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上节课所学的思想理念
认真思考一下问题:
如果不是,你认为二者有何区别?
这节课标题中的核心思想理念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道德修养: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学会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提升道德修养。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自觉践行核心理念,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教学重点: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教学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及内容
本节要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仁爱
对话孔子,请你谈谈对仁爱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1)讲仁爱的具体要求(P54)
①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②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议一议:上述信息中,你能体会到哪一核心思想理念?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重民本
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多次引用这句古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民本
让我们一起走进《尚书》,探寻民本的故事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习主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国家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弱有所扶
重民本的原因和具体要求(P54)
原因: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要求:①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②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商鞅在秦国变法时,为了树立威信,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并许诺将此木搬至北门者赏金十两。起初无人相信,但当赏金提升至五十两时,有人搬动了木头,商鞅如约兑现了赏金,这一举动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为变法打下了基础 。
商鞅立木取信
季布是秦末汉初的人物,以诚信著称,言出必行,赢得了极高的信誉。当时有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因诚信赢得了朋友的支持和汉王朝的器重 。
季布“一诺千金”
曾子的妻子为了安抚儿子,许诺杀猪给他吃。虽然只是玩笑,但曾子认为必须兑现承诺,最终真的杀了猪。这个故事强调了父母应以身作则,诚实守信 。
曾子杀猪
【中国古籍里的诚信】
(3)守诚信的具体要求(P55)
①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②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与孟子---文天祥对话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文天祥战败被俘后,面对各种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最后从容就义。其绝命辞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思考:孟子和文天祥在道义面前有何抉择?
崇正义
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崇正义的原因和具体要求(P56)
原因:弘扬社会正气,崇尚社会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
要求:①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
②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雪花”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开幕式上,写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引导牌像一片片小雪花,不断汇聚,组成一朵大雪花,成为本届冬奥会的火炬台。闭幕式上,伴随着主题歌《雪花》,国家体育场上空用烟花打出“天下一家”的字样。
从“雪 花”这一设计中,你体会到什么思想理念?
尚和合
知识小结
尚和合的原因和具体要求(P56)
原因:①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努力达到平衡,事物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②完全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事物则会失去生机,难以维系。
要求:①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
②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议一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传承核心思想理念有何启示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演讲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当今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这一思想的传承和升华。这一理念强调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体现了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追求。
环节六 —— 走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知识小结
求大同的具体要求(P56)
①胸怀天下,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②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P54-56
笔记区
③守诚信:要求去我们做到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⑤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
①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
②重民本: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⑥求大同:要求我们我们胸怀天下,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④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
核心思想理念因何而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学派大放异彩。儒家以仁为本,道家崇尚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倡导以法治国。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首次解放运动,各学派彼此碰撞交融,奠定传统文化根基,影响深远。
结合诸子百家争鸣,请你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认识:“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A.形成:
B.内容:
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笔记】1.核心思想理念的产生A,内容B P54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形成
主导性、
内容
讲仁爱
重民本
思维导图
根本性意义
守诚信
崇正义
尚和合
求大同
课堂练习
1.“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这些古语启示我们( )。
①人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
②要将心比心、推已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③要努力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宙万物
④要践行尚和合的核心思想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2.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句子 体现民本思想的有( )
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③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④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联通着“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守诚信”“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吸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仁者爱人”的价值追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们要全面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
B.赓续文化血脉,固守中华文化基因
C.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文明发展
D.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