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检测(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25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现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与原始地球上的一样B.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C.原始生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进化无关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可见A、C、D的说法是错误的,故B符合题意。2.河源恐龙博物馆收藏的恐龙蛋化石超2万枚,数量高居全球榜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恐龙是无脊椎动物 B.恐龙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D.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越高等恐龙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错误。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错误。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C正确。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D错误。3.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首先模拟原始地球闪电的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连续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C )A.核酸 B.蛋白质C.氨基酸 D.多肽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构成生物的蛋白质。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4.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B.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C.越古老的地层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D.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而不是原始大气,A错误。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而不是体型由小到大,B错误。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越古老的地层,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晚近的地层,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越多,C错误。5.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C )A.生存竞争 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 D.遗传变异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6.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C )A.恐龙蛋变成恐龙 B.海洋变成陆地C.森林古猿变成人 D.蝌蚪变成青蛙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森林古猿变成人,是森林古猿经过漫长进化的结果。7.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孔子鸟化石,其翼端有爪,由此推断鸟类的祖先可能是古代的( C )A.鱼类 B.两栖类C.爬行类 D.哺乳类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8.“橙甸甸、电能能、粽满满、豚憨憨”是宜昌文旅的IP形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江豚是哺乳动物,没有牙齿C.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江豚是哺乳动物,具有牙齿,B错误。自然界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C正确。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人工选择(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9.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 C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C.从水生到陆生 D.从少数到多数参与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陆生的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10.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 C )①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②产生了语言 ③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④四肢行走转为两足直立行走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11.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表格中描述错误的是( B )选项 动物种类 形态结构 功能A 蚯蚓 具有刚毛 利于运动B 家鸽 骨骼内充满空气 进行气体交换C 鱼 身体呈流线型 减少运动阻力D 蜥蜴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蚯蚓腹部刚毛的作用是与周围粗糙表面接触,与肌肉协调完成运动,A正确。家鸽的骨骼内充满空气,是为了减轻体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只有肺,B错误。鱼的身体呈流线型,鳞片表面有黏液,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C正确。蜥蜴属于爬行类,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D正确。12.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C )A.前寒武纪时期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下面是有关脊椎动物出现的部分地质年代简表:地质年代 纪 距今年数 脊椎动物的出现顺序中生代 侏罗纪 2.25亿~7 000万 鸟类和哺乳类出现古生代 石炭纪 3.15亿~2.95亿 爬行类出现泥盆纪 4.5亿~3.5亿 古代两栖类出现奥陶纪 5.7亿 低等鱼类出现元古代,震旦纪,24亿,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中生代开始出现。13.请根据如图提示,运用生物学分类知识,分析判断与梅亲缘关系最近的植物是( B )A.松 B.菊 C.竹 D.兰图中的五种植物中,只有梅与菊都属于双子叶植物,共同特征最多,故梅与菊的亲缘关系最近。14.桫椤属于古代蕨类植物。下列关于桫椤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根能吸收养分 B.茎内有输导组织C.种子能繁殖后代 D.叶能制造营养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依靠孢子来繁殖后代,不能产生种子,C错误。15.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出现了一些细菌对抗生素抵抗能力增强的现象。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D )A.抗生素因质量问题使药效下降B.抗生素使细菌的繁殖能力增强C.抗生素的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变异D.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进行定向选择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抗药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影响。因此,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16.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是( B )A.鱼类 B.两栖类C.爬行类 D.鸟类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17.如图为甲、乙两个圆圈构成的包含关系图,以下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A )A.甲为蝙蝠,乙为鸟类B.甲为昆虫,乙为节肢动物C.甲为鱼类,乙为水生动物D.甲为爬行动物,乙为脊椎动物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因此甲不属于乙,与图示关系不符,A符合题意。18.红豆杉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颜色鲜红。红豆杉在分类中属于( C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19.齐白石的画作《他日相呼》(如图)描绘了两只小鸡在抢食蚯蚓的场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小鸡是变温动物B.蚯蚓的身体分节C.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D.小鸡吃蚯蚓是取食行为小鸡属于鸟类,鸟类为恒温动物,A符合题意。20.据材料记载,我国的家鸡与云南等地的野鸡(原红鸡)都是由古代原红鸡进化而来的。古代原红鸡经过祖先的长期驯化,形成了现在野性退化的家鸡,而现存的野鸡比家鸡更敏捷、更善飞。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A )A.家鸡产生了定向的变异B.野鸡和家鸡的变异并不都是有利的C.家鸡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加快了生物向着人类意愿的方向演化D.野鸡善于飞行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古代原红鸡群体中本来就存在野鸡和家鸡特性的变异,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对它们进行了选择,从而给家鸡的进化确定了方向,A符合题意。21.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达尔文曾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是非洲”B.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C.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D.人类发展按时间顺序为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四个阶段22.在分类等级中,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小,那么它们之间的( C )A.亲缘关系越远 B.相似程度越小C.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生理功能差异越大生物分类单位的等级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小,生理功能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生理功能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23.下列所包含的各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B )A.偶蹄目 B.牛科C.哺乳纲 D.脊索动物门在偶蹄目、牛科、哺乳纲、脊索动物门中,科的分类等级最小,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因此,牛科的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较多。24.