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4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课时学习目标 本课时的概念为“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和证据的支持。
(1)染色体组型是将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2)生物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性染色体而遗传。
概念1 生物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
(阅读教材P41~42,完成填空)
1.染色体组型
2.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主要类型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决定性别
提醒 ①XY型性别决定中,雌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雄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型性别决定中恰好是相反的;
②人和果蝇都为XY型性别决定,人的X染色体比Y大,果蝇的恰好相反;
③某些类型的动物性别可由性染色体的数目决定,如直翅目的昆虫,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只有1条X染色体。
[辨正误]
(1)生物的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3)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含X染色体的配子都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都是雄配子。( )
【典例应用】
例1 (2024·诸暨高一期末)如图为正常男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图像,这一时期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便于观察和研究。下列有关这一图像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该图为有丝分裂前期图
B.该图为人类染色体组型图
C.所示细胞含有44条常染色体
D.所示细胞含有2个X染色体
例2 (2024·环大罗山联盟高一联考)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有成对的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
C.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
D.所有生物的性染色体类型都是XY型
概念2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性染色体而遗传
(阅读教材P43~45,完成填空)
1.伴性遗传概念
位于 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某种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不同
2.人类伴性遗传的特点
3.其他伴性遗传
(1)鸡的羽毛芦花性状遗传:控制芦花的基因为ZB,非芦花的基因为Zb。
(2)雌雄异株植物女娄菜叶子形状的遗传:控制阔叶的基因为XB,虾叶的基因为Xb。
[辨正误]
(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性染色体上基因决定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
(2)若一女子为红绿色盲,则其儿子全为色盲,女儿是色盲的概率是1/2。( )
(3)正反交过程中发现后代表型不同,则可能是伴性遗传。( )
(4)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一定患病。( )
(5)外耳道多毛症患者产生的精子中均含有该致病基因。( )
(生活、学习与实践情境)人类的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的,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男性有哪几种基因型?女性有哪几种基因型?理论上有多少种婚配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婚配组合中子代男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不等?这些杂交组合中子代男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如何?(体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是来自他的母亲还是父亲?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一定传给他的儿子和女儿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绿色盲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吗?母亲和女儿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伴性遗传的三大模型(A/a仅位于Z染色体上)
【典例应用】
例3 (2024·绍兴高一期末)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下列与该病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女性有两种基因型
B.母亲患病,其儿子可能正常
C.和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
D.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或外祖母
例4 (2024·浙南名校联盟高一联考)果蝇的眼色中,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1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数量足够多,且雌蝇均为红眼,雄蝇均为白眼,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B.B/b仅位于X染色体上
C.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与XBY
D.子代雌雄果蝇杂交,后代红眼∶白眼=3∶1
例5 (2024·宁波九校高一联考)如图是由A、a基因控制的人类苯丙酮尿症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B.Ⅱ5和Ⅰ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C.Ⅱ7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D.Ⅲ9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是1/4
例6 某家族有甲、乙两种遗传病,下图为其遗传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C.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3
D.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16
感悟真题
1.(2020·浙江1月学考,13)人类血友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外耳道多毛症为伴Y染色体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外耳道多毛症“传男不传女”而血友病“传女不传男”
B.血友病女性患者的卵细胞和体细胞中均含有血友病基因
C.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而血友病的遗传不遵循
D.外耳道多毛症者的精子和体细胞中均含有外耳道多毛症基因
2.(2022·浙江1月学考,28)果蝇正常翅和小翅受X 染色体等位基因A、a 控制。为进一步研究遗传机制,以纯合个体为材料进行了杂交实验,每个组合均重复多次,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a 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 定律。正常翅和小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是 。
(2)组合甲中,父本的基因型为 ,F1 中正常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
(3)若组合乙F1 中雌雄果蝇交配产生 F2,则 F2 雄果蝇中小翅占 ,F2 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
(4)果蝇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杂交实验中,为避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统计,在子代处于蛹期时将亲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0·浙江7月学考,28)已知果蝇的灰体(A)对黑体(a)显性,直刚毛(B)对焦刚毛(b)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基因,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只灰体直刚毛雄果蝇与一只灰体焦刚毛雌果蝇杂交,F1表型及数量为灰体直刚毛雌果蝇92只、黑体直刚毛雌果蝇30只、灰体焦刚毛雄果蝇90只、黑体焦刚毛雄果蝇29只。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A和a互为 。基因B(b)位于 (填“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2)F1中的灰体直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1中的黑体焦刚毛雄果蝇产生的配子有 种。
