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整体教学计划【含 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业质量、教学措施、进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整体教学计划【含 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业质量、教学措施、进度】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整体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延续了上册教材内容,继续贯穿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的学科为基点。加强动手实践与创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的个性发展。音乐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塑造良好的人文素养。
本册教材共有七个单元:春景 、欢乐的村寨、飞翔的梦 、您好!大自然、京韵、百花园、爱满人间,本册教材更注重对合唱教学的渗透,每一个单元至少有一首合唱曲,在上册教唱简单的几个音程的和声基础上,这学期开始出现旋律的合唱,难度较大。聆听与感受方面:涉及面较广,有歌曲、京剧、管弦乐等,这些聆听、欣赏的都包含了同一主题,内容丰富。
本册教材七个主题单元都是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如“春景”“你好!大自然”等等。内容按聆听、表演、创新与活动三大块安排,聆听包括外国作品,中国作品,有声乐,有器乐。结合歌曲的教学合理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在提高识谱和合唱方面有所加强。
本册歌曲难度、篇幅相对加大,歌曲内容较广,学生能充分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风格,增强了审美体验。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已经成型,学生整体乐感较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本册教材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它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基础的视谱能力,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学生们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对歌曲的喜好很明确,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对课本上歌曲不感兴趣,甚至是说很难听。我想合适的采取“贯通”的方法来调节这样光鲜的对比。
总体来说,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习惯不是很好,喊唱的现象还比较多。他们的识谱能力很差,一首比较简单的曲谱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而且我发现学生的节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时还不是很明显,特别是跟音乐做动作时就算经过老师的反复提醒、强调、练习还是会有很多的学生跟不上节奏。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最基础乐理知识(反复记号、休止符、简单的二声部合唱等)。
2.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并掌握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加强实践与创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
3.通过欣赏,了解不同音乐所能表现的不一样的情绪,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节奏、节拍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4.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最基础乐理知识(反复记号、休止符、简单的二声部合唱等)。
2.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加强实践与创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了解不同音乐所能表现的不一样的情绪,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节奏、节拍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案。
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课堂时间,向课堂要效率。
3.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认真按照教案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低要求,放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等。
七、学业质量:
●聆听音乐,对音乐表现要素及其表现作用,以及音乐的体裁、形式、风格等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基本正确,描述与分析中能较清楚地表明它们的特征。(审美感知、文化理解)
●初步掌握演唱、演奏等艺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演唱、演奏做到声音自然,在情感表达、准确性、流畅性、完整性等方面基本符合作品要求,在表达作品的情绪、情感及表现音乐意境和音乐形象等方面能体现出自己的想法。(艺术表现、创意实践)
●运用乐谱进行音乐实践,对乐谱中符号、记号的辨识和表现准确度高;视唱简单乐谱,音高、唱名、节奏基本正确;听记简单的节奏、曲调,做到记谱规范,准确度高。(艺术表现)
●随音乐即兴表演,表情及身体动作能体现音乐情绪和音乐特点;编创的简易节奏或旋律有一-定的结构和变化,能传达出相应的表现意图。编创、表演简单的歌舞剧等,做到有主题、有情节、有基本的结构和逻辑,音乐编配得当,表演、表情自然,剧情表现较为完整。(艺术表现、创意实践)
●能运用舞路基本语汇和技能进行创编和表演,做到表情自然,动作基本协调、灵活,符合音乐的节奏、韵律,有感情。(艺术表现)
●在戏剧(含戏曲)表演活动中承担角色,声音、动作、演唱、表情等基本符合所塑造的角色形象。(艺术表现)
●关注生活中的音乐现象,能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和分析,表明自己的理解;在生活中会运用合适的音乐满足自己的需求,并能说明选择这些音乐的原因。(文化理解、创意实践)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页数
01. 2.24-2.28 《小鸟 小鸟》 2页
02. 3.3—3.7 《致春天》 《春到沂河》 4页 8页
03. 3.10—3.14 《春雨蒙蒙地下》 6页
04. 3.17—3.21 《巴塘连北京》 12页
05. 3.24—3.28《北京喜讯到边寨》打起手鼓唱起歌10 13
06. 3.3—3.7 《迷人的火塘》 13页
07. 3.31—4.4 《飞越彩虹》 《飞翔的女武神》18页20页
08. 4.7—4.11 《小白船》 22页
09. 4.14—4.18 《真善美的小世界》 24页
10. 4.21—4.25 《溪边景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29页 30页
11. 4.28—5.2 《田野在召唤》 26页
12. 5.5—5.9 《铃儿响叮当》 28页
13. 5.12—5.16《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京调》32 36页
14. 5.19—5.23 《我是中国人》 34页
15. 5.26—5.30 《京调》 38页
16. 6.2—6.6 《花之歌》 《对花》 44页 46页
17. 6.9—6.13 《采花》 《编花篮》 40页 42页
18. 6.16—6.20 《爱的奉献》《大爱无疆》 50页 54页
19. 6.23—6.27《爱的人间》《地球是个美丽的圆》 48 5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