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精准把脉·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学专项冲刺限时精练精练10 人体健康01 传染病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传染病的特点: 性、 性、 性。3、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传染病类型 病例 途径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流感、腮腺炎、麻疹、百日咳、SARS等 等消化道传染病 肝炎、伤寒、菌痢等 等血液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脑、丝虫等 等体表传染病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 血吸虫病等 接触等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梅毒、淋病等 接触等4、流行三环节(1) :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2) :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3) :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5.预防的三个措施(1)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2) :包含卫生、水源和粪便的管理,对生活用具进行必要的消毒,消灭媒介动物和设置防虫设备等。(3) :避免接触,预防接种,锻炼身体。02 抗传染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 对多种病原体都可以发生反应 对某一或一类病原体发生反应特性 非专一性 __________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形成强弱 弱 强作用 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第二道防线) 只能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或异物起作用1、抗体、抗原(1) :又称免疫球蛋白,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免疫物质,是内在的;(2) :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是外来的。2、人体的免疫功能(1)抗感染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的健康。(2)免疫监视功能: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3)自我稳定功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3、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1)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01 传染病1.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卡塔琳 考里科和德鲁 韦斯曼。两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对于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发有效的mRNA疫苗至关重要,为疫苗前所未有的开发速度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飞沫、空气等传播B.接种疫苗是通过控制传染源来预防传染病C.新型冠状病毒有成形的细胞核D.B﹣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细胞2.2024年初,乙型流感成为“顶流”。感染者常有发热、头痛、浑身肌肉酸痛、全身无力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型流感疫苗属于传染源B.乙型流感病毒具有细胞膜等细胞结构C.乙型流感属于消化道传染病D.接种乙型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以“甲流”为主的流感病毒在中小学曾引发多次传染高峰。“甲流”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唾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甲流”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遗传性等特点C.侵入人体的甲型流感病毒属于抗原D.该流感不可以通过提前注射疫苗来预防4.2023年末,全球或部分地区确实出现甲型流感(甲流)、乙型流感(乙流)以及肺炎支原体感染较为严重的现象。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容易流行,尤其是在人群密集、气候寒冷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较快。(1)甲型流感病毒(甲流)和乙型流感病毒(乙流)是引起人类季节性流感的两种主要病原体。病毒(virus)是比细菌还小的一类生物,病毒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2)预防方面,针对甲流和乙流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而对肺炎支原体的预防主要是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减少接触感染源,必要时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特定类型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02 人体免疫5.如图是人体组织内部(内环境)示意图,在有病菌侵入人体组织时,①号箭头所指的是非细胞结构的物质,它能与入侵病菌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且数量迅速增加。这种物质和它的数量能迅速增加的原因分别是( )A.抗体,免疫记忆细胞快速繁殖 B.抗原,病菌快速繁殖C.B淋巴细胞,细胞分裂加速 D.T淋巴细胞,细胞分裂加速6.2022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肺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它没有细胞结构B.从免疫的角度来说,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特异性免疫C.将肺结核患者隔离治疗,从防治传染病的角度说,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为预防肺结核病,可以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7.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和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特异性免疫B.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C.对乙肝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乙肝的人群属于易感人群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8.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图表示特异性免疫的过程B.细胞甲表示淋巴细胞C.免疫学中,疫苗相当于图中的aD.细胞乙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起作用/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去医院做完流感检测后,把医疗废物进行回收处理,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杀灭病原体2.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持续感染所致。该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可注射HPV疫苗预防,在首次性行为之前接种疫苗效果更佳。由上述材料可知( )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HPV属于传染源B.注射HPV疫苗预防宫颈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给健康的女性注射HPV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D.戴避孕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HPV的风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3.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细胞结构B.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原C.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4.2023年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呈现出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态势。因此,病原体检测对于早诊断、早治疗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目前,病原体检测主要包括: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病原体的检测属于控制传染源B.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都可以直接检测病原体C.不同的病原体具有不同的基因,因此核酸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D.当抗原被清除后,抗体随即消失,因此抗体检测只适用于感染期5.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百日咳及淋病是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是细菌或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内部含有成形的细胞核B.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C.对患者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D.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6.如图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其中①表示某种病原体,③表示抗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①在传染病学中又被称为传染源B.