小华制作了仿生飞行器(如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B )A.仿生体形特点,机体呈流线型B.仿生骨骼特点,材料坚硬厚重C.仿生视觉特点,摄像头高清D.仿生翅膀特点,机翼轻盈可折叠仿生飞行器仿生骨骼特点,轻、薄、坚固,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B不合理。25.2023年河北省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181种新记录物种,其中在沧州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刀鲚,在承德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细鳞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它们体表覆盖鳞片,外面分泌有黏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B.鳍是它们的运动器官,不仅能保持鱼体平衡,还能控制前进的方向C.鳃是它们的呼吸器官,氧气随水入口,二氧化碳随水由口排出D.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许多珍稀动物数量逐渐恢复刀鲚和细鳞鲑都属于鱼类,它们体表覆盖鳞片,外面分泌有黏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A正确。鱼类生活在水中,鳍是它们的运动器官,不仅能保持鱼体平衡,还能控制前进的方向,B正确。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当水从口进入,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里的毛细血管血液中,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而血液中由于鱼进行生理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入水中,然后水从鳃盖后缘流出,完成一次气体交换,C错误。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许多珍稀动物的家园得以恢复,其数量也逐渐恢复,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5分。每空1分。)26.(6分)如图为表示动物、植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生理上,动物类群1的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__胎生哺乳__;植物类群3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4高等的主要表现是__用种子繁殖__。(2)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__界__。2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对2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分类,往往把__花、果实和种子__作为最重要的依据。(3)在进化上,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__腔肠动物__,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__。(1)动物类群1是哺乳动物,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植物类群3属于裸子植物,植物类群4属于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利用种子繁殖,而蕨类植物是利用孢子繁殖。(2)分类等级最高的是界,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在植物界中,2属于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对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根据生殖器官,即把花、果实和种子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3)腔肠动物仅比单细胞生物高等,所以在进化上,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腔肠动物,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27.(6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与变异以及进化,下面以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为主线,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它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进行__生存斗争__,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2)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呢?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掉。这里所谓的“有利变异”是指__能适应环境__的变异,在图所示的模拟长颈鹿取食树叶的情景中,最后生存下来的长颈鹿应是标号1、2、3、4中的哪一个?__3__。(3)在生物进化中,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利变异必定是由__遗传物质__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在子代表现出来。(4)综上所述,生物的__遗传和变异__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而生物的__进化__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1)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它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有限的,因此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进行生存斗争。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2)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掉,这里所谓的“有利变异”是指能适应环境的变异。在图示的模拟长颈鹿取食树叶的情景中,最后生存下来的长颈鹿应是颈最长的标号3个体。(3)在生物进化中,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利变异必定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这种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在子代表现出来。(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而生物的进化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28.(6分)如图所示五种动物的分类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指的是__胎生__。(2)蝗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体表的__外骨骼__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与家蚕相比,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的时期是__蛹期__。(3)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青蛙的呼吸器官是__肺和皮肤__。(4)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__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等__(任答一条)。(5)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会迅速跑过来取食,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家兔的这一行为属于__后天学习行为__。(1)动物的生殖方式按胚胎发育方式可以分为卵生和胎生,青蛙和家鸽属于卵生,家兔属于胎生,因此A指的是胎生。(2)蝗虫的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起保护并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故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家蚕的发育相比,蝗虫没有蛹期。(3)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4)鸟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前肢变成翼,是飞行器官;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内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5)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会迅速跑过来取食,是后天学习行为。29.(7分)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蝇不用DDT处理。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实验证明:家蝇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DDT__。(2)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__没有抗药性或抗药性弱__的家蝇被淘汰,__抗药性强__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__遗传__给后代;而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__有抗药性__和__没有抗药性__的家蝇都存活下来。(3)在实验中,家蝇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变异的方向是__不定向的__。(1)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蝇不用DDT处理,故该实验中的变量是DDT。(2)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害虫的抗药性的产生机制是这样的:害虫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这些变异中包含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药物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具有抗药性的变异或抗药性弱的个体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样,一代代选择并积累下去,就产生了害虫抗药性。所以,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使没有抗药性或抗药性弱的家蝇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而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没有抗药性和有抗药性的家蝇都能存活下来。(3)首先家蝇存在两种变异个体:有抗药性的家蝇与无抗药性的家蝇。DDT使家蝇中无抗药性或抗药性弱的家蝇死亡,而抗药性强的家蝇活了下来。因此,家蝇群体中个体的抗药性存在着差异,这说明生物变异的方向一般是不定向的。期中检测(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25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与原始地球上的一样B.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C.原始生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进化无关2.河源恐龙博物馆收藏的恐龙蛋化石超2万枚,数量高居全球榜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恐龙是无脊椎动物 B.恐龙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D.