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唱歌《木瓜恰恰恰》2、初步了解印尼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教学目标: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2、了解一些“叫卖”歌曲的艺术形式。教学重点: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琴、录音机、各种水果等教学过程:1、 跳恰恰舞,跳中蕴情1、师生问好!2、律动:《快乐恰恰恰》。3、介绍恰恰舞的由来和它的恰恰恰(XX X)的舞蹈节奏。二、介绍印尼,赏中知情1、介绍印尼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等知识。2、欣赏印尼的风光。3、介绍印尼盛产的水果。三、节奏练习,玩中学情1、出示各种水果并加以介绍。2、用水果名称来做游戏。(节奏练习)1=C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有 石 榴 有 菠 萝 有 芒 果 有 香 蕉 有 榴 莲 还 有X ︱ X -- --‖苹 果四、新歌教学,唱中抒情。1、导入新课。2、录音范唱,边听边想歌曲中唱了些什么内容?唱了哪些水果?3、介绍叫卖歌这种艺术形式。4、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5、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6、跟老师学习歌曲。7、歌曲熟悉后,进行艺术处理。五、创意演唱,演中悟情1、采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如:分男女声唱,小组唱,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等。)2、介绍并欣赏其他的叫卖歌曲。(如:卖汤圆、新货郎等歌曲)六、水果品尝会,品中升情1、学生向本小组的同学推介自带的水果。2、小组同学共同分享品尝水果。3、师生再见!《木瓜恰恰恰》设计说明歌曲《木瓜恰恰恰》是一节以欣赏切入的情景式音乐课。这首印度尼西亚歌曲,它通过“叫卖”的形式,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弱起节奏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给歌曲的演唱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水果名称的游戏来做节奏练习,先把这一节奏难度在歌曲教授前让学生练习,为新歌教学做准备。本课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通过熟悉外国的民间音乐,了解世界个地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因此,教学前,我采用了课前跳恰恰舞,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恰恰舞的欢快的韵律,通过观赏印尼的风光,了解印尼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及盛产的水果。并进一步熟悉歌曲音乐,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歌曲的兴趣。在拓展教学这一环节中,我搜集了歌曲〈新货郎〉〈卖汤圆〉等儿童歌曲,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更明确地使学生了解了什么“叫卖”歌曲这一艺术形式,并大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使歌曲的演唱技能进一步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