(3)若让F1中的全部灰体焦刚毛雄果蝇和全部灰体直刚毛雌果蝇自由交配,F2中黑体焦刚毛雌果蝇的概率为 。
课时4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概念1
自主建构
1.全部染色体 大小 形态 配对 分组 排列 数目 形态特征 生物的亲缘关系 遗传病
3.XX XY 哺乳 昆虫 ZW ZZ 鸟类
辨正误
(1)× 提示:生物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性别决定方式。
(2)× 提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有与性别决定无关而是控制其他性状的。
(3)× 提示:雌配子只含X染色体,雄配子有的只含X染色体,有的只含Y染色体。
典例应用
例1 C [由题意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人类染色体组型图是指将人的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照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图示仅为男性体细胞显微镜下影像,不是染色体组型图,B错误;图示人体细胞含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即含有44条常染色体,C正确;图示细胞为正常男性体细胞,细胞中有1个X染色体,D错误。]
例2 A [性染色体也存在于体细胞中,B错误;哺乳动物多为雌雄异体,除成熟的红细胞外,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C错误;XY型只是性别决定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ZW型等,D错误。]
概念2
自主建构
1.性染色体
2.X染色体 隐性基因 多于 显性基因 多于 Y染色体 父传儿,儿传孙
辨正误
(1)× 提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红绿色盲基因,性染色体上基因决定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2)× 提示:若丈夫正常,则女儿一定不是色盲。
(3)√
(4)× 提示:女性携带者虽携带红绿色盲基因但不患该病。
(5)× 提示:外耳道多毛症患者产生的Y型精子含有该致病基因,而X型精子不含有。
合作探究
(1)提示:男性有XBY、XbY两种基因型;女性有XBXB、XBXb和XbXb三种基因型;理论上有6种婚配组合。
(2)提示:XBXb×XBY和XbXb×XBY。前者后代女性均正常,男性有一半概率患红绿色盲;后者后代女性均正常,男性均患红绿色盲。
(3)提示: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他的母亲,并一定传给他的女儿,但一定不会遗传给他的儿子。
(4)提示: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母亲和女儿不一定。
典例应用
例3 B [设相关基因用D、d表示,正常女性有1种基因型,为XdXd,A错误;母亲患病,基因型可能为XDXD、XDXd,当基因型为XDXd时,其儿子可能为XdY,表现为正常,B正确;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不同,C错误;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其母亲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其外祖母或外祖父,不可能来自其祖母,D错误。]
例4 D [杂交后代表现为“雌雄互异两性换”,符合模型三,因此A、B、C均正确;P:XbXb×XBY→F1:XBXb和XbY,F1雌雄果蝇杂交,F2中红眼∶白眼=1∶1,D错误。]
例5 D [1号和2号个体表现正常,但他们的女儿6号患病,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1号和2号的基因型均为Aa,5号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4号的基因型为Aa,因此5号和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B正确;3号和4号的基因型均为Aa,7号表现正常,基因型为1/3AA或2/3Aa,C正确;7号基因型为1/3AA或2/3Aa,6号基因型为aa,所以9号患病的概率为2/3×1/2=1/3,D错误。]
例6 D [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Ⅲ3表现正常,有患乙病的儿子,则其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其双亲正常,但有患甲病的兄弟,说明其双亲均是甲病携带者,则其基因型为AA或Aa,因此,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B正确;Ⅲ3的基因型为1/3AAXBXb或2/3AaXBXb,Ⅲ4表现正常,且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因此其基因型为AaXBY,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2/3×1/4=1/6、患乙病的概率为1/4,因此二者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6×3/4+5/6×1/4=1/3,C正确;Ⅲ3和Ⅲ4关于乙病的基因型分别是XBXb、XBY,则Ⅳ1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其与一个正常男性(XBY)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2×1/4=1/8,D错误。]
感悟真题
1.B [血友病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是患者,A错误;血友病女性患者的两条X染色体上均含致病基因,则卵细胞和体细胞中均含血友病基因,B正确;血友病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错误;外耳道多毛症基因在Y染色体上,则含X染色体的精子中不含该基因,D错误。]
2.(1)分离 正常翅 (2)XaY XAXa
(3)1/2 1/2 (4)移除
3.(1)等位基因 X染色体 F1雌果蝇只有直刚毛,雄果蝇只有焦刚毛,直刚毛和焦刚毛的遗传与性别相关 自由组合
(2)AAXBXb、AaXBXb 2
(3)
解析 (3)F1中灰体焦刚毛雄果蝇基因型为1/3 AAXbY、2/3 AaXbY,灰体直刚毛雌果蝇基因型为1/3 AAXBXb、2/3 AaXBXb,若两类果蝇自由交配,F2中黑体焦刚毛雌果蝇(aaXbXb)的概率为2/3×2/3×1/4×1/4=1/36。(共40张PPT)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课时4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课时学习目标
本课时的概念为“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和证据的支持。
(1)染色体组型是将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2)生物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
(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性染色体而遗传。
目录 CONTENTS
1.生物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性染色体而遗传
3.感悟真题
自主建构
合作探究
课时概念图
自主建构
全部染色体
(阅读教材P41~42,完成填空)
1.染色体组型
大小
形态
配对
分组
排列
数目
形态
特征
生物的亲缘关系
遗传病
2.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主要类型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决定性别
XX
XY
哺乳
昆虫
ZW
ZZ
鸟类
提醒 ①XY型性别决定中,雌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雄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型性别决定中恰好是相反的;
②人和果蝇都为XY型性别决定,人的X染色体比Y大,果蝇的恰好相反;
③某些类型的动物性别可由性染色体的数目决定,如直翅目的昆虫,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只有1条X染色体。
×
[辨正误]
(1)生物的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
提示:生物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性别决定方式。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提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有与性别决定无关而是控制其他性状的。
(3)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含X染色体的配子都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都是雄配子。( )
提示:雌配子只含X染色体,雄配子有的只含X染色体,有的只含Y染色体。
×
×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下图是人类的染色体组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染色体组型确定时,需要先对处于什么时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
提示:有丝分裂中期。
(2)染色体组型可以用来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原因是什么?
