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1.知道中华人文精神在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理解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意义。
2.归纳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的方法,能够将中华人文精神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积极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思考:1.从屈原的故事和作品中,你领悟到怎样的精神?
2.你还看过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强烈的爱国情怀,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高尚的品格,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精神等。
这些节目对我们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发挥什么作用?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笔记一: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P62)
链接:P59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今天,我们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呢?
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思考:你从视频中看到了哪些不同的“和谐”?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思考:1.你从视频中看到了哪些不同的“和谐”?
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邻里之间的友好相处,陌生人之间的互相关爱……
思考:2.你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
家和万事兴
礼之用,和为贵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心齐,泰山移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四海之内皆兄弟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六尺巷”的千古美谈
众人拾柴火焰高
远亲不如近邻
……
社会和谐
思考:这些视频和名言故事对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有哪些启示?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笔记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和要求?(P63-64)
咱们国家“新时代好少年”每年评选一次。咱们班今天也来选一选,你心中的新时代好少年都有谁呢?大家有3分钟的时间构思,并完成下列推荐表。
思考:大家会从哪些角度考虑推荐理由呢?
“新时代好少年”推荐表
我推荐:
我的推荐理由:
立己达人:出自《论语》,原文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既是说,具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立身应也使他人能够立身,自己想要做事通达也应使他人能够通达。
兼善天下:出自《孟子》,原文是:“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要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以立于人世;在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想着把善发扬光大。
思考:“立己”“独善其身”与“达人”“兼善天下”这两组词你怎么理解?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立已达人,兼善天下。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a.向上: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
b.向善: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笔记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和要求?(P63-64)
a.向上: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
b.向善: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笔记三:如何做到向上向善?(P64)
启思导行: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亲近中华经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1.你如果参加该活动,会挑选哪篇经典?
2.结合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学习,举例说明你感受到的人文精神。
1.你如果参加该活动,会挑选哪篇经典?
例:《论语》选段、《木兰诗》、《爱莲说》、《少年中国说》
2.结合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学习,举例说明你感受到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上,我学习了汉字,积累了人文典故、文化常识,感受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诵读和鉴赏古诗文,我感受到中华人文精神的博大精深,领悟到先贤们所作诗文中的家国情怀、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高洁出尘的精神追求等。
历史课上,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文化遗产,我了解了中华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历程。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书写了辉煌的中华历史,培育铸就了独特的中国精神。通过学习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经历的艰难曲折,我增强了认同感、自豪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2.结合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学习,举例说明你感受到的人文精神。
音乐课上,我接触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乐器和音乐作品,了解了“宫、商、角、徽羽”五声,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和深厚底蕴。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诗、乐、舞常常紧密结合,注重旋律、意境和韵味的统一,提倡“中和之美”,追求自然和感性的体验。这些传统音乐作品不仅具有优美的旋律,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让我在欣赏的同时得到了性情的陶冶、心灵的升华。
美术课上,我了解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其中蕴含的审美理念。通过描绘山水、花鸟、人物等,我学会运用笔墨、安排构图,领悟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意境和气韵。“书画同源”,绘画同书法、刻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中国传统艺术对自然和生活的审美表达,让我更加珍视身边的美好事物,并学会用艺术的方式去感受和记录生活。
具体内容和要求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人文精神作用
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熏陶教化
凝聚示范
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1.全球华人家庭文化传承节目《谢谢了,我的家》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档专门以家风为主题的大型季播节目。该节目展现了不同身份、不同命运的中国人的家庭故事,为中华优秀家风代言。从文化角度看,央视推出这一节目有利于( )
①讲述文化故事,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②巩固家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地位
③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浸润百姓生活
④传递正能量,发挥家风对人健康成长的决定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
2.学校开展“向上向善”主题活动的目的不包括( )
A.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B.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C.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D.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B
3.某社区开展“邻里一家亲”活动,鼓励居民相互帮助、友好相处。这一活动的开展( )
A.没有必要,邻里之间各自管好自己就行
B.是弘扬促进社会和谐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C.只是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
D.会浪费居民的时间,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B
4.以下名言警句中,体现促进社会和谐思想文化的是( )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B.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C.狭路相逢勇者胜
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A
5.2024年8月30日,海南省委文明办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海南好人”候选人建议人选名单,共有12人入选。该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引导我们倾尽所有帮助他人
②有利于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③有利于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④有利于我们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