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检测卷(一)(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豌豆的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子叶黄色和叶子绿色纯合高茎和杂合高茎纯合高茎和纯合矮茎幼嫩细茎和成熟高茎2.将纯合显性豌豆与隐性豌豆间行种植,隐性一行豌豆所产生的子代表现为( )显性∶隐性=1∶1 显性∶隐性=3∶1全是显性 全是隐性3.(2024·湖衢丽质检)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发现,F2表型的比例约为3∶1。下列关于出现这一结果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是(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F1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为1∶1F1的雌、雄配子之间要随机结合各种基因型的后代存活概率相等4.某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实验装置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两小桶分别模拟两亲本,小桶中放置相同颜色和数量的彩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从甲小桶中抓取一个彩球,模拟产生配子的过程两种颜色的彩球模拟一对等位基因甲、乙两小桶内抓取的两彩球有2种组合方式取出的彩球组合之后,要放回原小桶并摇匀5.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右图)。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让F1测交,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个体比接近1∶2∶17.(2024·山水联盟高一联考)下列各种交配组合中,遗传因子A对a为显性。子代中有关比例大小排列错误的是( )①AA×aa ②Aa×aa ③Aa×Aa ④AA×Aa ⑤AA×AA ⑥aa×aa显性个体所占比例:①=④=⑤>③>②>⑥隐性个体所占比例:⑥>②>③>①=④=⑤纯合子所占比例:⑤=⑥>④>③>②>①杂合子所占比例:①>②=③=④>⑤=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8~9题。ABO血型系统是1900年奥地利兰茨泰纳发现和确定的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A型血的基因型为IAIA、IAi,B型血的基因型为IBIB、IBi,O型血的基因型为ii,AB型血的基因型为IAIB。8.在人类ABO血型的基因组成中,共有杂合子( )3种 4种5种 6种9.如图为某家族血型系谱图,□代表男性,○代表女性,除了甲、庚两人外,其他人的血型已标明在图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IA、IB、i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与血型相关的基因型一共有8种据图分析,甲的血型可以是B型或AB型,庚的血型有4种可能若丙和丁生出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他们再生一个男孩,此男孩是A型血的概率为1/8生出O型血孩子的夫妻双方的基因型组合可以有6种(正、反交算一种)10.(2024·浙江钱塘联盟高一联考)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已知该种豌豆产生的含a的精子有一半无法参与受精。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个体的数量比接近(假设结实率相同)( )4∶3∶1 5∶2∶17∶6∶3 100∶60∶911.(2024·A9协作体高一期末)某植物的株高有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是由独立遗传的n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将多株纯合高茎植株和纯合矮茎植株分别杂交,得到F1,并将所得F1进行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有3∶1、9∶7、27∶37和81∶175这几种,则n的值为( )1 23 412.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子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有多少种( )27,7 16,927,9 16,713.(2024·海淀高一期末)科研人员用纯合的紫花与纯合的白花豇豆品种杂交,获得的F1全为紫花,F1自交后代的花色及个体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花色 紫花 白花 浅紫花F2个体数目/株 310 76 26推测花色由2对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2个体中紫花豇豆的基因型有4种F2个体中白花与非白花的比例约为3∶13F2中白花豇豆自交后代为白花∶浅紫花=5∶114.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阴影表示患者),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该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Ⅰ2一定为杂合子若Ⅲ7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315.(2024·海淀高一期末)拉布拉多猎犬毛色分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黑色犬与米白色犬杂交,F1均为黑色犬。将F1黑色犬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米白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F2米白色犬有3种基因型F2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后代米白色犬比例为1/16F2米白色犬相互交配,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16.紫罗兰单瓣花和重瓣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B、b决定。育种工作者利用野外发现的一株单瓣紫罗兰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据此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 )重瓣对单瓣为显性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缺少B基因的配子致死含B基因的雄或雌配子不育17.(2024·浙江5+1高中联盟高一联考)如图是某对血型为A型和B型的夫妇生出孩子的可能基因型的遗传图解,图示过程与基因传递所遵循遗传规律的对应关系是( )仅过程Ⅰ,基因分离定律过程Ⅰ和Ⅱ,基因分离定律仅过程Ⅱ,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过程Ⅰ和Ⅱ,基因自由组合定律18.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感病植株都因遇到病原体侵袭而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无芒植株的比例为( )3/8 5/81/6 5/6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4分)19.