提示:染色体组型有种的特异性。
(3)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吗?
提示:不是,如雌雄同体的水稻就没有性染色体。
●(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一个蜂巢通常由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数量较多的工蜂组成,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蜂王和工蜂均由________ (2n=32)发育而成,雄蜂由未受精的____细胞发育而来。
(2)蜂王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能正常产生卵细胞(n=16),工蜂是丧失了生殖能力的雌蜂,雄蜂同蜂王交尾,能产生染色体组成与其体细胞______的精子。
(3)雄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为什么?
提示:没有;因为雄蜂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受精卵
卵
相同
C
【典例应用】
例1 (2024·诸暨高一期末)如图为正常男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图像,这一时期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便于观察和研究。下列有关这一图像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该图为有丝分裂前期图
B.该图为人类染色体组型图
C.所示细胞含有44条常染色体
D.所示细胞含有2个X染色体
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
人类染色体组型图是指将人的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照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图示仅为男性体细胞显微镜下影像,不是染色体组型图,B错误;
图示人体细胞含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即含有44条常染色体,C正确;
图示细胞为正常男性体细胞,细胞中有1个X染色体,D错误。
A.该图为有丝分裂前期图
B.该图为人类染色体组型图
C.所示细胞含有44条常染色体
D.所示细胞含有2个X染色体
A
例2 (2024·环大罗山联盟高一联考)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有成对的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
C.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
D.所有生物的性染色体类型都是XY型
解析:性染色体也存在于体细胞中,B错误;
哺乳动物多为雌雄异体,除成熟的红细胞外,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C错误;
XY型只是性别决定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ZW型等,D错误。
性染色体
(阅读教材P43~45,完成填空)
1.伴性遗传概念
位于 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某种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不同
2.人类伴性遗传的特点
X染色体
隐性基因
多于
显性基因
多于
Y染色体
父传儿,儿传孙
3.其他伴性遗传
(1)鸡的羽毛芦花性状遗传:控制芦花的基因为ZB,非芦花的基因为Zb。
(2)雌雄异株植物女娄菜叶子形状的遗传:控制阔叶的基因为XB,虾叶的基因为Xb。
×
[辨正误]
(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性染色体上基因决定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
提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红绿色盲基因,性染色体上基因决定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2)若一女子为红绿色盲,则其儿子全为色盲,女儿是色盲的概率是1/2。( )
提示:若丈夫正常,则女儿一定不是色盲。
(3)正反交过程中发现后代表型不同,则可能是伴性遗传。( )
×
√
×
(4)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一定患病。( )
提示:女性携带者虽携带红绿色盲基因但不患该病。
(5)外耳道多毛症患者产生的精子中均含有该致病基因。( )
提示:外耳道多毛症患者产生的Y型精子含有该致病基因,而X型精子不含有。
×
(生活、学习与实践情境)人类的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的,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男性有哪几种基因型?女性有哪几种基因型?理论上有多少种婚配组合?
提示:男性有XBY、XbY两种基因型;女性有XBXB、XBXb和XbXb三种基因型;理论上有6种婚配组合。
(2)哪些婚配组合中子代男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不等?这些杂交组合中子代男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如何?(体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的原因)
提示:XBXb×XBY和XbXb×XBY。前者后代女性均正常,男性有一半概率患红绿色盲;后者后代女性均正常,男性均患红绿色盲。
(3)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是来自他的母亲还是父亲?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一定传给他的儿子和女儿吗?
提示: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他的母亲,并一定传给他的女儿,但一定不会遗传给他的儿子。
(4)红绿色盲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吗?母亲和女儿呢?
提示: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母亲和女儿不一定。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果蝇的短刚毛与长刚毛是由等位基因A、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雌果蝇有哪几种基因型?雄果蝇有几种基因型?雌雄果蝇共有多少种杂交组合?
提示:雌果蝇有XAXA、XAXa和XaXa三种基因型;雄果蝇有XAYA、XAYa、XaYA和XaYa四种基因型;雌雄果蝇共有12种杂交组合。
(2)有哪些杂交组合,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联(是指在不同性别中某一性状出现的概率不相等)?