图中的②表示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C.图中的③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D.该漫画表示的免疫类型为特异性免疫7.最近,我国出现的新冠肺炎传染病打乱了整个社会节奏,让我们更加明白要珍惜生命,敬畏自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传人”现象的出现说明该传染病具有流行性B.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C.治愈出院的部分患者复查核酸呈阳性说明该传染病不具有免疫性D.对自愿参与疫苗研发的三组、每组36人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属于保护易感人群8.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疫苗造假事件曝光,引发了人们对疫苗安全问题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疫苗是由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B.接种疫苗后可使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C.疫苗能够促使人体内T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病原体D.接种疫苗属于防治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环节9.H7N9型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种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该病的病原体C.体内有乙肝抗体的人,不会患该传染病D.若通过H7N9型禽流感疫苗预防该病,这属于特异性免疫10.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为调查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与人们日常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社区志愿者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已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是传染源B.餐具消毒是传染病预防的切断传播途径C.幽门螺杆菌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公众聚餐时使用消毒公筷会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11.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高发,某地为遏制登革热传染病,科学家在一个小岛上释放了超过50万只被打了“绝育疫苗”(一种名为沃尔巴克氏菌的细菌)的雄性蚊子,这些雄蚊不咬人,与野生雌蚊交配后所产的卵不能发育,最终使蚊子数量降低,或使之失去传染登革热病的能力。(1)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登革病毒属于 (选填“抗原”或“抗体”)。(2)登革病毒和沃尔巴克氏菌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释放打了“绝育疫苗”的雄性蚊子的做法属于 。(4)该岛上所有的蚊子及其他生物属于一个 (选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12.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1)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接种疫苗后,人体血液中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此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中称为 。(2)婴幼儿接种有效的百白破疫苗后,免疫效果好。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婴幼儿接种疫苗属于 。1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季节性流感导致全球每年数亿人患病。特别是最近两年,冬季温度升高,流感频发。(1)20世纪40年代开始生产流感疫苗。很多时候流感疫苗的效力不足60%,可能是因为流感病毒在一段时间后发生了 产生新的毒株。(2)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去医院做流感检测时,医务人员是从病人的 (选填“口”、“鼻”或“耳”)伸入进行取样的。检测完成后,把医疗废物进行回收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3)有些无症状感染者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免疫。该免疫方式属于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14.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饲养宠物狗越来越多,这为传播狂犬病带来隐患。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导致的恶性传染病,发病后死亡率极高。某乡3岁幼女被恶狗咬伤,送至当地诊所注射抗体与接种狂犬病疫苗。(1)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给幼女注射狂犬病疫苗的行为属于 ,这类免疫方式属于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2)如图所示是人体注射狂犬病抗体和注射狂术病疫苗后人体内抗体含量变化曲线。请解释医生给幼女注射抗体的原因: 。15.不小心掉倒,皮肤易擦破而导致出血。一段时间后,多数人的皮肤擦伤部位会因凝血作用而止血,并且该部位会慢慢结痂(如图所示)。(1)破损皮肤结痂能防止病菌的侵入,这属于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2)皮肤破损后,表皮中的生发层细胞或真皮中的成纤维细胞先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继而形成皮肤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从生发层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的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精准把脉·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学专项冲刺限时精练精练10 人体健康01 传染病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3、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传染病类型 病例 途径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流感、腮腺炎、麻疹、百日咳、SARS等 飞沫、空气等消化道传染病 肝炎、伤寒、菌痢等 饮水、食物等血液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脑、丝虫等 吸血昆虫等体表传染病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血吸虫病等 皮肤、体表黏膜接触等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梅毒、淋病等 性接触等4、流行三环节(1)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2)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5.预防的三个措施(1)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2)切断传播途径:包含卫生、水源和粪便的管理,对生活用具进行必要的消毒,消灭媒介动物和设置防虫设备等。(3)保护易感人群:避免接触,预防接种,锻炼身体。02 抗传染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 对多种病原体都可以发生反应 对某一或一类病原体发生反应特性 非专一性 专一性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形成强弱 弱 强作用 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第二道防线) 只能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或异物起作用1、抗体、抗原(1)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免疫物质,是内在的;(2)抗原: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是外来的。2、人体的免疫功能(1)抗感染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的健康。(2)免疫监视功能: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3)自我稳定功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3、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1)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01 传染病1.【答案】A【分析】(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在所生活的细胞中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解答】解:A、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为飞沫、空气,所以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飞沫、空气等传播,A正确。B、接种疫苗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来预防传染病,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错误。C、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错误。D、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对抗被新型冠状病毒,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特点和计划免疫及其意义的相关知识。2.【答案】D【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因此乙型流感疫苗属于病原体,A错误。