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模拟预测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模拟预测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福州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十四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每题4分,共40分)。
1.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某传统美食口味独特,配料丰富(有海带、面筋、粉条和香油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带中的碘元素可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
B. 香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合成磷脂
C. 面筋中的蛋白质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但理化性质不变
D. 粉条中的淀粉彻底水解后可产生合成糖原的基本单位
2. 下列关于生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激素均由生物的特定组织器官产生
B. 激素作用类似于神经递质,向特定的靶细胞传递信息
C 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均会被降解
D. 高等动物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均会反馈作用于下丘脑
3. 人们已经在细菌中发现了FtsZ、MreB和CreS这3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FtsZ、MreB和CreS等蛋白锚定并支撑着线粒体、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
B. 细菌合成FtsZ、MreB和CreS时直接在细胞质基质中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C. 推测原核细胞内存在细胞骨架
D. 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4. 为探究温度对草履虫培养的影响,兴趣小组同学以冷却的河水稻草煮液为培养液,分别在15℃、25℃、35℃下培养,每个温度重复3组,每组接种2个草履虫,从第2天开始每隔24小时取样进行计数,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使用细菌计数板对草履虫进行计数
B. 达到峰值前,草履虫种群数量皆呈“J”型增长
C. 相对于25℃和35℃,15℃更适合作为长期培养的保种温度
D. 将河水稻草煮液更换为无机盐培养液,有利于草履虫培养
5. 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可导致基因沉默,去甲基化后基因可正常表达。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是DNA转录调控的重要因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甲基化与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会引起表观遗传现象
B. 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引起的性状改变可遗传给下一代
C. DNA甲基化会导致原癌基因突变,从而易诱发细胞癌变
D. 组蛋白乙酰化可能会影响细胞的分化
6. 隆冬时节,洞庭湖依然景象万千。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天鹅追逐着水流,飞进芦苇丛里,为苍凉的冬天增添了生机。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通江湖泊,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影响白鹭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食物、天敌和病毒等密度制约因素
B. 调查发现野鸭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但野鸭数量近期不一定能保持稳定
C. 在种群水平上研究天鹅的生态位需调查天鹅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D. 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变化,洞庭湖的群落外貌和结构也随之变化
7.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可分化成类似间充质干细胞(iMSC)。iMSC能合成和分泌Ⅴ蛋白,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等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在CO2培养箱中进行,CO2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
B. 来自同一个体的胚胎干细胞和iPSC的遗传信息一定是一样的
C. iPSC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需添加特定的物质才能使其转化为iMSC
D. 利用96孔板筛选转化成功的iMSC,需稀释至每孔至多1个细胞,并添加V蛋白
8. 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是植物细胞中无氧呼吸的关键酶,其催化的代谢途径如图1所示。为探究Ca2+对淹水处理的辣椒幼苗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丙组为实验组,甲、乙均为对照组,其中甲组是正常生长的幼苗,部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组的处理方式是选择生长状态一致的辣椒幼苗进行淹水处理
B. 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的过程中,利用NADH的能量合成ATP
C. 辣椒幼苗在淹水条件下,其根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仅有乳酸
D. Ca2+影响ADH、LDH的活性,减少乙醛和乳酸积累造成的伤害