提示:共4种杂交组合,分别是①XAXa×XAYa、②XaXa×XAYa、③XAXa×XaYA和④XaXa×XaYA。
伴性遗传的三大模型(A/a仅位于Z染色体上)
B
【典例应用】
例3 (2024·绍兴高一期末)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下列与该病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女性有两种基因型
B.母亲患病,其儿子可能正常
C.和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
D.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或外祖母
解析:设相关基因用D、d表示,正常女性有1种基因型,为XdXd,A错误;
母亲患病,基因型可能为XDXD、XDXd,当基因型为XDXd时,其儿子可能为XdY,表现为正常,B正确;
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不同,C错误;
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其母亲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其外祖母或外祖父,不可能来自其祖母,D错误。
D
例4 (2024·浙南名校联盟高一联考)果蝇的眼色中,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1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数量足够多,且雌蝇均为红眼,雄蝇均为白眼,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B.B/b仅位于X染色体上
C.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与XBY
D.子代雌雄果蝇杂交,后代红眼∶白眼=3∶1
解析:杂交后代表现为“雌雄互异两性换”,符合模型三,因此A、B、C均正确;P:XbXb×XBY→F1:XBXb和XbY,F1雌雄果蝇杂交,F2中红眼∶白眼=1∶1,D错误。
例5 (2024·宁波九校高一联考)如图是由A、a基因控制的人类苯丙酮尿症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D
A.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B.Ⅱ5和Ⅰ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C.Ⅱ7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D.Ⅲ9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是1/4
解析:1号和2号个体表现正常,但他们的女儿6号患病,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1号和2号的基因型均为Aa,5号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4号的基因型为Aa,因此5号和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B正确;
3号和4号的基因型均为Aa,7号表现正常,基因型为1/3AA或2/3Aa,C正确;
7号基因型为1/3AA或2/3Aa,6号基因型为aa,所以9号患病的概率为2/3×1/2=1/3,D错误。
A.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B.Ⅱ5和Ⅰ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C.Ⅱ7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D.Ⅲ9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是1/4
例6 某家族有甲、乙两种遗传病,下图为其遗传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D
A.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C.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3
D.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16
解析: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Ⅲ3表现正常,有患乙病的儿子,则其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其双亲正常,但有患甲病的兄弟,说明其双亲均是甲病携带者,则其基因型为AA或Aa,因此,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B正确;
Ⅲ3的基因型为1/3AAXBXb或2/3AaXBXb,Ⅲ4表现正常,且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因此其基因型为AaXBY,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2/3×1/4=1/6、患乙病的概率为1/4,因此二者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6×3/4+5/6×1/4=1/3,C正确;
Ⅲ3和Ⅲ4关于乙病的基因型分别是XBXb、XBY,则Ⅳ1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其与一个正常男性(XBY)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2×1/4=1/8,D错误。
B
1.(2020·浙江1月学考,13)人类血友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外耳道多毛症为伴Y染色体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外耳道多毛症“传男不传女”而血友病“传女不传男”
B.血友病女性患者的卵细胞和体细胞中均含有血友病基因
C.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而血友病的遗传不遵循
D.外耳道多毛症者的精子和体细胞中均含有外耳道多毛症基因
解析:血友病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是患者,A错误;
血友病女性患者的两条X染色体上均含致病基因,则卵细胞和体细胞中均含血友病基因,B正确;
血友病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错误;
外耳道多毛症基因在Y染色体上,则含X染色体的精子中不含该基因,D错误。
2.(2022·浙江1月学考,28)果蝇正常翅和小翅受X 染色体等位基因A、a 控制。为进一步研究遗传机制,以纯合个体为材料进行了杂交实验,每个组合均重复多次,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a 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 定律。正常翅和小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是 。
分离
正常翅
(2)组合甲中,父本的基因型为
,F1 中正常翅雌果蝇
的基因型为 。
(3)若组合乙F1 中雌雄果蝇交配产生 F2,则 F2 雄果蝇中小翅占 ,F2 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
(4)果蝇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杂交实验中,为避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统计,在子代处于蛹期时将亲本______。
XaY
XAXa
1/2
1/2
移除
3.(2020·浙江7月学考,28)已知果蝇的灰体(A)对黑体(a)显性,直刚毛(B)对焦刚毛(b)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基因,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只灰体直刚毛雄果蝇与一只灰体焦刚毛雌果蝇杂交,F1表型及数量为灰体直刚毛雌果蝇92只、黑体直刚毛雌果蝇30只、灰体焦刚毛雄果蝇90只、黑体焦刚毛雄果蝇29只。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A和a互为___________。基因B(b)位于___________(填“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
等位基因
X染色体
F1雌果蝇只有直刚毛,雄果
蝇只有焦刚毛,直刚毛和焦刚毛的遗传与性别相关
自由组合
(2)F1中的灰体直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1中的黑体焦刚毛雄果蝇产生的配子有 种。
(3)若让F1中的全部灰体焦刚毛雄果蝇和全部灰体直刚毛雌果蝇自由交配,F2中黑体焦刚毛雌果蝇的概率为 。
AAXBXb、AaXBXb
2课时精练8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
选择题:第1~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答案P185
【对点强化】
题型1 染色体组型、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
1.将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配对、分组和排列制作染色体组型时,不依据( )
染色体的大小 染色体的来源
染色体的形状 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
2.(2024·嘉兴高一期末)如图为正常男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图像,这一时期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便于观察和研究。下列有关这一图像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图中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共有24种
该图为男性染色体组型图,可以用于遗传病诊断
男性染色体组型中,X染色体编入C组,Y染色体编入G组
正常男性染色体组型均相同
3.下列关于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性染色体只分布于生殖细胞中
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在ZW型性别决定方式中,染色体组成为ZW的个体为雄性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一般都含性染色体
4.雄蛙和雌蛙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假定一只正常的雌性蝌蚪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变成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其子代中的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 )
