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考模拟试卷[范围:第一、二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考模拟试卷[范围:第一、二章]

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考模拟试卷[范围:第一、二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25八下·浦江月考)纯电动汽车环保节能。如图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下列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安装充电桩时,可以不连接地线
B.每个充电桩都要安装保险装置
C.有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
D.电线破损时,只要稍加注意便可安全使用
2.(2019八下·长兴期中)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3.(2025八下·浦江月考)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是()
A. B. C. D.
4.(2024八下·西湖月考)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②2NH3③SO2④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5.(2022八下·温州期中)无线充电是一种增加手机续航时间的方式,其原理为:电流流过充电底座的“送电线圈”产生磁场,手机中的“受电线圈”靠近该磁场时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给智能手机充电。下列实验原理与充电底座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6.(2021八下·滨江期中)在制造精密电阻时,常常采用双线绕法。即把电阻丝从螺线管一端绕到另一端,再从另一端绕回来。如果电流方向如图所示,那么螺线管(  )
A.比用单线绕法磁性强一倍 B.左、右两端都没有磁极
C.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D.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7.(2023八下·拱墅期末)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火线上的保险丝熔断了,可以用铁丝代替
B.闭合开关S2,L2正常工作,此时用测电笔测e、f点氖管都能发光
C.用灯泡L0取代保险丝接入电路,只闭合S1,若L0正常发光而L1不亮,说明电路正常
D.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后,室内电灯全部熄灭,可能是因为插头短路
8.(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一章: 第2节 第1课时电生磁现象)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矩形通电线框中悬挂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当通以图中所示方向的电流时,小磁针N极将 (  )
A.转动90°,垂直指向纸里 B.转动90°,垂直指向纸外
C.转动180°,指向左边 D.静止不动,指向不变
9.(2022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是“线圈不能持续转动”的三幅实验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三幅图中,导线ab、cd所受的磁力方向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B.图乙中,线圈能够持续往下转动变成图丙所示,是由于惯性
C.通电一段时间后,线圈abcd一定会在图乙所示的位置
D.只要开关始终闭合,线圈abcd一定会在图乙的平衡位置左右摆动,永不停止
10.(2024八下·越城月考)人工心脏泵能短时间代替心脏工作,其结构如图所示。线圈AB 固定在活塞的柄上,泵室通过单向阀门与血管相通。阀门S1只能向泵室外侧开启;阀门S2只能向泵室内侧开启。关于人工心脏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AB 中应通入大小方向都不变的直流电
B.人工心脏泵跳动的频率由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决定
C.电流从线圈A 端流入时,血液流入泵室
D.电流从A端流入时,活塞向右移动
11.(2025八下·浦江月考)小敏设计了一种“闯红灯违规模拟记录器”,拍摄机动车闯红灯时的情景,如图甲.工作原理:当光控开关接收到某种颜色光时,开关自动闭合,且当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它的阻值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当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继电器的衔铁就被吸下;光控开关未受到该种光照射时自动断开,衔铁没有被吸引,工作电路中的指示灯发光.已知控制电路电压为6V,继电器线圈电阻10Ω,当控制电路中电流大于0.06A时,衔铁被吸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要记录违规闯红灯的情景,光控开关应在接收到红光时,自动闭合
B.光控开关接收到绿光时,指示灯亮,电控照相机不工作
C.质量小于400kg的车辆违规时不会被拍照记录
D.要使质量较小的车闯红灯也能被拍下,可以在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
12.(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2.3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同步练习)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
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原子是实心球体;
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3.(2022八下·柯桥期末)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奥斯特实验
B.注意行人
C.表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D.探究土壤中有水吗
14.(2025八下·金华月考)小乐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15.(2024八下·西湖月考)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16.(2025八下·南湖月考)金属元素R 为+2价元素,其氧化物中,R与氧元素的点量比为3:2,则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6 B.6g C.24 D.24g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7.(2025八下·浦江月考)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铝④氖气⑤石墨⑥甲烷,由分子构成的是    ,由原子构成的是   。(填序号)
18.(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一章: 第1节 第1课时磁体和磁极 磁化)桌面上放有一定量的铁屑,现将两根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A的N极和条形磁体B的S极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靠近铁屑的上方,吸附一定量的铁屑。若将吸附有铁屑的两极靠在一起,则吸附在连接处的铁屑会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将如图乙所示一根长度略大于两磁体间距的软铁棒轻轻搁在两磁体上,则被吸附的铁屑会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19.(2025八下·南湖月考)
(1)Mg2+中“2”的意义:   .
(2)氨气化学式:   。
(3)含磷洗衣粉中含有 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力+5,则x应为   。
(4)元素A 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xA,元素B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BCly,若化合价不变,则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   .
20.(2025八下·金华月考)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Si是一种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写出表中②和③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3)He与Ne的   。(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相似。
21.(2025八下·南湖月考)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1)明矾 可用于净水,其原因是明矾溶于水形成氮氧化铝胶体,从而吸附水中杂质,写出氢氧化铝的化学式:   .
(2)火星上存在针铁矿[FeO(OH)]和黄钾铁矾[KFe3(SO4)2(OH)],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水。FeO(O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已知黄钾铁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与针铁矿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 中n的值为   .
22.(2025八下·南湖月考)已知一个碳-12 原子的质量为 mkg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nkg,铜原子内有 a个电子,则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铜原子中的中子数是   (用含 m、n、a的式子表示)。
23.(2025八下·义乌月考)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
(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____。
A.m=n B.m=n+x C.m=n-x D.m=x-n
(3)已知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离子的符号为B3+,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50分)
24.(2022八下·诸暨期末)实验一:小敏多次拨动司南勺柄,每次静止后,发现勺柄(S极)始终指向南方(如图甲)。
实验二:小敏将小磁针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附近没有其他磁体,待小磁针静止后,将连接在电路中的一段直导线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后不动,然后接通电路并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实验三:小敏把线圈B用一根长导线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长导线附近放一枚小磁针,待小磁针静止时,将磁铁A迅速插入线圈B中(如图丙),此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而将磁铁A放在线圈B中不动时,小磁针恢复到原来指向且静止不动。
(1)实验一中勺柄静止时始终指南是受地磁场作用,你觉得制作司南方形底盘的材料可以是    (选填“铁"、“钴”或“铜")。
(2)实验二中若想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方向随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直导线应该沿   (选填“东西”或“南北”)方向放置在小磁针正上方。
(3)请分析实验三中磁铁A插入线圈B时,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   
25.(2025八下·浦江月考)如图甲,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于5月5日首飞成功。
C919机舱内覆有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级玻璃棉”,能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音,其单丝纤维直径只有3~5μm;1m3的质量为5kg。机舱内先进的“呼吸系统”,使飞机在气压只有2.5×104Pa左右的万米高空时,能将机外-50℃以下的冷空气不断压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以上,同时系统依靠传感器的自动控制,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
(1)图所示实验中,能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____ 。
A. B.
C. D.
(2)如图乙是模拟空调温控装置原理的简化电路,电源电压为6V,R1为电阻箱,L为阻值不计的线圈,R2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于等于某一值时,接通受控电路使空调工作。
① 若将R1的阻值适当减小,则受控电路将在比设定温度     (选填“高”或“低”)的温度下被接通。
② 当电阻R1调到1kΩ时,能接通受控电路.已知热敏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像如图丙,则此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     A。
(3)飞机利用测距传感器来判断离地高度。若某测距传感器的阻值R1与离地高度h的关系如图a所示,如图b所示的检测电路,电源电压恒定,要使高度表(实质是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能随飞行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则此高度表应安装在     (选填“1”、“2”或“3”)位置,该高度表示数刻度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6.(2024八下·金华市月考)小双想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铁块上绕有导线,线框与灵敏电流表(G表示)相连(线框高度大于铁块高度,实验过程中线框不旋转)。
(1)当开关闭合时,电磁铁的A端是    极。
(2)让线框分别从h1和h2(h2大于h1)竖直下落并穿入磁极A、B之间,G表指针对应的转角度分别为θ1和θ2(θ2大于θ1),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    有关。
(3)把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左端,线框从h1的高度下落,G表指针的偏转角为θ3,观察到θ3大于θ1,表明感应电流的大小还与    有关。
27.(2025八下·浦江月考)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 (如图).
步骤2: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s1.
