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仁寿一中北校区高2023级第四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卷出题人: 做题人: 审题人: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1.李某(女)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汪某(男),两人迅速确立了恋爱关系。相处一段时间后,李某觉得两人不合适,便提出了分手。后来,李某收到汪某发来的自己的隐私照片,汪某要求李某付款 10000元购买照片,如果不满足他的要求就把照片发到微信群。汪某的行为①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②侵犯了李某的荣誉权③违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的要求 ④违背公平原则的要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未成年人小明购买了某滑冰机构的花样滑冰教学套餐,课后自主练习时不慎摔倒,造成胫骨骨折,遂诉至法院,要求滑冰机构赔偿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等损失共计17万余元。滑冰机构辩称,小明系在下课后的自主滑行阶段不慎摔倒,无第三人碰撞;机构为小明佩戴了防护器具,课上讲解了防护知识,在冰场外亦配有安全巡视员进行巡视。机构已经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不应承担责任。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此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②滑冰机构应全额赔偿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③小明父母是监护人,没有在事实上履行对小明的监护责任④事发前小明和滑冰机构的合同关系结束,滑冰机构不应承担责任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夏某17岁,初中辍学后到镇上的食品加工厂打工,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2023年7月份,夏某欲花1500元钱从白某处买一部某品牌二手手机,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夏某不顾父母反对还是私下购买了下来。同年10月,夏某因车祸死亡。随后,其父找到白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白某返还钱款,拿回手机。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夏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需要父母追认才有效②夏某已经成年了,他的行为是有效的③夏某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有效④夏某父亲不能从白某处拿回钱以及退还手机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4.李某是在电商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主播。龙某未经李某同意,擅自在自己运营的Y平台账号发布了含李某姓名、肖像、声音的视频102个,内容为经剪辑的李某直播片段。视频中,李某手持产品进行介绍,但视频内的“同款”商品链接则由龙某设置,消费者点击链接会进入不同商户运营的商品购买页面。李某诉请判令龙某赔偿其经济损失。本案中①Y平台未获利就无需担责 ②龙某侵害了李某的人格权③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李某的人身利益 ④应按照李某的预期收益确定赔偿数额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5.李某因公司资金短缺急需用钱,向王某借款50万元,并将自己的个人财产一套商品房交给王某作为债权担保并写下借条,借条明确了具体的还款日期。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李某既是债务人,又是质押人,商品房属于质押财产②担保物权充分发挥物权交换价值,做到物尽其用③若李某不履行债务,王某有权以拍卖、变卖房屋的价款优先受偿④在该借款合同的存续期间,商品房的所有权归王某所有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居住在某小区高层的闫某在家中与妻子发生争执,夺下妻子手中花盆扔出窗外,砸中路过的一名外卖骑手,致其摔倒后右手多处骨折。公安机关查明案情后依法将闫某刑事拘留。此案中①闫某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并赔偿损失 ②应推定同楼其他业主承担侵权责任③闫某侵害了该外卖骑手的健康权 ④闫某的妻子应承担部分侵权责任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甲到一大型综合体商场买衣服,意外在试衣间捡到一全新的价值6千多元的品牌手机,见四周无人注意,便拿起匆忙走出商场。恰好路过该品牌手机经营店,看到店里生意冷清,店员乙正无聊地刷手机看视频,便过去跟乙搭讪,将新手机拿出问乙是否收。乙闻之心动,便问价格,随即双方以4800元价格成交。随后顾客丙到店选购手机,乙极力将此手机以市场价推销给了丙。后失主通过报警查看商场监控几经周折终于真相大白。本案中①失主可以找丙赎回手机,所付赎金找甲、乙追偿 ②失主可以无条件地找丙要回自己的手机③因手机为遗失物,丙的行为不适用善意取得而获得手机所有权④丙属于善意取得,手机所有权归丙所有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8.平安和谐校园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构建“法治和教育同行”的新格局,需要依法定性划分责任。下列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校园伤害案件分析正确的有①七名同学课间在操场玩,小明追逐小林时,小林不慎绊倒。如操场地面坑洼不平,学校应承担责任②幼儿小火在幼儿园下楼梯时遇到匆忙奔跑的同学小鱼,小火摔倒受伤。