雌∶雄=1∶1 雌∶雄=2∶1
雌∶雄=3∶1 雌∶雄=1∶0
题型2 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征
5.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女儿表现正常,父亲一定正常
女儿色盲,父亲不一定色盲
父亲正常,女儿有可能色盲
儿子色盲,母亲不一定色盲
6.如图是一个血友病遗传系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 )
1 4
1和3 1和4
7.如果某种病的女性患者远远多于男性患者,这种病最有可能是( )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伴Y染色体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8.调查发现,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女性无此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
外耳道多毛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患者的体细胞都有成对的外耳道多毛症基因
患者产生的精子中有外耳道多毛症基因的占1/2
题型3 ZW型性别决定
9.(2024·浙江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高一期中)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鸡的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是由Z上的B基因决定的,b基因的纯合使得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表现为非芦花。WW型个体致死。性逆转是指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母鸡转变成公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后代非芦花鸡都是母鸡
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交配,后代芦花鸡都是公鸡
芦花母鸡和性逆转成的芦花公鸡(ZW)交配,后代存活的都是芦花公鸡
性逆转成的非芦花公鸡(ZW)和芦花母鸡交配,后代芦花鸡都是母鸡
10.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属于ZW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Z与W、Z与Z属于同源染色体
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致病基因传给他女儿的概率为50%
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她的父亲或母亲
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综合提升】
11.(2024·绿谷联盟高一联考)性指数是指X染色体的数量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值,在人类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和性别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性染色 体组成 XY XX XXX XXY XO XYY
性指数 0.5 1 1.5 1 0.5 0.5
人的性别 男性 女性 超女性 男性 女性 超男性
果蝇的 性别 雄性 雌性 超雌性 (死亡) 雌性 雄性 雄性
人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对性别的决定方式不完全相同
当性指数小于1时,果蝇中一般无雌性个体出现
若某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则是其父亲精子形成过程异常所致
超男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47条染色体
12.(2024·十校联盟学考模拟)蝗虫的性别决定为XO型,O表示缺少一条性染色体,其体细胞中含有11对常染色体,雄性蝗虫染色体组成为2N=23,雌性蝗虫染色体为2N=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雄性蝗虫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
雄性蝗虫与男性的体细胞中都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若蝗虫体色的遗传不与性别相关联,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雄性体细胞中缺少一条染色体的原因是其父本产生了不含X染色体的精细胞
13.某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3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 组合 亲代表型 子代表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243 阔叶119、窄叶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83、窄叶78 阔叶79、窄叶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131 窄叶127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
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表型比例为阔叶∶窄叶=3∶1
14.(12分)红绿色盲是人类常见的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3分)某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儿,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______,该女儿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该女儿与一个表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2)(2分)在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色觉均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____________,该色盲男孩的父母再生一男孩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
(3)(7分)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但是由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因此遗传上总是与__________相关联。例如:一个男性患者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其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____________。
15.(12分)(2024·慈溪高一期末)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已知两对基因均不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有一对红眼长翅雌果蝇和红眼长翅雄果蝇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表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雄性 3/16 1/16 3/16 1/16
雌性 3/8 1/8 0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3分)控制长翅与残翅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眼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2分)仅考虑颜色和翅型这两对基因,雄性亲本可产生哪几种基因型的精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F1红眼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________。
(4)(1分)若将F1红眼残翅雌果蝇与红眼长翅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白眼残翅雄果蝇占________。
(5)(4分)若以子代中一只红眼残翅雌果蝇为母本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雌雄果蝇中均出现了白眼残翅果蝇,请写出该测交的遗传图解(要求注明各种基因型、配子、表型及比例)。
课时精练8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1.B [制作染色体组型主要依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着丝粒位置,对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
2.B [由于图示细胞来源于男性,故23对染色体中共有24种形态,22种常染色体加两种性染色体,A正确;该图可用来制作染色体组型图,但不能称为染色体组型图,通过分析染色体组型图,可用于某些遗传病诊断,B错误;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大小差异较大,被分入不同组别,C正确。]
3.D [在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生物中,体细胞中通常也有性染色体的分布,A错误;并非所有生物的染色体都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如雌雄同体的植物,B错误;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性染色体为ZW的个体为雌性,C错误。]
4.D [根据题意可知,雌性蝌蚪变成一只能生育的雄蛙,但其性染色体组成并未改变,仍为XX,与正常雌蛙(XX)交配,后代雌∶雄=1∶0。]
5.D [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儿正常(XBX-),父亲不一定正常,A错误;女儿色盲(XbXb),父亲一定是色盲(XbY),B错误;父亲正常(XBY),其女儿一定正常(XBX-),C错误。]
6.C [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设基因型为XbXb)的一个Xb来自5号,另一个来自6号;5号(XBXb)的Xb来自1号,6号(XbY)的Xb来自3号。]
7.B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A错误;伴Y染色体遗传病表现为男性遗传,男性患者的后代中患者都是男性,女性不存在患该遗传病的情况,C错误;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因此人群中的患病概率在不同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错误。]