步骤3: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读数以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的大小 (安) 1.2 1.4 1.6 1.8 2.0 2.2
小车运动的距离 (厘米) 15 19 24 30
(1)本实验中通过实验现象   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
(2)下面的实验也用了与本实验相同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是____.
A.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B.借助水压学习电压
C.用铁屑显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
D.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上串联的两个电阻
E.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有没有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
(3)通过本实验结论可得出的是:    。
(4)小科在第4次实验后结束了实验,小明觉得实验数据还不够。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均有示数分别记为第5次和第6次数据,小车始终不能向右前进,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28.(2025八下·义乌月考)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奥斯特实验,甲、乙两同学对于小磁针转动的原因,两同学有着不同的假设:
甲:是因为导线通电发热,造成导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对流运动使磁针偏转
乙:是因为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磁场对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
(1)老师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①闭合开关;②放置小磁针观察指向;③摆放一根长直导线;为了减弱地磁场的影响,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2)两同学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哪一个观点是正确的:他们调换电池的正负极,改变电流的方向,闭合开关,如果甲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预计应该看到的现象是   。
(3)两同学通过下列实验很快就否定了甲同学的猜想。
则,实验过程中丙组小磁针将____。
A.顺时针偏转,偏转角度变大 B.顺时针偏转,偏转角度变小
C.逆时针偏转,偏转角度变大 D.逆时针偏转,偏转角度变大
29.(2025八下·浦江月考)学习了电磁知识后,小柯了解到相互靠近的通电导线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他将两根导线(可伸长)平行放置后固定(如图1甲所示),然后依次通上如图乙、丙、丁所示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分析图1   (选填序号),可知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2)得到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你的依据是    。
(3)如图2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开关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 ____。
A.不会变形 B.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
C.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 D.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
(4)两根平行放置的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除了与电流大小有关外,还与哪个因素有关 (写出一个因素)   。
30.(2025八下·浦江月考)挪威人伯克兰曾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开创电磁炮先河。我们新型航母装配的舰载机电磁弹射器也是应用了这一原理。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科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如图:给螺线管和铁质撞针都通电后,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
(1)小科要增强电磁炮中螺线管磁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____(选填字母)。
A.增加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C.增大通过螺线管线圈的电流 D.改变线圈的绕向
(2)通电后,撞针为什么会迅速向前移动,其工作原理是:   。
(3)小科测得的一组实验数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如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撞针质量(克) 0.1 0.2 0.3 0.4 0.5
射程(米) 0.48 0.54 0.81 0.46 0.41
小科得出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撞针质量为0.3克时电磁炮的射程最远”的结论。小王觉得这个结论还不可靠,建议再取不同质量的撞针进行实验。你认为选择质量范围在    克之间的撞针进行进一步实验比较合理。
四、综合题(共47分)
31.(2021八下·临海期末)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5个等级(42 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42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6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   ;
(2)某人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   ;
(3)如图乙,在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21400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32.(2024八下·金华市月考)2020年底,杭州老城区掀起加装电梯的热潮,图甲为电梯结构简图,如图乙所示为小金设计的模拟电梯升降的电路设计,A、B为电磁铁,C为橡胶棒,其上面的衔铁左右两端可上下运动,不受磁力时,衔铁回复到图示位置,1、2为两个触点,R为压敏电阻。请回答:
(1)乙图中,仅闭合控制电路中的开关S2,电磁铁B有磁性,衔铁的一端与    (选“1”或“2”)端点接触。
(2)若乙图中电动机所在电路的电流沿顺时针流向时,轿厢上升,则开关S2对应的按钮上应标的符号为    (选填“”或“”)。
(3)若电梯内超重时,电梯停止运转,则压敏电阻R应选择丙图中的    (选填“R1”或“R2”)。
(4)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10V,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导线和线圈电阻不计,该电梯最多能承载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3.(2025八下·浦江月考)冬天坐在马桶上感觉非常冰凉,某学习小组展开“自制智能电热马桶圈”的项目化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一为部分评价指标。
表一:评价量规
评价维度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升温维度 人坐在马桶圈上面后5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无法上升至30℃
节能性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不大于50mA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范围在50—100mA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大于100mA
图甲是该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6V,Ra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变化随如图乙所示。Rb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表二所示。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40mA时,衔铁被吸合,工作电路处于加热状态;在电流小于20mA时,衔铁被释放,工作电路处于保温状态。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为220V,R2=100欧。(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表二: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温度/℃ 20 25 29 32 34 35 36 37 38 40 42 44
阻值/Ω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1)对照评价量规,为使该小组设计的智能电热马桶圈在“节能性”这一维度达到优秀,R1的阻值至少为多少,请计算说明。
(2)请计算体重为50kg的小明坐在马桶上时,马桶圈的温度调控范围 。
(3)在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Ra坏了,于是找了另一个压敏点电阻Rc,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如图乙所示。小明经过分析认为不合适,这样会比较费电。请你通过分析说明理由。(提示:加热状态下比保温状态更费电)
34.(2025八下·南湖月考)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酷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 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 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 105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 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 mg。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____(填字母)。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眨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
(4)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 D3 2.5μg,碳酸钙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要满足每日人体所需补钙量,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
35.(2025八下·金华月考)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化学式()回答:
(1)硝酸铵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3)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
(4)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36.(2024八下·嘉兴期末)氟(F)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元素。
(1)全氟辛酸是稳定的含氟化合物,耐热性好,广泛用于冷却剂等领域。其结构模型如图,化学式为   。
(2)牙膏中的氟对预防齿有重要作用。某品牌牙膏净含量为190克,要求含氟0.1%,若牙膏中的氟仅有氟化钠(NaF)提供,则需添加氟化钠多少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接地,且与地线相连的插座长度最长,确保在用电器在与火线相连之前已和地线相连。
【解答】A、为了防止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因表面带电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要使用三孔插座,即将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可知安装充电桩时要连接地线,故A错误;
B、各个充电桩之间并联,并联电路互不影响,为了安全,每个充电桩都要安装保险装置,故B正确;
C、自来水能导电,为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充电桩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故C错误;
D、电线破损处容易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所以电线若破损,应及时更换,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食品中各成分常指的元素的成分分析。
【解答】 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元素;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C中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其中原子种类为2种,即含有两种元素,可知是化合物。
【解答】A、图中含有三种分子,可知含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含有三种分子和一种原子,即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只含有一种分子,说明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C正确;
D、含有三种分子,即含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解答】①2H中的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个;
②2NH3的2表示氨气分子的个数为2个;
③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④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⑤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⑥2OH﹣中的2表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为2个;
⑦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故错误;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错误;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故正确;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故错误。
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电流流过充电底座的“送电线圈”产生磁场”可知,充电底座的工作原理为电流的磁效应,据此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闭合开关后,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A不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B不合题意;
C.两个N极靠近时排斥离开,原理为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故C不合题意;
D.通过电流时,下方的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即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导线从左向右绕时,与导线从右向左绕时,导线上的电流方向相反。根据安培定则可知,两个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因此相互抵消,即左右两端都没有磁极,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保险丝的特点和用途判断;