(13分)(2024·温州学考模拟)油菜为雌雄同株的植物,但分雄花和雌花,其种子种皮颜色有黄色和黑色,受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其遗传规律,科学家利用种皮黑色的植株甲与种皮黄色的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及结果如下表:杂交组合 F1 杂交组合 F2植株数量(表型)①甲×乙 全为 黑色 ②F1自交40(黄色) 601(黑色)③F1×乙81(黄色) 243(黑色)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母本进行__________处理,防止自交。(2)(5分)控制种皮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能作出此判断的杂交组合编号是________。(3)(4分)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取组合③F2中基因型与F1不同的种皮黑色个体,让其随机交配后获得F3,则理论上F3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20.(13分)(2024·宁波九校高一联考)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2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基因a无控制紫色素合成的功能,也不会影响其他基因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和A_bb的植株花色为紫红色和靛蓝色。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分别为紫红色花、蓝色花和红色花,不考虑突变,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组合 组合方式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Ⅰ 甲×乙 紫红色 紫红色∶靛蓝色∶红色∶蓝色=9∶3∶3∶1Ⅱ 乙×丙 红色 红色∶蓝色=3∶1回答以下问题:(1)(2分)该两性花的花色性状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2)(2分)乙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自然情况下紫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3)(2分)让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与杂交组合Ⅱ的F2测交,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4)(2分)杂交组合Ⅰ的F2中靛蓝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________。(5)(2分)若甲与丙杂交所得F1自交,则理论上F2表型为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_。(6)(3分)请写出杂交组合Ⅰ中F1自交的遗传图解(不要求写配子)。21.(12分)某多年生植物的高茎和矮茎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花和白花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高茎红花植株自交的子一代中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10分)已知通过受精作用得到的各种基因型的受精卵均能正常发育。为研究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有人提出两种假说,假说一:亲本产生的AB雄配子不能受精;假说二:亲本产生的AB雌配子不能受精。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植株为材料,设计测交实验分别证明两种假说是否成立(写出简要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①支持假说一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支持假说二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3分)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1)(3分)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2)(4分)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3)(6分)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23.(13分)已知某种鱼的普通眼和龙睛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体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透明鱼(TT)与不透明鱼(tt)杂交,子一代为半透明鱼(Tt);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甲、乙两个科研小组分别将多条透明龙睛鱼与多条半透明普通眼鱼作亲本杂交,甲组的F1为透明普通眼∶半透明普通眼=1∶1,乙组的F1为透明普通眼∶透明龙睛∶半透明普通眼∶半透明龙睛=1∶1∶1∶1。回答下列问题:(1)(4分)根据________组可判断普通眼是________性状。(2)(2分)乙组亲本中,透明龙睛与半透明普通眼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3)(2分)乙组子代中半透明普通眼的雌雄鱼相互交配,后代表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4)(5分)现要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透明普通眼鱼,请利用甲、乙两组亲本及子代中现有的鱼为材料,设计出所用时间最短的实验方案。单元检测卷(一)1.C2.D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且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只能自交,故隐性豌豆所产生的子代全部表现为隐性。]3.B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这样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不符合题意;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2种,其比例均为1∶1,才能使子代的表型出现3∶1的比例,但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数目要多于雌配子数目,B符合题意;F1自交时2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即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是出现3∶1的必要条件,C不符合题意;F2的各种个体存活概率是相等的,这是F2出现3∶1的原因之一,D不符合题意。]4.C [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彩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B正确;甲、乙两小桶内抓取的两彩球有4种组合方式,C错误;取出的彩球组合之后,要放回原小桶并摇匀,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均为1/2,D正确。]