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课 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材P61~62)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 产生气体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教材简析 通过第1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征,能对物质的变化做出初步的判断。本课是针对化学变化而设计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厨房中小苏打和白醋这两种物质发生变化的现象很明显。因为反应现象明显,所以有利于学生从变化的现象中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指出物质变化时会伴随一些现象,而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部分“探索”有三个活动。活动一,不同物质混合,其现象不同。在六种混合物中,只有一种混合产生了气体,引起学生的注意,顺势导出活动二。活动二,收集这种气体,观察它的特征。活动三,是生活中类似的变化特征的汇总。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研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以及气体的特点。学生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2课,前面学生已经接触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征,并且能对物质的变化做出初步的判断。六种混合物中,学生虽然对小苏打有过接触,但不是很熟悉,对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更是知之甚少,这个实验的效果明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兴趣。同时,对于反应产生的气体如何求证,也需要进一步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去区别一种物质。本课采取提供资料的方式,使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获取这种气体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思维1.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会伴随一些特殊现象。2.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3.能以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如有气体生成为依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探究实践1.能够尊重实验事实,愿意与人交流实验现象,分享观点。2.产生深入研究物质变化的兴趣。态度责任 初步感受物质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会产生气体,这种气体是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难点:收集产生的气体并描述实验现象。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每组7个瓶盖、1个自封袋、3个小勺、2个滴管,白砂糖、食盐、小苏打、水和白醋少许、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1块鸡蛋壳、1块贝壳、2个烧杯(各装半杯醋)、二氧化碳相关资料、教学课件。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各种物质变化的图片。)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烟花绽放和柠檬切块的图片。)图片中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别伴随着哪些现象?(预设:烟花在绽放的过程中伴随着发出声音、发光和产生气味等现象;柠檬被切成块的过程中,大小、形状发生了改变。)3.揭题:(教学提示:出示白砂糖、食盐、小苏打、白醋和水。)这些物质分别是厨房中的白砂糖、食盐、小苏打、白醋和水。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能在变化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了解这些物质间的变化。(板书:产生气体的变化)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观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1.讲解:科学探究中,通常将物质取样再进行实验,这样既能达到观察、研究的目的,也能节约药品。因此,我们的探究实验将在塑料瓶盖中进行。2.提问:我们如何科学、直观地观察这些物质的变化呢?(预设:分别取两组相同量的小苏打、食盐和白砂糖放入塑料瓶盖中,一组加入适量的水,另一组加入相同量的白醋,对比观察它们发生的变化。)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4.提问:在小苏打里滴入白醋时,出现大量气泡,这代表有什么产生?(预设:有气体产生。)说明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预设: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因为产生了新物质。)5.小结: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而在其他五个瓶盖中,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产生,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对反应类型和判断依据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不是化学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理解。探索二:收集产生的气体1.过渡: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竟然能产生气体!大家想知道这是什么气体吗?(预设:想。)怎样才能更好地研究这种气体呢?(预设:收集起来观察这种气体的特征。)探索与研讨 2.提问:小苏打和白醋发生的变化太快了,刚才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都释放到空气中了。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收集这些气体吗?要注意什么呢?(预设:将瓶子或袋子罩在小苏打和白醋上方,这样它们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就进入瓶子或袋子里了,要注意罩严实,以减少气体泄露;向矿泉水瓶里倒入适量白醋,瓶盖内装少量小苏打,将小苏打倒入瓶中并迅速拧紧瓶盖,要注意用量,避免产生的气体过多而发生爆炸。)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探索三:其他产生气体的变化1.过渡: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物质可以和白醋产生气体,大家知道是哪些物质吗?(教学提示:出示鸡蛋壳和贝壳。)2.演示:向两只装有半杯白醋的烧杯中分别投入鸡蛋壳和贝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3.提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预设:鸡蛋壳和贝壳表面都有气泡冒出,说明鸡蛋壳和贝壳都能与白醋产生气体。)4.活动:出示二氧化碳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研讨汇报探索与研讨拓展与小结 小结: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会迅速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二氧化碳具有无色无味、比空气重、能溶于水、不支持燃烧的特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探索开始前,对小苏打、白醋等物质的用途进行简单的补充介绍,再将白醋和水分别与小苏打、白砂糖、食盐进行混合。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明显观察到只有一组物质混合时产生了气体。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思考,顺势导出探索二:收集这种气体。