(2)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
(3)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分析判断;
(4)根据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判断。
【解答】A.保险丝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材料制成,用铁丝等代替时即使发生火灾它也不会熔断,起不到保护作用,故A错误;
B.闭合开关S2,L2正常工作,e点接电源零线,用测电笔测e点氖管不能发光,f点接电源火线,用测电笔测f点氖管能发光,故B错误;
C.只闭合开关S1,L0与L1是串联,正常情况下,根据U总=U1+U2可知,两个灯泡的电压都小于20V,即亮度偏暗。若L0正常发光而L1不亮,说明L0接通且电压为220V,说明L1短路,故C错误;
D.由生活常识可知,台灯的功率一般比较小,因此造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不会是因台灯的功率过大、由台灯插头插入插座,闭合开关,室内电灯全部熄灭可知,是台灯的插头处有短路,造成保险丝熔断,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①在磁场中某点放一个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②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此时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的环绕方向。
【解答】左边:右手握住直导线,大拇指指向上端,在导线的右侧四指的指尖向里,即该点的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向里;
右边:右手握住直导线,大拇指指向下端,在导线的左侧侧四指的指尖向里,即该点的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向里;
综上所述,小磁针的N极应该向纸内转动90°。
故选A。
9.【答案】D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电动机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对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可对选项中的描述做出判断。【解答】A.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三图中,线圈在转动,但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均未改变,所以导线受力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乙图中,线圈中的ab与cd所受磁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无法使线圈再转动,因此线圈能够连续往下转动变成丙图所示,是由于惯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通电一段时间后,线圈abcd由于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所以最终会停止在乙图所示的位置,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闭合开关,线圈abcd会在乙图的平衡位置左右摆动,但最终会因为受力平衡而停止,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C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右手螺旋定则
【解析】【分析】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电磁铁的磁性发生改变,与左侧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在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间切换,实现活塞的移动。【解答】A、人工心脏泵需要通过活塞的左右运动来控制两个开关的断开与闭合,而活塞的运动是通过线圈AB中的电流方向来控制的,所以线圈AB中应通入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故A错误;
B、人工心脏泵跳动的频率由线圈中电流方向的改变次数来决定,故B错误;
CD、电流从线圈A 端流入时,根据安培定则可知AB的左端为S极,活塞与磁体相互吸引,活塞向左运动,由图可知开关S1闭合,开关S2打开,血液流入泵室,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D
【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要使质量更小的车辆也能被拍照记录,在电路中电流不变时,可通过增大电源电压或并联一个定值电阻等方式来实现。
【解答】A、该装置是闯红灯违规模拟记录器,即在车辆闯红灯时会拍照记录,结合工作原理可知,红灯时控制电路开关应闭合,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工作原理可知,当未接收到红灯时,光控开关断开,电磁铁没有磁性,衔铁不被吸引,指示灯亮,照相机所在支路断开,故B不符合题意;
C、当电流等于0.06A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由图乙可知,此时受到的压力为4000N,车辆的质量为。由图乙可知,压力越小,压敏电阻的阻值越大,电路中电流将大于0.06A,衔铁不会被吸下,照相机不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衔铁被多大的电流吸下不会改变,即电路中电流不变,电源电压不变,则电路中总电阻不变,质量更小的车辆也能被拍下,即压力减小,则压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则应减小电路中其他电阻的阻值,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根据卢瑟福实验的原理及原子的构成分析。
【解答】 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说明原子内部有正电荷存在;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解答】A:奥斯特实验 ,属于实验。
B:注意行人 ,属于符号。
C:表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属于模型。
D:探究土壤中有水吗 ,属于实验。
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进行分析。
【解答】A、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氧化镁中镁元素显示+2价,氧元素显示-2价,则氢氧化钙表示为:MgO,故化学式书写错误;
B、硝酸铵中铵根元素显示+1价,硝酸根显示-1价,则硝酸铵表示为:NH4NO3,故化学式书写正确;
C、铜表示为:Cu,故化学式书写错误;
D、氯化钾中钾元素显示+1价,氯元素显示-1价,则氯化钾表示为:KCl,氯酸钾表示为KClO3,故化学式书写错误。
故答案为:B。
15.【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镍,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表示原子序数为2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是28,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16.【答案】C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在RO中,R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x:16。通过已知的质量比3:2,可以列出比例式求解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已知金属元素R为+2价,氧元素通常显 2价,所以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设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由R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可得x:16=3:2,即2x=16×3,解得x=24。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所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
故答案为:C。
17.【答案】①②⑥;③④⑤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所有金属;稀有气体;常温下为固态的非金属(除了碘)。
【解答】①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②氧气由氧分子构成;③铝由铝原子构成;④氖气由氖原子构成;⑤石墨由碳原子构成;⑥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
可知由分子构成的有:①②⑥;由原子构成的有③④⑤。
18.【答案】减少;减少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
【解析】【分析】根据条形磁铁磁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条形磁铁两端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将两个条形磁铁的磁极吸引在一起时就构成一个整体,则中间磁场会变弱,因此铁屑会减少。
(2)将如图乙所示一根长度略大于两磁体间距的软铁棒轻轻搁在两磁体上,则软铁棒被磁化,此时两个条形磁铁和软铁棒恰好构成一个大的条形磁铁。由于中间部分磁场最弱,因此被吸附的铁屑会减少。
19.【答案】(1)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Ar
(3)3
(4)BxAy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进行分析;
(2)根据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进行分析;
(3)根据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4)根据化合物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 (1)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所以Mg2+中“2”的意义: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为:Ar;
(3)含磷洗衣粉中含有Na5PxO10,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5,氧元素显-2价,(+1)×5+(+5)×x+(-2)×10=0,x=3,所以x应为3;
(4)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xA,钠元素显+1价,所以A的化合价为-x,元素B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Cly,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所以元素B的化合价为+y,若化合价不变,则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BxAy。
20.【答案】(1)非金属
(2)NaCl
(3)化学性质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周期表中,同一横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一竖行,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且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1)Si表示硅元素,硅字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2)化合价为+1价的钠元素②与化合价为-1的氯元素③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
(3)He与Ne处于同一族,其化学性质相似。
(1)Si表示硅元素,硅字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2)化合价为+1价的钠元素②与化合价为-1的氯元素③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
(3)He与Ne处于同一族,其化学性质相似。
21.【答案】(1)Al(OH)3
(2)+3;6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解答】 (1)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氢氧根显-1价,故填:Al(OH)3;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氢氧根显-1,氧元素显-2,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知针铁矿[FeO(O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2)+(-1)=0,则x=+3。钾元素是+1价,铁元素是+3价,硫酸根是-2价,氢氧根是-1价,利用化合价规则由(+1)+(+3)×3+(-2)×2+(-1)n=0,得到n=6。
22.【答案】;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
另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n kg,
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其中有a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A原子中的中子数是;
23.【答案】(1)离子
(2)B
(3)BA3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1)原子得失电子形成了离子,阴阳离子能形成化合物,据此分析回答;
(2)根据原子、离子的转化分析判断;
(3)根据结构特点分析写出化学式。
【解答】 (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核外的电子数是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mnx的关系是:m=x+n,所以,B正确
(3)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B离子的符号为B3+,化合价为+3价,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A3。
24.【答案】(1)铜
(2)南北
(3)由于磁铁A插入线圈B,使得在闭合回路中线圈B切割磁感线,形成感应电流; 长导线上有电流通过,由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使得小磁针发生偏转。
【知识点】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1)铁磁性材料包括铁、钴、镍等金属,分析底盘是否能够为铁磁性材料即可;
(2)当导线的方向与原来小磁针的方向平行时,小磁针处在电流产生的磁场中受到的磁力最大,偏转最明显;
(3)根据电磁感应发生的条件分析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再根据通电导体周围磁场的知识分析小磁针受力偏转的原因。
【解答】(1)为了保证司南的勺柄能够在底盘上自由转动,那么底片不能为铁磁性材料,因此制作司南底盘的材料可以是铜。
(2)在正常情况下,小磁针静止时沿南北方向,因此直导线应该沿南北方向放在小磁针的正上方。
(3)实验三中磁铁A插入线圈B时,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由于磁铁A插入线圈B,使得在闭合回路中线圈B切割磁感线,形成感应电流; 长导线上有电流通过,由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使得小磁针发生偏转。
25.【答案】(1)A
(2)①低;0.002
(3)3;不均匀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1)鉴别电动机原理图和发电机原理图,一般通过是否有电源进行判断,有电源的是电动机。
(2)结合图像、欧姆定律以及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特点判断电路中电流大小。
(3)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串联电路电阻越大,分压越大。
【解答】(1)A、电路中有电源,是电动机原理图,故A正确;
B、电路中没有电源,是发电机原理图,故B错误;
