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培优卷【2】试卷类型:A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一.选择题(共15小题)(请用2B铅笔填涂)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二.填空题(共7小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16. 17. 18. 19. 20. 21. 22.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23.答:24.答:25.答:26.答:27.答:四.计算题(共5小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28.答:29.答:30.答:31.答:32.答:/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培优卷【2】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D C C C C B A D D B B题号 12 13 14 15答案 C D C A一.选择题(共15小题)1.解:A、番茄属于种子植物,有性生殖,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有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不符合题意。B、番茄属于植物,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不符合题意。C、番茄属于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不符合题意。D、番茄属于植物,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的组织,符合题意。故选:D。2.解:鸟类有雌鸟和雄鸟之分,在繁殖季节,许多鸟类会选择合适的场所筑巢,然后求偶,求偶成功,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的动物,C正确,ABD错误。故选:C。3.解: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1﹣10岁之前性器官的发育都比较缓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而在青春期,即10岁到20岁之间,性器官迅速发育,这个时期是性器官发育的主要时期,到20岁左右基本发育成熟,可见曲线C符合题意,即C代表生殖器官的发育。故选:C。4.解:A、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即D→A→C.错误;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是蛹期,C是成虫。错误;C、蝗虫的成虫期危害最大。蝗虫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即经过图中的D受精卵,A幼虫和C成虫三个时期。C成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C正确;D、家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四个阶段。若通过蚕丝的产量,则应延长A幼虫期。D错误。故选:C。5.解:A.①是花药,内有精子,错误。B.当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受精卵会发育成胚,错误。C.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乙种子的数量取决于③子房内胚珠的数量,正确。D.图丙所示的种子由薄膜状的翅膀,该结构有利于种子的传播,错误。故选:C。6.解:A、图甲中菜豆种子是由花中 胚珠发育而来的;H是幼叶,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A错误;B、图乙中,X曲线的ab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B正确;C、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图甲中,种子萌发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C错误;D、图乙中,Y曲线的ae段,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D错误。故选:B。7.解:顶端优势是指一个枝条上,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对于用材林,我们要保护好顶芽,及时去除部分侧枝,让树木长得又高又直。对于果树、棉花等,我们要及时去掉顶芽,保留侧芽,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从而多开花,多结果实。果树摘心、葡萄打顶、绿篱修剪项,都是打破顶端优势,从而多生侧枝,多开花结果或维持好的形态。故选:A。8.解:据分析可见:真菌细胞和叶肉细胞都有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和细胞核;所以与叶肉细胞相比,真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⑤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选:D。9.解:A、①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有的营寄生生活,对人类有害;有的营腐生生活,对人体有益,错误。B、②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不相同,错误。C、③病毒无细胞结构,自我复制繁殖,错误。D、①细菌、②酵母菌、④草履虫整个身体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正确。故选:D。10.解:A、抽掉玻璃板,瓶内气体颜色最后变得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A错误;B、两个铅柱洗净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B正确;C、长喙天蛾能够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空气中有大量的花粉分子,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在量筒里装入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变模糊了,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D错误。故选:B。11.解:A、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则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内气体体积的一半,故选项说法错误。B、探究水的组成,还应检测A、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水的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A中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A中气体时不会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微观上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2.解:根据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和“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将可设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x。则108,解得x,则设相对原子质量为16的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y,则16,解得y。故选:C。13.解:A、Cu可表示一个铜原子,不能表示铜分子,故选项错误;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3O表示3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C、N2表示一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2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故选项错误;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H+表示4个氢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14.解: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C原子、6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A6B.1个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但A元素占13.0%,则A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较小,为氢元素;同理,则C元素为碳元素,B元素为氧元素。