5.C [据图可知,①②和F1的基因型都为Yy,表现为黄色子叶;③的基因型为yy,表现为绿色子叶。]6.C [A选项属于实验验证;B选项属于提出假说;C选项属于预期结果,即“演绎”;D选项属于提出假说,孟德尔基于3∶1的性状分离比提出“分离”假设,依据“分离”假设,可解释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个体比接近1∶2∶1(即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这表明“分离”假设是合理的,有进一步验证的必要。]7.C [①AA×aa→Aa(全显);②Aa×aa→1/2Aa(显)、1/2aa(隐);③Aa×Aa→1/4AA(显)、1/2Aa(显)、1/4aa(隐);④AA×Aa→1/2AA(显)、1/2Aa(显);⑤AA×AA→AA(全显);⑥aa×aa→aa(全隐),据此可判断四个选项的正确性。]8.A9.D [与血型相关的基因型一共有6种,分别为IAIA、IAi、IBIB、IBi、ii、IAIB,A错误;乙的基因型为IAi(如果乙的基因型为IAIA,丙不可能为B型血),丙的基因型为IBi,则甲的基因型可能为IBi或IAIB,对应的血型为B型或AB型。庚的基因型只有2种(IAi或IBi),对应的血型也就只有2种(A型或B型),B错误;若丙和丁生出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ii),则丙的基因型为IBi,丁的基因型为IAi,后代的基因型为IAIB、IBi、IAi、ii;丙和丁再生一个男孩(已经确定是男孩了)是A型血的概率为1/4(IAi),C错误;要生出O型血(ii)孩子,夫妻双方都必须含有基因i,则基因型组合有IAi×IAi、IAi×IBi、IAi×ii、IBi×IBi、IBi×ii、ii×ii,共6种,D正确。]10.A [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自交。假设现有1株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3株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令每株豌豆产生的豌豆种子都为60颗,则1株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产生的60颗豌豆种子都为AA;1株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产生的60颗豌豆种子为20颗AA、30颗Aa、10颗aa(推导过程见下表),3株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产生的180颗豌豆种子为60颗AA、90颗Aa、30颗aa,所以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个体的数量分别接近120、90、30,则数量比接近4∶3∶1,故选A。] ♂ ♀ 2A 1a(含a精子有一半 无法参与受精)1A 2AA 1Aa1a 2Aa 1aa11.D [多株纯合高茎植株和纯合矮茎植株分别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有3∶1、9∶7、27∶37和81∶175这几种,高茎为显性,高茎的比例为(3/4)n,高茎最大的比例为81/256,因此n=4,D正确。]12.A [AaBbEe与AaBbEe婚配,子代基因型种类有3×3×3=27(种),其中显性基因个数分别有6个、5个、4个、3个、2个、1个、0个,共有7种表型。]13.B [在F2中紫花∶白花∶浅紫花≈12∶3∶1,为9∶3∶3∶1的变式,推测豇豆花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设花色由基因A/a、B/b控制,则F2个体中紫花豇豆的基因型为A_B_、A_bb(或A_B_、aaB_),有6种,B错误;F2个体中白花与非白花的比例约为76∶(310+26)≈3∶13,C正确;白花的基因型为aaB_(或A_bb)其中为aaBB、aaBb(或AAbb、Aabb),白花豇豆自交后代浅紫花(aabb)所占比例为×=,所以F2中白花豇豆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白花∶浅紫花=5∶1,D正确。]14.A [据图分析,Ⅱ5、Ⅱ6患病,Ⅲ9正常,推断该病是显性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B正确;由Ⅱ4正常推知Ⅰ2一定为杂合子,C正确;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A、a,则Ⅲ7的基因型为aa,Ⅲ8的基因型为1/3AA、2/3Aa,其子女正常的概率为2/3×1/2=1/3,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1/3=2/3,D正确。]15.B [设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则根据题述分析可知,黑色犬基因型为A_B_,为显性个体,A错误;根据分析可知,F1黑色犬基因型为AaBb,故F2米白色犬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共3种(或AAbb、Aabb、aabb,也为3种),B正确;F2巧克力色犬中,AAbb占1/3,Aabb占2/3,其中A配子概率为2/3,a配子概率为1/3,b配子概率为1,当F2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时,后代中米白色犬(aa_ _)所占比例为1/3×1/3×1=1/9(另一种情况同理,结果也相同),C错误;F2米白色犬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当F2米白色犬相互交配时,子代基因型只可能是aa_ _,均为米白色(另一种情况同理,结果也相同),D错误。]16.D [根据题图可知,单瓣紫罗兰自交,子一代中既有单瓣紫罗兰也有重瓣紫罗兰,故单瓣对重瓣为显性,A错误;若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则题中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应为单瓣紫罗兰∶重瓣紫罗兰=2∶1,B错误;若缺少B基因的配子致死,则后代中只有单瓣紫罗兰,C错误;若含有B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不育,则单瓣紫罗兰(Bb)自交,雌(或雄)配子有两种,比例为1∶1,而雄(或雌)配子只有一种(b),D正确。]17.A [过程Ⅰ反映的是分离定律,即体细胞中决定血型的基因成对存在(IAi、IBi),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过程Ⅱ反映的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受精卵的过程。]18.B [由于病原体侵袭不影响无芒和有芒性状,所以在分析所求解的问题时完全可以不考虑抗病、感病的遗传,以简化求解过程。设无芒/有芒性状的基因为A/a,因为F2中纯合无芒(AA)∶杂合无芒(Aa)∶有芒(aa)=1∶2∶1,且“对剩余植株套袋”意味着它们只能自交,所以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无芒植株(A_)的比例为1/4+1/2×3/4=5/8。]19.(1)套袋/套袋和去雄(只写“去雄”不对)(2)自由组合 ②(3)AaBb 黄色∶黑色=1∶3解析 (1)杂交实验中,需要对母本进行套袋(和去雄)处理。