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性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性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5届全国高三联合性检测
历史
本试卷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发现,以大地湾遗址、圪垯川遗址为代表的甘肃清水河谷是我国最早的粮食作物种植地之一,也是我国旱作农业黍的发祥地之一。此外,几处遗址均出土了彩陶、石器、骨器、动物骸骨等文物,还有大量的房屋遗址。据此可推知,清水河谷遗址属于( )
A. 仰韶文化 B. 红山文化 C. 良渚文化 D. 河姆渡文化
2. 汉代画像石中,“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七十岁的老莱子“彩衣娱亲”的故事,因受母责打而感母力衰的“韩伯俞伤亲”的故事,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等占了很大比例。这反映出汉代( )
A. 儒学兴起 B. 崇尚孝道 C. 礼法并施 D. 重让敬贤
3. 《晋书·载记》云:“(前秦苻坚)修废职,继绝世,礼神祇,课农桑,立学校,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据此可知,前秦苻坚统治时期( )
A. 民族隔阂得以消除 B. 延续民族传统以巩固统治
C. 以儒治国成效显著 D. 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教化
4. 下表为有关宋代商业活动的部分记载。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记载 出处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东京梦华录·序》
卖梅花酒之肆,以鼓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 《梦粱录》
吕德卿偕其友王季夷、魏子正、上官公禄往临安……四人同出嘉会门外茶肆中坐。见幅纸用绯帖,尾云:“今晚讲说汉书” 《夷坚志》
A. 理学兴起促进了文学革新 B. 政府重视思想文化传播
C. 商业发展突破了政策束缚 D. 商业繁荣推动文化发展
5. 明代卫所是兼具军事驻防与屯田功能的基层单位,如图为明代北直隶(京师地区)卫所设置数量变化示意图。下面对明代该地区卫所数量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明太祖为防御蒙古设立九边重镇 B.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强化了京畿防御
C 万历年间东南沿海地区倭患消除 D. 农民起义导致北直隶驻军需求激增
6. 晚清时期,在广东的一个繁华市镇,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在镇中的商会里,商人们围坐在一起,有的抱怨说:“这洋货一来,咱的老本行怕是越来越难做喽。”有的则沉思道:“或许学学洋人的经营办法,也能让咱的生意更红火呢。”这反映出晚清时期( )
A. 经济结构变动趋势明显 B. 商人主动摒弃原有的经营模式
C. 西洋货物垄断当地市场 D. 传统商业受到西方侵略的冲击
7. 鸦片战争前,外国使节拜访地方官员,皆被以“夷人”待之,若是允准觐见皇帝,则须行三叩九拜君臣之礼。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公使拜访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以平行礼节待之,并按国际惯例给予回访。1873年,同治皇帝接见西方外交官员时也首次“恩准”免行叩拜之礼。这一变化表明晚清( )
A. 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 传统的宗藩体系瓦解
C. 外交理念走向近代化 D. 近代民族意识已觉醒
8. 1920年,李大钊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中指出:“君臣关系的‘忠’完全是父子关系的‘孝’的放大体,因为君主专制制度,完全是父权中心的大家族制度的放大体……孔门的伦理,是使子弟完全牺牲他自己以奉其尊上的伦理。”据此可知,李大钊( )
A. 深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B. 认为礼教限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C. 脱离了新文化运动窠臼 D. 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9. 1927年初,毛泽东对湘乡、湘潭等地的农民运动开展实地调查。在30余天的调查中,每到一地,他都会及时地召集农运工作同志和一些有农运经验的农民,用调查会的形式了解最真实的情况。1927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战士》周报得到全文发表。这体现了( )
A.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 B. 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C. 根据地阶级基础的扩大 D.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10. 1948年,华北财委颁布了《华北解放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华北解放区出入口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华北区进出口贸易税暂行办法》等系列财经法规,制定了华北的财政方针,农业、工商业、烟酒等税收法令,审计、会计规程,粮库、战勤制度等,建立和完善了一套财经工作制度和办法。这( )
A. 为新中国经济管理工作积累了经验 B. 旨在动员民众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
C. 为战略反攻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D. 倡导华北解放区银行储户购物消费
11. 1956年,东北地区以自愿为原则,以工矿区为重点,以职工、部队为主,兼顾其他阶层,通过广播宣讲、印发宣传画、有奖储蓄等方式鼓励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储蓄。1956年末,仅吉林省城市居民储蓄余额就达3948万元,较年初增长61.8%。这( )
A. 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B. 促进了合理工业结构的形成
C. 改变了东北地区经济落后局面 D. 奠定了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
12. 2001年12月,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成立,统一协调和管理全军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事务;2009年6月,国防部维和中心成立,致力于专业培训和国际交流;2010年9月,国防部与联合国联合推出了有关维和行动的高级指挥官培训课程。这表明当今中国( )
A. 强化了大国间军事安全协作 B. 保障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C. 成为当代世界秩序的主导者 D. 履行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13.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若一个阿维鲁穆(全权自由民)弄瞎了另一个阿维鲁穆的眼睛,按照“以眼还眼”原则,施害者也要被弄瞎眼睛;但如果阿维鲁穆弄瞎了穆什凯努(非全权自由民)的眼睛,施害者只需赔偿一定数量的银子,而不是遭受同样的身体伤害。这样的处理方式( )
A. 有效维护了当时社会秩序 B. 旨在追求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C. 体现了法律实施的等级差异 D. 反映出理性占社会主导地位
14. 如图为1841—1882年英国进口税种数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自由贸易政策的推动 B.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C. 经济危机的持续打击 D. 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
15. 1919年5月,俄共中央提出了“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建议:“共产党员……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收到实际效果。”此举旨在( )
A. 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 B. 打退外国的武装干涉 C. 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D. 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从传统的纺织品、玩具等逐步扩展到电子产品、机械制造等领域。美国则向中国出口大量的农产品、飞机及相关零部件等。然而,中美之间也不时出现贸易摩擦,如美国以“公平贸易”为由对中国的一些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这可用于说明( )
