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阶段性检测
一、选择题
1. 大运河和长城的共同作用是( )
A. 巩固国家统一 B. 促进经济发展
C. 促进了南北交流 D. 抵御了蒙古侵扰
2. 比较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B. 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疆域的王朝
C. 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D. 我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王朝
3.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
和刻苦精神的是( )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遣唐使到来
4. 如果给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
● 曲辕犁、筒车和唐三彩
● “天可汗”和唐蕃和亲
●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和《弈棋仕女图》
●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白居易
A. 贞观之治 B. 贞观遗风 C. 开元盛世 D. 盛唐气象
5. 下表中户数和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户数 人口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8914909 52919309
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1933174 16990386
A. 外戚专权 B. 朱温夺权 C. 安史之乱 D. 外族入侵
6. 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右图中,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第 1页/共 8页
A. 宋元社会文化繁荣 B. 北方人民南迁
C. 南方政局更加稳定 D.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7.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某位英雄在抵抗外敌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与他有关 的诗句是( )
A.“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B.“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C.“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 下面是某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请你判断表格中由上到下依次填写的人物 是( )
人物 主要事迹
① 10 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仿照中原王朝体制,称帝建国
② 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③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A. 完颜阿骨打、铁木真、努尔哈赤 B. 耶律阿保机、铁木真、努尔哈赤
C. 完颜阿骨打、忽必烈、皇太极 D. 耶律阿保机、忽必烈、皇太极
9. 《元史 · 地理志》载:“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说明( )
A 元朝航海技术发达 B. 元朝国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C. 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D. 元朝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10. 阅读下表,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中国古代科技( )
第 2页/共 8页
中国古代科技著 作 概述
《伤寒杂病论》 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写成
《齐民要术》 总结了农、林、牧,刷、渔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技 术
《本草纲目》 总结了古代药物学成就
A. 重视经验积累和总结 B. 注重观察实验和分析
C. 形成了系统科学理论 D. 注重自然科学研究和创新
11. 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与这段史料记载密切相关的是( )
A. 刑罚残酷 B. 文字狱 C. 厂卫制度 D. 军机处
12. 下列各项中,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 )
①朝政腐败,宦官专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朝廷增派苛捐杂税
④大规模农民起义 ⑤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二、材料解析
13. 小钱币,大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
第 3页/共 8页
材料三
围绕“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的原因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整理学习资料(部分)如下:
时期 语文 历史 地理 科技
北宋 《水浒传》:林冲发配,路经柴 进庄上,庄客拿盘子“ 托出一斗 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 ”。当时 一斗米约合今天十四斤,铜钱十 贯约重七十斤,两者相加,重八 十多斤。礼可谓“ 重 ”矣,可是 披枷带锁的林冲如何带走呢? 商业贸易发展 使货币流通量 开始大幅增 长。流通的货币 以铜钱和铁钱 为主,跨区域贸 易需要远途运 输和大量货 币。 四川盆地边缘 地区,山地面积 占总面积的 93%, 其中又以海拔 1500-3000米的 山地为主,个别 山峰超过了 4000米。 四川的雕 版印刷业 发达,所 生产的纸 是印制纸 币的上佳 原料。
(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与日本货币的共同点,并分析相似的原因。
(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图中货币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货币出现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个变化首先产生于宋朝四川地区 的原因
· 第 4页/共 8页
14. 文明因交融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材料一 “ 东学西渐 ” 是指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高潮:秦汉时期、隋唐时期、
宋明时期。公元 16、 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 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即先从科学技术开始。
——摘编自《 “ 东学西渐 ” 与“ 西学东渐 ” 之分》 材料二 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 1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贵(送)金币。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 以次遍历诸番国。
——摘编自《明史》
(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 东学西渐”是从哪一领域开始进行的?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时期的哪些科技发明 成果“ 西渐”传播,请你写出其中一项,并指出它的传播给世界带来什么贡献?
( 2 )根据材料二,归纳该事件 特点。“ 遍历诸番国” 中最远到达哪里?
( 3 )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15.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组织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 被废除 ……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怀仁国《资治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 而不设高级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 不完善的政权形态 ” )。但是,……事 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 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李世民
请回答:
(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隋唐为例指出“ 群相”制度的名称,并指出相权“ 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与 哪位皇帝有关?
(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重要创新?明朝使地方成为“ 不完善的政权形 态”的主要措施。
( 3 )材料三李世民的话是针对哪一制度而言的?这句话从本质上说明这一制度有何作用?这一制度演变至
第 5页/共 8页
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有何严重弊端?
( 4 )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规律。
16. 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地 区 朝 代 机构
新 疆 西 汉 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 务,保护往来商旅
唐 朝 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元 朝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台 湾 三 国 卫温率船队去夷洲
隋 朝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元 朝 设置澎湖巡检司
西 藏 唐 朝 文成公主和亲
元 朝 设立宣政院
阅读表格,至少选择两个事件,自行拟定观点,撰写一篇 150字左右 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 合,条理清晰)
第 6页/共 8页
一、选择题
【 1 题答案】 A
【 2 题答案】 C
【 3 题答案】 A
【4 题答案】 D
【 5 题答案】 C
【 6 题答案】 D
【7 题答案】 C
【 8 题答案】 B
【 9 题答案】 D
【 10 题答案】 A
【 11 题答案】 C
【 12 题答案】 A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阶段性检测
二、材料解析
【 13 题答案】
( 1 )共同点:形制都是圆形方孔形状;材质都是金属货币;文字都是汉字。
第 7页/共 8页
原因:日本学习唐朝文化或日本深受唐朝文化影响。
( 2 )时代特征:民族交融。
( 3 )变化:金属货币向纸币转变。
原因:金属货币不便携带;商品经济发展;四川交通不便;四川印刷技术与造纸技术先进。
【 14 题答案】
( 1 )领域:科学技术领域。发明和贡献: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 传播与交流;指南针,大大 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 2 )特点:人数多;规模大。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3 )看法: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能促使文明多元化。
【 15 题答案】
( 1 )名称:三省六部制;
皇帝:明太祖。 ( 2 )制度:行省制度。
主要措施:在地方,朱元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 ,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 散。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 3 )制度:科举制度。
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弊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导致社会落后。
( 4 )规律: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 16 题答案】
观点:有效的边疆治理能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论述:唐朝时期在西北边疆设置安西都护 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促进了我国对西北边疆的管辖。元朝时期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 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的行政机构,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这也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综上所述:我国历代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效推动了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