即其化学式为C2H6O。A、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碳、氧、氢,则元素A、B、C分别表示氢、氧、碳,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H6O,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46,故选项说法正确。D、C2H6O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2):(1×6):16=12:3: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5.解:(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1.21%>18.7%,说明混入的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比18.7%小。A、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7.7%<18.7%.故A适合;B、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67%>18.7%.故B不合适;C、NH4NO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5%>18.7%.故C不合适;D、NH4Cl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6.2%>18.7%.故D不合适。故选:A。二.填空题(共7小题)16.解:(1)种子的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具有保护功能的介质相当于种子结构中的种皮。(2)细胞干重是不含水的,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种子的质量明显下降;鲜重是表示细胞含水的重量,细胞吸水膨胀,质量上升,因此表示幼苗细胞鲜重的变化曲线是甲,表示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曲线是乙。(3)植物的组织培养的优点有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所需的植物新个体,可以防止植物病害的危害,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等。故答案为:(1)种皮。(2)乙。(3)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17.解:(1)桃子属于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桃花中的①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桃子的a,桃子的食用部分是桃子的果皮。(2)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可见,b种子由②胚珠发育而成,种子内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故答案为:(1)果皮(2)受精卵18.解: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A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胎儿的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并通过②胎盘和③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排出废物。故答案为:受精卵;子宫;胎盘。19.解:(1)枇杷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2)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形成层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如图二为嫁接过程示意图。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形成层紧贴,这是成活的关键。故答案为:(1)子房;(2)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合理即可);(3)形成层。20.解:(1)乙中气体体积较少,所以乙试管中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乙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量筒乙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量筒乙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2)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量减小,使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变大,导电性增强,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故答案为:加快。21.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4O;(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铜离子可表示为:Cu2+;(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4)硫酸铁是由显+3价的铁元素和显﹣2价的硫酸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Fe2(SO4)3;故答案为:(1)4O;(2)Cu2+;(3)2H2O;(4)Fe2(SO4)3;22.解:(1)金属汞由汞原子直接构成,原子在得到或失去电子后会形成离子,所以图中①是原子;水由水分子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图中②表示的是分子;(2)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钠和氯气混合会形成混合物,而氯化钠是纯净物,不是简单的混合,故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故错误。故选:A;(3)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提出了有名的核式模型结构。故答案为:(1)原子;(2)A;(3)卢瑟福。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23.解:(1)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它因素都相同。要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故实验变量为食盐水浓度。该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增设对照组,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应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2)用于发酵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因此,加水封坛的目的是: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3)结合本实验提出的建议是:制作泡菜应在第13天后再食用,制作泡菜时应添加浓度较高(8%)的盐水。(4)在35℃时,重复进行了上述实验,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适宜温度下,乳酸菌通过分裂生殖快速繁殖,并分解糖类产生大量的乳酸,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也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故答案为:(1)对照;(2)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3)制作泡菜应在第13天后再食用(制作泡菜时应添加浓度较高(8%)的盐水);(4)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产生较多乳酸,酸性增强,抑制了杂菌的繁殖。24.解:(1)本实验中,清水组作为对照组起对照作用。(2)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瓜瓤汁浓度越大,种子发率越低,当瓜瓤汁为5%时,种子的发芽率为0。(3)①观表格数据可知,光照是变量,因此,小塘提出的问题是光照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并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种子萌发要有不管是在光照还是黑暗处,都有一些小麦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种子的胚不完整(或种子胚没有活力或种子没有度过休眠期等)。