9. 关于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不能进行信息交流
B. 神经细胞膜上存在钾离子通道蛋白,与动作电位的形成有关
C. 神经细胞中有较多线粒体,能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提供能量
D. 神经细胞膜表面突起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神经细胞之间形成多个突触
10.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先做预实验,以免资源浪费
B. 植物激素能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其调节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C. 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利等植物激素可以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D. 缺氧条件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11. 下图①~④是二倍体百合(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②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内部的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B. 应在花蕾期采集花药作为观察材料,用卡诺氏液处理固定细胞的形态
C. 图③每个细胞中均含有24条染色体和24个核DNA分子
D. 图①细胞中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而④不能
12. 陈醋中的川芎嗪是治疗血栓等疾病的新型药物,能活血化瘀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离作用。研究人员为提高陈醋药用价值,分别探究了传统、机械生产工艺对川芎嗪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产工艺 川芎嗪含量/(mg·L-1)
发酵后熏醅前 发酵后进行传统熏醅 (80—90℃4—5d) 发酵后进行机械熏醅 (110—120℃12—24h)
传统醋酸发酵 0.38 3.15 11.18
机械醋酸发酵 1.33 4.73 17.63
A. 陈醋发酵过程中需要提供碳源、氮源并通入空气
B. 传统熏醅时提高熏醅的温度可以提高川芎嗪的产量
C. 受皮外伤的患者在伤口愈合期间建议减少对陈醋的食用
D. 选用机械醋酸发酵和机械熏醅方式酿造的食醋药用价值更高
13. 兰州百合栽培过程中易受病毒侵染,造成品质退化。某研究小组尝试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操作流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为脱分化过程,1号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是排列规则的薄壁组织团块
B. ②为再分化过程,愈伤组织细胞分化时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 3号培养基用于诱导生根,其细胞分裂素浓度与生长素浓度的比值大于1
D. 百合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可以作为该研究中的外植体
14. 某稻田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水稻→福寿螺→中华鳖”,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中信息沿食物链从福寿螺向中华鳖单向传递
B. 由福寿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值可以用图中的c+d+e表示
C. 图中a表示福寿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D. 福寿螺的同化量不能100%流入中华鳖与图中d、e、f对应的途径有关
15. 人类7号和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易位,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易位的染色体,7和、9和可以正常联会。若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不变,则相应个体为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表型正常。细胞中有3个R片段的个体表现为痴呆;只有1个R片段的个体不痴呆,但怀孕后会发生早期胚胎流产。图2表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Ⅱ-1为染色体正常个体,Ⅲ-4为新生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Ⅱ-2为易位携带者,可产生6种配子
B. Ⅲ-1的1个细胞中可能有7、7、9、染色体
C. Ⅲ-2为痴呆患者是由含有、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受精导致
D. Ⅲ-3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概率为1/4,Ⅲ-4为易位携带者的概率为1/3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研究人员以黄瓜为材料,在固定红蓝光强度基础上,添加 3 种不同强度的远红光,各处理红光:远红光的比值分别为 10(L-FR)、1.2(M-FR)和 0.8(H-FR),比较不同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的影响,其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株高cm 叶绿素相对含量 胞间CO2浓度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Rubisco酶
umolCO2·mol-1 umolCO2·m-2·s-1 umolCO2·m-2·s-1 活U/L
L-FR 23.95 17.4 312 1.71 0.016 57
M-FR 72 16.1 312 1.71 0.018 105
H-FR 82.97 12.7 425 1.24 0.023 58