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越高等3.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首先模拟原始地球闪电的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连续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A.核酸 B.蛋白质C.氨基酸 D.多肽。4.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B.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C.越古老的地层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D.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5.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A.生存竞争 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 D.遗传变异6.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A.恐龙蛋变成恐龙 B.海洋变成陆地C.森林古猿变成人 D.蝌蚪变成青蛙7.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孔子鸟化石,其翼端有爪,由此推断鸟类的祖先可能是古代的( )A.鱼类 B.两栖类C.爬行类 D.哺乳类8.“橙甸甸、电能能、粽满满、豚憨憨”是宜昌文旅的IP形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江豚是哺乳动物,没有牙齿C.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9.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C.从水生到陆生 D.从少数到多数参与10.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 )①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②产生了语言 ③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④四肢行走转为两足直立行走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11.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表格中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动物种类 形态结构 功能A 蚯蚓 具有刚毛 利于运动B 家鸽 骨骼内充满空气 进行气体交换C 鱼 身体呈流线型 减少运动阻力D 蜥蜴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12.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A.前寒武纪时期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13.请根据如图提示,运用生物学分类知识,分析判断与梅亲缘关系最近的植物是( )A.松 B.菊 C.竹 D.兰14.桫椤属于古代蕨类植物。下列关于桫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能吸收养分 B.茎内有输导组织C.种子能繁殖后代 D.叶能制造营养15.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出现了一些细菌对抗生素抵抗能力增强的现象。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抗生素因质量问题使药效下降B.抗生素使细菌的繁殖能力增强C.抗生素的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变异D.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进行定向选择16.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是( )A.鱼类 B.两栖类C.爬行类 D.鸟类17.如图为甲、乙两个圆圈构成的包含关系图,以下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A.甲为蝙蝠,乙为鸟类B.甲为昆虫,乙为节肢动物C.甲为鱼类,乙为水生动物D.甲为爬行动物,乙为脊椎动物18.红豆杉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颜色鲜红。红豆杉在分类中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19.齐白石的画作《他日相呼》(如图)描绘了两只小鸡在抢食蚯蚓的场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鸡是变温动物B.蚯蚓的身体分节C.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D.小鸡吃蚯蚓是取食行为20.据材料记载,我国的家鸡与云南等地的野鸡(原红鸡)都是由古代原红鸡进化而来的。古代原红鸡经过祖先的长期驯化,形成了现在野性退化的家鸡,而现存的野鸡比家鸡更敏捷、更善飞。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A.家鸡产生了定向的变异B.野鸡和家鸡的变异并不都是有利的C.家鸡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加快了生物向着人类意愿的方向演化D.野鸡善于飞行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1.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曾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是非洲”B.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C.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D.人类发展按时间顺序为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四个阶段22.在分类等级中,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小,那么它们之间的( )A.亲缘关系越远 B.相似程度越小C.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生理功能差异越大23.下列所包含的各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偶蹄目 B.牛科C.哺乳纲 D.脊索动物门24.小华制作了仿生飞行器(如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仿生体形特点,机体呈流线型B.仿生骨骼特点,材料坚硬厚重C.仿生视觉特点,摄像头高清D.仿生翅膀特点,机翼轻盈可折叠25.2023年河北省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181种新记录物种,其中在沧州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刀鲚,在承德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细鳞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体表覆盖鳞片,外面分泌有黏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B.鳍是它们的运动器官,不仅能保持鱼体平衡,还能控制前进的方向C.鳃是它们的呼吸器官,氧气随水入口,二氧化碳随水由口排出D.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许多珍稀动物数量逐渐恢复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5分。每空1分。)26.(6分)如图为表示动物、植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生理上,动物类群1的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__ __;植物类群3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4高等的主要表现是__ __。(2)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__ __。2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对2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分类,往往把__ __作为最重要的依据。(3)在进化上,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__ __,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 __。27.(6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与变异以及进化,下面以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为主线,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它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进行__ __,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2)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呢?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掉。这里所谓的“有利变异”是指__ __的变异,在图所示的模拟长颈鹿取食树叶的情景中,最后生存下来的长颈鹿应是标号1、2、3、4中的哪一个?__ __。(3)在生物进化中,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利变异必定是由__ __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在子代表现出来。(4)综上所述,生物的__ __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而生物的__ __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28.(6分)如图所示五种动物的分类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指的是__ __。(2)蝗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体表的__ __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与家蚕相比,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的时期是__ __。(3)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青蛙的呼吸器官是__ __。(4)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__ __(任答一条)。(5)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会迅速跑过来取食,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家兔的这一行为属于__ __。29.(7分)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蝇不用DDT处理。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实验证明:家蝇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 __。(2)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__ __的家蝇被淘汰,__ __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__ __给后代;而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__ __和__ __的家蝇都存活下来。(3)在实验中,家蝇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变异的方向是__ 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中检测 - 学生版.docx 期中检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