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马街中学中考历史二模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2.第一部分满分15分,第二部分满分25分,满分40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15分)1.经典诵读是当今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C.东汉——三国 D.三国——东晋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定型。江南经济甚至某些领域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此则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北宋时人口增长较快 B.北方战乱不断C.宋朝政权的政治变革 D.经济重心南移3.锺繇的楷书刚柔兼备,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北魏的书法雄劲骏放、端庄古雅。这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 )A.风格多样 B.交流频繁 C.立意高远 D.题材广泛4.《中华文明史》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之一,“在于使得少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下层人士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表明科举制度( )A.导致文官地位超过武官 B.消除了人们的门第观念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5.元朝在河南、陕西、四川等地设置了10个行省,并将大都附近地区划归中书省直辖;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在西域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管理军政事务。这表明元朝( )A.民族关系平等团结 B.专制主义达到顶峰C.边疆地区实行自治 D.地方治理因地制宜6.下图名为《耕织图·耕图》,最早为宋代画家所作。清初多位帝王曾让画家重新绘制,乾隆帝命人把此图与其他多幅农耕与桑蚕生产图,刻于石上,镶嵌于玉河斋(今颐和园内)的游廊上,勉励人们勤耕细织,争取好的收成。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为( ) A.由汉到清农业生产水平没有发展 B.农业的进步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C.中国古代社会较为重视农业生产 D.清代商业题材的绘画作品受重视7.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中写道“随着武昌城头的枪声响起,一场全国性的各省”独立“运动爆发了,清王朝犹如泥人一般摇摇欲坠。“材料描述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8.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明在探究某两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 C.中日关系 D.英美关系9.下图反映了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A.城市化进程加快 B.贫富分化逐渐加剧C.生产力发展迅速 D.环境污染日益严重10.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迫使欧洲国家都要以对待本国居民的同等条件,向美国投资者开放。这样,美国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成了真正的受益者。材料表明马歇尔计划使( )A.美国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B.欧洲国家失去了主权C.美苏走向全面冷战对峙 D.美国构建起单极世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25分)二、非选择题(25分)11.(本题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册)》材料三 它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世界1/6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着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联系。(2分)列举一例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捍卫民族尊严的历史事件。(不得照抄材料)(1分)(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1分)指出中国人民能创造“奇迹”的决定性因素。(2分)(3)结合所学,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世界各国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取得的共同经验。(2分)12.(本题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使国家权力的中心无可挽回地由国王转移到议会。1694年,议会通过《三年法案》,使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立法机构。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并规定国王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歌德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这个旧大陆。”——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通过这一系列法案的目的。(2分)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德认为美洲大陆胜过旧大陆的理由。(2分)请再举一个可以证明“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历史事件。(2分)(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13.(本题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20世纪,西欧诸国出现一系列科学发明,引起知识、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巨大变革。科学着重于发现真理,技术则致力于各种具体发明,工业革命为西欧各国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类别 人物 身价 成就科学理论 牛顿(1643-1727) 科学家 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学、光学分析法拉第(1791-1867) 科学家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技术发明 瓦特(1736-1819) 技术工人 改进蒸汽机爱迪生(1847-1931) 发明家 发明白炽灯泡、电影摄影机卡尔·本茨(1844-1929) 工程师 制造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从材料中提取两则及以上信息,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拟一标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标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A C D C D C A A11.(1)联系: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的骨干领导建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和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答出一点,意思相近即可,不照抄材料)事件: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文明不服从运动)、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答出一点即可)(2)标志: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3)事件:十月革命或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经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先进思想的指导;先进政党的领导;全民族的团结一致;民族意识的觉醒;杰出人物的领导;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引领;人民的英勇斗争等。(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12.(1)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确保议会的权力。特点:渐进性,不断完善;通过立法的形式。(2)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并颁布了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7年宪法,践行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而在旧大陆仍然是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举例:法国:颁布1791年《人权宣言》;主张人类生来使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3)发展趋势: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13.选择: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电影摄影机。观点: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论述: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电影摄影机等,并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综上所述,科技革命带来的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增强了国家力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