C、电磁继电器,原理是电路的磁效应,故C错误;
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属于发电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①电路中电流不变,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阻不变,将R1的阻值适当减小,则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由“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知,受控电路将比在设定温度更低时被接通。
由图丙可知,当电流为0.002A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V,则两端的电压为6V-4V=2V,的阻值为1000欧姆,电流为,符合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规律,故此时控制电路的电流为0.002A。
(3)由图a可知,传感器的阻值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要求电表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该表不是电流表,是电压表。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传感器电阻变大时,其两端的分压也将变大,所以高度表应并联在传感器两端,即3位置。
电压表的示数为,可知U与不成正比,故刻度不均匀。
26.【答案】(1)S
(2)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3)磁场强弱
【知识点】电磁感应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定电磁铁的极性。
(2)高度不同,则下落过程中的速度不同,据此分析。
(3)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度有关,磁场越强,感应电流越大。
【解答】(1)由图可知,电流从左边电磁铁的左端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A端为S极。
(2)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线框分别从h1和h2(h2大于h1)竖直下落并穿入磁极A、B之间,h2的高度高,下落的速度大,则感应电流越大,故θ2大于θ1,所以该实验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线框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
(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其他因素一定时,电流越大,磁场越强。
把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左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电流最大,则电磁铁的磁性最强;在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观察到θ3大于θ1,说明产生的感应电流增大;故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有关。
故答案为:(1)S;(2)切割磁感线的速度;(3)磁场强弱。
27.【答案】(1)小车运动的距离
(2)C;E
(3)在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排斥力越大,小车移动距离越远
(4)对调了磁极,改变了电流的方向,使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而不能向右移动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实验测量的是小车移动的距离,可知是用小车运动的距离来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
(2)转换法:用更易观察测量的现象来反映不易观察或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线圈匝数相同,在书写结论时,不要忘记书写前提。
(4)电磁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绕线方向有关,只改绕线方向或磁场方向,电磁铁的磁极发生改变。
【解答】(1)实验采用了转换法,用小车运动的距离来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
(2)A、用磁感线描述磁场,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错误;
B、借助水压学习电压,采用的是类比法,故B错误;
C、用铁屑显示看不见的磁场,采用了转换法,故C正确;
D、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上串联的两个电阻,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
E、用是否有水花来反映音叉的振动,采用了转换法,故E正确。
故答案为:CE。
(3)滑片向右移,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运动的距离变远,即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可得:在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4)小车不向右运动,是因为没有受到向右的力,可能是因为实验时改变了电流方向,电磁铁与条形磁铁之间由相互排斥转化为相互吸引,所以磁铁不向右运动。
28.【答案】(1)B
(2)磁针偏转的方向不变
(3)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1)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直导线开始放置时应顺着小磁针的方向。
(2)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3)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有关,对比甲、丙两图,分析电流方向与电流大小得出结论;
【解答】(1)为了减弱地磁场的影响,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B。
(2)如果乙正确,他们调换电池的正负极,改变电流的方向,磁场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如果甲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磁针偏转的方向不变。
(3)图乙与图甲比较可知,丙图中粗铂丝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源相同,所以丙图中电流较大,所以小磁针偏转角度较大;丙图与甲图中的铂丝中的电流方向相反,所以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因此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相反,因此丙组中小磁针将顺时针偏转,偏转角度变大。
故答案为:A;
29.【答案】(1)丙、丁
(2)乙、丙中电流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导线形变程度不同
(3)C
(4)导线间距离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图丙和丁,电流方向相同,导线间距离不同,可知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2)探究相互作用力与电流方向有关,则应选择电流大小相同而电流方向不同的实验进行分析。
(3)参考图1中导线间相互作用力的情况判断星形回路导线间是相互吸引还是排斥来确定回路的面积变化情况。
(4)导线间距离也会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造成影响。
【解答】(1)要探究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是否有关,应控制电流方向相同,结合图像可知,应选择丙和丁进行实验。
(2)乙和丙中电流方向不同,乙中两根导线相互吸引,丙中两根导线相互排斥,可知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由图1可知,当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会相互排斥,由图2可知,构成星形四个角的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可知导线将相互排斥,会导致导线间距离变大,星形回路的总面积变大。
故答案为:C。
(4)在电流一定时,导线间距离越大,相互作用力越小,可知相互作用力还与导线间的距离有关。
30.【答案】(1)A;C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3)0.2-0.4
【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及线圈匝数有关,磁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及绕线方向有关。
(2)通过导体在磁场中国受力转动,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3)实验应在0.3g左右多设置几组实验,找到更合适的质量。
【解答】(1)A、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故A正确;
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电磁铁的磁性不会增强,磁场的方向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
C、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故C正确;
D、改变线圈的绕向,电磁铁的磁性不会增强,磁场的方向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2)撞针在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在磁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撞针的质量小于0.3g时,随着撞针的质量变大,射程变大,当质量大于0.3g时,随撞针质量增大,射程变小,可知质量在0.3g左右射程最远,所以应在0.2-0.4g之间多设置几组实验进行探究。
31.【答案】(1)金属笔卡(或笔尾金属体)
(2)0
(3)解:当人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
I= =0.01A
答: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0.01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
(2)根据零线是否带电分析;
(3)首先根据U笔=U总-U人计算出测电笔两端的电压,再根据计算出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
【解答】(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金属笔卡(或笔尾金属体);
(2)在家庭电路中,火线带电,而零线不带电,则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0。
32.【答案】(1)2
(2)
(3)R1
(4)由题意可知,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电磁铁线圈中电流最小为200mA=0.2A,
由欧姆定律可知,压敏电阻的最大阻值为:R===50Ω,
由图丙可知,此时载重为:G=F=10.5×103N,
则电梯最多能承载的质量为:m===1050kg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 (1)仅闭合控制电路中的开关S2,电磁铁B有磁性,衔铁的右端被吸引,工作电路接通,据此分析;
(2)根据题意和电动机所在电路的电流方向分析即可;
(3)电梯停止运转,A、B为电磁铁都不能将衔铁吸引下来,电路中的电流都很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很大,据此判断压敏电阻的阻值与载重的关系,从而进行选择;
(4)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时压敏电阻的最大阻值,由图丙可知最大载重,进而计算质量。
【解答】 (1)乙图中,仅闭合控制电路中的开关S2,电磁铁B有磁性,衔铁的右端被吸引,与2端点接触,工作电路接通;
(2)由题意可知,电动机所在电路的电流沿顺时针流向时,轿厢上升。 由图乙可知,当闭合开关S2时,电磁铁B有磁性,衔铁的右端被吸引,与2端点接触,工作电路接通,电动机所在电路的电流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则轿厢下降,则开关S2对应的按钮上应标的符号为: 。
(3)电梯超重时,电梯停止运转,则说明A、B为电磁铁都不能将衔铁吸引下来,说明电梯超重时,无论是闭合S1或S2电 路中的电流都很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很大,则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着载重的变大而变大,所以压敏电阻R应选择丙图中的R1 。
33.【答案】(1)由题中信息可知,要达到优秀,在保温档时工作电路电流不大于50毫安,当电流为50毫安时,电路中总电阻为
R2=100欧,则R1的阻值至少为
(2)当体重为50kg的小明坐在马桶上时,压力为
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为50欧姆,保温时电流为20毫安,此时温度最高,电路为串联电路,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由表二可知,此时温度为40℃。
加热时,衔铁吸下,此时电流为40毫安,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由表二可知,此时温度为32℃。
可知温度控制在32-40℃。
(3)(3)换成,当没有人坐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100欧姆,当电磁继电器的电流大于0.04A时,衔铁被吸下,开始加热,此时的总电阻为
热敏电阻的阻值小于
由表二可知,此时温度为25℃,即温度低于25℃时,即使没有人使用马桶,马桶也会自动开始加热,比较费电,所以不合理。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总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
(2)利用题中最大和最小电流分别计算热敏电阻的阻值,结合表二得到温度变化范围。
(3)换成,计算开始加热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判断加热时环境温度,温度过低,会导致没有使用时,也会自动加热,费电,不合理。
34.【答案】(1)B
(2)+5
(3)400
(4)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的片数为:。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题干数据来分析;
(4)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钙元素;
(2)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化合价是+2,氢氧根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列式:(+2)×10+6x+(-2)×24+(-1)×2=0,解得x=+5;
(3)此人每天需要喝骨头汤的量是:。
35.【答案】(1)80
(2)7:1:12
(3)175
(4)160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4)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解答】(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4+16×3=80;
(2)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
(3)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00g××100%=175g;
(4)设硝酸铵的质量为x,则:
x××100%=120g××100%
x=160g,
答:160g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4+16×3=80;
(2)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
(3)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00g××100%=175g;
(4)设硝酸铵的质量为x,则:
x××100%=120g××100%
x=160g,
答:160g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36.【答案】(1)C8HF15O2