(2)根据杂交组合②,子一代黑色种皮植株自交,子二代黄色∶黑色≈1∶15,是9∶3∶3∶1的变式,故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根据杂交组合②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杂交组合③中,F1(AaBb)与乙(aabb)杂交,得到的子二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与子一代不同的种皮黑色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1∶1;让这个群体随机交配,该群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1∶1∶2,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可得子三代中黄色(aabb)比例为×=,故子三代表型及比例为黑色∶黄色=3∶1。20.(1)自由组合 (2)aabb 4 (3)能(4)2 2/3 (5)紫红色、红色 3∶1(6)遗传图解:解析 (1)由题意可知,控制花色的2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该两性花的花色性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由于组合Ⅰ的F2表型及比例为紫红色∶靛蓝色∶红色∶蓝色=9∶3∶3∶1,可知F1基因型为AaBb,而甲、乙分别为紫红色花、蓝色花且甲、乙均为纯种品系,所以能推出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自然情况下紫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3)乙×丙的F1表型均为红色,子一代自交后红色(aaB_)∶蓝色(aabb)=3∶1,说明组合Ⅱ的F1基因型为aaBb,已知乙基因型是aabb,且丙为纯合子,则丙基因型是aaBB,F2红色基因型有aaBB、aaBb,蓝色为aabb,让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aabb)与F2测交,可以确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4)杂交组合Ⅰ的F2中靛蓝色花(A_bb)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共2种,其中杂合子占。(5)结合(2)分析可知,甲基因型是AABB,丙基因型是aaBB,两者杂交,F1基因型是AaBB,则理论上F2基因型是AABB∶AaBB∶aaBB=1∶2∶1,表型为紫红色∶红色=3∶1。21.(1)遵循 (2)①以亲本高茎红花为父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为母本测交,子代出现高茎白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1∶1∶1(或子代未出现高茎红花) ②以亲本高茎红花为母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为父本测交,子代出现高茎白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1∶1∶1(或子代未出现高茎红花)解析 (1)据题意可知,控制高茎和矮茎、红花和白花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1)分析可知,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亲本雌雄配子都是可育的,那么子一代的表型及比例应为高茎红花(A_B_)∶高茎白花(A_bb)∶矮茎红花(aaB_)∶矮茎白花(aabb)=9∶3∶3∶1,但子一代高茎红花只有5份,故假说提出两种可能,AB雄配子不能受精或AB雌配子不能受精,故①用亲本高茎红花(AaBb)为父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aabb)为母本测交证明假说一,因为母本只产生ab雌配子,高茎红花父本理论上能产生AB、Ab、aB、ab四种雄配子,若AB雄配子不能受精,则子一代没有高茎红花个体;②用亲本高茎红花(AaBb)为母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aabb)为父本测交证明假说二,因为父本只产生ab雄配子,高茎红花母本理论上能产生AB、Ab、aB、ab四种雌配子,若AB雌配子不能受精,则子一代没有高茎红花个体。22.(1)绿叶 aabb (2)AaBb 4(3)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解析 (1)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甲植株是绿叶纯合体,但此时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实验②用甲植株(绿叶纯合体)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紫叶甘蓝(乙)植株是杂合体,杂合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故紫叶是显性性状,绿叶是隐性性状。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甘蓝的叶色性状是由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的,且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故表现绿叶性状的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2)实验②是杂合体和隐性纯合体进行的测交。根据分离定律,若乙植株是一对基因的杂合体,则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应为1∶1,而实验②子代性状分离比为绿叶∶紫叶=1∶3,可推断表现紫叶性状的乙植株是两对基因的杂合体(AaBb)。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乙植株等比例产生4种配子(AB、Ab、aB、ab),而甲植株(aabb)只产生一种配子ab,雌雄配子结合后,测交子代有4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其中只有aabb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所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绿叶∶紫叶=1∶3。(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aabb)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说明丙植株的一对基因为杂合体、另一对基因为隐性纯合体(该对基因不可能是显性纯合体,否则杂交子代会因为从亲本得到一个显性基因而全部表现为紫叶),故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包括Aabb和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说明杂交子代均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进而推断丙植株至少有一对基因是显性纯合的,即丙植株可能是两对基因都为显性纯合,也可能是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另一对基因为杂合或隐性纯合,故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包括5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为9∶3∶3∶1的变式,可知进行自交的子代为两对基因杂合体(AaBb),该杂合体自交子代中只有aabb表现绿叶,其他均表现紫叶。而要得到两对基因杂合的杂交子代,其亲本必然是每对基因显隐性都相反的纯合体,从而推出与植株甲(aabb)杂交的植株丙的基因型为AABB。23.(1)甲 显性 (2)TTdd、TtDd (3)3∶6∶3∶1∶2∶1(4)利用甲组亲本中半透明普通眼鱼为材料,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从后代中选出透明普通眼鱼解析 (1)甲组:P(透明龙睛×半透明普通眼)→F1中透明普通眼∶半透明普通眼=1∶1,亲代有龙睛鱼和普通眼鱼,子代只有普通眼鱼,说明普通眼为显性性状,龙睛为隐性性状。