收集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仔细观察变化的现象,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变化的本质,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探索三,是生活中具有类似特征的变化过程的汇总。可以补充一些图片和资料来讲解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后作业 见“”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46第三题。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沙子放入水中后沉入水底B.贝壳在白醋中浸泡,产生了气泡C.暴露在空气中的铜狮表面被绿色物质覆盖2.有关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会爆炸 B.液体颜色变深 C.冒出气泡,发出哧哧声5.泡沫灭火器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 )的性质。A.无色无味 B.不支持燃烧 C.比空气重参考答案1.A 2.C 5.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程基本信息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课题 《产生气体的变化》学生信息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课程基本信息学习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思维1.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会伴随一些特殊现象。2.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3.能以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如有气体生成为依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探究实践1.能够尊重实验事实,愿意与人交流实验现象,分享观点。2.产生深入研究物质变化的兴趣。态度责任 初步感受物质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课前学习任务观察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看看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会伴随哪些现象,根据现象你能否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将食盐、白糖、小苏打与水、白醋两两混合,发现有些物质无明显变化,如食盐和水;而有些会产生气体,如小苏打和白醋;【学习任务二】仔细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并收集气体;【学习任务三】观察其他与白醋产生气体的物质变化现象,如:白醋浸泡过的鸡蛋壳、白醋浸泡过的贝壳。推荐的学习资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程基本信息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课题 《产生气体的变化》学生信息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白醋是________的液体,而小苏打是________的固体。2.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说明这个过程中产生了________。3.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很________。4.把点燃的小木条伸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密封袋,火焰会________。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2.下列属于小苏打特点的是( )A.白色粉末状 B.白色大颗粒 C.白色块状物3.下列关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会爆炸 B.液体颜色变深 C.产生大量的气泡4.下列物质中不含有二氧化碳的是( )。A.碳酸饮料 B.人体呼出的气体 C.氧气5.滴入白醋会有气体产生的是装有( )的瓶盖。A.白砂糖 B.小苏打 C.食盐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剩下的液体中全部是白醋。( )2.小苏打在食品制作过程中起到膨松剂的作用。( )3.醋是生活中用得较多的酸性调味料。( )4.与食盐不同,小苏打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 )5.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变成固体。( )四、简答题。1.简述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的方法。2.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物质可以和白醋产生气体,请举两个例子。参考答案一、1.无色透明 白色粉末状 2.气体3. 快4.熄灭二、1.A [解析]白醋和小苏打发生的反应是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A [解析]小苏打的特点是白色、粉末状。3.C [解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大量的气泡,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4.C [解析]碳酸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氧气中不含二氧化碳气体。5.B [解析]滴入白醋会有气体产生的是装有小苏打的瓶盖。三、1.X [解析]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剩下的液体中既含有白醋,又含有产生的新物质。2.√ [解析]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易溶于水,可用作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3.√[解析]醋能改善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是生活中用得较多的酸性调味料。4.X [解析]小苏打能溶解在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5.X [解析]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能变成固体。四、1.答: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的方法如下:(1)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而放入三勺白醋。(2)在一个塑料瓶董中加入一勺小苏打,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注意不要让小苏打与白醋接触。(3)将密封袋中的空气压出后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4)袋中收集到的就是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2.答:用白醋浸泡鸡蛋壳或贝壳可以产生气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产生气体的变化实验记录单 年级 班 实验组别: 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第 节实验名称: 产生气体的变化实验目的: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发生变化实验器材:白醋20ml、小苏打30g、瓶盖7个、白砂糖、实验、密封袋实验步骤:实验一:观察有气体产生的气体准备6个塑料瓶盖,把它们分为两组,每组3个瓶盖。在每组的3个瓶盖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在第一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入水,在第二组的三个瓶盖中加入白醋。观察哪个瓶盖内有气泡产生。实验二:收集气体1.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2.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3.封好袋口,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观察到的现象: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 ,反应后的液体温度比原来要 。 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 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 变化。