(2)解:mF=190克×0.1%=0.19克
答:需添加氟化钠0.42克。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模型图确定全氟辛酸的分子构成,进而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2)首先用牙膏的净含量×含氟量得到氟元素的质量,再计算出氟化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析,最后用氟元素的质量÷氟元素的质量分数得到氟化钠的质量。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 全氟辛酸 由8个碳原子、1个氢原子、15个氟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化学式为: C8HF15O2 。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考模拟试卷[范围:第一、二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25八下·浦江月考)纯电动汽车环保节能。如图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下列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安装充电桩时,可以不连接地线
B.每个充电桩都要安装保险装置
C.有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
D.电线破损时,只要稍加注意便可安全使用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接地,且与地线相连的插座长度最长,确保在用电器在与火线相连之前已和地线相连。
【解答】A、为了防止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因表面带电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要使用三孔插座,即将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可知安装充电桩时要连接地线,故A错误;
B、各个充电桩之间并联,并联电路互不影响,为了安全,每个充电桩都要安装保险装置,故B正确;
C、自来水能导电,为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充电桩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故C错误;
D、电线破损处容易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所以电线若破损,应及时更换,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19八下·长兴期中)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食品中各成分常指的元素的成分分析。
【解答】 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元素;
故答案为:A。
3.(2025八下·浦江月考)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C中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其中原子种类为2种,即含有两种元素,可知是化合物。
【解答】A、图中含有三种分子,可知含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含有三种分子和一种原子,即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只含有一种分子,说明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C正确;
D、含有三种分子,即含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2024八下·西湖月考)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②2NH3③SO2④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解答】①2H中的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个;
②2NH3的2表示氨气分子的个数为2个;
③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④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⑤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⑥2OH﹣中的2表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为2个;
⑦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故错误;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错误;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故正确;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故错误。
故答案为:C。
5.(2022八下·温州期中)无线充电是一种增加手机续航时间的方式,其原理为:电流流过充电底座的“送电线圈”产生磁场,手机中的“受电线圈”靠近该磁场时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给智能手机充电。下列实验原理与充电底座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电流流过充电底座的“送电线圈”产生磁场”可知,充电底座的工作原理为电流的磁效应,据此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闭合开关后,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A不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B不合题意;
C.两个N极靠近时排斥离开,原理为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故C不合题意;
D.通过电流时,下方的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即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1八下·滨江期中)在制造精密电阻时,常常采用双线绕法。即把电阻丝从螺线管一端绕到另一端,再从另一端绕回来。如果电流方向如图所示,那么螺线管(  )
A.比用单线绕法磁性强一倍 B.左、右两端都没有磁极
C.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D.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导线从左向右绕时,与导线从右向左绕时,导线上的电流方向相反。根据安培定则可知,两个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因此相互抵消,即左右两端都没有磁极,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2023八下·拱墅期末)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火线上的保险丝熔断了,可以用铁丝代替
B.闭合开关S2,L2正常工作,此时用测电笔测e、f点氖管都能发光
C.用灯泡L0取代保险丝接入电路,只闭合S1,若L0正常发光而L1不亮,说明电路正常
D.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后,室内电灯全部熄灭,可能是因为插头短路
【答案】D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保险丝的特点和用途判断;
(2)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
(3)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分析判断;
(4)根据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判断。
【解答】A.保险丝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材料制成,用铁丝等代替时即使发生火灾它也不会熔断,起不到保护作用,故A错误;
B.闭合开关S2,L2正常工作,e点接电源零线,用测电笔测e点氖管不能发光,f点接电源火线,用测电笔测f点氖管能发光,故B错误;
C.只闭合开关S1,L0与L1是串联,正常情况下,根据U总=U1+U2可知,两个灯泡的电压都小于20V,即亮度偏暗。若L0正常发光而L1不亮,说明L0接通且电压为220V,说明L1短路,故C错误;
D.由生活常识可知,台灯的功率一般比较小,因此造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不会是因台灯的功率过大、由台灯插头插入插座,闭合开关,室内电灯全部熄灭可知,是台灯的插头处有短路,造成保险丝熔断,故D正确。
故选D。
8.(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一章: 第2节 第1课时电生磁现象)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矩形通电线框中悬挂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当通以图中所示方向的电流时,小磁针N极将 (  )
A.转动90°,垂直指向纸里 B.转动90°,垂直指向纸外
C.转动180°,指向左边 D.静止不动,指向不变
【答案】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①在磁场中某点放一个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②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此时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的环绕方向。
【解答】左边:右手握住直导线,大拇指指向上端,在导线的右侧四指的指尖向里,即该点的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向里;
右边:右手握住直导线,大拇指指向下端,在导线的左侧侧四指的指尖向里,即该点的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向里;
综上所述,小磁针的N极应该向纸内转动90°。
故选A。
9.(2022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是“线圈不能持续转动”的三幅实验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三幅图中,导线ab、cd所受的磁力方向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B.图乙中,线圈能够持续往下转动变成图丙所示,是由于惯性
C.通电一段时间后,线圈abcd一定会在图乙所示的位置
D.只要开关始终闭合,线圈abcd一定会在图乙的平衡位置左右摆动,永不停止
【答案】D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电动机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对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可对选项中的描述做出判断。【解答】A.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三图中,线圈在转动,但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均未改变,所以导线受力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乙图中,线圈中的ab与cd所受磁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无法使线圈再转动,因此线圈能够连续往下转动变成丙图所示,是由于惯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通电一段时间后,线圈abcd由于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所以最终会停止在乙图所示的位置,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闭合开关,线圈abcd会在乙图的平衡位置左右摆动,但最终会因为受力平衡而停止,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4八下·越城月考)人工心脏泵能短时间代替心脏工作,其结构如图所示。线圈AB 固定在活塞的柄上,泵室通过单向阀门与血管相通。阀门S1只能向泵室外侧开启;阀门S2只能向泵室内侧开启。关于人工心脏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AB 中应通入大小方向都不变的直流电
B.人工心脏泵跳动的频率由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决定
C.电流从线圈A 端流入时,血液流入泵室
D.电流从A端流入时,活塞向右移动
【答案】C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右手螺旋定则
【解析】【分析】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电磁铁的磁性发生改变,与左侧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在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间切换,实现活塞的移动。【解答】A、人工心脏泵需要通过活塞的左右运动来控制两个开关的断开与闭合,而活塞的运动是通过线圈AB中的电流方向来控制的,所以线圈AB中应通入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故A错误;
B、人工心脏泵跳动的频率由线圈中电流方向的改变次数来决定,故B错误;
CD、电流从线圈A 端流入时,根据安培定则可知AB的左端为S极,活塞与磁体相互吸引,活塞向左运动,由图可知开关S1闭合,开关S2打开,血液流入泵室,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11.(2025八下·浦江月考)小敏设计了一种“闯红灯违规模拟记录器”,拍摄机动车闯红灯时的情景,如图甲.工作原理:当光控开关接收到某种颜色光时,开关自动闭合,且当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它的阻值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当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继电器的衔铁就被吸下;光控开关未受到该种光照射时自动断开,衔铁没有被吸引,工作电路中的指示灯发光.已知控制电路电压为6V,继电器线圈电阻10Ω,当控制电路中电流大于0.06A时,衔铁被吸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要记录违规闯红灯的情景,光控开关应在接收到红光时,自动闭合
B.光控开关接收到绿光时,指示灯亮,电控照相机不工作
C.质量小于400kg的车辆违规时不会被拍照记录
D.要使质量较小的车闯红灯也能被拍下,可以在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
【答案】D
【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要使质量更小的车辆也能被拍照记录,在电路中电流不变时,可通过增大电源电压或并联一个定值电阻等方式来实现。
【解答】A、该装置是闯红灯违规模拟记录器,即在车辆闯红灯时会拍照记录,结合工作原理可知,红灯时控制电路开关应闭合,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工作原理可知,当未接收到红灯时,光控开关断开,电磁铁没有磁性,衔铁不被吸引,指示灯亮,照相机所在支路断开,故B不符合题意;
C、当电流等于0.06A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由图乙可知,此时受到的压力为4000N,车辆的质量为。由图乙可知,压力越小,压敏电阻的阻值越大,电路中电流将大于0.06A,衔铁不会被吸下,照相机不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衔铁被多大的电流吸下不会改变,即电路中电流不变,电源电压不变,则电路中总电阻不变,质量更小的车辆也能被拍下,即压力减小,则压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则应减小电路中其他电阻的阻值,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2.3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同步练习)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
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原子是实心球体;
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根据卢瑟福实验的原理及原子的构成分析。