故答案为:(1)对照;(2)瓜瓤汁浓度越大,种子发率越低,当瓜瓤汁为5%时,种子的发芽率为0;(3)①光照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②种子的胚不完整(或种子胚没有活力或种子没有度过休眠期等)。25.解:(1)由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A量筒生成的气体的体积较小,为氧气,连接电源的正极,即实验中电源正极在电源的左侧;B量筒中生成的气体的体积较大,为氢气。(2)由图甲可知,本实验判断电解水快慢的方法是:产生气泡的快慢或量筒内液面下降的速率。(3)每次实验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速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水的质量减少,硫酸的浓度增大,水的导电性增强,反应速率逐渐加快,故答案为:(1)左;氢气;(2)产生气泡的快慢或量筒内液面下降的速率;(3)随着反应进行,水的质量减少,硫酸的浓度增大,水的导电性增强,反应速率逐渐加快。26.解:(1)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整体呈电中性,所以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这样正负电荷才能相互抵消,使原子呈电中性;(2)A.该图像显示随着偏转角度增大,α粒子数量迅速减少,符合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前进,只有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的实验事实。因为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α粒子很容易穿过,只有靠近原子核时才会发生偏转,所以大角度偏转的粒子数量很少;所以该选项正确;B.此图像中随着偏转角度增大,α粒子数量增多,这与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不符,绝大多数α粒子不会发生大角度偏转,所以该选项错误;C.该图像中α粒子数量在一定偏转角度范围内保持不变,之后突然减少,这不符合α粒子散射实验中粒子偏转的规律,实验中粒子是逐渐减少且大角度偏转的很少,所以该选项错误;D.图像呈现的趋势不符合α粒子散射实验中粒子数量随偏转角度的变化情况,实验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数量变化趋势,所以该选项错误。故选:A。(3)1μm金箔包含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如果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α粒子穿过时应该会有很多被散射改变方向,但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没改变方向,这就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这样α粒子才能顺利穿过,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4)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α粒子含有2个质子且留在了氮原子中,最后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意味着质子数增加了1,所以被打出的粒子一定是质子。故答案为:(1)原子呈电中性;(2)A;(3)B;(4)质子。27.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钙元素;故答案为:B;(2)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化合价是+2,氢氧根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列式:(+2)×10+6x+(﹣2)×24+(﹣1)×2=0,解得x=+5,故答案为:+5;(3)此人每天需要喝骨头汤的量是:1000mL=400000mL=400L;故答案为:400;(4)牛奶中富含钙元素,钙片中富含钙元素,骨头汤也可以补充钙元素;氧化钙能与水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因此氧化钙不能作为人体补钙;故答案为:C。四.计算题(共5小题)28.解:一个NO2分子质量是n千克,一个NO分子质量是m千克,所以2个NO分子比1个NO2分子刚好多出1个氮原子,所以一个氮原子质量为2mkg﹣nkg;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则N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答案为:。29.解:(1)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68000×0.33%,则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是4;(2)①乳酸亚铁由碳、氢、氧、铁四种元素组成;②国家规定铁强化剂酱油中铁的含量为224mg/L左右,则每1L铁强化剂酱油中应含乳酸亚铁的质量约为224mg÷()=936mg≈0.94g;答:每1L铁强化剂酱油中应含乳酸亚铁的质量0.94g;③正常人每天适宜摄入14mg左右的铁,根据题意可知通过乳酸亚铁补充铁元素质量=14mg×20%=2.8mg;正常人每天应食用铁强化剂酱油的体积0.0125L=12.5mL。故答案为:(1)4;(2)①四;②0.94g;③12.5mL。30.解:(1)诺氟沙星是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诺氟沙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18+19+14×3+16×3=319。故答案为:五;319。(2)尿素的质量为2.8g÷(100%)=6g。答:需要排出尿素的质量为6g。31.解:(1)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故答案为:三;(2)12kg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2kg5.6kg,故答案为:5.6;(3)偏二甲肼的物理性质有①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③沸点为63℃;④易溶于水。故答案为:①③④。32.解:(1)“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设KIO3中I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3)根据碘酸钾(KIO3)的化学式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9+127+16×3=214;(4)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9.3%。答: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3%。故答案为:(1)碘元素;(2)+5;(3)214;(4)59.3%。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培优卷【2】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让华夏大地一片欢腾,伴随这次巨大成功的还有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8瓶矮化的番茄试管苗在太空中茁壮成长,其中5株开花结果,一个果实已经转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些番茄试管苗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这些番茄苗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C.它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D.番茄苗都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组成2.中华凤头燕鸥是浙江省的珍稀鸟类,其生殖方式最可能为( )A.体外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C.体内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3.如图所示为青少年身体不同部位(或器官)生长速度的曲线图,其中能代表生殖器官的曲线是( )A.A B.B C.C D.都不是4.如图是昆虫个体发育过程模式图,其中B表示蛹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蝗虫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B.若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C为幼虫期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5.黄花风铃木花色亮黄明艳,花形如风铃。