教师评语: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教科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 2.产生气体的变化01学习目标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板书设计06作业布置学习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思维1.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会伴随一些特殊现象。2.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3.能以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如有气体生成为依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探究实践1.能够尊重实验事实,愿意与人交流实验现象,分享观点。2.产生深入研究物质变化的兴趣。态度责任 初步感受物质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烧开的水 慢慢融化的冰块生锈的铁锅 咬过后久置的苹果物质发生了哪些变化?伴随了哪些现象?聚 焦新课导入物质发生变化时,发生了哪些现象?新课导入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课导入你认识这些物质吗?这些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能在变化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呢?新课导入白砂糖小苏打食 盐把它们分别与水、白醋混合起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探 索新课讲解观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11.准备六个塑料瓶盖,把它们分为两组,每组三个瓶盖;—第一组—第二组新课讲解2.在每组的三个瓶盖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第一组—第二组新课讲解3.在第一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入水,在第二组的三个瓶盖中加入白醋。有哪些现象发生?—第一组—第二组水白醋新课讲解产生气泡水—第一组—第二组白醋新课讲解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是化学变化。而在其他五个瓶盖中,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新课讲解小苏打,即碳酸氢钠,俗称苏打粉、焙用碱,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碱性粉末。受热易分解,随着环境温度升高,释出气体的作用愈快。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小苏打白醋新课讲解收集产生的气体。2在上面的实验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都被释放到空气中了。你有办法收集这种气体吗?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注意不要让小苏打与白醋接触。新课讲解先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注意:用看、听、摸的方法仔细观察)新课讲解产生白色气泡袋子鼓起(气体无色)白色粉末逐渐消失袋子外壁发凉看有呲呲声听摸这种气体是什么呢?新课讲解认识二氧化碳17世纪初,比利时医生海尔蒙特,(1580年一1644年)发现木炭燃烧之后除了产生灰烬外还产生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被他称为“森林之精”的二氧化碳。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是一种不助燃的气体,确认了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还发现烛火在该气体中会自然灭,这是二氧化碳惰性性质的第一次发现。不久以后,科学家们又发现了这种气体,它比空气重。德国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这种气体溶于水后,会有弱酸性,这是最早对碳酸酸性的认识。科学家们将这种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课外阅读新课讲解无色无味可以灭火比空气重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小苏打打与白醋反应后,也得到了一种气体,并且同样会让烛火熄灭,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中;将这种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也会变浑浊,因此,这种气体也被认为是二氧化碳。小苏打和白醋遇到一起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H3COOH +NaHCO3 =CH3COONa +CO2 +H2O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在液态物质中翻腾,就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新课讲解进一步观察。3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物质可以与白醋产生气体,你能通过实验发现吗?白醋浸泡过的鸡蛋壳白醋浸泡过的贝壳新课讲解产生气泡,时间长会变软。白醋与鸡蛋壳或贝壳反应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这是因为鸡蛋壳、贝壳中含有碳酸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CaCO3 + 2CH3COOH =Ca(CH3COO)2 + CO2↑+ H2O新课讲解新课讲解通过查阅资料,你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吗?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通过科学家大量研究,确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1研 讨这种气体有什么特点 和人类有什么关系 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燃烧,不供给呼吸,溶于水后能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同状态的二氧化碳有不同的用途。固态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冷藏奶制品、肉类,冷冻易坏的食品;高纯度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电子工业、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气态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于水处理工艺的pH控制、化学加工、食品保存;液态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作制冷剂。2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温室效应光合作用灭火碳酸饮料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沙子放入水中后沉人水底B.贝壳在白醋中浸泡,产生了气泡C.暴露在空气中的铜狮表面被绿色物质覆盖课堂练习A2.有关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会爆炸 B.液体颜色变深 C.冒出气泡,发出哧哧声5.泡沫灭火器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 )的性质。A.无色无味 B.不支持燃烧 C.比空气重CB课堂小结点击放大图片课后作业完成对应课时练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1观察白砂糖、食盐、小苏打的变化.mp4 4.2.2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mp4 4.2.3观察白醋浸泡过的鸡蛋壳和贝壳.mp4 4.2《产生气体的变化》学习任务单.doc 4.2《产生气体的变化》实验记录单.doc 4.2《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案.doc 4.2《产生气体的变化》课件.ppt 4.2《产生气体的变化》课后练习.doc 二氧化碳的用途.mp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