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乙型流感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膜等细胞结构,B错误。C、乙型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C错误。D、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接种疫苗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乙型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因此,接种乙型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传染病及其预防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答案】C【分析】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解答】解:A、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B、甲流属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会遗传,不具有遗传性,B错误。C、侵入人体的甲型流感病毒,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所以属于抗原,C正确。D、甲流可以通过提前注射疫苗来预防,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病毒的结构及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保护易感人群【分析】(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在所生活的细胞中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解答】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virus)是比细菌还小的一类生物,病毒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对易感人群采取的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故答案为:(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保护易感人群【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特点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02 人体免疫5.【答案】A【分析】记忆细胞对抗原具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当抗原二次感染机体时,会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使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此过程比原来的途径更迅速,更剧烈。【解答】解:由图可知,①号箭头所指的是非细胞结构的物质,该物质能与入侵病菌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且数能迅速增加。这种物质的名称是抗体,抗体存在于内环境中,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机体内存在记忆细胞,当抗原二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更多的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6.【答案】B【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能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该病的病原体,结核杆菌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接种卡介苗只能产生抗体预防肺结核,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B正确。C、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将肺结核患者隔离治疗,从防治传染病的角度说,属于控制传染源。C错误。D、抗生素是副作用的,长期的服用抗生素对身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会让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下降,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后遗症。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免疫的类型、特点和传染病的环节等知识。7.【答案】C【分析】(1)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2)人体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针对多种病原体发挥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具有专一性,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B、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搞好个人卫生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B错误。C、对乙肝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乙肝的人群,属于易感人群,C正确。D、免疫并不是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如免疫力过强易发生过敏反应,D错误。故选:C。【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免疫与传染病的相关知识点。8.【答案】C【分析】(1)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5)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6)图中,甲是淋巴细胞、乙是吞噬细胞。【解答】解:A、该图是特异性免疫过程,故A正确;B、该图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细胞乙为吞噬细胞,故B正确;C、抗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但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而不是a抗体,故C错误;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故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抗体的概念以及特异性免疫的过程。9.【答案】B【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解答】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去医院做完流感检测后,把医疗废物进行回收处理,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故选:B。【点评】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D【分析】(1)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3)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解答】解:A、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所以从传染病角度分析,HPV属于病原体,A错误。B、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所以注射HPV疫苗预防宫颈癌,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C、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给健康的女性注射HPV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D、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戴避孕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HPV的风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与预防措施和人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等相关知识。11.【答案】B【分析】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B、通过接种流感疫苗,能刺激人产生抗体对抗流感病毒,因此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原。B正确。C、接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D、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病毒的形态结构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2.【答案】D【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病原体的检测属于控制传染源。A正确。B、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都是针对病原体进行的检测,可以直接检测病原体。B正确。C、不同的病原体具有不同的基因,因此核酸检测针对基因等检测,所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C正确。D、当抗原被清除后,抗体还会存在一段时间,因此抗体检测适用于感染期和康复后的一段时间。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3.【答案】B【分析】(1)预防传染病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易感人群指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的人群;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解答】解:A.细菌是单细胞个体,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B.易感人群指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的人群,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C.