8.D [根据题述,外耳道多毛症属于伴Y染色体遗传病,A、B错误;患者的体细胞中一般含有一个外耳道多毛症基因,由于患者只有Y染色体上含致病基因,产生的精子中有一半含X染色体,一半含Y染色体,故有外耳道多毛症基因的精子占1/2,C错误,D正确。]
9.B [非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或ZBZb,二者交配,后代若有非芦花鸡则可能是母鸡,也可能是公鸡,A错误;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非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二者交配,后代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BZb,都是公鸡,B正确;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性逆转成的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W,二者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ZBZB、ZBW,可见存活的有芦花公鸡,也有芦花母鸡,C错误;性逆转成的非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W,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二者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ZBZb、ZBW、ZbW,可见后代的芦花鸡有母鸡,也有公鸡,D错误。]
10.B [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一定会传给他的女儿,B错误。]
11.C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人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对性别的决定方式不完全相同,如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在人类中是男性,而在果蝇中是雌性,A正确;根据表格可知,当性指数小于1时,果蝇中一般无雌性个体出现,B正确;若某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则可能是其父亲精子形成过程异常所致,也可能是其母亲卵细胞形成过程异常所致,C错误;正常人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人(超男性个体,多了一条Y染色体),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47条染色体,D正确。]
12.B [雄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B错误。]
13.D [第1组和第3组实验中窄叶只出现在子代的雄性个体上,因此可确定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根据组合1“无中生有为隐性”可推知,阔叶对窄叶为显性,且由A选项可知,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组合1的P为XBXb×XBY→F1为XBXB∶XBXb∶XBY∶XbY=1∶1∶1∶1,F1中阔叶雌株(XBXB、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2×1/2=1/4,B正确;第2组实验中亲本有两种性状,子代雌雄中也均有两种性状,故无法确定显隐性,C正确;组合2亲本为XBXb×XbY,子代阔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后代表现为阔叶∶窄叶=1∶1,D错误。]
14.(1)XBXb、XBY 1/2 7/8 (2)母亲或外祖母 1/2 (3)基因分离 X 性别 母亲 女儿
解析 (1)分析题意可知,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说明母亲是携带者,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因此他们的女儿是纯合子(XBXB)的概率是1/2,携带色盲基因(XBXb)的概率也为1/2,则该女儿与正常男子(XBY)结婚,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1/2×1/4=7/8。(2)分析题意可知,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母亲,但是母亲正常,所以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传给母亲的一定是XB,则母亲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其外祖母(XBXb);该色盲男孩的父母都正常,且母亲携带色盲基因,因此该色盲男孩的父母再生一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
15.(1)常 基因的自由组合 (2)AY、aY、AXB、aXB (3)4 5/6 (4)1/24
(5)
解析 (1)由题表可知,子代雌果蝇中只有红眼,没有白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说明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雌、雄果蝇均为长翅∶残翅=3∶1,说明控制长翅与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雄性亲本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四种精子,故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XB、aY、AY、aXB。(3)子代表型为红眼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_XBX-,共2×2=4(种),纯合子只有AAXBXB,所占比例为×=,故杂合子占。(4)F1红眼残翅雌果蝇(aaXBXb、aaXBXB)与红眼长翅雄果蝇(AAXBY、AaXBY)自由交配,F2中白眼残翅雄果蝇(aaXbY)占×××=。(5)因测交后代的雌雄果蝇中均出现了白眼残翅果蝇,故该红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与白眼残翅雄果蝇(aaXbY)杂交,具体遗传图解如图:(共34张PPT)
课时精练8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B
题型1 染色体组型、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
1.将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配对、分组和排列制作染色体组型时,不依据( )
A.染色体的大小 B.染色体的来源
C.染色体的形状 D.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
解析:制作染色体组型主要依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着丝粒位置,对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2.(2024·嘉兴高一期末)如图为正常男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图像,这一时期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便于观察和研究。下列有关这一图像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B
A.图中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共有24种
B.该图为男性染色体组型图,可以用于遗传病诊断
C.男性染色体组型中,X染色体编入C组,Y染色体编入G组
D.正常男性染色体组型均相同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解析:由于图示细胞来源于男性,故23对染色体中共有24种形态,22种常染色体加两种性染色体,A正确;
该图可用来制作染色体组型图,但不能称为染色体组型图,通过分析染色体组型图,可用于某些遗传病诊断,B错误;
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大小差异较大,被分入不同组别,C正确。
A.图中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共有24种
B.该图为男性染色体组型图,可以用于遗传病诊断
C.男性染色体组型中,X染色体编入C组,Y染色体编入G组
D.正常男性染色体组型均相同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3.下列关于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只分布于生殖细胞中
B.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C.在ZW型性别决定方式中,染色体组成为ZW的个体为雄性
D.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一般都含性染色体
解析:在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生物中,体细胞中通常也有性染色体的分布,A错误;
并非所有生物的染色体都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如雌雄同体的植物,B错误;
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性染色体为ZW的个体为雌性,C错误。
D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下列人体细胞中,可能含有Y染色体最多的是( )
A.男性的神经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解析: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粒分裂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或44+YY,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男性的神经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1条Y染色体,精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条Y染色体。
C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4.雄蛙和雌蛙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假定一只正常的雌性蝌蚪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变成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其子代中的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 )
