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联考试题九年级历史(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种邮票,一套4枚。据此判断该套邮票的主题为(120120120A.古人类的起源B.中华文明探源C,青铜文明灿烂D.农耕技术成熟2.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举办地就在陕西西安,下列文物能入选“商周时期文明展”的是()A.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B.司母戊鼎C.骆驼载乐舞三彩俑D.青花扁壶3.右图琅琊刻石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所刻。刻石上的文字有“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该文物(琅A.见证了秦灭六国的过程术床新B.体现了楷书艺术的成熟臣违?臣霸C.记载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凌杏局部D.反映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4.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我国古代逐渐形成了“南稻北麦,南甜北咸”的饮食风格。下列源自西域的食物传入中原后,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这些食物的传入得益于(胡瓜(今黄瓜)胡萝小胡桃(今核桃)胡豆(今蚕豆)A.丝绸之路开辟B.文成公主入藏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5.《中国墓室壁画史论》一书认为,北魏迁都促使北朝墓室壁画由“平城模式”演变为“洛阳模式”,其突出特征如下表。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是()特征一:石质葬具的流行受汉代祠堂影响,在墓葬中出现仿建筑型石棺和石床特征二:孝子图画像的流行孝子图画像以及类似的道德劝解主题画像普遍存在A.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B.苻坚任用王猛为丞相进行改革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6.诗歌也是历史重要的载体。下列诗歌不能反映唐朝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D.“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7.“瓷”与“词”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瓷”有器型颜色纹饰,“词”有墨迹情怀精神,二者的辉煌时代均出现于()A.隋朝B.宋朝C.明朝D.清朝8.表格归纳法有利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归纳如表,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朝代措施秦朝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宋朝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元朝在地方设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明朝设立“三司”,分散行省的权力A.皇帝权力不断加强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C.丞相权力不断加强D.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不断下降9.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面这些插图最有可能出自(农作物加工图陶瓷制作图煤炭采掘图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齐民要术》10.大概念对书本零散知识具有整合统领功能。请你为下图选择一个恰当的“大概念”()①戚继光抗倭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④1727年在西藏地区设驻藏大臣A.明清反抗外来侵略B.清王朝的边疆管理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1.如表为“一战”前后中国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时间注册工业公司数量(个)资本总额(元)1914年8月前146411482051914年8月至1920年272117434500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北洋政府的统治阻碍了经济发展C.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深九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联考试题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A C C B B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B D A D D D B 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C A C C D B C C二、综合题:共 4小题,共 44分。29.( 1)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 (2分)(2)图 1 中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何进一步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 的发展,地主阶级经济实力增强,要求进行社会变革,是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图 2 商鞅 变法中“ 废井田,开阡陌” 的措施,确立土地私有制,顺应了铁农具、牛耕带来的社会变革 趋势,促进铁农具、牛耕进一步推广,推动封建制度的确立。 (6分)30.( 1)【示例】选择图 1: 《劳动创造了幸福生活》。 1954年,我国农村掀起了合作化的 浪潮,人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实施“ 一五” 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开始改 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三大改造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选择图 2: 《社会主义新农村》。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 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行;乡镇企业发展;人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农 村发展。 (一点即可,但须 “ 事件+作用” , 4分)(2)新的群体: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2分) 共同点: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要求具有引领示范作用;要有敬业奉献精神;劳模涉及领域广泛。 (一点即可,2分)(3)历史结论:民族复兴需要全体中国人的智慧和努力;要紧跟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地自 主创新,追求卓越;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和不断深化对内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是 历史的创造者等等。 (两点即可, 4分)答案第 1 页,共 2 页31.( 1)影响:指南针促进了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西欧社会的 转型。(2分)(2)趋势:1750-1880英国占比迅速增长; 1880年之后占比减少;(2分)原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开展工业革命,推动制造业发展(答科技的发展亦可); 对外殖民扩张。(2分)(3)新能源:电力或石油;(2分) 第四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2 分)(4)积极接纳外来文明成果能为自身科技发展提供基础,各国科技的创新又深化文明传播 的内涵和途径。文明传播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持续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2分)32. (答案不唯 一 ,其余组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分类:①⑤⑥⑧ 主题: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观点: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指引中国革命发展(或推动革命不断前进)。论述:1921年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通过了中国共 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等。中国共 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 然一新。1929 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强调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确立了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确定,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革命军队建设提供了正 确方向,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1935年 1月中共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 左 ” 的错 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45年中共七大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 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在不同历史阶段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决策能力,使 党能够带领人民在复杂的革命环境中不断突破,走向胜利。答案第 1 页,共 2 页【示例二】分类:②⑦⑧ 主题:国共两党的合作(统一战线的发展) 观点: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深远影响。论述:1924 年,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黄埔军 校培养了大量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第一次国 共合作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的迅速发展,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 “ 兵谏” ,要求停止 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 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为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中共七大召开于抗战胜利前夕,此时国共合作正处于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阶段。大会制 定的政治路线强调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 民。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使中国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 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结论:综上所述,国共合作在不同阶段都整合了国内进步力量,为革命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深刻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走向,是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因素。【示例三】分类:④⑤⑦ 主题:革命精神的传承观点:革命精神的传承是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论述:井冈山革命道路遗址承载着艰苦奋斗、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秋收起义失败后,毛 泽东带领部队来到井冈山,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封锁,红军战士们凭借坚定的革命 信念,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斗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为革命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 动力。遵义会议会址见证了长征途中的重要转折,而长征过程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期 间,红军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展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团结协作等精神品质。 长征精神成为革命队伍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为实现革命目标不懈努力。中共七大会址所在的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大生产运动,加强党的建设。延安精神凝聚 了党和人民的力量,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成为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精神动力。结论:综上所述,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的传承,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克服了无数艰 难险阻,推动中国革命事业一步步走向胜利。答案第 1 页,共 2 页【示例四】分类:④⑧⑨ 主题:人民群众支持中国革命。 观点: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实基础。论述:井冈山革命道路遗址见证了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 当地人民群众积极为红军提供物资支持,参与红军队伍,协助红军开展土地革命。人民群众 的拥护和支持,使红军在艰苦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奠定了 基础。中共七大会址见证了党在抗战时期依靠人民群众的决策。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 持全面抗战路线,深入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广 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才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强大力量,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渡江战役中,人民群众组成了庞大的支前队伍,用无数小船冒着敌人炮火运送解放军 战士过江,为战役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是解放战争能够迅速取得胜 利的关键因素。结论:综上所述,人民群众为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人力补充和精神支撑,成为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革命事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取得胜利的坚实根基。【示例五】分类:③④⑨ 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观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论述:南昌起义总指挥部遗址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端。 1927 年 8 月 1 日,南 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 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的征程。井冈山革命道路遗址见证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创。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部 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从中国国情出发,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战 略选择。渡江战役遗址见证了解放战争后期的关键战役。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 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渡江战役的胜利,为新中国的 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示了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威力,充分证明了武装斗争在实现中国革 命最终胜利中的决定性作用。结论:综上所述,整个革命历程中,武装斗争贯穿始终,是推翻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政权的 有力武器。正是依靠坚定的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最终赢得革命的最终胜利。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等六校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docx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等六校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pdf