(1)植物具有感受红光与远红光的光感受器,这种光感受器被称为________。植物冠层红光/远红光比值的变化会改变该受体的结构,并且通过调节________来影响植物形态发生。表中结果说明随着远红光强度的增加,各处理间的株高随之显著________,这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是有利于________。
(2)从表中数据分析,H-FR处理组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高,其原因是________。
(3)感受红光与远红光的光感受器在黑暗条件下以无活性的构型存在,光下吸收红光,转变为有活性的构型。该光感受器不但在植物光形态建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参与调控植物抗逆信号通路,可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①为验证上述结论,请利用相应的光感受器突变体植株、致病菌株A等完善下列分组处理。
组别 处理 检测结果
A 野生型+黑暗 处理1________ 过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上菌株A的数目。
B 处理2 ________
C 野生型+光照
D 处理3 ________
②请将预测结果以柱形图形式呈现________。
17. 为研究IAA调控植物根生长的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IAA是一种可在植物顶端合成,通过________到达根部,调节植物根生长的化学信号分子。
(2)由于IAA和GA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存在________作用,研究者推测在细胞内,IAA通过赤霉素(GA)调控根的生长,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以拟南芥________(填“GA合成缺陷型”或“GA不敏感型”)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进行图甲所示处理,测定初生根长度。图中结果表明IAA能够________拟南芥初生根的生长。去除顶芽后,突变体对赤霉素的反应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②RGA是一种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降解可受GA调控。研究者向上述突变体中转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RGA基因的融合基因,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根尖中GFP-RGA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乙所示。用GA处理前,各组根细胞均出现了绿色荧光,说明无GA时,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
(3)综合上述实验,推测顶芽合成的IAA调节根生长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
18. 荒漠中生存着独特的生物,它们之间复杂的种间关系以及对恶劣环境的适应策略,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回答下列问题:
(1)为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荒漠植物演化出了不同的生理结构,如灌木根系深,主要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草本植物根系相对较浅,对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反应更敏感,两类植物根系深浅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在植物生长季若遇降水强度增加、降水频率降低的情况,则更有利于_______(填“灌木”或“草本”)的生长。
(2)沙鼠是荒漠中常见的植食性动物,沙狐是其天敌,凭借敏捷的身手和敏锐的嗅觉来捕杀沙鼠。当沙狐种群数量在一定程度增加时,生态系统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维持沙狐种群的相对稳定。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数字序号以完善该过程_____。
①植物减少 ②植物增加 ③沙鼠减少 ④沙鼠增多 ⑤沙狐减少
(3)荒漠植物骆驼刺的根系能分泌一些特殊的物质,吸引根瘤菌聚集。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骆驼刺与根瘤菌形成典型的互利共生关系,两者之间的“互利共生”具体体现在_______。
(4)荒漠生态系统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土壤盐碱化严重,而生活其中的生物为求生存,衍生出了独特的适应策略。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
A. 荒漠沙蜥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主要是为了减少体内水分损失
B.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同时减少被动物啃食的风险
C. 荒漠植物体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高,有利于维持较高的细胞代谢水平
D. 荒漠植物的气孔多在夜间开放,有利于在低温时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进行光合作用
(5)2024年11月,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了全面锁边“合龙”,这一成果来之不易,是我国四十多年不懈治沙的见证。在我们的努力下,荒漠群落总体上朝着_______的方向演替,不断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9. 褐飞虱在水稻上产卵导致水稻减产。野生型水稻不具有褐飞虱抗性,P品系为褐飞虱抗性品系。科研人员对抗性基因进行研究。
(1)P品系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1全部为抗性,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说明褐飞虱抗性为一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控制。
(2)为了进行基因定位,科研人员按照如图1流程进行杂交。下图
过程Ⅰ中“▲”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过程Ⅱ可使BC4F4中________,以进行基因定位分析。