A.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与竞争 B. 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确立
C 中国制造业已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D. 美国操控了中美经贸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贞观二年,太宗谓右仆射封德彝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对曰:“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太宗曰:“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德彝惭赧而退。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据[唐]吴兢《贞观政要》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用人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太宗的用人思想。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是河北地区纺织产业从原料到产品,从纺织机到加工工艺,发生颠覆性转折的重要时期。棉花种植技艺的提升,加快了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加上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大量劳动者自愿选择从丝纺织业转移到棉纺织手工业。乾隆朝的直隶总督方观承,把握历史机遇,利用皇权加政策引导,大力推进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的普及,使得京津冀及周边广大地区很快成为重要的棉花产区和棉纺织手工业普及地区。
——摘编自周文章《冀商史话》
材料二 1923年,石凤翔接任石家庄大兴纱厂厂长后,一改之前墨守成规的美国低速大卷装的一套技术,增加了细纱锭速,产量大增,并锐意提高质量,于是大兴纱布畅销关内外。大兴公司曾两次派出要员赴日本参观学习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国时局动荡,石凤翔审时度势,与各派政治势力广泛缔结私人友好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尽一切力量降低战争给大兴纱厂带来的危害和侵扰。大兴纱厂棉布种类多样,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棉纱品种多适应了农村手工业者的劳动需要。大兴纱厂牢牢把握了销售市场,产品畅销华北乃至全国,其生产规模更是跨上了新的台阶。
——摘编自张皓《石凤翔与大兴纱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河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石凤翔对石家庄大兴纱厂的贡献。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传统、人口素质的不同,政治发展的起点、模式、道路也不同。在古代,古希腊的城邦政治是成立公民大会、实行集体领导制度、选举制等民主制度,政治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到了近代,西欧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发展,在政治上,要求有集中统一的政权来统一货币、度量衡,扩大商品市场,保护商品的自由生产和交换,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世界很大范围内,资产阶级民主制代替了封建君主制,政治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整个世界、整个历史发展阶段来看,政治发展总是不均衡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时,政治发展总是从不发达政治社会向发达政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它和一定的社会历史形态相联系,因而又具有阶段性。
——摘编自孙景珊《政治发展研究述要》
从材料中提取一项或几项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9—1982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失业率走势
——据张伟《美国经济能否摆脱“滞胀”风险?》整理
材料二 里根总统在任期间(1981—1989年),推行“拆散福利国家”的经济政策,联邦政府大力干预经济社会的趋势开始逆转,美国经济展现出新的面貌,迸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在国际层面,美国霸主地位对其经济发展的扶持有了新的体现,典型事例之一便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与日本在汇率问题上的博弈最终获胜,通过《广场协定》使日元升值,美国成功地压制了日本对美国的挑战。虽然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但这一阶段性的挫折并没有使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全线下滑。美国恰恰在80年代“痛定思痛”,开始全面改革国内的金融体制,包括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约束,激活金融市场的活力,使多种多样的投资产品、投资方式日渐兴旺,并力促其他国家开放资本市场,使美国的金融能力得以通过其经济霸主地位逐渐通行世界,使美元高度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有利于美国的低成本融资、套利。
——摘编自徐海燕、何健宇《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退趋势研究——基于GDP比重分析的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美国摆脱经济“滞胀”的原因。
绝密★启用前
2025届全国高三联合性检测
历史
本试卷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思想:重用人才;择贤任能;知人善任;不耍诡诈(用人不疑)。
(2)评价:唐太宗的用人思想促进了国家的安定和发展;是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后世君主治国提供了借鉴;以维护李唐王朝统治为出发点,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
【18题答案】
【答案】(1)原因:棉花种植的普及和种植技术的提高;北方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劳动人民的自愿发展;统治者的鼓励和支持。
(2)贡献:重视技术革新,培养专门人才;结交各方势力,周旋保护纱厂;抢占销售市场,扩大生产规模。
【19题答案】
【答案】示例
论题:经济发展程度影响政治发展水平
阐述:在古代,古希腊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在此基础上雅典等城邦逐渐走上直接民主制道路。在近代,新航路开辟后,英国长期的海外开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因此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较强,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英国逐步走上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化道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加政权,推动了英国议会改革和政治现代化水平;法国农业经济根深蒂固,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较之封建势力更为弱小,导致政治上共和派和君主派的长期斗争,严重影响了法国政治发展水平;19世纪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展,德国、意大利、日本、俄国等都开始了政治现代化的尝试。
由此可知,政治现代化道路及其发展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选择。
【20题答案】
【答案】(1)表现:经济低迷;物价飞涨;失业率攀升。
(2)原因:削减社会福利,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利用经济霸主地位扶持经济发展;放松金融行业管制;提升货币发行自由度,为资本扩张提供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