A.雌∶雄=1∶1 B.雌∶雄=2∶1
C.雌∶雄=3∶1 D.雌∶雄=1∶0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雌性蝌蚪变成一只能生育的雄蛙,但其性染色体组成并未改变,仍为XX,与正常雌蛙(XX)交配,后代雌∶雄=1∶0。
D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题型2 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征
5.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女儿表现正常,父亲一定正常 B.女儿色盲,父亲不一定色盲
C.父亲正常,女儿有可能色盲 D.儿子色盲,母亲不一定色盲
解析: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儿正常(XBX-),父亲不一定正常,A错误;
女儿色盲(XbXb),父亲一定是色盲(XbY),B错误;
父亲正常(XBY),其女儿一定正常(XBX-),C错误。
D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6.如图是一个血友病遗传系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 )
C
A.1 B.4
C.1和3 D.1和4
解析: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设基因型为XbXb)的一个Xb来自5号,另一个来自6号;5号(XBXb)的Xb来自1号,6号(XbY)的Xb来自3号。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7.如果某种病的女性患者远远多于男性患者,这种病最有可能是( )
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伴Y染色体遗传病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解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A错误;
伴Y染色体遗传病表现为男性遗传,男性患者的后代中患者都是男性,女性不存在患该遗传病的情况,C错误;
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因此人群中的患病概率在不同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错误。
B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8.调查发现,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女性无此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
B.外耳道多毛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患者的体细胞都有成对的外耳道多毛症基因
D.患者产生的精子中有外耳道多毛症基因的占1/2
解析:根据题述,外耳道多毛症属于伴Y染色体遗传病,A、B错误;
患者的体细胞中一般含有一个外耳道多毛症基因,由于患者只有Y染色体上含致病基因,产生的精子中有一半含X染色体,一半含Y染色体,故有外耳道多毛症基因的精子占1/2,C错误,D正确。
D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人类性染色体X、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区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乙的遗传系谱图中(●■分别代表患病女性和患病男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Ⅱ-1区段的是( )
B
图甲
图乙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解析:图乙B项中双亲患病,女儿正常,这是显性遗传病,若致病基因位于Ⅱ-1区段,则父亲的X染色体上含有显性致病基因,其女儿也必患病,而图中女儿正常,故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Ⅱ-1区段;
A、C项中如果母亲X染色体的Ⅱ-1区段含有隐性致病基因,可能生出一个患病的儿子;D项中双亲X染色体的Ⅱ-1区段含有隐性致病基因或父亲X染色体的Ⅱ-1区段含有显性致病基因,均可以生出患病的女儿。
图甲
图乙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题型3 ZW型性别决定
9.(2024·浙江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高一期中)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鸡的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是由Z上的B基因决定的,b基因的纯合使得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表现为非芦花。WW型个体致死。性逆转是指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母鸡转变成公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后代非芦花鸡都是母鸡
B.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交配,后代芦花鸡都是公鸡
C.芦花母鸡和性逆转成的芦花公鸡(ZW)交配,后代存活的都是芦花公鸡
D.性逆转成的非芦花公鸡(ZW)和芦花母鸡交配,后代芦花鸡都是母鸡
B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解析:非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或ZBZb,二者交配,后代若有非芦花鸡则可能是母鸡,也可能是公鸡,A错误;
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非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二者交配,后代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BZb,都是公鸡,B正确;
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性逆转成的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W,二者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ZBZB、ZBW,可见存活的有芦花公鸡,也有芦花母鸡,C错误;
性逆转成的非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W,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BW,二者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ZBZb、ZBW、ZbW,可见后代的芦花鸡有母鸡,也有公鸡,D错误。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10.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ZW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Z与W、Z与Z属于同源染色体
B.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致病基因传给他女儿的概率为50%
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她的父亲或母亲
D.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解析: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一定会传给他的女儿,B错误。
B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某家禽(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金黄色羽毛与银白色羽毛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现让银白色公禽与银白色母禽杂交,子代中银白色公禽∶银白色母禽∶金黄色母禽=2∶1∶1。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此种家禽羽色遗传中银白色对金黄色为显性
B.此种家禽羽色控制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在常染色体上
C.杂交亲本中银白色公禽体内含有两种控制羽色的基因
D.此种禽类遗传时金黄色个体在公禽中存在致死现象
D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解析:银白色公禽与银白色母禽杂交,后代出现了金黄色母禽,可判断银白色羽毛为显性性状,金黄色羽毛为隐性性状,A正确;
因子代中金黄色个体只出现在母禽当中,家禽羽色的遗传与性别关联,据此可知此种家禽羽色控制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在常染色体上,B正确;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杂交亲本中银白色公禽个体为杂合子,其体内含有两种控制羽色的基因,C正确;
据题中信息可知,后代显隐性之比为3∶1,金黄色个体只出现在母禽当中的原因是伴性遗传,并非金黄色个体在公禽中存在致死现象,D错误。
对点强化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11.(2024·绿谷联盟高一联考)性指数是指X染色体的数量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值,在人类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和性别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性染色体组成 XY XX XXX XXY XO XYY
性指数 0.5 1 1.5 1 0.5 0.5
人的性别 男性 女性 超女性 男性 女性 超男性
果蝇的 性别 雄性 雌性 超雌性(死亡) 雌性 雄性 雄性
A.人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对性别的决定方式不完全相同
B.当性指数小于1时,果蝇中一般无雌性个体出现
C.若某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则是其父亲精子形成过程异常所致
D.超男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47条染色体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人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对性别的决定方式不完全相同,如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在人类中是男性,而在果蝇中是雌性,A正确;