小鱼如有明显的推搡动作,其父母应承担赔偿责任③吴某课间从座位起身与许某聊天,赵某将吴某的椅子往后拉出,吴某坐下时因悬空而摔倒。吴某如提起诉讼,应以学校为被告④高一学生小张在上体育课时,用力将篮球砸向同学小吕,导致其受伤,小张不用对此承担赔偿责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小蔡一天下午在小区里散步,被一只小狗咬伤了手臂。原来这只小狗属于同小区居民李奶奶饲养。李奶奶表示,她的狗平时很温顺,从未咬过人。此外,小蔡了解到小区物业虽然知道李奶奶经常在小区内遛狗,但并未严格要求其遵守小区的宠物管理规定,如必须牵绳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奶奶无需承担责任,因为她没有让狗伤人的主观故意,且遛狗绳意外断裂B.小区物业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因为物业未尽到小区的安全管理责任C.李奶奶承担无过错责任,但如果能证明是由小蔡故意引起的则可不承担或减轻责任D.小蔡应自己承担风险,因为他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注意周围环境的义务10.柳某与严某于1985年登记结婚,严某为再婚,与前夫育有严甲、严乙两名子女。其中,严甲已满17周岁,外出务工并独立生活;严乙年幼,由柳某、严某共同抚养。2024年,严某去世。柳某年近八旬,缺乏劳动能力,在养老问题上与两名继子女产生矛盾,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继子女给付生活费。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严、柳结婚时严甲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给付柳某的生活费应由继子女均摊③严甲可按其经济状况决定是否扶养柳某 ④法院的判令需要考虑赡养人经济状况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老年人杨某与其配偶未生育子女。杨某的配偶去世后,杨某由配偶之侄卢某照顾。经过公证,杨某与卢某签订了意定监护协议。该协议约定,杨某在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卢某担任其监护人。案例表明①可以口头确定他人担任自己的监护人 ②签订监护协议意味着开始履行监护职责③可以让其近亲属作为自己的监护人 ④尊重老年人自主意愿,保障老年人权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张某与林某系夫妻,育有二子张某一、张某二,均已另成家立户。后夫妻二人领养张某三。张某作为承包方代表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合同载明“承包地块总数为5亩,家庭成员共3人,成员姓名为张某、林某、张某三”。张某去世后,张某一、张某二作为原告,将张某三诉至法院,要求由林某继承张某名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50%,余下50%由三子平均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条 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农户内家庭成员依法平等享有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案涉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张某遗产,婚生二子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②承包经营权以户为单位取得,户内家庭成员身份是享有权益的必要条件③为保障养子女基本生活,张某可通过遗赠方式将个人财产赠与张某三④张某去世后,张某三与林某可协商以出租方式流转案涉土地经营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3.老王生前亲笔写下一份遗嘱,将其单独所有的一幢四层小楼,分给妻子卢女士和儿子小王各两层,前提是卢女士不得再婚,如果再婚即表示放弃继承,则该财产由小王继承;同样小王将来要赡养卢女士,如不赡养,则不得继承属于她的那两层房子。老王去世2年后,卢女士想要再婚,小王拿出遗嘱把卢女士告上了人民法院,要求其放弃房屋继承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王有权自主支配个人单独所有的房屋,其遗嘱合法有效B.小王的诉求正当,卢女士如果再婚应该放弃继承两层房屋C.老王遗嘱所附义务损害了卢女士的合法权益,该部分遗嘱无效D.老王生前所立遗嘱无效,卢女士和小王都不能继承老王的遗产14.王某早年丧夫,独自抚养独子李某成人。后王某患疾需人照顾,但李某不理不顾,亦不承担治疗费用。随后王某与邻居张某签订《协议书》,约定张某负责王某生养死葬及一切费用,王某去世后将名下一套房产赠与张某。张某依约履行义务直至王某离世,但李某却以自己是独子为由要求继承该房产。张某诉至法院。关于本案,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若存在多个同位法定继承人,分配遗产时李某应当不分或少分②若李某是王某的唯一法定继承人,应当获得该房屋的全部产权③张某与王某签订了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是王某的意定监护人④张某依约履行扶养义务,应按约定获得王某名下该房产所有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5.小刘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文学天赋,九岁时写了小说《隐形翅膀》,并将该小说的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某网站,但小刘的父母极力反对该转让行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刘及其父母均不享有著作权,因为该小说未发表B.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但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无效C.小刘父母享有该小说的著作权,因为小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有效16.甲欲出售房屋,乙有购买意愿,双方通过微信商定好全部合同条款,乙支付了定金10万元。