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单元导航
本单元以“焕发青春活力”为主线,聚焦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自尊、自信、自强品质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与健康人格,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让学生在体 验中成长,在成长中焕发青春的活力,成为自尊、自信、自强的新时代青少年。
单元目标
自信给人力量
焕发青春活力
人贵自尊
人生当自强
3.1 人须有自尊
3.2 做自尊的人
4.2 做自信的人
4.1 人要有自信
5.1 人要自强
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第三课:引导学生认识自尊的内涵、表现和特点,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做自尊的人。
第四课:引导学生理解自信的内涵、来源及作用,鼓励学生坚定信念,做自信的人。
第五课:引导学生认识自强的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的价值,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超越自我,追求青春梦想,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
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自强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自强是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复兴的重要基础。
2.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良好品质。
2.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形成健全、坚韧、积极的人生态度。
3.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教学重点: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要求;
教学难点: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原因。
自主学习
阅读P43-45,主体部分慢读,材料部分快读,找出并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什么是自强不息?
对于个体而言,“自强不息”指的是追求强大的主观意愿和行为;
对于国家来讲,由弱到强,由强到更强,就需要我们全民族有追求强大的主观意志和行为。
探究:为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观看视频:《成语里的中国》
思考:视频告诉我们什么?
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百多年来,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英雄模范,既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榜样。
精神之光 永不熄灭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奋斗不息 以身许国——
第七六○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
勤奋工作 踏实劳动
—— 许振超
面向屠刀 视死如归
—— 陈延年
思考:
(1)你还知道哪些自强不息的英雄模范的事迹?
(2)结合英雄模范的事迹,说说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单腿女孩归玉娜:
广西南宁姑娘归玉娜七岁失去右腿,获得多个跳高世界冠军,打破世界纪录,退役后拿下C5驾照、健美大赛冠军,还帮助残障人士就业。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放弃国外优渥待遇回国,为建“中国天眼”FAST,选址跋涉十余年,攻克无数技术难关,用22年将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最美孝心少年”吴林香:面对家庭变故,她用稚嫩双肩挑起照顾家人的重担,承担起照顾患癌母亲、瘫痪的外婆和年幼弟弟的重任,坚强乐观面对生活。
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结合以上人物事迹,思考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②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知识归纳
1.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①历史角度: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
②现实角度:
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很多卓越的领导人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了远大理想。毛泽东立志献身中华民族强盛,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并于两年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思考:结合以上材料,说说青少年时期树立远大理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点拨:拥有远大理想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坚韧不拔。
习近平15岁时到陕北插队,他在回忆自己的知青生活时说:“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许多青少年的理想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成就,还包括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这样的理想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1)树立远大理想。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认识榜样人物:黄旭华
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老先生逝世,消息传来,引发哀思如潮。
这位“为国深潜”的科研工作者,是一位真正的国士。他隐姓埋名三十年,投身中国核潜艇事业,他为保密工作与家人断了联系,却始终无怨无悔。
黄旭华的志向确立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的一个普通乡医家庭。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从小就想成为一名像父母一样治病救人的医生。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他的家乡也战火纷飞。为了躲避战乱,他和家人不得不四处辗转,颠沛流离。在逃难的过程中,11岁的他目睹了世间的惨状,他意识到,学医只能救助有限的生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被欺凌的命运。于是,他有了新的志向:弃医从工,学习航空和造船,为国家打造坚不可摧的国防利器!
黄旭华的志向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是什么因素影响的?