根据表格可知,当性指数小于1时,果蝇中一般无雌性个体出现,B正确;
若某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则可能是其父亲精子形成过程异常所致,也可能是其母亲卵细胞形成过程异常所致,C错误;
正常人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人(超男性个体,多了一条Y染色体),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47条染色体,D正确。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12.(2024·十校联盟学考模拟)蝗虫的性别决定为XO型,O表示缺少一条性染色体,其体细胞中含有11对常染色体,雄性蝗虫染色体组成为2N=23,雌性蝗虫染色体为2N=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雄性蝗虫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
B.雄性蝗虫与男性的体细胞中都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C.若蝗虫体色的遗传不与性别相关联,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雄性体细胞中缺少一条染色体的原因是其父本产生了不含X染色体的精细胞
解析:雄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B错误。
B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果蝇(2n=8)是生物学研究中很好的实验材料,它在遗传学研究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现有基因型相同的一组雄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一组雌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表型和数目(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项目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果蝇 90 0 27 0
雄果蝇 36 40 13 11
A.两组亲代果蝇的表型分别为灰身直毛、灰身直毛
B.子代表型为黑身直毛的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数目约为13只
C.该种群中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F基因在其同源染色体上一定不存在等位基因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解析:雌果蝇和雄果蝇中灰身和黑身的表型比例均约为3∶1,雌果蝇全为直毛,雄果蝇中直毛和分叉毛的表型比例约为1∶1,因而可确定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
两组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XFXf、BbXFY,其表型为灰身直毛、灰身直毛,A正确;
子代表型为黑身直毛的雌果蝇中纯合子约占1/2,数目约为13只,B正确;
在雌果蝇中,F基因在其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但在雄果蝇中不存在,D错误。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13.某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3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 组合 亲代表型 子代表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243 阔叶119、窄叶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83、窄叶78 阔叶79、窄叶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131 窄叶127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
C.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D.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表型比例为阔叶∶窄叶=3∶1
D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解析:第1组和第3组实验中窄叶只出现在子代的雄性个体上,因此可确定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根据组合1“无中生有为隐性”可推知,阔叶对窄叶为显性,且由A选项可知,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组合1的P为XBXb×XBY→F1为XBXB∶XBXb∶XBY∶XbY=1∶1∶1∶1,F1中阔叶雌株(XBXB、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2×1/2=1/4,B正确;
第2组实验中亲本有两种性状,子代雌雄中也均有两种性状,故无法确定显隐性,C正确;
组合2亲本为XBXb×XbY,子代阔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后代表现为阔叶∶窄叶=1∶1,D错误。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14.红绿色盲是人类常见的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儿,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该女儿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该女儿与一个表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2)在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色觉均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该色盲男孩的父母再生一男孩患病的概率为 。
XBXb、XBY
1/2
7/8
母亲或外祖母
1/2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3)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遵循 定律,但是由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因此遗传上总是与 相关联。例如:一个男性患者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其 (填“父亲”或“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 。
基因分离
X
性别
母亲
女儿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说明母亲是携带者,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因此他们的女儿是纯合子(XBXB)的概率是1/2,携带色盲基因(XBXb)的概率也为1/2,则该女儿与正常男子(XBY)结婚,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1/2×1/4=7/8。(2)分析题意可知,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母亲,但是母亲正常,所以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传给母亲的一定是XB,则母亲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其外祖母(XBXb);该色盲男孩的父母都正常,且母亲携带色盲基因,因此该色盲男孩的父母再生一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15.(2024·慈溪高一期末)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已知两对基因均不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有一对红眼长翅雌果蝇和红眼长翅雄果蝇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表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雄性 3/16 1/16 3/16 1/16
雌性 3/8 1/8 0 0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长翅与残翅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眼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仅考虑颜色和翅型这两对基因,雄性亲本可产生哪几种基因型的精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红眼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杂合子占 。
常
基因的自由组合
AY、aY、AXB、aXB
4
5/6
(4)若将F1红眼残翅雌果蝇与红眼长翅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白眼残翅雄果蝇占 。
1/24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5)若以子代中一只红眼残翅雌果蝇为母本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雌雄果蝇中均出现了白眼残翅果蝇,请写出该测交的遗传图解(要求注明各种基因型、配子、表型及比例)。
答案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解析:(1)由题表可知,子代雌果蝇中只有红眼,没有白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说明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雌、雄果蝇均为长翅∶残翅=3∶1,说明控制长翅与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雄性亲本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四种精子,故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XB、aY、AY、aXB。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综合提升
01
02
03
类题
04
05
06
07
08
类题
09
10
类题
11
12
类题
13
14
15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