(2)甲组:P透明龙睛(TTdd)×半透明普通眼(TtDD)→F1中透明普通眼(TTDd)∶半透明普通眼(TtDd)=1∶1。乙组:P透明龙睛(TTdd)×半透明普通眼(TtDd)→F1中透明普通眼(TTDd)∶透明龙睛(TTdd)∶半透明普通眼(TtDd)∶半透明龙睛(Ttdd)=1∶1∶1∶1。(3)乙组子代中半透明普通眼(TtDd)雌雄交配→(3D_∶1dd)×(1TT∶2Tt∶1tt)=(3普通眼∶1龙睛)×(1透明∶2半透明∶1不透明)=3∶6∶3∶1∶2∶1。(4)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透明普通眼鱼,即选育出基因型为TTDD的个体。选择基因型为DD的个体,即甲组亲本中半透明普通眼鱼(TtDD),让其雌雄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的透明普通眼鱼即为纯合子。(共47张PPT)单元检测卷(一)(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C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豌豆的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子叶黄色和叶子绿色B.纯合高茎和杂合高茎C.纯合高茎和纯合矮茎D.幼嫩细茎和成熟高茎2.将纯合显性豌豆与隐性豌豆间行种植,隐性一行豌豆所产生的子代表现为( )A.显性∶隐性=1∶1 B.显性∶隐性=3∶1C.全是显性 D.全是隐性解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且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只能自交,故隐性豌豆所产生的子代全部表现为隐性。D3.(2024·湖衢丽质检)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发现,F2表型的比例约为3∶1。下列关于出现这一结果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是( )A.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为1∶1C.F1的雌、雄配子之间要随机结合 D.各种基因型的后代存活概率相等解析: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这样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不符合题意;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2种,其比例均为1∶1,才能使子代的表型出现3∶1的比例,但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数目要多于雌配子数目,B符合题意;F1自交时2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即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是出现3∶1的必要条件,C不符合题意;F2的各种个体存活概率是相等的,这是F2出现3∶1的原因之一,D不符合题意。B4.某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实验装置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两小桶分别模拟两亲本,小桶中放置相同颜色和数量的彩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A.从甲小桶中抓取一个彩球,模拟产生配子的过程B.两种颜色的彩球模拟一对等位基因C.甲、乙两小桶内抓取的两彩球有2种组合方式D.取出的彩球组合之后,要放回原小桶并摇匀解析: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彩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B正确;甲、乙两小桶内抓取的两彩球有4种组合方式,C错误;取出的彩球组合之后,要放回原小桶并摇匀,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均为1/2,D正确。5.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右图)。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解析:据图可知,①②和F1的基因型都为Yy,表现为黄色子叶;③的基因型为yy,表现为绿色子叶。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让F1测交,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个体比接近1∶2∶1C解析:A选项属于实验验证;B选项属于提出假说;C选项属于预期结果,即“演绎”;D选项属于提出假说,孟德尔基于3∶1的性状分离比提出“分离”假设,依据“分离”假设,可解释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个体比接近1∶2∶1(即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这表明“分离”假设是合理的,有进一步验证的必要。7.(2024·山水联盟高一联考)下列各种交配组合中,遗传因子A对a为显性。子代中有关比例大小排列错误的是( )①AA×aa ②Aa×aa ③Aa×Aa ④AA×Aa ⑤AA×AA ⑥aa×aaA.显性个体所占比例:①=④=⑤>③>②>⑥B.隐性个体所占比例:⑥>②>③>①=④=⑤C.纯合子所占比例:⑤=⑥>④>③>②>①D.杂合子所占比例:①>②=③=④>⑤=⑥解析:①AA×aa→Aa(全显);②Aa×aa→1/2Aa(显)、1/2aa(隐);③Aa×Aa→1/4AA(显)、1/2Aa(显)、1/4aa(隐);④AA×Aa→1/2AA(显)、1/2Aa(显);⑤AA×AA→AA(全显);⑥aa×aa→aa(全隐),据此可判断四个选项的正确性。C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8~9题。ABO血型系统是1900年奥地利兰茨泰纳发现和确定的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A型血的基因型为IAIA、IAi,B型血的基因型为IBIB、IBi,O型血的基因型为ii,AB型血的基因型为IAIB。8.在人类ABO血型的基因组成中,共有杂合子( )A.3种 B.4种C.5种 D.6种A9.如图为某家族血型系谱图,□代表男性,○代表女性,除了甲、庚两人外,其他人的血型已标明在图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A.IA、IB、i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与血型相关的基因型一共有8种B.据图分析,甲的血型可以是B型或AB型,庚的血型有4种可能C.若丙和丁生出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他们再生一个男孩,此男孩是A型血的概率为1/8D.生出O型血孩子的夫妻双方的基因型组合可以有6种(正、反交算一种)解析:与血型相关的基因型一共有6种,分别为IAIA、IAi、IBIB、IBi、ii、IAIB,A错误;乙的基因型为IAi(如果乙的基因型为IAIA,丙不可能为B型血),丙的基因型为IBi,则甲的基因型可能为IBi或IAIB,对应的血型为B型或AB型。庚的基因型只有2种(IAi或IBi),对应的血型也就只有2种(A型或B型),B错误;若丙和丁生出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ii),则丙的基因型为IBi,丁的基因型为IAi,后代的基因型为IAIB、IBi、IAi、ii;丙和丁再生一个男孩(已经确定是男孩了)是A型血的概率为1/4(IAi),C错误;要生出O型血(ii)孩子,夫妻双方都必须含有基因i,则基因型组合有IAi×IAi、IAi×IBi、IAi×ii、IBi×IBi、IBi×ii、ii×ii,共6种,D正确。