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学 科 音乐 姓 名
课 题 歌曲《大雨和小雨》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按照《音乐课程标准》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表现音乐,从而完成本课教学。(二)理论依据: 本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遵循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音乐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组织学生通过“听、想、看、唱、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1、作品分析歌曲《大雨和小雨》是一首 描写自然现象、与声音有关的歌曲,歌曲结构规整,音域适中,旋律流畅,节奏简单,歌词浅显易懂,具有儿童歌谣的特点,音乐形象鲜明,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演唱。2、知识与技能 歌曲为2/4拍,大调式,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各4小节,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构成,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唱歌曲,并能用多种拍击形式参与、表现音乐。(二)学生情况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学习积极性很高,模仿能力强,但他们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中我用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调动、保持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之想学、愿学、爱学、乐学。1、知识储备:(1)本课所出现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是学生入学以来新学的,学生均认识。2、技能水平:演唱方面:学生具有初步的正确歌唱姿势。节奏方面:学生能准确读出简单的节奏型,例:X X ︱XX XX ︱X- ︱识谱方面:学生具有识读谱简单乐谱能力。(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1、教学方式与说明 (1)教学方式:本课运用的教学方式有参与体验模仿式、合作表现式 (2)教学方式说明: A:参与体验式:学习歌曲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拍击,一方面让学生充分体验2/4拍强弱规律的特点,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感受不同的拍击形式所带来的音乐快感。 B: 合作表现式: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学习歌谱,还是学习歌曲,表现歌曲,我都采用师生 、生生合作等合作方式来学习,将大胆开朗的孩子与文静内向的孩子组成一组,使他们能够取长补短,充分体现合作的作用。 2、教学手段说明(1)教学手段: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2)教学手段说明:本课是一首以大自然为生活题材的儿童歌曲,为让学生把生活与音乐有机联系起来,并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积极性,我遵循一年级学生直观、形象强的特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给学生播放了视听了下大雨和下小雨的声音,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技术准备1、制作视听一体多媒体课件2、搜集钢琴伴奏谱3、录制歌曲伴奏(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1、针对学生好动的特点,增加律动内容。孩子天生爱动,听到有规律的节奏,他们会手舞足蹈,听到喜欢的乐曲,他们会不由自主的拍手合奏,看到别人跳舞,他们也会跟着模仿,针对以上这些状况,我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律动激发兴趣,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力,例如,在上课开始时,我用明快、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进入教室,同学们在乐曲的伴奏下做各种合拍的动作,极富生气,听琴进教室时的律动,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处于感知音乐美之中。2、针对学生好玩的特点,组织游戏活动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学生一听到“游戏”便会精神倍增,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游戏作为切入口,进行课堂教学,这样,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乐趣,学生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成长。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大雨和小雨》,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聆听、体验、模仿、想象、演唱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歌曲及表现歌曲的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并能准确的读出来。2、能准确的识谱、按节奏读歌词。3、能够自然、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二)教学难点:能用力度的变化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情境导入 →学唱歌曲→表现歌曲→展示与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今天,赵老师给你们带来两段音响,请你们仔细聆听,分别是什么发出的声音?2、播放多媒体课件, 1、学生聆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3、学生初步听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听完后回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和歌曲中的歌词内容,培养学生的听觉思维能力 课件 2分
二、歌曲学唱 1、教师播放歌曲范唱2、刚才老师放的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引导学生给歌曲起个好听的名字3、《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的?4、看歌曲旋律,分为几个小节5、引导学生观察前2两小节,运用了哪两种我们曾经学过的音符7、引导学生拍读后两小节的节奏8、问:读完前两小节的节奏和后两小节的节奏,你发现了什么?10、旋律音一样吗?发生了什么变化?11、出示字母谱12、教师弹奏前两小节的节奏,15、教师弹奏后两小节的旋律,16、师弹唱1、3小节17、引导学生观察第5小节,和上边的哪一个小节的节奏和音完全一样18、学生回答:第5小节和第2小节节奏和旋律音完全一样19、引导学生观察:第6小节和哪一小节的节奏和旋律音完全一样22、师生接唱旋律谱27、引导学生用强弱力度的变化演唱歌曲28、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29、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 1、生谈感受2、学生为歌曲起名字 3、学生说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6、运用多种形式拍读前两节的节奏9、生回答:节奏完全一样13、学生视听,心里默唱14、学生隋琴视唱前两小节的旋律谱学生听琴心里默唱学生接唱2、4小节20、学生回答:第6小节和第4小节节奏和旋律音完全一样21、读7、8小节的节奏,并隋琴视唱23、生生接唱旋律谱24、提快速度隋琴视唱25、填词演唱26、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熟练演唱、表现歌曲 课件 30分钟
三、展示与评价 1、播放多媒体伴奏,找一组学生演唱,其他同学给予评价。2、播放多媒体伴奏,找个别学生演唱,并进行自我评价。3、播放多媒体伴奏,集体边表演边唱,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信歌唱及发挥评价作用 课件 8分钟
四、拓展与延伸 2、教师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1、学生聆听、欣赏《小雨沙沙》生边唱边表演,随音乐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视野 课件 5分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方式本课的学习评价方式采用师评、学生自评及互评的评价方式。1、师评:本课教师评价以定性和鼓励性评价为主,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2、自评:本课自评主要安排在学生在参与演唱、展示表演环节中,对自己的演唱及表演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课后反思 歌曲《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充满童趣的歌曲,模仿了下雨时不同强弱的声音。而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在于“强弱”的教学。所以在备课时,我思考了很多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音乐的强弱给孩子们带来的情绪,希望学生能通过听、演唱,律动,自然而然的认识声音的强和弱,并能运用到歌曲演唱中。我认为在本节课中,教学亮点可以从2点说明:1、我觉得识谱教学环节是一个亮点,因为一年级上半学期不要求学生识谱,但是由于我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都给学生做手指五线谱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识谱能力,我在其他班试讲的时候,发现学生的识谱速度很快,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才加上识谱环节。2、学生能用力度的变化演唱歌曲也是一个亮点。会唱歌曲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但是唱好歌曲是难点,我在教学中,运用了示范、模仿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会唱的基础上,能用力度的变化演唱歌曲。不足:学生在演唱时,2个人对拍时学生拍的不够整齐,找个别生演唱时,学生不能够很自信的演唱改进措施:每节课抽出5分钟时间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学会歌曲后能够很大胆自信的演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