双方约定,先由乙在商定好的确认书上签名,通过快递邮寄给甲,甲签完名再回邮。但甲在收到快递前反悔,通过微信告知乙不愿再出售房屋,并拒绝在确认书上签名。在本案中A.双方通过微信商定好全部合同条款时合同成立B.乙支付了定金10万元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C.在甲签收确认书邮件时,该房屋买卖合同即成立D.虽房屋买卖合同未成立,但甲仍需承担赔偿责任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甲公司运营某款智能手机记账软件,在该软件中,用户可以自行创设或添加“AI陪伴者”,设定“AI陪伴者”的名称、头像、与用户的关系、相互称谓等,并通过系统功能设置“AI陪伴者”与用户的互动内容,系统称之为“调教”。刘某系公众人物,在其未同意的情况下,该软件中出现了以刘某姓名、肖像为标识的“AI陪伴者”,同时,甲公司通过算法应用,将该角色开放给众多用户,允许用户上传大量刘某的“表情包”,制作图文互动内容从而实现“调教”该“AI陪伴者”的功能。刘某认为甲公司侵害了自己的相关人格权,故诉至法院,要求甲公司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是否会支持刘某的诉求,并说明理由。(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王(14岁)隐瞒父母在某品牌手机店购买了一部三折叠手机,到家后因操作不当导致手机损坏,之后被其父母发现,遂要求销售方对手机作出退货处理。双方协商退货时发生分歧,销售方认为:小王因操作不当致使手机受损,影响二次销售,需要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小王的父母则认为:小王是未成年人,其交易行为未得到父母认可,合同不生效,故不必承担违约责任。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双方决定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假如你是负责该案的法官,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就该案中各方的法律责任进行分析。(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因噪声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某小区301住户张某是一名网络主播,晚上直播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三四点,有时应客户的要求,会大声唱歌。每来一个订单,她就会大声叫喊,兴奋异常。邻居以此为患,无法正常休息。201住户李某找到张某沟通交流,却被张某以有权在自己家自由生活为由拒绝。李某一气之下,在业主群侮辱张某不要脸。张某遂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诉李某至法院。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此案进行评析。(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事运输的赵某与H二手车贸易公司签订了购车合同,约定以3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公司一辆运输车,并按约定交纳了5万元定金。赵某在约定期限的最后一天交款提车却遭拒绝。原来,H公司已将该车以38万元卖给了周某,并帮助周某办理了过户手续。赵某要求H公司继续履行合同,而该公司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定金。双方协商无果。赵某因此受到较大损失,遂将H公司诉至法院。(1)判断赵某能否获得该车的所有权,并说明理由。(8分)(2)指出H公司应承担何种民事法律责任及承担方式。(8分)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C C A B A C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C B B D17.①遵循民法自愿、守法与公序良俗等原则,法院会支持刘某的诉求。②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和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得姓名权,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③在本案中,甲公司未经刘某同意,允许用户在案涉软件中使用刘某的姓名、肖像创设、制作和“调教”AI 虚拟人物,侵害了刘某的姓名权和肖像权。④甲公司应承担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精神损害赔偿等责任。18.①小王未满18周岁,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双方的交易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小王不必承担违约责任。②小王因操作不当造成手机损坏,构成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其是未成年人,故其侵权责任由父母承担。③同时,销售方与小王交易前未对其购买资格进行审查,也存在一定的过错。④所以,对于手机销售方主张的损失赔偿,应由小王的父母与销售方共同承担。19.①不动产的相邻权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相邻方的利益。本案中,张某为个人便利影响邻居生活,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调整直播时间,做好防噪措施,避免对附近邻居的不利影响。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李某一气之下,在业主群侮辱张某不要脸,侵犯了张某名誉权。20.(1)不能。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机动车属于动产,H公司已将该车卖给周某,并帮助周某办理了过户手续,所有权应归周某。(2)H公司应承担民事违约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和本案情况,该公司应双倍返还定金,还应承担一定数额的赔偿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