A.IA、IB、i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与血型相关的基因型一共有8种B.据图分析,甲的血型可以是B型或AB型,庚的血型有4种可能C.若丙和丁生出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他们再生一个男孩,此男孩是A型血的概率为1/8D.生出O型血孩子的夫妻双方的基因型组合可以有6种(正、反交算一种)10.(2024·浙江钱塘联盟高一联考)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已知该种豌豆产生的含a的精子有一半无法参与受精。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个体的数量比接近(假设结实率相同)( )A.4∶3∶1 B.5∶2∶1C.7∶6∶3 D.100∶60∶9A解析: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自交。假设现有1株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3株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令每株豌豆产生的豌豆种子都为60颗,则1株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产生的60颗豌豆种子都为AA;1株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产生的60颗豌豆种子为20颗AA、30颗Aa、10颗aa(推导过程见下表),3株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产生的180颗豌豆种子为60颗AA、90颗Aa、30颗aa,所以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个体的数量分别接近120、90、30,则数量比接近4∶3∶1,故选A。 ♂ ♀ 2A 1a(含a精子有一半无法参与受精)1A 2AA 1Aa1a 2Aa 1aa11.(2024·A9协作体高一期末)某植物的株高有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是由独立遗传的n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将多株纯合高茎植株和纯合矮茎植株分别杂交,得到F1,并将所得F1进行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有3∶1、9∶7、27∶37和81∶175这几种,则n的值为( )A.1 B.2 C.3 D.4解析:多株纯合高茎植株和纯合矮茎植株分别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有3∶1、9∶7、27∶37和81∶175这几种,高茎为显性,高茎的比例为(3/4)n,高茎最大的比例为81/256,因此n=4,D正确。D12.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A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子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有多少种( )A.27,7 B.16,9C.27,9 D.16,7解析:AaBbEe与AaBbEe婚配,子代基因型种类有3×3×3=27(种),其中显性基因个数分别有6个、5个、4个、3个、2个、1个、0个,共有7种表型。A.27,7B.16,9C.27,9D.16,713.(2024·海淀高一期末)科研人员用纯合的紫花与纯合的白花豇豆品种杂交,获得的F1全为紫花,F1自交后代的花色及个体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B花色 紫花 白花 浅紫花F2个体数目/株 310 76 26A.推测花色由2对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F2个体中紫花豇豆的基因型有4种C.F2个体中白花与非白花的比例约为3∶13D.F2中白花豇豆自交后代为白花∶浅紫花=5∶114.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阴影表示患者),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A.该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B.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C.Ⅰ2一定为杂合子D.若Ⅲ7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3解析:据图分析,Ⅱ5、Ⅱ6患病,Ⅲ9正常,推断该病是显性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B正确;由Ⅱ4正常推知Ⅰ2一定为杂合子,C正确;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A、a,则Ⅲ7的基因型为aa,Ⅲ8的基因型为1/3AA、2/3Aa,其子女正常的概率为2/3×1/2=1/3,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1/3=2/3,D正确。A.该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B.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C.Ⅰ2一定为杂合子D.若Ⅲ7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315.(2024·海淀高一期末)拉布拉多猎犬毛色分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黑色犬与米白色犬杂交,F1均为黑色犬。将F1黑色犬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米白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B.F2米白色犬有3种基因型C.F2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后代米白色犬比例为1/16D.F2米白色犬相互交配,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B解析:设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则根据题述分析可知,黑色犬基因型为A_B_,为显性个体,A错误;根据分析可知,F1黑色犬基因型为AaBb,故F2米白色犬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共3种(或AAbb、Aabb、aabb,也为3种),B正确;F2巧克力色犬中,AAbb占1/3,Aabb占2/3,其中A配子概率为2/3,a配子概率为1/3,b配子概率为1,当F2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时,后代中米白色犬(aa_ _)所占比例为1/3×1/3×1=1/9(另一种情况同理,结果也相同),C错误;F2米白色犬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当F2米白色犬相互交配时,子代基因型只可能是aa_ _,均为米白色(另一种情况同理,结果也相同),D错误。16.紫罗兰单瓣花和重瓣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B、b决定。