知识归纳
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2)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①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
②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趁着青春年少,我们要练就一身本领,更好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
全国“最美教师”刘秀祥:走出大山,为梦归乡
刘秀祥4岁丧父,10岁时哥哥姐姐离家,母亲患病失去自理能力 ,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他稚嫩的肩膀上。可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一边努力读书,一边照顾母亲。挖药材、捡废品、做家教,想尽办法谋生。初中住稻草屋,高中住四处透风的猪圈,为挣学费日夜操劳。即便如此,“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信念从未动摇 。高考虽初次失利,但他重新振作,最终考入临沂大学。9月新生开学时,他带着母亲到大学报到。在这期间,他的故事被媒体发现,孝子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学”的事迹登上了很多媒体。
大学四年,刘秀祥一边上课、照顾母亲,一边做兼职赚取母亲的治疗费,还资助了3个家庭困难的弟弟妹妹。毕业后,面对高薪工作的诱惑,他却因接到妹妹不想念书准备打工的电话,内心深受触动,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望谟县任教。他深知,家乡还有很多孩子像妹妹一样,被大山挡住了眼界和未来,他要回去告诉这些孩子,人生一定要有梦想 。“努力读书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而是要把大山外面世界的美好带回来。”
回到家乡后,刘秀祥成为一名历史老师和班主任。为了劝学,他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寨,跑遍望谟县的各个乡镇和村组,累计骑坏了8辆摩托车 。面对家长的不理解、闭门羹甚至放狗驱赶,他从未放弃。为了资助学生,他自掏腰包,四处借钱,拉赞助,落下“像乞丐到处乞讨”的名声也毫不在意 。他还开展公益讲座,揭开自己的伤疤,只为给孩子们提供改变命运的力量 。截至目前,刘秀祥工作室累计牵线对接资助学生4800余人,资助资金达1700万元 ,他用自己的行动,让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圆梦大学 。
思考:刘秀祥的事迹启示我们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知识总结
(3)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①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我们要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
②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
③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们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①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启思导行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今天,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涌现出大批为国奋斗、自强不息的典范,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思考:以“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为主题,撰写一份“自强宣言”。
点拨:(例)自强不息,是一种奋发进取是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青少年要自觉培养自强不息的品质,树立远大理想,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诗篇,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启思导行:
课堂小结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为什么做自
信的中国人
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
③少年强则国强。
①树立远大的理想。
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课 堂 巩 固 训 练
1.【2024·广东】新征程上,正涌现越来越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从广袤田畴到企业车间,从科研一线到风雪边关,他们不惧风雨、勇挑重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这对我们成长的启示是
(   )
A.扬长避短,悦纳自我 B.省吃俭用,淡泊名利
C.信守承诺,言出必行 D.自强奋进,立志报国
D
2.【2024·内蒙古赤峰】“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奥运冠军张雨霏从逆境中崛起,克服脊柱侧弯带来的困难,抱着“只要你打不倒我,明天的我就会更加坚强”的信念,终于破茧成绩。其经历告诉我们(  )
A.青春要克服懒惰,抵制不良诱惑
B.青春要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C.青春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内在关
D.青春要自信自强,克服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D
课 堂 巩 固 训 练
3.【2024·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市残疾人运动员刘玉,患有先天性脑瘫,但她坚强乐观,坚持不懈,刻苦训练,最终在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冠,并打破纪录。她的经历告诉我们(  )
A.只要经历挫折就能成功
B.自信能够激发潜能与活力
C.只要坚强乐观就能战胜困难
D.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坚持
D
课 堂 巩 固 训 练
4.为磨砺意志,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某班老师设计了以下任务清单。
完成这些任务体现同学们( )
①热心公益,开拓创新 ②勇于担当,履行责任
③守护生命,养护精神 ④告别依赖,战胜自我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
A
任务清单 任务一坚持每天早上打卡锻炼身体1小时。
任务二每天要坚持读一首唐诗宋词。
任务三每天坚持自己收拾房间。
课 堂 巩 固 训 练
5.(2024·山东济宁·二模)【生活在线】
毕业前夕,同学们在临别之际,带着对人生的思考,互赠寄语,纷纷表达了自己“青春感言心里话”。请你阅读一下寄语并谈一谈你的启迪
毕业寄语 成长启迪
小济:成功的人不一定是那些条件最好能力最强的,却一定是那些意志最坚定、战斗力最顽强的 (1)
小宁:人生不会一直如你的愿,跌宕起伏才是人生,就像心跳一样,它是有高有低的。 (2)
小鲁: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学习和实践。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 们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3)
小曲:只要不抛弃梦想,不放弃努力,我们同样也可以见证奇迹,坚持到底,才能笑到最后! (4)
【答案】
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培养自强的品质,我们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我。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②生活中难免有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面对挫折,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③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拥有更充实的生活,激发前进的动力,我们要学会学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④梦想能激发我们的热情和勇气,有梦想才有希望。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出行动。实现梦想,需要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需要方法。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中国运动员
二、非选择题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是时代的召唤,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有的担当。七年级(1)班开展了“践行自强精神,绽放青春光彩”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感悟自强】
樊振东一路披荆斩棘,拿下个人的首个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大满贯,更为中国乒乓球队再添一金。在赛后采访中,樊振东表示,最令他高兴的是:“今天我捍卫了中国乒乓男队在单打比赛中的荣誉和霸主地位。”5岁起,他就与乒乓球结缘,从此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汗水的追梦之路,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坚韧与自律。从东京到巴黎,他曾经历低谷、迷茫和困惑,外界的种种声音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最终他通过不断努力调整自己,学会理性面对各种舆论,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不断激发自己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②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积极进取,向着既定目标砥砺前进。
③专注当下,全力以赴,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不断完善自己。
(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樊振东圆梦巴黎的原因。
青春誓言
  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责无旁贷,必须肩负使命,奋力前行。为此,我立誓:
①  _
②  _
_
③  _
2025年1月6日
 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要勤学好问,夯实基础,关注现实问题
(2)请你完成表格中的青春誓言。
 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奋斗青春】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当代青年要彰显自强品格,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