其幼苗对外界铅胁迫具有一定的抗性,可作为土壤铅污染地区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的树种。图示中的甲、乙、丙分别为黄花风铃木的花、果实、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所示结构中有卵细胞B.当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受精卵会发育成胚珠C.图乙种子的数量取决于③内胚珠的数量D.图丙所示的种子结构有利于种子的萌发6.图甲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示意图,其中X为鲜重变化曲线,Y为有机物质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种子吸水萌发,其中H是由子叶发育而来的B.图乙中,X曲线的ab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C.图甲中,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D.图乙中,Y曲线的ae段,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呼吸作用水分大量散失7.我国新疆棉花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棉农要想多产棉,需多长侧枝,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顶芽、侧芽都保留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D.顶芽、侧芽都摘除8.与小麦叶肉细胞相比,金针菇缺少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成形的细胞核 ⑤叶绿体A.①⑤ B.①④⑤ C.③④ D.⑤9.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营寄生生活,都对人类有害B.②是单细胞真菌,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相同C.③具有细胞结构,分裂繁殖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10.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情境及其描述,能够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A.甲图中,抽掉玻璃板,瓶内气体颜色最后变得均匀B.乙图中,两个铅柱洗净紧压后结合在一起很难分开C.丙图中,百花盛开,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D.丁图中,水和硫酸铜溶液,静置十天后分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11.小滨利用简易的注射器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通过注射器的刻度变化来计算气体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内气体体积的2倍B.探究水的组成,还应检测A、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C.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A中气体时会复燃D.该实验能说明水分子是由氢分子与氧分子组成的12.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因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原子、分子的质量关系。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表示为( )A. B.3m C. D.13.一些科学用语是连接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下列对用语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Cu——铜分子 B.3O——3个氧元素C.N2——2个氮原子 D.4H+——4个氢离子14.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 正确的是( )A.A、B、C 分别是碳、氢、氧B.该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为 CH6O2C.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46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2:6:115.实验测得某(NH4)2SO4化肥的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18.7%,则其中可能混入了( )A.NH4HCO3 B.CO(NH2)2 C.NH4NO3 D.NH4Cl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人工种子(如图A)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与天然种子胚相似的胚状体,然后将它包埋于有一定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的介质中。(1)这里的具有保护功能的介质相当于种子结构中的 。(2)人工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与普通种子一样,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和鲜重(细胞含水的重量)的变化绘制了两条曲线(即图B中的甲和乙),其中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 。(3)请写出组织培养的优点 。17.如图是桃花和桃子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桃花中的①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桃子的a,桃子的食用部分是桃子的 (填写名称)。(2)一个桃子里面有一粒种子,种子是由②胚珠发育而成。种子内的胚是由 发育而成。18.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细胞逐渐长大,生命发生着奇妙的变化,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我”的生命开始图中的[A] (填名称,下同)。受精卵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肚子的① 子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② 和③脐带从妈妈那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将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排入妈妈的血液中。19.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肉柔软多汁。(1)枇杷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2)枇杷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该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写一点)。如图二为嫁接过程示意图。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 紧贴,这是成活的关键。20.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了电解水的实验。请回答:(1)写出量筒乙中气体的检验方法 。(2)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水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减少),以加快电解速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可推测出各组产生气体的速度将 (选填“不变”、“加快”或“减慢”)。2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4个氧原子 。(2)铜离子 。(3)2个水分子 。(4)硫酸铁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请回答:(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3)1910年英国科学家 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提出了有名的核式模型结构。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23.泡菜是经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食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①乳酸菌适宜发酵的温度在30℃~35℃。