【解答】 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说明原子内部有正电荷存在;
故答案为:C。
13.(2022八下·柯桥期末)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奥斯特实验
B.注意行人
C.表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D.探究土壤中有水吗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解答】A:奥斯特实验 ,属于实验。
B:注意行人 ,属于符号。
C:表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属于模型。
D:探究土壤中有水吗 ,属于实验。
故选C。
14.(2025八下·金华月考)小乐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进行分析。
【解答】A、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氧化镁中镁元素显示+2价,氧元素显示-2价,则氢氧化钙表示为:MgO,故化学式书写错误;
B、硝酸铵中铵根元素显示+1价,硝酸根显示-1价,则硝酸铵表示为:NH4NO3,故化学式书写正确;
C、铜表示为:Cu,故化学式书写错误;
D、氯化钾中钾元素显示+1价,氯元素显示-1价,则氯化钾表示为:KCl,氯酸钾表示为KClO3,故化学式书写错误。
故答案为:B。
15.(2024八下·西湖月考)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镍,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表示原子序数为2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是28,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16.(2025八下·南湖月考)金属元素R 为+2价元素,其氧化物中,R与氧元素的点量比为3:2,则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6 B.6g C.24 D.24g
【答案】C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在RO中,R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x:16。通过已知的质量比3:2,可以列出比例式求解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已知金属元素R为+2价,氧元素通常显 2价,所以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设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由R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可得x:16=3:2,即2x=16×3,解得x=24。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所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7.(2025八下·浦江月考)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铝④氖气⑤石墨⑥甲烷,由分子构成的是    ,由原子构成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①②⑥;③④⑤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所有金属;稀有气体;常温下为固态的非金属(除了碘)。
【解答】①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②氧气由氧分子构成;③铝由铝原子构成;④氖气由氖原子构成;⑤石墨由碳原子构成;⑥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
可知由分子构成的有:①②⑥;由原子构成的有③④⑤。
18.(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一章: 第1节 第1课时磁体和磁极 磁化)桌面上放有一定量的铁屑,现将两根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A的N极和条形磁体B的S极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靠近铁屑的上方,吸附一定量的铁屑。若将吸附有铁屑的两极靠在一起,则吸附在连接处的铁屑会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将如图乙所示一根长度略大于两磁体间距的软铁棒轻轻搁在两磁体上,则被吸附的铁屑会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答案】减少;减少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
【解析】【分析】根据条形磁铁磁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条形磁铁两端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将两个条形磁铁的磁极吸引在一起时就构成一个整体,则中间磁场会变弱,因此铁屑会减少。
(2)将如图乙所示一根长度略大于两磁体间距的软铁棒轻轻搁在两磁体上,则软铁棒被磁化,此时两个条形磁铁和软铁棒恰好构成一个大的条形磁铁。由于中间部分磁场最弱,因此被吸附的铁屑会减少。
19.(2025八下·南湖月考)
(1)Mg2+中“2”的意义:   .
(2)氨气化学式:   。
(3)含磷洗衣粉中含有 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力+5,则x应为   。
(4)元素A 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xA,元素B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BCly,若化合价不变,则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   .
【答案】(1)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Ar
(3)3
(4)BxAy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进行分析;
(2)根据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进行分析;
(3)根据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4)根据化合物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 (1)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所以Mg2+中“2”的意义: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为:Ar;
(3)含磷洗衣粉中含有Na5PxO10,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5,氧元素显-2价,(+1)×5+(+5)×x+(-2)×10=0,x=3,所以x应为3;
(4)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xA,钠元素显+1价,所以A的化合价为-x,元素B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Cly,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所以元素B的化合价为+y,若化合价不变,则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BxAy。
20.(2025八下·金华月考)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Si是一种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写出表中②和③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3)He与Ne的   。(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非金属
(2)NaCl
(3)化学性质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周期表中,同一横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一竖行,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且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1)Si表示硅元素,硅字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2)化合价为+1价的钠元素②与化合价为-1的氯元素③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
(3)He与Ne处于同一族,其化学性质相似。
(1)Si表示硅元素,硅字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2)化合价为+1价的钠元素②与化合价为-1的氯元素③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
(3)He与Ne处于同一族,其化学性质相似。
21.(2025八下·南湖月考)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1)明矾 可用于净水,其原因是明矾溶于水形成氮氧化铝胶体,从而吸附水中杂质,写出氢氧化铝的化学式:   .
(2)火星上存在针铁矿[FeO(OH)]和黄钾铁矾[KFe3(SO4)2(OH)],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水。FeO(O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已知黄钾铁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与针铁矿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 中n的值为   .
【答案】(1)Al(OH)3
(2)+3;6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解答】 (1)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氢氧根显-1价,故填:Al(OH)3;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氢氧根显-1,氧元素显-2,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知针铁矿[FeO(O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2)+(-1)=0,则x=+3。钾元素是+1价,铁元素是+3价,硫酸根是-2价,氢氧根是-1价,利用化合价规则由(+1)+(+3)×3+(-2)×2+(-1)n=0,得到n=6。
22.(2025八下·南湖月考)已知一个碳-12 原子的质量为 mkg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nkg,铜原子内有 a个电子,则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铜原子中的中子数是   (用含 m、n、a的式子表示)。
【答案】;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
另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n kg,
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其中有a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A原子中的中子数是;
23.(2025八下·义乌月考)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
(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____。
A.m=n B.m=n+x C.m=n-x D.m=x-n
(3)已知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离子的符号为B3+,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答案】(1)离子
(2)B
(3)BA3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1)原子得失电子形成了离子,阴阳离子能形成化合物,据此分析回答;
(2)根据原子、离子的转化分析判断;
(3)根据结构特点分析写出化学式。
【解答】 (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核外的电子数是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mnx的关系是:m=x+n,所以,B正确
(3)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B离子的符号为B3+,化合价为+3价,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A3。
三、实验探究题(共50分)
24.(2022八下·诸暨期末)实验一:小敏多次拨动司南勺柄,每次静止后,发现勺柄(S极)始终指向南方(如图甲)。
实验二:小敏将小磁针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附近没有其他磁体,待小磁针静止后,将连接在电路中的一段直导线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后不动,然后接通电路并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实验三:小敏把线圈B用一根长导线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长导线附近放一枚小磁针,待小磁针静止时,将磁铁A迅速插入线圈B中(如图丙),此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而将磁铁A放在线圈B中不动时,小磁针恢复到原来指向且静止不动。
(1)实验一中勺柄静止时始终指南是受地磁场作用,你觉得制作司南方形底盘的材料可以是    (选填“铁"、“钴”或“铜")。
(2)实验二中若想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方向随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直导线应该沿   (选填“东西”或“南北”)方向放置在小磁针正上方。
(3)请分析实验三中磁铁A插入线圈B时,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   
【答案】(1)铜
(2)南北
(3)由于磁铁A插入线圈B,使得在闭合回路中线圈B切割磁感线,形成感应电流; 长导线上有电流通过,由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使得小磁针发生偏转。
【知识点】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1)铁磁性材料包括铁、钴、镍等金属,分析底盘是否能够为铁磁性材料即可;
(2)当导线的方向与原来小磁针的方向平行时,小磁针处在电流产生的磁场中受到的磁力最大,偏转最明显;
(3)根据电磁感应发生的条件分析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再根据通电导体周围磁场的知识分析小磁针受力偏转的原因。
【解答】(1)为了保证司南的勺柄能够在底盘上自由转动,那么底片不能为铁磁性材料,因此制作司南底盘的材料可以是铜。
(2)在正常情况下,小磁针静止时沿南北方向,因此直导线应该沿南北方向放在小磁针的正上方。
(3)实验三中磁铁A插入线圈B时,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由于磁铁A插入线圈B,使得在闭合回路中线圈B切割磁感线,形成感应电流; 长导线上有电流通过,由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使得小磁针发生偏转。
25.(2025八下·浦江月考)如图甲,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于5月5日首飞成功。
C919机舱内覆有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级玻璃棉”,能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音,其单丝纤维直径只有3~5μm;1m3的质量为5kg。机舱内先进的“呼吸系统”,使飞机在气压只有2.5×104Pa左右的万米高空时,能将机外-50℃以下的冷空气不断压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以上,同时系统依靠传感器的自动控制,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
