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 综合素质达标(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 综合素质达标(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 综合素质达标
一、选择题(每题2 分, 共40 分)
1. 下列杠杆中,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的是( ) 。
A. 老虎钳 B. 镊子 C. 天平
2.右图是一个内六角扳手, 你认为它是用来拆装( ) 的工具。
3.如图所示, 皮划艇比赛中, 运动员一手撑住桨柄的a 处不动, 另一只手用力划桨。为了不费力一些, 可以( ) 。
A. 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a 处
B. 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b 处
C. 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c 处
4. 用扳手旋动同样的螺丝帽, 选用( ) 更省力。
A. 手柄长的 B. 手柄短的 C. 手柄粗的
5. 在一些公共场所为残疾人设计的无障碍通道, 利用的是( ) 。
A. 斜面原理 B. 杠杆原理 C. 滑轮原理
6. 下列关于楼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楼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B. 楼梯是斜面的应用, 可以省力
C. 爬楼梯会累, 说明楼梯是费力的
7.下列关于工具和技术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 ) 。
A. 工具常常是一些方法
B. 技术是可以改进的, 工具不可以改进
C. 同一种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
8.园林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 常将树枝与剪刀的轴处尽可能地靠近, 这样做是为了( ) 。
A. 减小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省力
B. 增大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省力
C. 减小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省力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信息技术可以传播声音 B. 信息技术可以传播实物
C. 信息技术可以传播文字
10.如图所示是古代战争中的“大炮”——抛石机, 用它可以把大石块抛出去, 打击远处的敌人。仔细观察图片, 我们可以知道抛石机属于( ) 。
A. 省力杠杆
B. 费力杠杆
C.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11.聪聪在户外露营时选择了如图的手推车来运输物品, 因为车轮是一种( ) , 有轮子更加省时、省力、平稳、方便。
A. 轮轴
B. 杠杆
C. 斜面
12. 华华和梦梦正在玩跷跷板。梦梦要想把华华翘起来, 可行的方法是( ) 。
A. 华华向后移
B. 梦梦向后移
C. 两人同时向后移
13.活字印刷时, 如果想印刷出“科学”两个字, 在字模上应该写( ) 。
14.下列发明中, ( ) 不是人类受昆虫特点启发所发明创造的。
A. 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 B. 活字印刷术 C. 百叶窗式控温系统
15.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他采用的字模是( ) 。
A. 胶泥字模 B. 铜字模 C. 木字模
16. “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撬起地球”这句话, 反映的是( ) 原理。
A. 杠杆 B. 轮轴 C. 斜面
17. 我国印刷术的发展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 。
①雕版印刷 ②活字印刷 ③印章 ④套版彩印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①②④
18.在手推车和平板的拉货比赛中, 发现手推车转向比较容易, 主要原因是手推车的四个车轮中有两个可以自由转向。这两个可以转向的轮子最有可能安装在( ) 。
A. 前排 B. 后排 C. 前后排各一个
19. 在做“利用斜面搬运物体”的模拟实验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物体沿斜面由高处滑到低处时, 不需要人用力, 借助物体的重力即可
B. 将物体沿斜面从低处拉到高处时, 动作要快, 用力不要求均匀
C. 实验中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将物体由低处搬运到高处时所用力的大小
20. 如图,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沿A、B 两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A、B 两个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 , 测力计的示数( ) 。
A. 一样大
B. 在A 面拉动时更大
C. 在B 面拉动时更大
二、填空题(每空1 分, 共10 分)
1. 支点的_______和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2. 随着车轮的运用, 人们不仅发明了马车、火车、汽车等 __________, 还发展了交通图、桥梁、铁轨等 _______, 人类的交通运输变得快捷和高效。
3. 模拟活字印刷有四个步骤, 依次为检字、刷墨、_______、晾制。
4. 大桥长长的引桥构成了一个 _______, 它的作用是省力。
5. 解剖剪的特点是刀柄 _______, 刀刃 _______。
6. 拧螺丝时, 把手越_______的螺丝刀越省力。
7. “秤砣虽小, 能压千斤”, 由此可知, 杆秤是_______杠杆。
8. 电脑和书本传递信息的_______________不同。
三、连线画图题(共9 分)
1. 请把下列工具用连线进行分类。(5 分)
老虎钳
打捞网 增大力的作用效果
扫 帚
开瓶器 增大力的作用范围
筷 子
2. 请分别标出下图中各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并判断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还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4 分)
四、综合创新题(每题2 分, 共6 分)
双休日, 典典去参观小姨的服装厂, 有了一些发现,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车间里工人正在用剪刀裁剪布料, 裁缝师傅会用剪刀的刀尖开纽扣孔, 这时候使用剪刀的情况是( ) 。