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对患者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不是控制传染源,C错误。D.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目的是控制传染源,不是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细菌的结构特点等知识点。14.【答案】D【分析】(1)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叫非特异性免疫。(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具有特异性(4)图中:①抗原,②淋巴细胞,③抗体。【解答】解:A、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则①在传染病学中又被称为病原体,A错误;B、体液免疫是通过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来消灭抗原,B错误;C、③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C错误;D、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不是人体先天就有的,是后天形成的,D正确。故选:D。【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特异性免疫的知识。15.【答案】B【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人传人”现象的出现说明该传染病具有传染性。A错误。B、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活动物,所以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B正确。C、治愈出院的部分患者复查核酸呈阳性,说明该传染病具有传染性。C错误。D、对自愿参与疫苗研发的三组、每组36人进行集中医学观察,没有对他们进行采取保护和治疗,所以不属于保护易感染人群。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16.【答案】C【分析】1、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2、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一种经由与特定病原体接触后,产生能识别并针对特定病原体启动的免疫反应。【解答】解:A、疫苗通常是用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A正确;B、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接种疫苗可使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B正确;C、接种的疫苗进入身体后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病原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传染,C错误;D、疫苗进入身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病原体,避免传染病的传染,因此接种疫苗属于防治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接种疫苗的意义。17.【答案】D【分析】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种措施是控制传染源,A错误。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B错误。C、注射乙肝疫苗获得的免疫属特异性免疫,只能预防乙肝,不能预防H7N9禽流感,C错误。D、H7N9型禽流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故选:D。【点评】分清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解题的关键。18.【答案】C【分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是传染源,A正确。B、餐具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是切断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的措施之一,B正确。C、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C错误。D、使用公筷可避免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等病原体随食物传播的风险。D正确。故选:C。【点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19.【答案】(1)抗原。(2)登革病毒无细胞结构。(3)切断传播途径。(4)群落。【分析】(1)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2)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3)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4)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解答】解:(1)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登革病毒能引起人体得登革热传染病,因此登革病毒属于抗原。(2)登革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沃尔巴克氏菌属于细菌,具有细胞结构。因此,登革病毒和沃尔巴克氏菌在结构上的区别是登革病毒无细胞结构。(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蚊子是传染途径中的生物媒介,因此,题干中释放打了“绝育疫苗”的雄性蚊子的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4)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因此,岛上所有的蚊子及其它生物属于一个生物群落。故答案为:(1)抗原。(2)登革病毒无细胞结构。(3)切断传播途径。(4)群落。【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2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抗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的认识,基础知识,需重点掌握,涉及面较广,有一定的综合性。【解答】解:(1)接种疫苗后,人体血液中的相关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并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此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中称为抗体。(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婴幼儿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答案为:(1)抗体(2)保护易感人群【点评】熟练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是解题关键。21.【答案】(1)变异;(2)口、鼻;切断传播途径;(3)特异性。【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解:(1)流感病毒较易发生变异,导致后代的“外貌”发生改变,这样疫苗的效力就有点不足;(2)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去医院做流感检测时,医务人员是从病人的口鼻伸入进行取样的。检测完成后,把医疗废物进行回收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3)有些无症状感染者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免疫,该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1)变异;(2)口、鼻;切断传播途径;(3)特异性。【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病的特点,传染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的特点。22.【答案】(1)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2)人体注射狂犬病抗体后,能快速获得大量抗体,预防狂犬病的效果明显【分析】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给幼女注射狂犬病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2)据图发现:人体注射狂犬病抗体后,能快速获得大量抗体,预防狂犬病的效果明显,而注射狂术病疫苗后人体内抗体含量较少,预防狂犬病的效果较差,因此医生给幼女注射抗体。故答案为:(1)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2)人体注射狂犬病抗体后,能快速获得大量抗体,预防狂犬病的效果明显【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正确识图。23.【答案】(1)非特异性(2)分化【分析】(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出现差异,形成了一些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因此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解答】解:(1)破损皮肤结痂能防止病菌的侵入,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皮肤破损后,表皮中的生发层细胞或真皮中的成纤维细胞先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继而形成皮肤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从生发层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的过程,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出现差异,属于细胞的分化。故答案为:(1)非特异性(2)分化【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以及细胞分化的概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精准把脉·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学专项冲刺限时精练 精炼10 人体健康(原卷版).docx 【精准把脉·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学专项冲刺限时精练 精炼10 人体健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