育种工作者利用野外发现的一株单瓣紫罗兰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据此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 )DA.重瓣对单瓣为显性B.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C.缺少B基因的配子致死D.含B基因的雄或雌配子不育解析:根据题图可知,单瓣紫罗兰自交,子一代中既有单瓣紫罗兰也有重瓣紫罗兰,故单瓣对重瓣为显性,A错误;若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则题中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应为单瓣紫罗兰∶重瓣紫罗兰=2∶1,B错误;若缺少B基因的配子致死,则后代中只有单瓣紫罗兰,C错误;若含有B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不育,则单瓣紫罗兰(Bb)自交,雌(或雄)配子有两种,比例为1∶1,而雄(或雌)配子只有一种(b),D正确。A.重瓣对单瓣为显性B.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C.缺少B基因的配子致死D.含B基因的雄或雌配子不育17.(2024·浙江5+1高中联盟高一联考)如图是某对血型为A型和B型的夫妇生出孩子的可能基因型的遗传图解,图示过程与基因传递所遵循遗传规律的对应关系是( )AA.仅过程Ⅰ,基因分离定律B.过程Ⅰ和Ⅱ,基因分离定律C.仅过程Ⅱ,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过程Ⅰ和Ⅱ,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析:过程Ⅰ反映的是分离定律,即体细胞中决定血型的基因成对存在(IAi、IBi),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过程Ⅱ反映的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受精卵的过程。A.仅过程Ⅰ,基因分离定律B.过程Ⅰ和Ⅱ,基因分离定律C.仅过程Ⅱ,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过程Ⅰ和Ⅱ,基因自由组合定律18.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感病植株都因遇到病原体侵袭而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无芒植株的比例为( )A.3/8 B.5/8 C.1/6 D.5/6B解析:由于病原体侵袭不影响无芒和有芒性状,所以在分析所求解的问题时完全可以不考虑抗病、感病的遗传,以简化求解过程。设无芒/有芒性状的基因为A/a,因为F2中纯合无芒(AA)∶杂合无芒(Aa)∶有芒(aa)=1∶2∶1,且“对剩余植株套袋”意味着它们只能自交,所以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无芒植株(A_)的比例为1/4+1/2×3/4=5/8。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4分)19.(13分)(2024·温州学考模拟)油菜为雌雄同株的植物,但分雄花和雌花,其种子种皮颜色有黄色和黑色,受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其遗传规律,科学家利用种皮黑色的植株甲与种皮黄色的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及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母本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防止自交。(2)控制种皮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能作出此判断的杂交组合编号是 。(3)F1的基因型为 ,若取组合③F2中基因型与F1不同的种皮黑色个体,让其随机交配后获得F3,则理论上F3的表型及比例为 。套袋/套袋和去雄(只写“去雄”不对)自由组合②AaBb黄色∶黑色=1∶320.(13分)(2024·宁波九校高一联考)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2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基因a无控制紫色素合成的功能,也不会影响其他基因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和A_bb的植株花色为紫红色和靛蓝色。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分别为紫红色花、蓝色花和红色花,不考虑突变,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组合 组合方式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Ⅰ 甲×乙 紫红色 紫红色∶靛蓝色∶红色∶蓝色=9∶3∶3∶1Ⅱ 乙×丙 红色 红色∶蓝色=3∶1回答以下问题:(1)该两性花的花色性状遗传符合 定律。(2)乙植株的基因型是 ,自然情况下紫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3)让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与杂交组合Ⅱ的F2测交, (填“能”或“不能”)确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4)杂交组合Ⅰ的F2中靛蓝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杂合子占 。(5)若甲与丙杂交所得F1自交,则理论上F2表型为 ,其比例是 。自由组合aabb4能22/3紫红色、红色3∶1(6)请写出杂交组合Ⅰ中F1自交的遗传图解(不要求写配子)。答案 遗传图解:21.(12分)某多年生植物的高茎和矮茎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花和白花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高茎红花植株自交的子一代中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已知通过受精作用得到的各种基因型的受精卵均能正常发育。为研究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有人提出两种假说,假说一:亲本产生的AB雄配子不能受精;假说二:亲本产生的AB雌配子不能受精。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植株为材料,设计测交实验分别证明两种假说是否成立(写出简要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遵循①支持假说一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支持假说二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亲本高茎红花为父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为母本测交,子代出现高茎白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1∶1∶1(或子代未出现高茎红花)以亲本高茎红花为母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为父本测交,子代出现高茎白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1∶1∶1(或子代未出现高茎红花)解析:(1)据题意可知,控制高茎和矮茎、红花和白花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1)分析可知,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亲本雌雄配子都是可育的,那么子一代的表型及比例应为高茎红花(A_B_)∶高茎白花(A_bb)∶矮茎红花(aaB_)∶矮茎白花(aabb)=9∶3∶3∶1,但子一代高茎红花只有5份,故假说提出两种可能,AB雄配子不能受精或AB雌配子不能受精,故①用亲本高茎红花(AaBb)为父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aabb)为母本测交证明假说一,因为母本只产生ab雌配子,高茎红花父本理论上能产生AB、Ab、aB、ab四种雄配子,若AB雄配子不能受精,则子一代没有高茎红花个体;②用亲本高茎红花(AaBb)为母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aabb)为父本测交证明假说二,因为父本只产生ab雄配子,高茎红花母本理论上能产生AB、Ab、aB、ab四种雌配子,若AB雌配子不能受精,则子一代没有高茎红花个体。