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星中学2024一2025学年度高二下3月份阶段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表为中国考古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种鉴定结果统计表部分,表中的考古发现可用于说明
(
遗址名称
类型
鉴定结果
距今年代(年)
江苏连云港二涧村
稻壳印痕
栽培稻
7000—6000
河南洛阳函高崖
稻壳印痕
栽培稻
5500—5000
山东栖霞杨家圈
稻壳印痕
栽培稻
4400-4000
A.中原地区农业发达
B.水稻栽培的起源
C.区域间经济的交流
D,中华文明的多元
2.下表记载了古巴比伦时期土地粗赁人的身份。从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出租人身份一览表
挽歌
出租人
女祭
那迪图
无身
房产管
寺庙书
手队
校尉
士兵
身份

女祭司




契约个数
约208
71
158
5
1
1
A.
两河流域较早形成封建生产关系
B.
古巴比伦时期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C,古巴比伦时期神庙占有大量土地
D.
两河流域盛行“政教合一”体制
3.下表所示为西瓜、辣椒、花生等作物引种至中国后的相关记载。这反映出(
“瓜,种类不一,而郡属独无西瓜,贩自会城(南昌),直恒数倍
《广信府志》
近亦有种者”
“昔先君在雅安厘次,见辣椒一项,每年运入滇省者,价值数十
《蜀游闻见录》
万”
“(花生)近日种者颇多,为出产之大宗,榨为油,民间日用,
《全椒县志》
大率皆是”
A·农业结构变化源于商品经济发展
B,经济效益是物种传播的重要推动力
C.传统经营模式影响外来物种传播D.人地矛盾尖锐促进多种农作物种植
4.15世纪以后,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出现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明清时期,
中国江南地区丝织业兴盛,种桑养蚕利润丰厚,导致了“桑争稻田”的局面。据此推知,
这两种现象都()
A,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
B,推动社会形态的演变
C.影响了食物供给状况
D.刺激了农村人口增长
5.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浙江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及产业链。这主要得益
于()
品牌营销
预售
社群营销
农特
营销

基地
公司

吃货
订单批量
订单组合
微订单
快速
供应链
A.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B.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
C.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D.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6.齐国人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探矿经验。《管子·地数》记载,“上有丹沙者,下有黄
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
由此可以推断()
A,齐国金属治炼业较为发达
B.“工商食官”局面己经被打破
C.战国时期治炼业开始兴起
D.经济发展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7.有学者就18世纪后期英国在南太平洋航海探险活动指出,征服从不是英国的主要目的,
占有金银等硬通货也并非英国人制订计划的主要动机…直接的征服和统治都是多余的,
对当地的自由贸易和英国自身的经济利益只能起到拖后腿的作用。该论述()
A.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B.夸大了英国的世界影响
C.揭示了英国扩张的动力
D.美化了英国的殖民侵略
8.下图是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各细分应用领域发展成熟度。这说明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