②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当乳酸增多时酸性增强,杂菌繁殖会受到抑制。【制作泡菜】清洗蔬菜→切段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探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如下表数据。请分析回答: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毫克/千克,发酵温度:15℃)组别 盐水浓度 …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甲坛 4% … 3.2 3.8 3.5 3.4 3.2乙坛 6% … 5.5 4.0 1.8 1.31 1.2丙坛 8% … 2.0 1.8 1.4 1.1 1.0(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一组实验,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是为了形成 。(2)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这样做的目的是 。(3)分析数据,从健康角度看,应 (提出一条建议)。(4)小柯在35℃下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相应盐水浓度和时间下,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15℃时的数值,请解释其原因: 。24.小钱吃完西瓜后,将西瓜种子种在花盆里,并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但过了很长时间,种子仍然没有萌发。为了研究种子表面残存的瓜瓤汁是否会影响其萌发,他用不同浓度的瓜瓤汁浸泡种子,记录了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下表所示。瓜瓤浓度/% 0(清水) 1 3 5种子萌发率/% 80 30 8 0(1)本实验中,清水组起 作用。(2)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3)以上实验过程中,小钱为西瓜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环境条件。根据小钱的实验,小塘提出了一个问题:?小钱和小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并设计了实验方案:分别选用三种植物的种子在光照和黑暗中进行培养(其他外界条件都满足),每种条件下的种子数量都为100粒。一段时间后观察得出表格的实验结果,数据为已萌发种子的数量。条件 莴苣种子 西瓜种子 小麦种子光照 93 0 93黑暗 0 92 94①小塘提出的问题是 ?②不管是在光照还是黑暗处,都有一些小麦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25.电解水的实验中,往往加入少量硫酸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小嘉想探究等量的硫酸溶液对不同体积蒸馏水电解快慢的影响,记录数据如表:实验组别 ① ②蒸馏水体积/毫升 150 200加入硫酸溶液的体积/毫升 5 5收集20毫升氢气的时间/秒 578 876(1)实验中电源正极在电源 (选填“左”或“右”)侧;量筒B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名称)。(2)本实验判断电解水快慢的方法是 。(3)小嘉发现:每次实验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速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请你结合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其原因是 。26.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史料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汤姆生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他的推测依据是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 。A. B.C. D.(3)根据史料二的实验现象,能获得的结论是 (填字母)。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C.原子核带正电荷 D.核外电子带负电荷(4)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a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a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 。(提示:a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27.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热煮沸后小火煮70分钟,得到骨头汤1243mL,用仪器检测的结果为:每100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 (填字母编号)。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4)下列物质中不能为人体补钙的是 (填字母编号)。A.牛奶 B.某品牌钙片 C.氧化钙(即生石灰) D.骨头汤四.计算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28.已知一个NO2分子质量是n千克,一个NO分子质量是m千克。若以氮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请你推导出NO2的相对分子质量。29.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主要以亚铁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内。(1)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的原子个数为 。(2)缺铁会引起贫血,正常人每天适宜摄入14mg左右的铁,在酱油中加入如铁强化剂乳酸亚铁[化学式为(C3H5O3)2Fe,相对分子质量是234],是我国为解决缺铁性贫血而实施的项目;①乳酸亚铁由 种元素组成;②国家规定铁强化剂酱油中铁的含量为224mg/L左右,则每1L铁强化剂酱油中应含乳酸亚铁的质量约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③通过正常饮食可补充人体所需的80%左右的铁,其余可通过服用含铁食品或药物缓慢补充。若除正常饮食补充铁外,其余补充的铁均来自铁强化剂酱油。则正常人每天应食用铁强化剂酱油约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30.诺氟沙星(化学式:C16H18FN3O3)是一种常见的消炎药。(1)诺氟沙星含有 种元素,诺氟沙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经测定,小华因为肺炎连续服用该药一个疗程,共摄入2.8克氮元素。设所摄取的氮元素均以尿素[CO(NH2)2]的形式排出体外,则她要排出多少克尿素才能将因服用该药而摄取的氮元素完全排尽?31.中国航天追梦人荣获“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从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偏二甲肼常用作火箭常规推进剂,它的化学式为(CH3)2NNH2,它的性质有:①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②能和四氧化二氮反应,两者接触即自动起火;③沸点为63℃;④易溶于水。(1)偏二甲肼由 种元素组成。(2)12kg偏二甲肼中含有 kg的氮元素。(3)偏二甲肼的物理性质有: 。(填数字)32.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碘可影响人体的生长及智力发育。长期缺碘会使得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过量,进一步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我们可以通过食用碘盐来补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 )。(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 (填“碘元素”或“碘单质”)。(2)KIO3中I的化合价为 。(3)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列式计算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培优卷【2】.docx 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培优卷【2】答案.docx 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培优卷【2】答题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