(1)图所示实验中,能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____ 。
A. B.
C. D.
(2)如图乙是模拟空调温控装置原理的简化电路,电源电压为6V,R1为电阻箱,L为阻值不计的线圈,R2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于等于某一值时,接通受控电路使空调工作。
① 若将R1的阻值适当减小,则受控电路将在比设定温度     (选填“高”或“低”)的温度下被接通。
② 当电阻R1调到1kΩ时,能接通受控电路.已知热敏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像如图丙,则此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     A。
(3)飞机利用测距传感器来判断离地高度。若某测距传感器的阻值R1与离地高度h的关系如图a所示,如图b所示的检测电路,电源电压恒定,要使高度表(实质是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能随飞行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则此高度表应安装在     (选填“1”、“2”或“3”)位置,该高度表示数刻度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答案】(1)A
(2)①低;0.002
(3)3;不均匀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1)鉴别电动机原理图和发电机原理图,一般通过是否有电源进行判断,有电源的是电动机。
(2)结合图像、欧姆定律以及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特点判断电路中电流大小。
(3)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串联电路电阻越大,分压越大。
【解答】(1)A、电路中有电源,是电动机原理图,故A正确;
B、电路中没有电源,是发电机原理图,故B错误;
C、电磁继电器,原理是电路的磁效应,故C错误;
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属于发电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①电路中电流不变,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阻不变,将R1的阻值适当减小,则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由“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知,受控电路将比在设定温度更低时被接通。
由图丙可知,当电流为0.002A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V,则两端的电压为6V-4V=2V,的阻值为1000欧姆,电流为,符合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规律,故此时控制电路的电流为0.002A。
(3)由图a可知,传感器的阻值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要求电表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该表不是电流表,是电压表。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传感器电阻变大时,其两端的分压也将变大,所以高度表应并联在传感器两端,即3位置。
电压表的示数为,可知U与不成正比,故刻度不均匀。
26.(2024八下·金华市月考)小双想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铁块上绕有导线,线框与灵敏电流表(G表示)相连(线框高度大于铁块高度,实验过程中线框不旋转)。
(1)当开关闭合时,电磁铁的A端是    极。
(2)让线框分别从h1和h2(h2大于h1)竖直下落并穿入磁极A、B之间,G表指针对应的转角度分别为θ1和θ2(θ2大于θ1),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    有关。
(3)把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左端,线框从h1的高度下落,G表指针的偏转角为θ3,观察到θ3大于θ1,表明感应电流的大小还与    有关。
【答案】(1)S
(2)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3)磁场强弱
【知识点】电磁感应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定电磁铁的极性。
(2)高度不同,则下落过程中的速度不同,据此分析。
(3)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度有关,磁场越强,感应电流越大。
【解答】(1)由图可知,电流从左边电磁铁的左端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A端为S极。
(2)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线框分别从h1和h2(h2大于h1)竖直下落并穿入磁极A、B之间,h2的高度高,下落的速度大,则感应电流越大,故θ2大于θ1,所以该实验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线框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
(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其他因素一定时,电流越大,磁场越强。
把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左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电流最大,则电磁铁的磁性最强;在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观察到θ3大于θ1,说明产生的感应电流增大;故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有关。
故答案为:(1)S;(2)切割磁感线的速度;(3)磁场强弱。
27.(2025八下·浦江月考)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 (如图).
步骤2: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s1.
步骤3: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读数以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的大小 (安) 1.2 1.4 1.6 1.8 2.0 2.2
小车运动的距离 (厘米) 15 19 24 30
(1)本实验中通过实验现象   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
(2)下面的实验也用了与本实验相同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是____.
A.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B.借助水压学习电压
C.用铁屑显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
D.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上串联的两个电阻
E.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有没有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
(3)通过本实验结论可得出的是:    。
(4)小科在第4次实验后结束了实验,小明觉得实验数据还不够。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均有示数分别记为第5次和第6次数据,小车始终不能向右前进,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小车运动的距离
(2)C;E
(3)在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排斥力越大,小车移动距离越远
(4)对调了磁极,改变了电流的方向,使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而不能向右移动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实验测量的是小车移动的距离,可知是用小车运动的距离来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
(2)转换法:用更易观察测量的现象来反映不易观察或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线圈匝数相同,在书写结论时,不要忘记书写前提。
(4)电磁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绕线方向有关,只改绕线方向或磁场方向,电磁铁的磁极发生改变。
【解答】(1)实验采用了转换法,用小车运动的距离来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
(2)A、用磁感线描述磁场,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错误;
B、借助水压学习电压,采用的是类比法,故B错误;
C、用铁屑显示看不见的磁场,采用了转换法,故C正确;
D、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上串联的两个电阻,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
E、用是否有水花来反映音叉的振动,采用了转换法,故E正确。
故答案为:CE。
(3)滑片向右移,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运动的距离变远,即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可得:在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4)小车不向右运动,是因为没有受到向右的力,可能是因为实验时改变了电流方向,电磁铁与条形磁铁之间由相互排斥转化为相互吸引,所以磁铁不向右运动。
28.(2025八下·义乌月考)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奥斯特实验,甲、乙两同学对于小磁针转动的原因,两同学有着不同的假设:
甲:是因为导线通电发热,造成导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对流运动使磁针偏转
乙:是因为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磁场对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
(1)老师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①闭合开关;②放置小磁针观察指向;③摆放一根长直导线;为了减弱地磁场的影响,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2)两同学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哪一个观点是正确的:他们调换电池的正负极,改变电流的方向,闭合开关,如果甲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预计应该看到的现象是   。
(3)两同学通过下列实验很快就否定了甲同学的猜想。
则,实验过程中丙组小磁针将____。
A.顺时针偏转,偏转角度变大 B.顺时针偏转,偏转角度变小
C.逆时针偏转,偏转角度变大 D.逆时针偏转,偏转角度变大
【答案】(1)B
(2)磁针偏转的方向不变
(3)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1)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直导线开始放置时应顺着小磁针的方向。
(2)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3)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有关,对比甲、丙两图,分析电流方向与电流大小得出结论;
【解答】(1)为了减弱地磁场的影响,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B。
(2)如果乙正确,他们调换电池的正负极,改变电流的方向,磁场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如果甲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磁针偏转的方向不变。
(3)图乙与图甲比较可知,丙图中粗铂丝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源相同,所以丙图中电流较大,所以小磁针偏转角度较大;丙图与甲图中的铂丝中的电流方向相反,所以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因此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相反,因此丙组中小磁针将顺时针偏转,偏转角度变大。
故答案为:A;
29.(2025八下·浦江月考)学习了电磁知识后,小柯了解到相互靠近的通电导线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他将两根导线(可伸长)平行放置后固定(如图1甲所示),然后依次通上如图乙、丙、丁所示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分析图1   (选填序号),可知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2)得到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你的依据是    。
(3)如图2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开关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 ____。
A.不会变形 B.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
C.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 D.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
(4)两根平行放置的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除了与电流大小有关外,还与哪个因素有关 (写出一个因素)   。
【答案】(1)丙、丁
(2)乙、丙中电流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导线形变程度不同
(3)C
(4)导线间距离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图丙和丁,电流方向相同,导线间距离不同,可知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2)探究相互作用力与电流方向有关,则应选择电流大小相同而电流方向不同的实验进行分析。
(3)参考图1中导线间相互作用力的情况判断星形回路导线间是相互吸引还是排斥来确定回路的面积变化情况。
(4)导线间距离也会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造成影响。
【解答】(1)要探究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是否有关,应控制电流方向相同,结合图像可知,应选择丙和丁进行实验。
(2)乙和丙中电流方向不同,乙中两根导线相互吸引,丙中两根导线相互排斥,可知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由图1可知,当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会相互排斥,由图2可知,构成星形四个角的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可知导线将相互排斥,会导致导线间距离变大,星形回路的总面积变大。
故答案为:C。
(4)在电流一定时,导线间距离越大,相互作用力越小,可知相互作用力还与导线间的距离有关。
30.(2025八下·浦江月考)挪威人伯克兰曾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开创电磁炮先河。我们新型航母装配的舰载机电磁弹射器也是应用了这一原理。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科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如图:给螺线管和铁质撞针都通电后,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
