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小学数学·2024新一年级(下)·HJ6.2 量一量身体上的尺子1.学生能认识身体上的“尺子”,如拃、庹、步等,了解其在测量中的应用。2.学会估计和测量身体部位的长度,掌握简单的测量方法。3.通过估计、测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会测量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玩一玩”的活动,建立课堂秩序与规则。1.认识身体上的“尺子”,学会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物体长度。2.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理解测量的准确性和局限性。小朋友们,有一个小朋友遇到难题啦,他想要知道黑板有多长、讲台有多长,可是没带尺子,这可怎么办呢?大家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大家的办法真不少!其实呀,我们身上也藏着很多“尺子”,可以帮助我们测量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找找身体上的“尺子”,帮助他们测量一下。让我们先估计一下,再测量你知道自己身体上的尺子有多长吗?估计我的 大约长 10 厘米,实际测量结果是 13 厘米中指大拇指1.测量一拃的长度。张开一只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把大拇指的指尖对准直尺的0刻度线,中指指尖对着刻度几,一拃就是几厘米长,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如图:1拃(zhǎ)测量过程:估计我的 大约长1 米 ,实 际 测 量 结 果比 1 米长一些除了身体上的尺子,我还想知道我的手腕一周大约有多长先估一估你身体部位的长度,然后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并记录结果。12厘米10厘米√15厘米13厘米1米20厘米√√1米√28厘米30厘米我估计的长度比实际测量的要短一些。我的 是 13 厘米,可以根据它估计 和 的长度。测量后,有没有神奇的发现我发现 的长度大约等于我的身高1.测量一拃的长度,合适的工具是( )A. 直尺B. 米尺C. 卷尺A解析:一拃长度较短,直尺适合测量较短的长度;米尺一般用于测量较长物体,卷尺常用于测量较长距离或周长,所以选A。2.我们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叫( )A. 步B. 庹C. 拃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是庹;步是从脚跟到脚尖的距离,拃是大拇指和食指张开的距离,所以选B。(1)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如铅笔的长度,可以用( )来测量。解析:直尺适合测量较短物体长度,铅笔属于较短物体,所以用直尺测量。(2)小明估计自己的庹长1米,实际测量比1米长一些,说明估计的长度比实际长度( )。解析:已知实际测量比估计的长,所以估计的长度比实际长度短。直尺3. 填空短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我们身体上某些部位的长度可以作为标准进行测量,如一步的长度大约是50厘米,一拃的长度大约是20厘米……2.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提高我们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让我们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1.估计自己的步长,下面比较合理的是( )A. 1厘米B. 10厘米C. 30厘米C解析:1厘米太短,不符合正常步长;10厘米相对较短,正常步长一般在30厘米左右比较合理,所以选C。2.测量教室的长,用身体上的( )比较合适。A. 拃B. 步C. 手指宽度B解析:教室比较长,拃相对较短,测量起来很不方便;手指宽度更短,不适合;步相对较长,用步测量教室长比较合适,所以选B。(1)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如铅笔的长度,可以用( )来测量。解析:直尺适合测量较短物体长度,铅笔属于较短物体,所以用直尺测量。(2)小明估计自己的庹长1米,实际测量比1米长一些,说明估计的长度比实际长度( )。解析:已知实际测量比估计的长,所以估计的长度比实际长度短。直尺短3.填空解析:因为量了5拃,每拃大约12厘米,求数学书长度就是求5个12厘米是多少,用加法计算。1.小红用拃测量数学书的长,她量了5拃。已知她一拃大约长12厘米,数学书大约长多少厘米?12 + 12 + 12 + 12 + 12 = 60(厘米)答:数学书大约长60厘米。2.刚用步测量教室的宽,走了8步。他一步大约长30厘米,教室的宽大约是多少厘米?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240(厘米)答:教室的宽大约是240厘米。解析:走了8步,每步约30厘米,求教室宽就是求8个30厘米的总和,用加法计算。3.小丽要测量黑板的长,她用庹去量,量了3庹。她一庹大约长1米,黑板大约长多少米?1 + 1 + 1 = 3(米)答:黑板大约长3米。解析:量了3庹,每庹约1米,求黑板长就是求3个1米是多少,用加法计算。量一量身体上的尺子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步:从脚跟到脚尖的距离拃:大拇指和食指张开的距离1.给家长讲一讲今天所学的内容;2.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测量游戏,互相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对方的身高、腰围等,并交流测量的结果和感受。“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