,其具体途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冬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其干重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已知淀粉一般不会直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其中,种子干重先增加的原因是 。(2)冬天来临之际,由于温度的大幅下降,冬小麦体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上升,这对冬小麦的意义是 。(3)光照阶段适当施加硝酸盐可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原因之一是硝酸盐中的氮是组成 (填生物大分子)的必需元素。(4)细胞呼吸作为冬小麦和人体最基本的代谢,其意义有 (答出2点即可)。6重点题型突破【答案】(1)在种子萌发的初始阶段,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导致干重增加(2)提高细胞抵抗寒冷的能力(或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3)蛋白质、核酸(4)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生物体代谢的枢纽【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中的水、细胞呼吸的实质及意义【详解】(1)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使淀粉水解变成单糖,该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会增加。又由于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提供的,因此种子的干重又开始下降。(2)冬季来临时,冬小麦细胞内自由水的比例逐渐降低,而结合水的比例逐渐上升,可以避免气温下降,使自由水过多,导致容易结冰而损害自身,抗逆性增强,避免植株因冻害而受伤。(3)硝酸盐中的氮元素是组成蛋白质、核酸的必需元素,由此可知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细胞中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4)细胞呼吸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其中间代谢产物可转化为其他物质,说明细胞呼吸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组成细胞的分子_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物【测验篇】__2026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讲学练全攻略.docx (1)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元素与无机物【课件篇】——2026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讲学练全攻略.pptx (1)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物【讲义篇】—2026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讲学练全攻略.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