22.(13分)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 ,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 。(2)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 ,子代中有 种基因型。(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 。绿叶aabbAaBb4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解析:(1)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甲植株是绿叶纯合体,但此时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实验②用甲植株(绿叶纯合体)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紫叶甘蓝(乙)植株是杂合体,杂合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故紫叶是显性性状,绿叶是隐性性状。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甘蓝的叶色性状是由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的,且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故表现绿叶性状的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2)实验②是杂合体和隐性纯合体进行的测交。根据分离定律,若乙植株是一对基因的杂合体,则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应为1∶1,而实验②子代性状分离比为绿叶∶紫叶=1∶3,可推断表现紫叶性状的乙植株是两对基因的杂合体(AaBb)。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乙植株等比例产生4种配子(AB、Ab、aB、ab),而甲植株(aabb)只产生一种配子ab,雌雄配子结合后,测交子代有4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其中只有aabb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所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绿叶∶紫叶=1∶3。(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aabb)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说明丙植株的一对基因为杂合体、另一对基因为隐性纯合体(该对基因不可能是显性纯合体,否则杂交子代会因为从亲本得到一个显性基因而全部表现为紫叶),故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包括Aabb和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说明杂交子代均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进而推断丙植株至少有一对基因是显性纯合的,即丙植株可能是两对基因都为显性纯合,也可能是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另一对基因为杂合或隐性纯合,故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包括5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为9∶3∶3∶1的变式,可知进行自交的子代为两对基因杂合体(AaBb),该杂合体自交子代中只有aabb表现绿叶,其他均表现紫叶。而要得到两对基因杂合的杂交子代,其亲本必然是每对基因显隐性都相反的纯合体,从而推出与植株甲(aabb)杂交的植株丙的基因型为AABB。23.(13分)已知某种鱼的普通眼和龙睛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体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透明鱼(TT)与不透明鱼(tt)杂交,子一代为半透明鱼(Tt);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甲、乙两个科研小组分别将多条透明龙睛鱼与多条半透明普通眼鱼作亲本杂交,甲组的F1为透明普通眼∶半透明普通眼=1∶1,乙组的F1为透明普通眼∶透明龙睛∶半透明普通眼∶半透明龙睛=1∶1∶1∶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 组可判断普通眼是 性状。(2)乙组亲本中,透明龙睛与半透明普通眼的基因型分别是 。(3)乙组子代中半透明普通眼的雌雄鱼相互交配,后代表型的比例是 。(4)现要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透明普通眼鱼,请利用甲、乙两组亲本及子代中现有的鱼为材料,设计出所用时间最短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显性TTdd、TtDd3∶6∶3∶1∶2∶1利用甲组亲本中半透明普通眼鱼为材料,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从后代中选出透明普通眼鱼解析:(1)甲组:P(透明龙睛×半透明普通眼)→F1中透明普通眼∶半透明普通眼=1∶1,亲代有龙睛鱼和普通眼鱼,子代只有普通眼鱼,说明普通眼为显性性状,龙睛为隐性性状。(2)甲组:P透明龙睛(TTdd)×半透明普通眼(TtDD)→F1中透明普通眼(TTDd)∶半透明普通眼(TtDd)=1∶1。乙组:P透明龙睛(TTdd)×半透明普通眼(TtDd)→F1中透明普通眼(TTDd)∶透明龙睛(TTdd)∶半透明普通眼(TtDd)∶半透明龙睛(Ttdd)=1∶1∶1∶1。(3)乙组子代中半透明普通眼(TtDd)雌雄交配→(3D_∶1dd)×(1TT∶2Tt∶1tt)=(3普通眼∶1龙睛)×(1透明∶2半透明∶1不透明)=3∶6∶3∶1∶2∶1。(4)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透明普通眼鱼,即选育出基因型为TTDD的个体。选择基因型为DD的个体,即甲组亲本中半透明普通眼鱼(TtDD),让其雌雄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的透明普通眼鱼即为纯合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检测卷(一).docx 单元检测卷(一).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