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阶段测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25年3月4日,一年一届的全国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代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意义是标志着(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B.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C.中国大陆已经获得全部解放 D.我国封建土地制度彻底摧毁3.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下列人物中属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邓稼先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4.电影《长津湖》有一个片段: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战场。请问这场战争是( )A.抗美援朝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越南战争5.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面对上述现状,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进行土地改革 C.编制一五计划 D.进行三大改造6.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老北京一家百年药店白家“百草厅”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A.投资国外 B.独立经营 C.公私合营 D.股份制经营7.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第一至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问她五十年来当代表的感受时,她说:“1954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光荣。”1954年她来北京的主要任务是( )A.讨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问题 B.参与制定“一五”计划C.参加开国大典 D.参与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8.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铁人”王进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B.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9.下面示意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对这一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从①到④,反映出建国初期经济建设一帆风顺B.从①到②,反映了土地改革极大促进经济发展C.从②到③,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D.从③到④,说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10.如图所示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③处对应的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 D.中共八大的胜利召开二、综合题(共2道小题,11题12分,12题18分,共30分)1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世界宣示,她不仅完全有能力捍卫国家独立,而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开国大典 图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图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成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成公私合营企业,将近二百万户的私营大中小商店,已经变成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合作小组或者直接变成国营商店。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7年6月26日)(1)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研读并选择其中一幅,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2分 )(2)依据以上图片蕴含的历史信息拟定主题名称。(2分 )(3)分析材料二,归纳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4)依据材料三,指出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4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时间轴材料二 农村改造组图材料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分布图(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时间轴中①和②两段分别对应材料二中哪一幅图 各自对应哪一重大事件 (4分 ) ①:图 事件:②:图 事件:图A所反映事件的法律依据及涉及的社会阶层?(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工业地域分布的特点,并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发展工业的策略及代表成就。(3分 )(4)结合图片内容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2分 )(5)我国在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许多有利因素。请以 “1956年,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 为主题,写12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书写规范。(6分 )八年级阶段测试历史试题答题卡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综合题11、(1)选择其中一幅,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2分 )拟定主题名称。(2分 )归纳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趋势(2分 )分析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依据材料三,指出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4分 )12、①:图 事件:②:图 事件:(2)图A所反映事件的法律依据及涉及的社会阶层?(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工业地域分布的特点,并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发展工业的策略及代表成就1例(3分 )(4)结合图片内容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2分 )(5)我国在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许多有利因素。请以 “1956年,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 为主题,写120字左右的论文,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书写规范。(6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 D B A A C C D B C A11.(1)选择图一: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欢庆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团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选择图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从中国境内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的这次行动展现了新中国的决心和勇气。选择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主人,促进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发展提供条件。(2)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3)变化趋势:从统计图数据变化可以看出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获得增长;主要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4)变化: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2.(1) A 土地改革 C 农业合作化(三大改造)(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地主,农民(3)特点:工业建设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部分沿海地区。策略: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其它符合题意即可)(4)原则: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兼顾国家整体利益与群众切身利益,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稳步有序地推进改革和建设。(5) 1956年,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略,围绕 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展开论述即可(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