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生物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问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克后,将本试卷和容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肺炎支原体是一类可导致人患肺炎的病原体,下列有关其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核膜、无染色体,DNA呈环状
B.无细胞膜,核酸外有蛋白质构成的外壳
C无细胞壁,置于蒸馏水中可吸水涨破
D.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有核糖体
2.AAT是由肝细胞合成、分泌的细胞因子,其错误折叠时会在内质网中积累,抑制蛋白质转运,
激活内质网的自噬过程(细胞自噬的一种),以降解错误折叠的AAT。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AT合成过程中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具膜细胞器
B.内质网的自噬过程需通过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来清除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C.溶酶体内水解酶发挥作用需要酸性条件,一般溶酶体破裂后水解酶活性下降甚至失活
D.细胞自噬有利于细胞的更新,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会诱导细胞坏死
3.《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富含糖类、蛋白质和
脂肪等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五谷”与“五畜”中最常见的多糖彻底水解的产物不同
B.“五谷”中的脂肪主要由饱和脂肪酸与甘油组成
C.“五果”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D.“五菜”富含纤维素,可作为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4.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与碱基相似的化合物可能会取代DNA中的正常碱基,从而导致细胞癌变
B.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会诱发细胞中的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C.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排癌基因的表达均受到了抑制
D.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有关
5.科学家在探索生命的奥秘时,常利用假说一演绎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均利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B.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生物·压轴卷工第1页(共8页)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命卷意图
一、命题指导思想
本套试题命制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充分落实“一核、四层、四翼”,遵照
“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要求,紧扣生物学学科本质,既有基
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能力的考查,同时进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学科素养的渗透。
题目所选资料注重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联,训练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分析
1.注重基础、落实知识
第1、3、4、5、7、10、11、13、16、18题主要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紧贴教材,将一
些常见的易错、易混问题设置在试题中进行考查。
2.综合考查能力
第2、4、6、8、9、10、14、15、17、19、21、22、23题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获取
信息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查,需要学生能够从题目所给资料中获取、提炼有效
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从而解答题目。第5、18、20、22题有对教材基础
实验的考查,也有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实验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3.培养核心素养
第2、3、7、8、10、16、17、22题考查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在题
目中利用情境渗透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题号
1
2
4
3
56
7
891011121314
15
16
17
18
答案B
CCC D C D CD CA DD ABC BD ABCBCD CD
1.B解析: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NA呈环状,A正确;支原体有细
胞膜,B错误;支原体无细胞壁,置于蒸馏水中可吸水涨破,C正确;支原体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
器,有核糖体,D正确。
2.C解析: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自噬利用的水解酶在核糖体合成,再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
工,运输至溶酶体,B错误;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pH条件,若溶酶体破裂,pH改变,酶活性下降甚
至失活,C正确;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而非坏死,D错误。
3.C解析:“五谷”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五畜”中的多糖主要是糖原,二者彻底水解的产物
都是葡萄糖,A错误;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B错误;“五果”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C
正确;纤维素不可作为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D错误。
|生物·压轴卷I答案第1页(共6页)
4.C解析:结构与碱基相似的化合物可能会取代DNA中的正常碱基,从而导致细胞癌变,A正确;某
些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会诱发细胞中的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癌变,B正确;原
癌基因过量表达会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碱弱或失去活性,均
会引起细胞癌变,C错误;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有关,D正确。
5.D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均用到了假说一演绎法,A正确;梅塞
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B正确: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
释已有的现象,还能对其他实验结果做出正确推断,C正确;证明假说的正确性需要经“实验验证”,
“演绎推理”不能证明假说的正确性,D错误。
6.C解析:位于同源部分的基因,其控制性状的遗传过程会发生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A正确;假设该
单基因遗传病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若基因B/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健康夫妇的基因型
为XX、XYB时,可生出患病女儿(XX),B正确;若一对健康夫妇生出患病儿子,则该病致病基因
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XEXXXEY--→XY),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XBXX
XY→XY),C错误;若该病患者全部为男性,则该病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D
正确。
7.D解析: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与神经调节(骨骼肌的不自主战栗等)、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等)和免疫调节均有关,A正确;体温上升期,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呼吸,耗氧量增大,代谢
产热增多,B正确:持续发烧39℃时,体温没有变化,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平衡状态,C正确;
皮肤通过增加散热使体温下降,因此该时期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D错误。
8.C解析:图示为体液免疫过程,A为AP℃,可以是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等,对抗原的处理不
具有特异性,A错误;a为细胞因子、b为抗体,二者均为免疫活性物质,细胞因子主要作用于B细胞或
细胞毒性T细胞,而抗体主要作用于抗原,B错误:⑤过程是指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该过
程发生于猴痘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速度快、作用效果强,C正确;B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
胞才可裂解靶细胞、释放猴痘病毒,D错误。
9.D解析: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激素调控,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A正确;激素①为赤霉素,激素②
为生长素,二者对于促进细胞伸长具有协同作用,赤霉素也可由赤霉菌产生,B正确;根向地生长是由
于生长素在近地侧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C正确;激素③为乙烯,其可促进果实成
熟,常常用于水果催熟,但不能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
10.C解析: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数量,A正确;由图可知,
2005一2015年间栖息地数量与丹顶鹤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丹顶鹤的种群数量与栖息
地数量成正相关,B正确;1985年后丹顶鹤种群数量继续下降,因此其年龄结构可能为衰退型,C错
误;丹顶鹤是候鸟,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该地区丹顶鹤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D正确。
11.A解析:雌雄同株的植物种群没有性别比例,A错误;某种群占据的生态位及与其他种群的关系均
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内容,B正确:群落的演替可能会导致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发生改变,C
正确;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与其自我调节能力和信息传递有关,D正确。
12.D解析:M酶通过催化生成赖氨酸的相应代谢过程,使玉米新品种的赖氨酸含量提高,M酶中赖氨
酸含量不一定高,A错误;题述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需根据M酶的功能设计分子结构,再改造M
酶基因的碱基序列,最终改造M酶的氨基酸序列,B错误;利用PCR技术可在体外大量扩增M酶基
因,扩增出的M酶基因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再导入玉米细胞,C错误;若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导
入M酶基因,需将其插入Ti质粒的T-DNA中以整合到玉米的染色体上,D正确。
生物·压轴卷I答案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