A. 省力 B. 费力 C.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2. 缝制好的衣服要从三楼搬运到一楼, 典典见工人搬运得很辛苦, 便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了一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这个办法是( ) 。
A. 安装一个可以滑落的斜面 B. 用绳子慢慢吊下去
C. 两个工人一起抬下去
3. 典典在办公室阅读了服装厂的宣传册, 同时还观看了显示屏上播放的广告视频, 小姨说自从这个广告视频投放网络后, 订单就多了很多。视频和宣传册相比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两者都可以提供文字和图像
B. 两者都可以提供符号和色彩
C. 宣传册可以迅速将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
五、实验探究题(共35 分)
1. 我们在上课时用杠杆尺来探究杠杆的秘密。
请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1) 实验前, 天天看见杠杆尺出现如图所示左低右高的状态, 他应该怎样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尺水平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结束后, 天天记录的信息如下表所示。请将表格的空格补充完整。
(3) 列举第一次实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案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个即可) 。
(4) 天天去集市上买西瓜, 老板的称量工具——杆秤相当于_______类简单机械, 当天天挑选的西瓜较重时, 老板应选择_______ (填“A”或“B”)
提纽来称量。
(5) 如图所示, 天天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了一个跷跷板, 开始时, 跷跷板能达到平衡状态。若两根蜡烛燃烧速度相同, 则2 分钟后, 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
A. 长蜡烛的一端升高, 短蜡烛的一端下降
B. 短蜡烛的一端升高, 长蜡烛的一端下降
C. 两根蜡烛保持原位置不动
2. 通过下列两种方式提升重物, 效果一样吗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4 分)
甲: 哪一种省力
乙: 哪一种搬运距离短
丙: 哪一种速度快
丁: 哪一种更安全
(1) (多选) 要比较哪一种方式省力, 一定要做的事情是( ) 。
A. 用测力计准确测量力的大小
B. 及时记录测量的结果
C. 比较哪一种方式速度更快
D. 分析并记录比较的结果
(2) (多选) 要比较两种方式搬运物体的距离, 需要做的事情是( ) 。
A. 用秒表进行测量 B. 用皮尺测量距离 C. 比较距离的远近
3. “秤砣虽小, 能压千斤”, 杆秤是我国发明的用来衡量物体重量的工具, 杆秤一般由秤砣、秤杆、提纽和秤盘等组成。右图为同同按照杆秤的结构自制的小杆秤, 请你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 杆秤作为一种常用的称量工具, 其在称量时应用到的简单机械是( ) 。
A. 斜面 B. 杠杆 C. 轮轴 D. 滑轮
(2) 用杆秤称量时需手拿提纽, 将待称量物品放入秤盘, 移动秤砣直到杆秤_______, 此时读出秤杆上的示数, 即为物品的重量;待称量物品越重, 称量时秤砣需越往 _______ (填“左”或“右”) 移动。
(3) 同同在制作小杆秤的过程中, 用实验室的砝码帮助秤杆标上刻度, 在确定“0” 刻度时, 小杆秤的秤盘中应( ) 。
A. 放入1 个砝码 B. 放入2 个砝码
C. 放入全部砝码 D. 不放砝码
(4) “秤砣虽小, 能压千斤”, 小小秤砣能称量比它重很多的物体, 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同同完成杆秤的制作后, 发现自制杆秤最多只能称量400 克的物品。若想让杆秤能称更重的物品, 应该怎样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点即可) 。
4. 水碓(duì) 是中国古代的农用器具(如图所示) , 是一种借水力舂米的工具。当流水冲到A 上, A 带动B 转动, B 上的凸起会使C 的一端上下运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 我们可以把A 和B 看作简单机械中的_______类机械。
(2) C 上下运动时, 可以看作简单机械中的_______类机械, 此时这个简单机械是 _______ (填“省力”“费力”或“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的。这样设计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校科技节要举行一个独轮车障碍搬运赛, 龙龙被选拔进了比赛队伍。为了较好地完成这次比赛, 龙龙和他的团队专门对独轮车进行了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3 分)
(1) 龙龙想通过书本和电脑查阅有关独轮车的信息, 关于书本和电脑的传播效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电脑可以观看视频, 直观形象
B. 电脑的传播效果一定比书本好
C. 电脑可以通过音频、视频传播信息, 而书本不行
(2) 根据所学知识, 龙龙发现他们的独轮车(如图1 所示) 主要运用了轮轴和_______的机械组合。
(3) 龙龙利用萝卜、竹棍、细绳等材料, 自制了“萝卜独轮车”进行研究, 如图2 所示。在用“萝卜独轮车”搬运重物时, 手握( ) 处更省力。
A. a B. b C. c
参考答案
一、1—5 AACAA 6—10BCCBB 11---15ABCBA 16—20ACABC
二、1. 位置 2. 交通工具 技术3. 拓印4. 斜面
5.长 短6. 粗7. 省力8. 速度和形式
三、1.
2.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四、1.B 2.A 3.C
五、1. (1) 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或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
右移动)
(2) 1 A
(3) 天平(合理即可)
(4) 杠杆 A
(5)B
2.(1)ABD(2)BC
3.(1)B
(2) 平衡 右
(3)D
(4) 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
(5) 增加秤砣的重量(合理即可)
4.(1) 轮轴
(2) 杠杆 费力 延长距离,便于操作,增大操作空间,确保安全
5.(1)B
(2)杠杆
(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