(1)小科要增强电磁炮中螺线管磁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____(选填字母)。
A.增加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C.增大通过螺线管线圈的电流 D.改变线圈的绕向
(2)通电后,撞针为什么会迅速向前移动,其工作原理是:   。
(3)小科测得的一组实验数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如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撞针质量(克) 0.1 0.2 0.3 0.4 0.5
射程(米) 0.48 0.54 0.81 0.46 0.41
小科得出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撞针质量为0.3克时电磁炮的射程最远”的结论。小王觉得这个结论还不可靠,建议再取不同质量的撞针进行实验。你认为选择质量范围在    克之间的撞针进行进一步实验比较合理。
【答案】(1)A;C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3)0.2-0.4
【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及线圈匝数有关,磁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及绕线方向有关。
(2)通过导体在磁场中国受力转动,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3)实验应在0.3g左右多设置几组实验,找到更合适的质量。
【解答】(1)A、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故A正确;
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电磁铁的磁性不会增强,磁场的方向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
C、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故C正确;
D、改变线圈的绕向,电磁铁的磁性不会增强,磁场的方向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2)撞针在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在磁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撞针的质量小于0.3g时,随着撞针的质量变大,射程变大,当质量大于0.3g时,随撞针质量增大,射程变小,可知质量在0.3g左右射程最远,所以应在0.2-0.4g之间多设置几组实验进行探究。
四、综合题(共47分)
31.(2021八下·临海期末)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5个等级(42 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42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6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   ;
(2)某人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   ;
(3)如图乙,在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21400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答案】(1)金属笔卡(或笔尾金属体)
(2)0
(3)解:当人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
I= =0.01A
答: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0.01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
(2)根据零线是否带电分析;
(3)首先根据U笔=U总-U人计算出测电笔两端的电压,再根据计算出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
【解答】(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金属笔卡(或笔尾金属体);
(2)在家庭电路中,火线带电,而零线不带电,则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0。
32.(2024八下·金华市月考)2020年底,杭州老城区掀起加装电梯的热潮,图甲为电梯结构简图,如图乙所示为小金设计的模拟电梯升降的电路设计,A、B为电磁铁,C为橡胶棒,其上面的衔铁左右两端可上下运动,不受磁力时,衔铁回复到图示位置,1、2为两个触点,R为压敏电阻。请回答:
(1)乙图中,仅闭合控制电路中的开关S2,电磁铁B有磁性,衔铁的一端与    (选“1”或“2”)端点接触。
(2)若乙图中电动机所在电路的电流沿顺时针流向时,轿厢上升,则开关S2对应的按钮上应标的符号为    (选填“”或“”)。
(3)若电梯内超重时,电梯停止运转,则压敏电阻R应选择丙图中的    (选填“R1”或“R2”)。
(4)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10V,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导线和线圈电阻不计,该电梯最多能承载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答案】(1)2
(2)
(3)R1
(4)由题意可知,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电磁铁线圈中电流最小为200mA=0.2A,
由欧姆定律可知,压敏电阻的最大阻值为:R===50Ω,
由图丙可知,此时载重为:G=F=10.5×103N,
则电梯最多能承载的质量为:m===1050kg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 (1)仅闭合控制电路中的开关S2,电磁铁B有磁性,衔铁的右端被吸引,工作电路接通,据此分析;
(2)根据题意和电动机所在电路的电流方向分析即可;
(3)电梯停止运转,A、B为电磁铁都不能将衔铁吸引下来,电路中的电流都很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很大,据此判断压敏电阻的阻值与载重的关系,从而进行选择;
(4)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时压敏电阻的最大阻值,由图丙可知最大载重,进而计算质量。
【解答】 (1)乙图中,仅闭合控制电路中的开关S2,电磁铁B有磁性,衔铁的右端被吸引,与2端点接触,工作电路接通;
(2)由题意可知,电动机所在电路的电流沿顺时针流向时,轿厢上升。 由图乙可知,当闭合开关S2时,电磁铁B有磁性,衔铁的右端被吸引,与2端点接触,工作电路接通,电动机所在电路的电流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则轿厢下降,则开关S2对应的按钮上应标的符号为: 。
(3)电梯超重时,电梯停止运转,则说明A、B为电磁铁都不能将衔铁吸引下来,说明电梯超重时,无论是闭合S1或S2电 路中的电流都很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很大,则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着载重的变大而变大,所以压敏电阻R应选择丙图中的R1 。
33.(2025八下·浦江月考)冬天坐在马桶上感觉非常冰凉,某学习小组展开“自制智能电热马桶圈”的项目化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一为部分评价指标。
表一:评价量规
评价维度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升温维度 人坐在马桶圈上面后5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无法上升至30℃
节能性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不大于50mA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范围在50—100mA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大于100mA
图甲是该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6V,Ra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变化随如图乙所示。Rb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表二所示。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40mA时,衔铁被吸合,工作电路处于加热状态;在电流小于20mA时,衔铁被释放,工作电路处于保温状态。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为220V,R2=100欧。(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表二: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温度/℃ 20 25 29 32 34 35 36 37 38 40 42 44
阻值/Ω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1)对照评价量规,为使该小组设计的智能电热马桶圈在“节能性”这一维度达到优秀,R1的阻值至少为多少,请计算说明。
(2)请计算体重为50kg的小明坐在马桶上时,马桶圈的温度调控范围 。
(3)在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Ra坏了,于是找了另一个压敏点电阻Rc,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如图乙所示。小明经过分析认为不合适,这样会比较费电。请你通过分析说明理由。(提示:加热状态下比保温状态更费电)
【答案】(1)由题中信息可知,要达到优秀,在保温档时工作电路电流不大于50毫安,当电流为50毫安时,电路中总电阻为
R2=100欧,则R1的阻值至少为
(2)当体重为50kg的小明坐在马桶上时,压力为
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为50欧姆,保温时电流为20毫安,此时温度最高,电路为串联电路,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由表二可知,此时温度为40℃。
加热时,衔铁吸下,此时电流为40毫安,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由表二可知,此时温度为32℃。
可知温度控制在32-40℃。
(3)(3)换成,当没有人坐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100欧姆,当电磁继电器的电流大于0.04A时,衔铁被吸下,开始加热,此时的总电阻为
热敏电阻的阻值小于
由表二可知,此时温度为25℃,即温度低于25℃时,即使没有人使用马桶,马桶也会自动开始加热,比较费电,所以不合理。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总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
(2)利用题中最大和最小电流分别计算热敏电阻的阻值,结合表二得到温度变化范围。
(3)换成,计算开始加热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判断加热时环境温度,温度过低,会导致没有使用时,也会自动加热,费电,不合理。
34.(2025八下·南湖月考)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酷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 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 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 105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 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 mg。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____(填字母)。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眨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
(4)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 D3 2.5μg,碳酸钙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要满足每日人体所需补钙量,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
【答案】(1)B
(2)+5
(3)400
(4)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的片数为:。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题干数据来分析;
(4)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钙元素;
(2)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化合价是+2,氢氧根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列式:(+2)×10+6x+(-2)×24+(-1)×2=0,解得x=+5;
(3)此人每天需要喝骨头汤的量是:。
35.(2025八下·金华月考)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化学式()回答:
(1)硝酸铵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3)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
(4)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答案】(1)80
(2)7:1:12
(3)175
(4)160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4)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解答】(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4+16×3=80;
(2)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
(3)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00g××100%=175g;
(4)设硝酸铵的质量为x,则:
x××100%=120g××100%
x=160g,
答:160g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4+16×3=80;
(2)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
(3)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00g××100%=175g;
(4)设硝酸铵的质量为x,则:
x××100%=120g××100%
x=160g,
答:160g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36.(2024八下·嘉兴期末)氟(F)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元素。
(1)全氟辛酸是稳定的含氟化合物,耐热性好,广泛用于冷却剂等领域。其结构模型如图,化学式为   。
(2)牙膏中的氟对预防齿有重要作用。某品牌牙膏净含量为190克,要求含氟0.1%,若牙膏中的氟仅有氟化钠(NaF)提供,则需添加氟化钠多少克?
【答案】(1)C8HF15O2
(2)解:mF=190克×0.1%=0.19克
答:需添加氟化钠0.42克。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模型图确定全氟辛酸的分子构成,进而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2)首先用牙膏的净含量×含氟量得到氟元素的质量,再计算出氟化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析,最后用氟元素的质量÷氟元素的质量分数得到氟化钠的质量。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 全氟辛酸 由8个碳原子、1个氢原子、15个氟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化学式为: C8HF15O2 。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