(3)科研人员通过一定的方法初步确定抗性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为精确定位抗性基因位置,科研人员对图2所示个体一对6号染色体的DNA片段进行分析,得到图2所示结果。
①图中BC4F4的多个个体中出现灰色片段,其原因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________。
②请据图判断褐飞虱抗性基因最可能位于a-h的哪两个位点间,并阐述判断依据________。
(4)育种工作者发现,种植具有某一抗性基因的水稻往往3-5年后就会失效,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抗性丧失的原因是________。
20. 铁皮石斛的次生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抗肿瘤活性。由于近年来的过度采挖、自然生境的破坏,铁皮石斛资源日益枯竭。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手段可以实现铁皮石斛的工厂化快速繁殖,从而取代和保护铁皮石斛的野生资源。回答下列问题:Ⅰ:铁皮石斛野外繁殖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萌发生长过程依赖共生真菌。在自然状态下只有真菌与石斛种子或根形成细胞内共生的菌根关系后,铁皮石斛才能正常地萌发和生长发育。真菌会在培养基上产生菌丝,这些菌丝是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某研究者想要鉴定某野生铁皮石斛共生真菌的种类,需要进行的操作包括:
①剪取石斛根,清洗表面并消毒;
②将石斛根放置在PDA培养基上,25 ℃恒温培养;
③在适宜区域挑取菌丝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重复多次得到纯化菌株;
④纯化后,接种至PDA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形态,并将一部分菌种保藏
(1)挑取菌丝时,以下取样区域合理的是____(方框表示挑取的菌丝区域)。
(2)PDA培养基由煮沸过滤的马铃薯汁水、葡萄糖、琼脂和水组成,其中碳源包括____。用于本次实验的PDA 培养基可以添加适量的氯霉素(抗生素),其目的是_____。
(3)本实验中,最重要的步骤是对切取植物组织的消毒工作,此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消毒剂的消毒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
Ⅱ: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实现铁皮石斛的快速繁殖。
(4)为寻找铁皮石斛快速繁殖的最佳条件,除植物激素的种类和配比外,还可以探究的条件有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5)某研究员研究植物激素对铁皮石斛丛生芽生根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如下:
NAA浓度/(mg·L-1) 6 BA浓度/(mg·L-1) 生根率(%) 根数 根长(cm) 健壮度
0.1 2 81.08 8.73 0.79 ++
0.3 2 96.67 10.91 1.01 ++++
0.5 2 77.78 4.56 0.68 ++
0.1 4 51.32 5.3 0.71 +++
0.3 4 65.74 4.2 0.62 ++++
0.5 4 42.86 2.14 0.41 ++
注:++++:非常健壮;+++:健壮;++:一般;+:弱;-:无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以诱导生根为目的时,最适的激素配比为NAA 0.3 mg·L-1,6 BA 4 mg·L-1。
B. 在NAA 浓度不变的情况下,6 BA浓度升高,诱导生根的效果变好
C. 根据表中结果无法推导出NAA和6 BA对铁皮石斛丛生芽生根作用特点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D. 较低浓度的6 BA有利于铁皮石斛生根,NAA 促进生根的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
(6)通过酶解法可以得到石斛的原生质体,酶解液具有较高的渗透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福州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十四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每题4分,共4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光敏色素 ②. 相关基因的表达 ③. 增加 ④. 捕获更多的光能
(2)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且气孔导度增加,进入的二氧化碳增多
(3) ①. 接种等量的菌株A ②. 突变体+黑暗 ③. 突变体+光照 ④.
【17题答案】
【答案】(1)极性运输
(2) ①. 协同 ②. GA合成缺陷型 ③. 促进 ④. 减弱 ⑤. IAA不能直接引起RGA蛋白降解 ⑥. IAA通过赤霉素(GA)的调控降解RGA
(3)顶芽合成的IAA运输到根部,通过GA的调控降解RGA蛋白,从而解除RGA蛋白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垂直 ②. 灌木
(2) (3)骆驼刺给根瘤菌提供食物,根瘤菌为植物提供无机盐 (4)CD
(5)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
【19题答案】
【答案】(1)抗性:非抗性=3:1
(2) ①. 筛选表型为抗性的个体 ②. 纯合比例提高
(3) ①. 发生交叉互换 ②. c-g间,BC4F4所有抗性个体都具有来源于P品系的cg区段,而非抗性个体都不具有来源于P品系的cg区段
(4)褐飞虱中少数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能在抗性水稻上产卵繁殖(获得针对抗性水稻的抗性),经过抗性水稻筛选后,褐飞虱中突变基因频率上升,导致具有抗性基因的水稻抗褐飞虱能力减弱或丧失
【20题答案】
【答案】(1)A (2) ①. 马铃薯和葡萄糖 ②. 预防培养时细菌污染
(3)时间过长,石斛细胞和内生菌被一同杀死;时间过短,杂菌难以完全去除
(4)培养基种类(或配比)、光照的时间(或强度)、消毒时间(或消毒剂种类)、培养的温度等 (5)ABD
(6)防止石斛的原生质体吸水涨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