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新课导入根据表述,配对合适的诗词。诗词对对碰前方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但我依然昂首前行。追求美好的事物是我心中所爱,即使为此九死一生也不后悔。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因为我懂得百姓的苦难,比这泪水更沉重。在一片混沌中,我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导入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首位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他以《离骚》《九章》《天问》等作品奠定了“楚辞”的基础,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屈原一生以忠贞爱国、坚持理想著称,其悲剧命运与高尚品格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1)从屈原的诗词和故事,思考你从中感受到的人文精神。(2)这些人文精神在今天还有价值吗?爱国忧民、坚守正道、追求真理,这些人文精神是滋养民族灵魂、激励奋进的宝贵财富。(1)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人文精神是通过什么方式流传至今的?(2)依据材料,分析传承人文精神的原因。新知探究材料一:《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简单而深刻的话语,已成为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材料二:古代的敬老爱幼礼仪,如晚辈见到长辈要主动行礼问安,这一传统礼仪已成为中华民族维系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坚实纽带。材料三:古典音乐作品《春江花月夜》以其优美的旋律,描绘出江南春夜的迷人景色,无数文人墨客在聆听后诗兴大发,以文字记录感悟。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原因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的作用。知识小课堂新知探究启思导行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不倒的精神支撑,有其独特的价值。(结合视频思考,进入新时代我们该怎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呢?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释义:世界各国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样。“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新知探究(1)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2)这两句话它们蕴含的共同思想是什么?释义:世间万物都在竞相生长繁育,但彼此之间并不产生妨害;各种道理、规律或道路同时并存,却不会相互冲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和谐思想新知探究找一找结合自身实际, 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能体现和谐思想的?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新知探究“枫桥经验,中国枫景”(1)视频中不同地区矛盾各有不同,为何枫桥经验仍能发挥作用 (2)这给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什么启示?我们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合理的社区广场管理方案,平衡各方需求。新知探究学以致用光明社区广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承载着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期待,但因各方利益的差异,广场的使用常常引发矛盾与冲突:我们想在广场上跳跳舞,散散步,锻炼身体。广场客流量大,我们想进行促销活动或摆摊经营。我们想在广场上能举办音乐会、看露天电影或进行体育活动,丰富娱乐生活。类别 具体方案分区管理 功能分区:健身区、娱乐区、商业区时间安排 时段分配:早晨:(6-8点)老年人;下午(14:00-18:00)商家;(19:00-21:00)年轻人弹性管理 根据实际需求和季节变化动态调整,如夏季晚上客流量大,延长年轻人活动时间,冬季优先安排老年人活动。分区管理 功能分区:健身区、娱乐区、商业区时间安排 时段分配:早晨:(6-8点)老年人;下午(14:00-18:00)商家;(19:00-21:00)年轻人探究新知学以致用和谐社区人人享有,和谐文化人人弘扬(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知识小课堂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做法新知探究析一析观看视频,分析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奉献;创新;自强不息;热爱劳动;勤奋好学;拼搏……新知探究写一写心中有榜样,行动有方向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争做好少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要我们付诸行动,结合视频,谈谈你打算怎样践行这一理念?我可以这样做:(1)在学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家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社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孝亲敬长,承担家务……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利用平板分享学生的答案)(2)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立己达人,兼善天下。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知识小课堂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做法中华人文精神承载着先人的智慧,支撑着民族的脊梁。未来,无论何时何地都希望大家成为人文精神的践行者。面对分歧,秉持求同存异之心;与人相处,展现和而不同之智;对待生活,永葆向上向善之念;从点滴小事做起,传递温暖善意,让人文精神在行动中闪耀,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为弘扬向上向善的文化添砖加瓦。教师寄语探究新知随堂练习1.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桐城市六尺巷重温了“张吴两家,邻里相让,各退三尺”的典故后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历史智慧。以下对六尺巷典故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极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BA.团结统一,爱国敬业,增强民族力量B.文明礼让,诚信友善,促进邻里和谐C.扬善抑恶,公正法治,维护社会秩序D.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随堂练习2.“四海之内皆兄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启示我们( )CA.人与人之间难以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B.要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观点C.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D.和所有人都成为相互包容的朋友随堂练习3.中学生小娜每周都抽时间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同学们知道后纷纷表示要向小娜学习。这说明( )B①小娜择善而行,在志愿活动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②在追求至善境界中,必须独自开展活动③同学们能够明辨是非,主动拒绝身边不良诱惑④同学们善于向榜样学习,争做向上向善好少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4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一批批功勋卓著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名字自此镌刻在共和国的历史长卷之上。这些荣获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英雄模范,以忠诚、执着、朴实的高尚品质,为全社会树立起不朽的精神丰碑,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敬仰与学习的楷模。当下,崇尚英雄、学习模范的氛围在华夏大地蔚然成风。岁月更迭,时代变迁,但榜样带来的感动与激励始终如一。(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举办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意义。(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打算如何向这些榜样看齐?随堂练习【答案】(1)有利于弘扬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们向榜样学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2)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关爱他人;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等。4.材料分析题课堂小结原 因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做 法知识点1相交线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知识点1相交线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知识点1相交线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布置作业在周末参与一次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环保宣传等,活动结束后,记录下活动过程和自己的感悟,下节课进行分享。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